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位缺陷硅烯纳米带结构与自旋极化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紧束缚研究
1
作者 扶锦云 吴丽君 +2 位作者 王爽 迟中钰 刘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共6页
随着纳米电子器件和自旋电子学的不断发展,对小尺寸的纳米硅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研究是研发新型微电子材料器件的基础.硅烯纳米带在实验制备和理论研究中均备受关注.本研究利用基于自洽电荷的密度泛函理论紧束缚方法,研究了不同宽度的... 随着纳米电子器件和自旋电子学的不断发展,对小尺寸的纳米硅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研究是研发新型微电子材料器件的基础.硅烯纳米带在实验制备和理论研究中均备受关注.本研究利用基于自洽电荷的密度泛函理论紧束缚方法,研究了不同宽度的硅烯纳米带的结构、稳定性和自旋极化电子性质.研究发现,稳定的完美和带有空位缺陷的硅烯纳米带表现为带有曲翘褶皱的蜂窝结构.纳米带边缘的曲翘度大于中心位置.空位缺陷更容易出现在纳米带边缘.纳米带的宽度可实现完美的硅烯纳米带的半导体性质和金属性之间的转换.硅烯纳米带中出现空位缺陷可有效调控纳米带自旋电子性质从半导体向金属性转变、半导体向半金属性转变,及金属性向为半导体或者半金属性质的转变.这种自旋电子性质的调控手段使得该种纳米材料在纳米电子自旋器件上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烯纳米带 自旋极化电子性质 密度泛函束缚 空位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锐钛矿(101)片卷曲成单壁纳米管的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昊 林梦海 谭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43-1848,共6页
通过卷曲二维锐钛矿(101)周期性单层片(sheets)构造了一系列不同手性((n,0), (0,m), (n,m))的一维单壁TiO2纳米管. 用周期性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DFTB)方法计算并比较了不同管径和手性的TiO2纳米管在几何结构、电子性质等方面的差别. 结... 通过卷曲二维锐钛矿(101)周期性单层片(sheets)构造了一系列不同手性((n,0), (0,m), (n,m))的一维单壁TiO2纳米管. 用周期性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DFTB)方法计算并比较了不同管径和手性的TiO2纳米管在几何结构、电子性质等方面的差别. 结果表明: 除了(6,0)管, 其余纳米管随着管径的增大, 应变能和能隙减小. 而在管径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手性的(n,m)纳米管的应变能随着n/m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能隙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二氧化钛:锐钛矿 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和锗纳米线的原子排布和电荷分布的密度泛函紧束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丽君 韩艳 +1 位作者 李美玲 张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93,共9页
低维硅锗材料是制备纳米电子器件的重要候选材料,是研发高效率、低能耗和超高速新一代纳米电子器件的基础材料之一,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采用密度泛函紧束缚方法分别对厚度相同、宽度在0.272 nm~0.554 nm之间的硅纳米线和宽度在0.283 nm~... 低维硅锗材料是制备纳米电子器件的重要候选材料,是研发高效率、低能耗和超高速新一代纳米电子器件的基础材料之一,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采用密度泛函紧束缚方法分别对厚度相同、宽度在0.272 nm~0.554 nm之间的硅纳米线和宽度在0.283 nm~0.567 nm之间的锗纳米线的原子排布和电荷分布进行了计算研究.硅、锗纳米线宽度的改变使原子排布,纳米线的原子间键长和键角发生明显改变.纳米线表层结构的改变对各层内的电荷分布产生重要影响.纳米线中各原子的电荷转移量与该原子在表层内的位置相关.纳米线的尺寸和表层内原子排列结构对体系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线 表面重构 密度泛函束缚 Mülliken电子布居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xGey(n=x+y,n=2~5)团簇成键条件与解离行为的密度泛函紧束缚方法研究
4
作者 吴丽君 李美玲 +2 位作者 迟宝倩 沈龙海 张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689,共13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紧束缚方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SixGey(x+y=n,n=2~5)二元团簇的低能稳定结构进行了全局搜索,分析了包含不同原子数目、不同组分团簇的几何构型、原子间交叠电子布居数及可能发生的解离行为.研究表明,包含2~...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紧束缚方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SixGey(x+y=n,n=2~5)二元团簇的低能稳定结构进行了全局搜索,分析了包含不同原子数目、不同组分团簇的几何构型、原子间交叠电子布居数及可能发生的解离行为.研究表明,包含2~5原子团簇的Si-Si、Ge-Ge和Si-Ge键的成键距离分别为2.18?~3.10?、2.32?~3.64?和2.32?~3.38?;二元团簇的原子数目、组分对原子间键长、键角及Si/Ge原子在团簇中的占位、原子间相互作用有明显影响.通过团簇中各原子的Mülliken总交叠电子布居数分析,发现多数团簇中单独的Ge原子最容易被解离出来,随着团簇包含原子数目增多,出现了多种存在竞争机制的解离方式,可能同时存在解离出Si1Ge1、Si2Ge1和Ge原子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电子性质 密度泛函束缚 Mülliken交叠电子布居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紧束缚方法的Ge_(10)团簇Mülliken交叠电子布居分析与解离行为研究
