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光交联聚乙烯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6
1
作者 唐龙祥 严满清 +1 位作者 刘春华 王平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光引发剂(BDK)/交联剂(TAIC)共混物,在高压汞灯辐照下制备了一系列不同交联程度的样品。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XRD)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紫外光交联对HDPE的晶体结构及非等温结...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光引发剂(BDK)/交联剂(TAIC)共混物,在高压汞灯辐照下制备了一系列不同交联程度的样品。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XRD)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紫外光交联对HDPE的晶体结构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交联不改变HDPE晶型。随着光交联时间的增加,结晶峰的强度下降,晶粒尺寸变小。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HDPE与交联HDPE(XLPE)的结晶峰变宽,结晶温度(Tp)向低温方向移动,结晶速率变快,结晶度(Xc)下降。相比较而言,XLPE的Tp较低,F(T)较大,Xc较小,结晶活化能(ΔE)较高,表明紫外光交联抑制了HDPE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紫外光交联 晶体结构 差示扫描量热法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交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氢氧化镁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亚柯 吕建平 汤存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80,86,共5页
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氢氧化镁(MH)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在光引发剂下的紫外光交联及其相关性能。采用凝胶含量测定、热延伸试验、UL-94垂直燃烧试验、极限氧指数、扫描电镜、热重分析、拉伸测试等表征了复合材料的交联度、阻燃... 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氢氧化镁(MH)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在光引发剂下的紫外光交联及其相关性能。采用凝胶含量测定、热延伸试验、UL-94垂直燃烧试验、极限氧指数、扫描电镜、热重分析、拉伸测试等表征了复合材料的交联度、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凝胶含量和热延伸测试结果证明紫外光可以对复合材料快速交联。光照交联后,材料的拉伸强度得到明显提高,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极限氧指数、热重分析、扫描电镜测试表明光交联的复合材料试样比未交联的试样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氢氧化镁 紫外光交联 无卤阻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交联CdS-聚氨酯膜的制备及荧光特性研究
3
作者 吴承佩 刘剑 +3 位作者 黄度 刘天琦 郁志新 赵爱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4-177,共4页
合成了 Cd S-聚氨酯 (带不饱和端基 )紫外光交联复合物膜 ,采用红外、DSC、DTA、X- ray衍射对交联膜进行了表征。探讨了 Cd2 +与高分子链之间的配位作用 ,Cd S粒子对聚氨酯 Tg 和结晶度的影响 ,着重研究了 Cd S含量、光固化时间、通 H2 ... 合成了 Cd S-聚氨酯 (带不饱和端基 )紫外光交联复合物膜 ,采用红外、DSC、DTA、X- ray衍射对交联膜进行了表征。探讨了 Cd2 +与高分子链之间的配位作用 ,Cd S粒子对聚氨酯 Tg 和结晶度的影响 ,着重研究了 Cd S含量、光固化时间、通 H2 S量和 Zn2 +对 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交联 CdS-聚氨酯膜 制备 荧光特性 研究 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交联无卤阻燃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绝缘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涛 李忠华 李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141,共5页
以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为树脂基体,氢氧化镁(MH)为无卤阻燃剂,并分别加入表面改性剂硬脂酸(SA)和十一烯酸(UA),通过紫外光辐照进行交联,通过凝胶含量测试、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测试研究了交联及2种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对EVA/MH性能的影... 以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为树脂基体,氢氧化镁(MH)为无卤阻燃剂,并分别加入表面改性剂硬脂酸(SA)和十一烯酸(UA),通过紫外光辐照进行交联,通过凝胶含量测试、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测试研究了交联及2种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对EVA/MH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UA的EVA/MH体系中交联后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10 MPa以上,断裂伸长率达到150%以上,同时氧指数达到43以上。通过微观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含乙烯基的UA在交联过程中参与了交联反应形成了交联点,同时提高了氢氧化镁与树脂基体EVA的界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紫外光交联 元卤阻燃 氢氧化镁 十一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辐射交联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塑弹性体的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志前 吕建平 +2 位作者 谢飞 王亚柯 汤存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2-75,共4页
