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链含烷氧基硅烷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丽 杨明君 +1 位作者 王杰 刘耿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21,138,共7页
使用[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EAPTMS)作为二胺扩链剂,制备了一系列侧链含硅烷基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UV-WPUA)分散体。探究了具有不同含量AEAPTMS的UV-WPUA特性,包括乳液粒径、稳定性以及固化膜吸水率、凝胶... 使用[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EAPTMS)作为二胺扩链剂,制备了一系列侧链含硅烷基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UV-WPUA)分散体。探究了具有不同含量AEAPTMS的UV-WPUA特性,包括乳液粒径、稳定性以及固化膜吸水率、凝胶率、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等。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AEAPTMS成功地引入了UV-WPUA中。随着AEAPTMS含量的增加,有利于交联密度的增加,UV-WPUA的粒径逐渐变大,固化膜表面变得更粗糙,水接触角、拉伸强度和热稳定性均增强。同时断裂伸长率下降,而AEAPTMS的加入对涂膜的铅笔硬度、附着力以及柔韧性影响甚小,其中附着力均为0级,柔韧性均为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交联 侧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改性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耿 杨明君 +2 位作者 王崇杰 吕品 肖清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57-163,共7页
采用异丙氧基三(乙二胺基-N-乙氧基)钛酸酯(TCA-K44)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Ti-SiO_(2))视作扩链剂接入聚氨酯主链,制备了一系列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Ti-SiO_(2)-WPUA)光固化涂料,探究了不... 采用异丙氧基三(乙二胺基-N-乙氧基)钛酸酯(TCA-K44)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Ti-SiO_(2))视作扩链剂接入聚氨酯主链,制备了一系列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Ti-SiO_(2)-WPUA)光固化涂料,探究了不同Ti-SiO_(2)含量对Ti-SiO_(2)-WPUA固化膜的表面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疏水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SiO_(2)成功地引入了聚氨酯链段中,改性后的Ti-SiO_(2)-WPUA表面变得粗糙,乳液平均粒径变大,固化膜具有更好的疏水性、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随着Ti-SiO_(2)含量的增加,固化膜的表面更加粗糙,硬度、水接触角、热稳定性均有所增强,拉伸性能和断裂伸长率先升后降,并在添加量为2%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 钛酸酯 疏水改性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链剂对UV固化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剑如 罗赛 +1 位作者 龙立 刘苗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06,共6页
以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2000为软段,不同二元醇扩链剂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丙烯酸羟乙酯(HEA)封端,采用预聚体法合成UV固化聚氨酯.分析了不同二元醇扩链剂的相对动力学活性;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光固化聚氨酯树脂的结构,... 以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2000为软段,不同二元醇扩链剂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丙烯酸羟乙酯(HEA)封端,采用预聚体法合成UV固化聚氨酯.分析了不同二元醇扩链剂的相对动力学活性;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光固化聚氨酯树脂的结构,研究了不同的二元醇扩链剂对光固化膜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80℃,乙二醇(EG)与苯基异氰酸酯(PI)的反应速率最快,1,2-丙二醇(1,2-PEG)与PI的反应速率最慢;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扩链剂的聚氨酯膜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聚氨酯 性能 动力学 扩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噁嗪化合物在丙烯酸聚氨酯清漆膜中的光致变色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立艳 张国 +5 位作者 刘秀奇 张海全 肖力光 于环洋 张春玉 刘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6-2330,共5页
制备了含有螺噁嗪(SO)化合物的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PUA)膜,研究了SO在该清漆中的光致变色性能,并与其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紫外光固化螺噁嗪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SO-PUA)膜在紫外... 制备了含有螺噁嗪(SO)化合物的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PUA)膜,研究了SO在该清漆中的光致变色性能,并与其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紫外光固化螺噁嗪丙烯酸聚氨酯清漆(UV-SO-PUA)膜在紫外光固化过程中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和紫色,撤去紫外光源,漆膜退色至粉色,且固化后的漆膜在粉色和紫色之间可逆变化;而SO-PMMA膜在无色和蓝色之间可逆变化.紫外光激发的UV-SO-PUA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见光区出现了明显的双重吸收峰(520和600nm),而在PMMA中仅出现单峰.SO开环体在UV-PUA中室温稳定性优于其在PMMA中的稳定性.SO在UV-PUA膜中的抗疲劳性能与其在PMMA中相比显著提高,紫外光照射16 h,UV-SO-PUA漆膜未出现疲劳现象.SO在UV-PUA膜中表现出了优良的光致变色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噁嗪 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氨酯清漆 光致变色 稳定性 抗疲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型环氧改性UV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志康 马腾飞 +1 位作者 苏嘉辉 刘晓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125,共5页
本文旨在合成一种聚醚型环氧丙烯酸酯改性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树脂(WPUA-EA),并对树脂的综合性能进行一系列表征。首先以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和丙烯酸(AA)作为原料,通过环氧开环酯化法,得到带有羟基和丙烯酸双键的环氧丙烯酸... 本文旨在合成一种聚醚型环氧丙烯酸酯改性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树脂(WPUA-EA),并对树脂的综合性能进行一系列表征。首先以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和丙烯酸(AA)作为原料,通过环氧开环酯化法,得到带有羟基和丙烯酸双键的环氧丙烯酸酯树脂(EA)。然后采用L9(34)型正交试验,考察了因子A环氧丙烯酸酯树脂(EA)、因子B聚乙二醇(PEG-600)、因子C 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因子D丙烯酸羟丙酯(HPA)对WPUAEA树脂基本性能的影响,确定EA改性WPUA的原料最优配合比,并采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以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Irgacure 2959)作为光引发剂,采用实时红外(real time FT-IR)对WPUA-EA的紫外光固化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原料配合比为0.05mol EA、0.05mol PEG600、0.15mol DMPA、0.3mol HPA条件下,得到的WPUA-EA在纸张的附着力为1级,黏度为9080MPa·s,柔韧性为1mm。在光引发剂2959的用量为4%(wt,质量分数)。条件下效果最好,可使WPUA-EA在光强为15mW/cm^2条件下30s内的转化率达到9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型环氧丙烯酸酯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 水性上光油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curing of hyperbranched polyurethane acrylate-polyurethane diacrylate/SiO_2 dispersion and TGA/FTIR study of cured films 被引量:11
6
作者 GAO Qiong-zhi LI Hong-qiang ZENG Xing-r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63-70,共8页
UV-curable hyperbranched polyurethane acrylate-polyurethane diacrylate/SiO2 dispersion (HBPUA-PUDA/SiO2) was prepared with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IPDI), hyperbranched polyester Boltorn H20 (H20), hydroxy-ethyl... UV-curable hyperbranched polyurethane acrylate-polyurethane diacrylate/SiO2 dispersion (HBPUA-PUDA/SiO2) was prepared with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IPDI), hyperbranched polyester Boltorn H20 (H20), hydroxy-ethyl acrylate (HEA), polyethyleneglycol (PEG-200)and nano-SiO2. The UV curing kinetics of the films was investigated by FT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ing speed of the films increases with the adding of nano-SiO2 and decreases with the adding of PUDA due to the slower chain movement.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HBPUA-PUDA/SiO2 films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oupled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GA/FT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films exhibit two degradation stages located at about 320 and 440℃ corresponding to the degradation for hard segments of urethane-acrylate and the degradation for soft segment and polyester core.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GA/FTIR also indicate that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HBPUA-PUDA/SiO2 film is 15℃ higher than that obtained for pure polymer.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GA/FTIR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CURING hyperbranched polyurethane acrylate urethane diacrylate TGA/FTIR thermal degra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