5
作者 吴丽君 陈建金 +1 位作者 沈龙海 张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86,共8页
随着微电子工业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低维锗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研究正成为研发新型微纳电子器件的基础.采用遗传算法和密度泛函紧束缚方法相结合计算得到Ge_(10)团簇最低能量构型.通过对该团簇内局域原子堆积结构和基于Mülli... 随着微电子工业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低维锗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研究正成为研发新型微纳电子器件的基础.采用遗传算法和密度泛函紧束缚方法相结合计算得到Ge_(10)团簇最低能量构型.通过对该团簇内局域原子堆积结构和基于Mülliken电子布居的电子性质分析,发现团簇内两个原子间成键的强弱受原子间距和这两个原子各自近邻原子的状况影响.团簇内部原子上的电子会向团簇外部原子转移.团簇的解离会以分成两个团簇和单个原子的方式进行.当以团簇方式解离时,出现两个Ge_(5)团簇或一个Ge_(3)和一个Ge_(7)团簇.位于团簇小表面上方的原子会首先从团簇解离出来,随后八面体顶点上的原子发生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电子性质 密度泛函束缚 Mülliken交叠电子布居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紧束缚密度泛函方法水模型的优化
6
作者 王钦 孙延波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65-1568,共4页
利用Boltzmann反演迭代方法,对电荷自洽的紧束缚密度泛函(SCC-DFTB)方法中水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Boltzmann反演迭代方法修正后的水模型可更好地吻合实验结果;水分子的扩散系数更接近实验值.
关键词 束缚密度泛函方法 水模型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概念密度泛函理论和信息论方法定量描述胺类分子的分子碱度 被引量:3
7
作者 肖雪珠 曹小芳 +2 位作者 赵东波 荣春英 刘述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9-111,共13页
分子酸碱性是一对在化学、生物和其他学科中广泛运用的化学概念。如何从理论和计算的角度定量描述分子酸碱度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为此,我们早前从概念密度泛函的角度提出运用分子静电势和自然原子价轨道。随后,我们又提出运... 分子酸碱性是一对在化学、生物和其他学科中广泛运用的化学概念。如何从理论和计算的角度定量描述分子酸碱度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为此,我们早前从概念密度泛函的角度提出运用分子静电势和自然原子价轨道。随后,我们又提出运用信息理论中的香农熵、费舍尔信息、信息增益等量来定量测定亲电性、亲核性、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并成功运用于预测包括单和双取代苯甲酸、苯磺酸、苯亚硒酸、酚和烷基羧酸在内的五类分子酸性,系统地验证了信息论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作为该工作的延续,本文将概念密度泛函理论和信息论方法结合起来并推广运用至更多更广的体系。为此我们以伯胺、仲胺和叔胺三类胺类体系共179个分子为例,验证其普适性和有效性。运用分子静电势或者等价的自然价原子轨道能量,以及信息理论中香农熵、费舍尔信息、Ghosh-Berkowitz-Parr熵、信息增益、Onicescu信息能量、相对Rényi熵等信息量,发现均能有较地预测三类胺分子的碱性,与实验p Ka值呈较好的相关性。而且,将这些量组合在一起能够得到更准确的预测模型。其原因在于这些描述符均为电子密度泛函。根据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原理,它们包含有足够的信息来描述包括分子酸碱性在内的所有基态性质。我们的结果显示,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体系。本文为有效预测分子酸碱性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A 胺分子 概念密度泛函理论 信息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密度泛函活性理论的信息论方法研究苯并富烯衍生物的芳香性(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余东海 荣春英 +2 位作者 卢天 DE PROFT Frank 刘述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9-649,共11页