在光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紫外光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VQ/LLDPE)热塑弹性体进行辐射交联改性,通过凝胶含量、力学性能和热延伸测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考察其交联特性及相关力学性能。实... 在光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紫外光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VQ/LLDPE)热塑弹性体进行辐射交联改性,通过凝胶含量、力学性能和热延伸测试,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考察其交联特性及相关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凝胶含量随光引发剂用量先增加后减小,在1%时出现极大值88%。凝胶含量随着辐照时间快速增加,当辐照时间为6s时,凝胶含量可以达到89%。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材料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而断裂伸长率和热延伸率逐渐下降。扫描电镜(SEM)照片表明,紫外光交联提高了MVQ和LLDPE两相的相容性。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果表明,紫外光交联可使材料的熔点从124.6℃下降到112.3℃,熔融焓由39.09 J/g下降到32.22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紫外光交联 凝胶含量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辐射交联硅橡胶及其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云辉 吕建平 +3 位作者 徐志前 叶磊 吴强华 瞿保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2,66,共4页
在光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紫外光对二氧化硅补强的硅橡胶进行了辐照交联。溶胀法测试结果表明,交联密度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在8s后逐渐平稳。交联密度随光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0.6phr出现极大值。力学性能测试表明,... 在光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紫外光对二氧化硅补强的硅橡胶进行了辐照交联。溶胀法测试结果表明,交联密度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在8s后逐渐平稳。交联密度随光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0.6phr出现极大值。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紫外光辐照后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得到明显提高,分别达到6.1 MPa和71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动态力学性能(DMA)测试表明,经紫外光辐照后,硅橡胶中形成的交联网络抑制了分子链的运动,使结晶度从38.1%减小到33.9%,损耗峰对应的熔融转变温度从-31.21℃降低到-4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紫外光交联 交联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山丹 钱志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眼进行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观察术后1、3、7d角膜反应,术后1、3、6个月角膜情况,角膜曲率,眼压。第6个月时测量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量(CRF... 目的探讨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眼进行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观察术后1、3、7d角膜反应,术后1、3、6个月角膜情况,角膜曲率,眼压。第6个月时测量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量(CRF)与术前对比。结果术后1、3、7d,1个月角膜基质有不同程度水肿,角膜基质神经丛减少,术后3个月水肿消退,神经丛数量逐渐恢复,术后6个月角膜透明,神经丛数量恢复到术前水平。手术前后角膜强度CH值和CRF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角膜曲率变化不明显,眼压平稳,无异常波动,视力术前较术后6个月平均提高一行。结论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使进展期圆锥角膜病程发展停止,病情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 圆锥角膜 角膜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交联聚醚砜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智 蔡一湘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4期447-449,共3页
通过选用含聚醚砜近似主链结构的芳基硫醇与自制丙烯基苯酚封端聚醚砜树脂混合,制备出具有优异防腐功能的新型硫醇/烯烃紫外交联聚醚砜涂料;研究了丙烯基苯酚封端聚醚砜树脂的合成,确定了PES-AP/TBBT涂料的最佳配比及施工工艺.结果表明... 通过选用含聚醚砜近似主链结构的芳基硫醇与自制丙烯基苯酚封端聚醚砜树脂混合,制备出具有优异防腐功能的新型硫醇/烯烃紫外交联聚醚砜涂料;研究了丙烯基苯酚封端聚醚砜树脂的合成,确定了PES-AP/TBBT涂料的最佳配比及施工工艺.结果表明,紫外交联涂料具有较高的凝胶含量、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紫外光交联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辐照交联高密度聚乙烯耐环境应力开裂与直流电性能
