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纤增强甲基丙烯酸酯基UV-CIPP材料抗弯性能及失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洋洋 方宏远 +2 位作者 张超 王翠霞 石明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0-296,共7页
管道修复用紫外光原位固化(Ultraviolet cured-in-place pipe,UV-CIPP)材料是一种玻纤复合材料,其抗弯性能是评价管道修复效果以及材料优化设计所需的重要参考指标。以玻纤增强甲基丙烯酸酯基UV-CIPP材料为研究对象,考虑固化时间、固化... 管道修复用紫外光原位固化(Ultraviolet cured-in-place pipe,UV-CIPP)材料是一种玻纤复合材料,其抗弯性能是评价管道修复效果以及材料优化设计所需的重要参考指标。以玻纤增强甲基丙烯酸酯基UV-CIPP材料为研究对象,考虑固化时间、固化距离、紫外灯功率和材料厚度的影响,基于融合高清视频和SEM观测的三点弯曲试验,对玻纤增强甲基丙烯酸酯基UV-CIPP材料抗弯性能和失效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V-CIPP材料的失效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弹性阶段、基体开裂阶段和玻纤布断裂阶段,基体开裂、脱粘分层和纤维拉拔断裂是玻纤增强甲基丙烯酸酯基UV-CIPP材料弯曲失效的主要原因。在单一变量影响下,玻纤增强甲基丙烯酸酯基UV-CIPP材料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随固化时间、固化距离和紫外灯功率的增大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大却逐渐减小。本研究不仅为UV-CIPP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国产化UV-CIPP材料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原位固化(uv-cipp)材料 三点弯曲试验 高清视频 SEM 固化参数 材料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许雨晴 胡孝勇 +4 位作者 柯勇 林志远 何明俊 黎鹏 左华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20,30,共5页
利用异氰酸酯基与羟基反应的特性,采用原位聚合法,先将纳米二氧化硅(nano-Si O2)接枝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表面,再与丙烯酸羟丙酯反应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PUA)/nano-Si O2低聚物。将所制备的低聚物与紫外光(UV)固化技术结合制备... 利用异氰酸酯基与羟基反应的特性,采用原位聚合法,先将纳米二氧化硅(nano-Si O2)接枝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表面,再与丙烯酸羟丙酯反应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PUA)/nano-Si O2低聚物。将所制备的低聚物与紫外光(UV)固化技术结合制备杂化材料。讨论了nano-Si O2含量对杂化材料的透明性、耐热性、机械性能等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热重分析对杂化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当nano-Si O2的加入量为1.35 g时,杂化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其光固化时间为40 s,透光率达到95%以上,硬度达6H,耐磨性提高15%以上,耐热性提高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法 紫外光固化 纳米二氧化硅 杂化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