文献中已有越来越多的芳香性体系被发现,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芳香性指标被提出来,但是如何解释芳香化合物稳定性的起源以及理解芳香性的本质仍然是当今理论化学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运用我们新近提出的密度泛函活性理论信息论方法,不... 文献中已有越来越多的芳香性体系被发现,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芳香性指标被提出来,但是如何解释芳香化合物稳定性的起源以及理解芳香性的本质仍然是当今理论化学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运用我们新近提出的密度泛函活性理论信息论方法,不久前我们曾对一系列富烯衍生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得到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本文进一步探讨苯并富烯衍生物的芳香性行为,目的在于考察一个或多个苯环与富烯连接之后其芳香性发生变化的情况。运用香农熵,费舍尔信息,Ghosh-Berkowitz-Parr熵,Onicescu信息能,信息增益,以及相对Rényi熵六个信息量,和四种芳香指标,ASE,HOMA,FLU和NICS,我们系统地研究了信息量和芳香性指标在单、双、三苯并富烯衍生物中的相关性。我们发现,不管是否有苯环与富烯相连,芳香指标和信息量的交叉相关性都是一样的。这表明,虽然苯环本身具有芳香性,但苯环与富烯相连并不能改变富烯的芳香性与反芳香性本质。苯并富烯衍生物与富烯衍生物的芳香性和反芳香性一致。苯并富烯衍生物的芳香性和反芳香性完全取决于富烯本身的芳香性和反芳香性。这些结果为认识和理解复杂体系芳香性和反芳香性起源和本质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性 反芳香性 苯并富烯 信息论方法 密度泛函活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与富勒烯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婷谊 王一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64,共8页
精确计算酞菁、卟啉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与富勒烯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能,探讨其相互作用本质,需要完成由上百个原子构成的超分子复合物、涉及数千个基函数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于当前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机发展水平都构成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 精确计算酞菁、卟啉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与富勒烯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能,探讨其相互作用本质,需要完成由上百个原子构成的超分子复合物、涉及数千个基函数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于当前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机发展水平都构成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选择酞菁…C_(60)、酞菁镍…C_(60)和酞菁锌…C_(60)作为此类非共价复合物的代表.在保留它们分子间相互作用区域结构特征前提下,裁剪成四氮杂卟啉…碗烯、四氮杂卟啉镍…碗烯和四氮杂卟啉锌…碗烯三个模型.通过大规模的CCSD(T)/CBS计算,获得了此三个模型的达到化学精度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以此为基准,从27种密度泛函及其色散和非局域校正方法中,筛选出ωB97M-V,ωB97X-D和BLYP-D3BJ方法,其结果与CCSD(T)/CBS基准值相差均在化学精度范围,特别是ωB97M-V方法,最大误差仅为0.05 kcal/mol,很好地重现了CCSD(T)/CBS的计算结果,说明ωB97M-V方法不仅适用于主族元素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涉及Ni,Zn等闭壳层过渡金属配合物与富勒烯相互作用能计算同样是非常优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酞菁过渡金属配合物 富勒烯 非共价相互作用 CCSD(T)/CBS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10)团簇成键条件和解离行为的密度泛函紧束缚研究
10
作者 韩艳 吴丽君 +1 位作者 王芷晴 陈上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4,共8页
本研究利用遗传算法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紧束缚方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研究了Si_(10)团簇的原子堆积结构的成键条件和电子性质.计算结果发现,Si_(10)团簇的最低能稳定结构表现为以一个三棱柱体为基础结构单元,在其3个侧面和一个底面堆... 本研究利用遗传算法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紧束缚方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研究了Si_(10)团簇的原子堆积结构的成键条件和电子性质.计算结果发现,Si_(10)团簇的最低能稳定结构表现为以一个三棱柱体为基础结构单元,在其3个侧面和一个底面堆积了四个金字塔堆积结构,形成了由四个金字塔包围三棱柱体的类球形结构.原子间成键强烈依赖于团簇中各原子紧邻原子的几何排布情况,原子间交叠电子布居数具有显著的方向性,随着键长增加迅速减小.由团簇中各原子成键条件的分析,可以判断Si_(7)团簇是Si_(10)团簇最容易形成的解离产物,然后出现的是Si_(6)团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电子性质 密度泛函束缚 Mulliken交叠电子布局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原子分子激发态势能的自旋相关局域Hartree-Fock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11
作者 周忠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5-857,共13页
