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芬顿和双氧水紫外处理稳定渗滤液的光谱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品晶 徐延春 +1 位作者 吕凡 邵立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9-254,共6页
为研究芬顿(Fenton)法和双氧水紫外(H_2O_2-UV)法处理稳定(填埋场)渗滤液过程中不同类别有机物的去除规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254nm波长紫外吸光度(SUVA254),结合荧光区域一体化(FRI)EEM数据处理方法,分析总有机物去除水平相近... 为研究芬顿(Fenton)法和双氧水紫外(H_2O_2-UV)法处理稳定(填埋场)渗滤液过程中不同类别有机物的去除规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254nm波长紫外吸光度(SUVA254),结合荧光区域一体化(FRI)EEM数据处理方法,分析总有机物去除水平相近条件下,两种处理方法去除不同有机物水平和组分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法中,均是蛋白质类物质比腐殖质类物质优先被去除,酪氨酸类物质比色氨酸类物质优先被去除;较高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段比低去除率段能去除更大比例的最难降解腐殖质类物质.在相近的TOC去除水平下,H_2O_2-UV法比Fenton法对腐殖质类物质的去除更有效,且能更多地去除胡敏酸类物质;Fenton法处理中,Fe2+投加量的增加能更多地通过絮凝沉淀作用去除胡敏酸类物质.Fenton和H_2O_2-UV作为预处理方法应用时,为了既能达到较好处理效果又能节约成本,应选择对腐殖质类物质去除率更高的H_2O_2-UV技术作为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法 双氧水紫外 稳定渗滤液 三维荧光光谱 254nm波长紫外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聚合铝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石健 王东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强化混凝是去除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最佳方法之一。文章针对强化混凝技术,从去除水中有机物的角度出发,对不同聚合铝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性条件、加大投药量有利于水中TOC及UV254的去除,且酸性条件更为有利。在pH=6.3,工业PA... 强化混凝是去除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最佳方法之一。文章针对强化混凝技术,从去除水中有机物的角度出发,对不同聚合铝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性条件、加大投药量有利于水中TOC及UV254的去除,且酸性条件更为有利。在pH=6.3,工业PAC投药量为1.5×10-4mo(l有效铝)时去除效果最佳,水中总有机碳(TOC)及紫外吸光度(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46%及57%,实验室制备的聚合铝碱化度越高越有利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混凝 聚合铝 水中有机物(TOC) 总有机碳(TOC) 紫外光度(uv2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SMP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品晶 赵有亮 +2 位作者 郝丽萍 吕凡 邵立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21,共7页
为考察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特性,采用高温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处理葡萄糖模拟废水,运用尺寸排除色谱(SEC)分离厌氧消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DOM),结合溶解性有机碳(DOC)、UV254吸光度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不... 为考察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特性,采用高温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处理葡萄糖模拟废水,运用尺寸排除色谱(SEC)分离厌氧消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DOM),结合溶解性有机碳(DOC)、UV254吸光度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不同分离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SMP在出水DOM(356mg/L,以DOC计)中占90.8%,其在高分子量(MW)(10k^100kDa)、中等MW(1k^10kDa)和低MW(<1kDa)内的含量分别为46.8%、45.4%和7.8%.高MW内的SMP比中等、低MW内的SMP有更高的芳香度.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SMP的荧光物质以高的酪氨酸类物质含量,低的富里酸和腐殖酸类物质含量为主要特征.低MW区域的SMP主要包括酪氨酸类物质,而富里酸和腐殖酸类物质主要集中于中等MW区域,色氨酸类和微生物副产物类物质在各MW区域内均有分布.高、中等MW区域(不含630Da<MW<4kDa部分)内的荧光物质组成并无显著差异,但色氨酸和微生物副产物类物质的结构形态则产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高温厌氧消化 尺寸排除色谱 三维荧光光谱 uv254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华石斛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边子星 颜彩燕 +1 位作者 姚肖健 杨福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3-407,共5页
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为濒危附生兰,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因其种子细小,仅具未分化的原胚,造成种子难以保存,活力丧失较快。因此,筛选出快速、准确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是兰科种子有效保存方法探讨的重要前提。本试验通过文... 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为濒危附生兰,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因其种子细小,仅具未分化的原胚,造成种子难以保存,活力丧失较快。因此,筛选出快速、准确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是兰科种子有效保存方法探讨的重要前提。本试验通过文献查询筛选后,采用四氮石坐法(TTC)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UVS)进行研究,通过测定染色率以及吸光值来反映种子活力,比较其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准确性及操作难易度。结果表明:TTC法测定保存1~30 d的种子活力比实际萌发率高0.60%,变化幅度小,最高仅为0.4%,可信度大,但实验操作较繁琐;UVS法测定的种子活力比实际萌发率高0.04%,但变动幅度相对较大,高达3.09%,精确度相对TTC法较低,但实验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石斛 种子活力 四氮唑法(TTC)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uvS) 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