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技术在塑料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瑞 冯绍业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8,49,共7页
系统梳理了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太赫兹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和高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优势和挑战,并探讨了其在塑料质量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紫外-可见光谱可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结构表征和成分分析,也在劣化评估上有独特... 系统梳理了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太赫兹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和高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优势和挑战,并探讨了其在塑料质量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紫外-可见光谱可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结构表征和成分分析,也在劣化评估上有独特应用。红外光谱不仅可对塑料进行结构检测和成分分析,还可进行其性能评估。拉曼光谱在塑料结构表征、成分分析和分类识别上表现突出。太赫兹光谱在塑料结构分析、分类识别和成分分析上应用广泛的同时,在缺陷检测领域也独具优势。X射线荧光光谱在塑料结构、成分和分类上有着广泛应用。高光谱技术因融合成像与光谱,在塑料的高精度分类识别领域优势明显。尽管光谱技术在塑料质量检测领域中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局限性,如易受杂质干扰、稳定性不足、数据解析不准确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结合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提高光谱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以进一步提升其在复杂塑料材料检测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技术 塑料质量检测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 红外光谱技术 拉曼光谱技术 太赫兹光谱技术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 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RT的非线性全光谱复杂水体定量分析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嘉诚 胡炳樑 +5 位作者 于涛 王雪霁 杜剑 刘宏 刘骁 黄琦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22-3930,共9页
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对农业、工业乃至人类的生存都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水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水质信息的科学监测,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基础。联合国环境署(UNEP)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应当加强发展中国家... 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对农业、工业乃至人类的生存都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水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水质信息的科学监测,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基础。联合国环境署(UNEP)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应当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水质监测网络,包括数据质量的保证和分析能力的提高。光谱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水质分析方法,相比传统的化学水质监测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多参数同步、绿色无污染”的特点。传统单波长、多波长的线性模型依赖于水体对特定波长的吸收特征,不适用于多组分混合溶液且普适性较差。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IERT的非线性全光谱定量分析算法,建立适用于多组分混合溶液浓度预测模型,达到利用全光谱信息来预测浓度信息的目的。利用实验室配置的COD,BOD 5和TOC多组分混合溶液与NO_(3)-N、浊度、色度多组分混合溶液作为实验样本,使用光谱仪采集样本的光谱曲线,通过全光谱数据进行浓度预测实验,结果显示,对于COD,BOD 5和TOC多组分混合溶液,本算法对于三种组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93,0.9914和0.9993,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244,0.0577和0.0004;对于NO_(3)-N、浊度、色度多组分混合溶液,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34,0.8684和0.981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1005,0.3264和0.1202。通过对比本算法与偏最小二乘(PLS)、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决策树(DT)、极端随机树(ERT)对于同一组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组多组分混合溶液的实验中,本算法对于其中各组分的决定系数(R^(2))均为最优,相比于其他对比算法均方根误差(RMSE)均有大幅减少。本算法可利用光谱信息对多组分混合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在计算时间相当的情况下,可有效的提高浓度预测精度,减少定量分析的均方根误差,可为光谱法水质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水质监测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 光谱定量分析 多组分混合溶液 极端随机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水库沉积物及其上覆水DOM光谱特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斌 黄廷林 +5 位作者 李楠 高悦 叶焰中 翟振起 陈凡 杨鹏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09-1317,共9页
为探究水源水库溶解性有机质(DOM)组成结构及来源,以深圳市茜坑水库为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UV-Vi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三维荧光光谱技术(EEMs-PARAFAC)对水库表层沉积物及其上覆水的DOM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RAFAC识别出... 为探究水源水库溶解性有机质(DOM)组成结构及来源,以深圳市茜坑水库为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UV-Vi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三维荧光光谱技术(EEMs-PARAFAC)对水库表层沉积物及其上覆水的DOM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RAFAC识别出3类荧光组分,分别是C1(E_(x)/E_(m)=270/304nm,类蛋白),C2(E_(x)/E_(m)=285,235/360nm,类蛋白)和C3(E_(x)/E_(m)=270,340/442nm,类腐殖质).荧光特征指数表明茜坑水库沉积物及其上覆水DOM受新生内源和陆源输入共同影响,但主要以内源为主.表层沉积物中的类蛋白质浓度和类腐殖质浓度均远高于上覆水体,表层沉积物可能向上覆水体释放小分子DOM.紫外可见光谱与三维荧光表征结果一致,表层沉积物DOM分子量、腐殖化程度、芳香性和疏水性均低于上覆水.相关性分析表明,上覆水C1组分与C2组分相关性显著(P<0.05),表明其存在同源性.通过对茜坑水库沉积物及其上覆水DOM光谱特征的研究,可进一步分析水库有机质污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库 溶解性有机质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 三维荧光光谱技术 平行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LE-BPNN的小麦岛海水硝酸盐含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雪霁 胡炳樑 +3 位作者 于涛 刘青松 李洪波 范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03-1508,共6页
水中过量的硝酸盐会造成部分水生生物难以存活、引发人类尤其是婴儿患病等危害,因此硝酸盐浓度成为水质检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传统的硝酸盐浓度测量方法操作复杂、反应缓慢,近年许多研究人员开始通过紫外可见(UV-Vis)光谱技术结合人工... 水中过量的硝酸盐会造成部分水生生物难以存活、引发人类尤其是婴儿患病等危害,因此硝酸盐浓度成为水质检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传统的硝酸盐浓度测量方法操作复杂、反应缓慢,近年许多研究人员开始通过紫外可见(UV-Vis)光谱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的方法对水中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测量。提出了一种将流形学习(manifold learning)方法中的局部线性嵌入(LLE)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相结合的建模方法,用以得到硝酸盐光谱曲线与浓度间的关系,实现对青岛市崂山区小麦岛海水中硝酸盐浓度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实验选取了过滤后的小麦岛海水配置59组不同浓度的加标溶液,采用实验室自主研制的光谱分析仪采集这些样本的光谱测量值,通过标准正态变换(SNV)方法对测得硝酸盐溶液的光谱数据进行校正处理,有效降低了由仪器本身或环境带来的噪声影响;选取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的前1 500维处理后进行对比实验,以解决使用BPNN对全部2 048维数据建模时内存不足的问题,再通过网格搜索结合十折交叉验证的方法优化LLE中的邻近点数k和嵌入维数d,得到最优参数值k=15,d=3,实现对实验数据的降维处理;通过BPNN将降维后的训练集光谱信息与其对应的浓度信息进行建模,实现对预测集硝酸盐浓度定量分析,引入决定系数(R^2)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评价建模效果,与直接使用BPNN建模预测的结果比较,改进方法的R^2由0.926 3提升至0.992 8, RMSEP由0.442 5下降到0.280 4,建模预测程序的运行时间由327 s缩短至0.5 s。采用这59组数据的全部2 048维进行LLE-BPNN建模时,得到R^2=0.995 7, RMSEP=0.136 5,在用时相近的前提下,相比仅使用前1 500维时的建模精度更好。分析结果表明, LLE-BPNN的方法可实现对海水中硝酸盐浓度的快速预测,使预测精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能大幅降低预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浓度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 局部线性嵌入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