基于自旋相关局域Hartree-Fock(SLHF)势函数,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双原子分子激发态势能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H+2和H2的激发态势能曲线的计算.在只考虑交换能的情况下,本文的DFT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精确方法和Hartree-Fo... 基于自旋相关局域Hartree-Fock(SLHF)势函数,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双原子分子激发态势能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H+2和H2的激发态势能曲线的计算.在只考虑交换能的情况下,本文的DFT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精确方法和Hartree-Fock(HF)方法的结果符合的非常好,说明采用SLHF势函数作为交换势的DFT方法是一个很好的计算激发态势能的方法.本文还计算和探讨了电子的关联势函数和关联能,发现传统的近似方法在较大核间距的情况下大大低估了电子的关联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自旋相关的局域Hartree-Fock势泛函 交换势 势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团簇(NH3)n(n=2~8)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存海 孔祥和 +2 位作者 孙志青 乔光 张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7-362,共6页
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d)和6-31++G(d)基组水平上对氨团簇氢键体系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了氨团簇(NH3)n(n=2~8)的各种稳定构型及对应的能量和团簇束缚能.分析发现,在各类尺寸中以单环结构最为稳定,而相同尺寸... 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d)和6-31++G(d)基组水平上对氨团簇氢键体系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了氨团簇(NH3)n(n=2~8)的各种稳定构型及对应的能量和团簇束缚能.分析发现,在各类尺寸中以单环结构最为稳定,而相同尺寸的异构体之间团簇束缚能越大越稳定.最后利用二阶差分理论讨论了不同尺寸氨团簇中最稳定结构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n=5,7时的结构最为稳定,具有明显的幻数特征,n=6,8时的团簇结构最不稳定,而在n=2~5之间,随着n的增大团簇的稳定性也在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团簇 二阶差分 束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氮桥对双核镍配合物磁性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边江鱼 岳淑美 +1 位作者 张敏 张景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6-1092,共7页
结合对称性破损(BS)方法,采用不同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反铁磁性μ-1,3-N3-Ni(II)叠氮配合物[LNi2(N3)](Cl O4)2(L=pyrazolate)的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杂化密度泛函理论(HDFT)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能够准确描述配合物... 结合对称性破损(BS)方法,采用不同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反铁磁性μ-1,3-N3-Ni(II)叠氮配合物[LNi2(N3)](Cl O4)2(L=pyrazolate)的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杂化密度泛函理论(HDFT)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能够准确描述配合物的磁特性.磁轨道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表现出较大的单占据轨道能量劈裂(0.93-0.99 e V),显示配合物的单占据轨道去简并化程度较大,且配合物中的2个磁通道(叠氮基、配体pyrazolate)中都分别存在有氮原子之间的p轨道重叠,这些都使得体系表现为反铁磁耦合作用.另外,配合物的磁性与叠氮桥和两金属离子间形成的二面角(τ,Ni-N-N-N-Ni)密切相关,τ从-55.38°逐渐变化到-1.5°的过程中,其反铁磁性逐渐增强,交换耦合常数(Jab)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并在-11.95°处达到最大值(Jab=-151.02 cm-1).在此过程中,配合物中叠氮桥及其所连接的2个Ni离子与pyrazolate基配体L-中的2个桥原子N(4)、N(5)形成的七元环共平面性不断增强,即共平面性会诱导增强体系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对称性破损方法 叠氮配合物 交换耦合常数 反铁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代二苯并噻吩亚砜热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甫洋 陈建挺 +1 位作者 朱维廷 李定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在BHandHLYP/6-31G*水平上对135个多氯代二苯并噻吩亚砜(PCDBTOs)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全优化和振动分析计算,得到各分子在298.15 K、101.3 kPa标准状态下的热力学参数。