9
作者 陈珍珍 谢书鸿 +5 位作者 闫志雨 邱兴宇 牛学超 王凯 赵新东 杨佳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146,共9页
为满足深海光电复合缆在高压力、强腐蚀性海水环境中的运行要求,文中选择具有良好阻水性能且可耐受直流高压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电缆绝缘材料。但结晶度较高的HDPE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较差,为此采用交联改性来加强片晶间的作用力来... 为满足深海光电复合缆在高压力、强腐蚀性海水环境中的运行要求,文中选择具有良好阻水性能且可耐受直流高压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电缆绝缘材料。但结晶度较高的HDPE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较差,为此采用交联改性来加强片晶间的作用力来保证材料在保持阻水性能的同时能极大地提高材料的耐开裂特性。鉴于HDPE加工温度高(~140℃),与传统的过氧化物交联及硅烷交联工艺适配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光敏的紫外光引发交联技术,配合一种含有多不饱和双键的交联助剂制备了不同交联度的HDPE材料。从拉伸与热延伸试验得出,随着材料交联度的提高,片晶间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有效提升了材料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900 h),并保持了优异的阻水特性(<0.125%);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并结合空间电荷分布、直流电阻率与直流击穿强度测试得到,交联助剂的极性基团——羰基在材料内引入了0.8 eV的空穴陷阱与1.9 eV的电子深陷阱,在材料内部有效抑制了空间电荷注入现象,并提高了材料的直流电阻率,保持了材料的直流击穿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紫外光辐照交联 耐环境应力开裂 直流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引发交联改性对尼龙6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华林林 吕建平 +3 位作者 谢飞 叶磊 吴强华 瞿保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在光交联剂的存在下,研究紫外光辐照交联改性尼龙6。通过凝胶含量测试、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紫外光辐照尼龙6的交联特征及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当紫外光辐照5s时,凝胶含量达到99.2%,拉伸强度从60.0... 在光交联剂的存在下,研究紫外光辐照交联改性尼龙6。通过凝胶含量测试、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紫外光辐照尼龙6的交联特征及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当紫外光辐照5s时,凝胶含量达到99.2%,拉伸强度从60.0MPa增加到73.2MPa。紫外光辐照后,尼龙6的结晶度和熔点下降,热稳定性提高。在光交联同时,尼龙6表面也发生光氧化降解,并随辐照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导致尼龙6的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紫外光交联 力学性能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炭黑用量对光交联丁腈橡胶/白炭黑共混体系及其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飞 吕建平 +2 位作者 汤存对 王亚柯 徐志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0-53,共4页
采用紫外光对丁腈橡胶/白炭黑(NBR/silica)共混体系进行光交联改性,并通过凝胶含量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热延伸测试、热重分析和动态热机械分析,探究丁腈橡胶/白炭黑光交联特性及白炭黑用量对共混体系相关性能的影响。凝胶含量实验表明... 采用紫外光对丁腈橡胶/白炭黑(NBR/silica)共混体系进行光交联改性,并通过凝胶含量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热延伸测试、热重分析和动态热机械分析,探究丁腈橡胶/白炭黑光交联特性及白炭黑用量对共混体系相关性能的影响。凝胶含量实验表明,随着白炭黑用量的增加,凝胶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50 phr时出现最大值,拉伸强度显著上升,断裂伸长率下降。热延伸和热重分析表明材料热稳定性提升。动态热机械分析反映了材料刚性的增加抑制了分子链的运动,从而导致储存模量和玻璃转化温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白炭黑 紫外光交联 凝胶含量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光交联苯并噻二唑与芴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
12
作者 孙明慧 米衡 +1 位作者 刘书英 李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6,151,共4页
采用Suzuki偶合法将苯并噻二唑结构单元引入聚芴主链,同时在芴的C-9位上引入烯丙基,合成了可交联发绿光的苯并噻二唑与芴共聚物。通过对共聚物溶液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引入可交联基团烯丙基以后,聚合物的光学性能并未发生明... 采用Suzuki偶合法将苯并噻二唑结构单元引入聚芴主链,同时在芴的C-9位上引入烯丙基,合成了可交联发绿光的苯并噻二唑与芴共聚物。通过对共聚物溶液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引入可交联基团烯丙基以后,聚合物的光学性能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可交联的共聚物在加入光引发剂后,在紫外光作用下可以进行光交联,并且在照射9 min左右聚合物完全交联。通过对交联聚合物荧光光谱的研究发现,聚合物薄膜在交联前后的荧光光谱基本不变,表明交联对聚合物的发光性能并无影响。交联共聚物薄膜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出明显的绿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zuki偶合 苯并噻二唑芴共聚物 紫外光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细菌纤维素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静 王清清 +3 位作者 杨广玉 黄婕妤 魏取福 黄机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6-130,共5页