设计等键反应,计算了PCDBTOs系列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热(ΔfH)和标... 在BHandHLYP/6-31G*水平上对135个多氯代二苯并噻吩亚砜(PCDBTOs)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全优化和振动分析计算,得到各分子在298.15 K、101.3 kPa标准状态下的热力学参数。设计等键反应,计算了PCDBTOs系列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热(ΔfH)和标准生成自由能(ΔfG)。研究了热力学参数S与氯原子的取代位置及取代数目(NPC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CDBTOs系列化合物的S、ΔfH和ΔfG与NPCS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根据异构体标准生成自由能的相对大小,从理论上求得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以Gaussian 03程序的输出文件为基础,采用统计热力学程序计算了PCDBTOs化合物在200-1000 K的摩尔定压热容(cp,m),并用最小二乘法求得cp,m与温度之间的相关方程,发现cp,m与T、T-1和T-2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R2=1.000)。同时,根据分子体积推测了化合物的毒性,结果表明:PCDBTOs系列化合物中,毒性最大的异构体可能在4取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代二苯并噻吩亚砜 密度泛函理论 氯原子取代位置方法 热力学性质 相对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嘧啶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和从头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善俊 陈艳 +4 位作者 周秀文 罗炳池 李喜波 唐永建 孙卫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98-2701,共4页
采用量子化学B3LYP(含电子相关效应的杂化密度泛函)方法和HF(Hartree-Fock,哈特利-福克)方法,在6-31+G**(C,H,N,O)/LANL2DZ(Ag)水平上,对TH(Thymine,胸腺嘧啶)分子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计算了TH分子的NRS(normal Raman scattering,常规... 采用量子化学B3LYP(含电子相关效应的杂化密度泛函)方法和HF(Hartree-Fock,哈特利-福克)方法,在6-31+G**(C,H,N,O)/LANL2DZ(Ag)水平上,对TH(Thymine,胸腺嘧啶)分子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计算了TH分子的NRS(normal Raman scattering,常规拉曼散射)光谱和TH与Ag原子以及Ag2团簇吸附的SERS(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并将两种理论方法计算的结果和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NRS光谱,采用DFT方法的计算结果比HF方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已有实验值;而对于SERS光谱,采用HF方法的计算结果更好。最后,通过GaussView可视化软件,对TH分子的振动频率进行了更为全面地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嘧啶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密度泛函理论 哈特利-福克方法 频率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硫代黄嘌呤互变异构体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宝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55-1458,共4页
在密度泛函B3LYP/6-311G水平上,对14种气相和水相中可能存在的2-硫代黄嘌呤互变异构体进行了几何构型全自由度优化,并计算出它们的总能量、焓、熵、吉布斯自由能.Onsager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2-硫代黄嘌呤在气相... 在密度泛函B3LYP/6-311G水平上,对14种气相和水相中可能存在的2-硫代黄嘌呤互变异构体进行了几何构型全自由度优化,并计算出它们的总能量、焓、熵、吉布斯自由能.Onsager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2-硫代黄嘌呤在气相和水相中主要以酮式结构形式存在,与已有实验结果一致.在气相和水相中,酮式结构—N(7)(H)均比酮式结构—N(9)(H)更稳定.2-硫代黄嘌呤互变异构的熵效应小,对互变异构平衡没有显著的影响,而焓变对互变异构却产生了主要的影响.水溶剂化自由能与异构体的气相偶极矩存在相关性.另外,较详细地考察了2-硫代黄嘌呤与6-硫代黄嘌呤的相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硫代黄嘌呤 异构体 密度泛函理论 自洽反应场方法 偶极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掺杂Si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文 金仕显 +4 位作者 宋红莲 谢安东 刘绥红 林娟 温在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260,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对CaSi_n(n=1~10)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出各个尺寸下团簇处于最低能量的结构模型,并对其稳定性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理论研究,表明CaSi_2、CaSi_5和CaSi_9为幻数团簇.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 CaSin团簇 几何结构 电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硫代黄嘌呤互变异构体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宝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3-506,共4页
在密度泛函B3LYP/6-311G水平下,对14种气相和水相中可能存在的6-硫代黄嘌呤异构体进行了几何构型的全自由度优化,并计算出它们的总能量、焓、熵、吉布斯自由能.Onsager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6-硫代黄嘌呤在气相中... 在密度泛函B3LYP/6-311G水平下,对14种气相和水相中可能存在的6-硫代黄嘌呤异构体进行了几何构型的全自由度优化,并计算出它们的总能量、焓、熵、吉布斯自由能.Onsager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6-硫代黄嘌呤在气相中和水相中主要以硫酮的形式存在.在气相和水相中,硫酮-N7(H)均比硫酮-N9(H)更稳定.计算结果同已有实验结果一致.6-硫代黄嘌呤异构化的熵效应小,对互变异构平衡几乎没有显著的影响,而焓变对互变异构产生了主要的影响.较详细地讨论了水溶剂化作用对异构体的能量、几何结构、电荷分布和偶极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硫代黄嘌呤 互变异构体 密度泛函理论 自洽反应场方法 偶极矩 医学 生物活性 硫代嘌呤碱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SM—5分子筛吸附NO_x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吉星 袁淑萍 司宏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2期2813-2819,共7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Cu+在ZSM—5分子筛孔道内的位置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NOx(NO,N2O,NO2)分子在Cu—ZSM—5不同孔道内的吸附进行了考察。采用包含完整直孔道、正弦孔道以及两孔道交叉处的22T模型,确定了Cu+在ZSM—5...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Cu+在ZSM—5分子筛孔道内的位置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NOx(NO,N2O,NO2)分子在Cu—ZSM—5不同孔道内的吸附进行了考察。采用包含完整直孔道、正弦孔道以及两孔道交叉处的22T模型,确定了Cu+在ZSM—5分子筛内的三种可能位置:直孔道内、孔道交叉处和正弦孔道内。研究结果表明,Cu+与2—3个骨架氧原子形成配位键负载于ZSM—5分子筛内;三种结构模型中,Cu+在孔道交叉处的构型最稳定。对Cu—ZSM—5吸附NOx的研究表明,NOx与分子筛均可通过形成Cu—N键而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从而不同程度地削弱了NOx分子中的N—O键,使N—O键长增长。在Cu—ZSM—5的三种结构模型上,NO,N2O,NO2分子的吸附情况有所不同,其中NO,NO2在Cu+位于直孔道的模型上的吸附均引起铜向孔道交叉处迁移,形成的吸附复合物与Cu+位于孔道交叉处的吸附复合物几乎收敛于同一构型。表明由于孔道交叉处空间较大,使NO,NO2更容易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吸附复合物总能量数据表明进一步的反应很有可能发生在Cu—ZSM—5分子筛的孔道交叉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SM-5 NOx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锌(311)表面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20
作者 牛晓晨 曹东波 +4 位作者 张斌 刘星辰 温晓东 覃勇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85-991,共7页
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合成了铁酸锌(ZnFe_2O_4)纳米颗粒。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原子热力学的方法,计算了ZnFe_2O_4的结构、磁性和电子性质,研究了ZnFe_2O_4(311)面六种不同终结面的稳定性与氧化学势和锌化学势的关系。结果表明,ZnFe_2... 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合成了铁酸锌(ZnFe_2O_4)纳米颗粒。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原子热力学的方法,计算了ZnFe_2O_4的结构、磁性和电子性质,研究了ZnFe_2O_4(311)面六种不同终结面的稳定性与氧化学势和锌化学势的关系。结果表明,ZnFe_2O_4是具有正尖晶石结构的半导体,禁带宽度为1.91eV,且具有反铁磁性。在ZnFe_2O_4可以稳定存在的化学势范围内,O_1、O_2、Fe_2、Zn_2四种终结面可以稳定存在,且具有不同的稳定区间。在富锌条件下(ΔμZn=0eV),O_1终结面在大部分O化学势范围内最稳定,在贫锌条件下(ΔμZn=-3.88eV),O_2终结面变得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 密度泛函理论 原子热力学方法 铁酸锌 磁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