通过紫外光交联与冷冻干燥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PVA-Sb Q)/细菌纤维素(BC)复合多孔材料。用紫外分光光谱追踪不同照射时间PVA-Sb Q的交联程度;采用扫描电镜表征复合多孔材料的表面形貌;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通过紫外光交联与冷冻干燥结合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PVA-Sb Q)/细菌纤维素(BC)复合多孔材料。用紫外分光光谱追踪不同照射时间PVA-Sb Q的交联程度;采用扫描电镜表征复合多孔材料的表面形貌;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DCAT21表面张力仪探讨复合材料的吸液性能。结果表明,紫外光照120 min时PVA-Sb Q完全交联,加入PVA-Sb Q使复合多孔材料的结构变得规整,平均孔径从108 nm增加到1090 nm,呈现分层孔级的结构,孔层之间有粘连现象,孔隙率达到94%。复合多孔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结晶度指数由0.65降到0.55,吸液速度明显提高,吸液量由284 mg/cm^3提高到了715 m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 紫外光交联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向锋 吴伟 雒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1-215,共5页
针对目前阻燃聚乙烯材料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阻燃性能不高以及耐水性差等问题,将一种双层包裹的聚磷酸铵(MCAPP)与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THEIC)复配,结合紫外光交联的方法,制备新型无卤膨胀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LLDPE)。利用傅... 针对目前阻燃聚乙烯材料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阻燃性能不高以及耐水性差等问题,将一种双层包裹的聚磷酸铵(MCAPP)与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THEIC)复配,结合紫外光交联的方法,制备新型无卤膨胀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LLDPE)。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溶解度测试等对聚磷酸铵(APP)和MCAPP的结构和耐水性能进行表征。通过氧指数测试、热失重分析、扫描电镜等研究MCAPP与THEIC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对LLDPE的阻燃性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CAPP被成功地制备,且相比未包裹的APP,MCAPP的水溶解性大幅降低,耐水性能提高。当质量分数为30%的IFR添加到LLDPE基体中,并经光强度为180W/m2的紫外光辐照交联后,此种新型LLDPE/MCAPP/THEIC阻燃体系具有比LLDPE/APP/THEIC体系更加优良的阻燃性能、耐水性能及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磷酸铵 紫外光交联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核酸-蛋白质复合物规模化富集与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智雅 秦伟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核糖核酸(RNA)在细胞中并非单独存在,从它们产生到被降解的过程中与大量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RBPs)能与RNA结合形成RNA-蛋白质复合物(RP复合物),并以这种复合物的形式发挥生理功能。RNAs或RBPs任一组... 核糖核酸(RNA)在细胞中并非单独存在,从它们产生到被降解的过程中与大量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RBPs)能与RNA结合形成RNA-蛋白质复合物(RP复合物),并以这种复合物的形式发挥生理功能。RNAs或RBPs任一组分的异常与缺失都会影响RP复合物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代谢异常、肌肉萎缩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因此,定性定量分析RBPs及其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与RNAs靶标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网络有助于挖掘RP复合物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开发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方式。要深入研究和理解RNAs与RBPs的相互作用网络,须依赖组学技术对RP复合物进行大规模鉴定。而作为在组学层面系统性解析RP复合物组成、含量和功能的第一步,大规模富集RP复合物极具挑战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研究者们发展了各种富集鉴定策略。该文针对RP复合物富集策略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紫外光交联和免疫沉淀(crosslinking and immunoprecipitation,CLIP)及其衍生技术、基于“点击化学”的富集策略和基于相分离的富集策略,比较分析了它们的技术原理、优缺点,以方便研究者们选择合适的策略来解决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该文最后总结了当前的RP复合物富集方法仍然存在富集效率低和操作繁琐等亟需解决的技术挑战,为富集策略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结合蛋白 紫外光交联和免疫沉淀 规模化富集 生物正交反应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