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_(10)团簇与Si(111)面碰撞的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尹钊 李延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5-819,共5页
利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Si1 0 团簇与Si( 1 1 1 )表面碰撞的微观过程 .研究了入射动能在 1 0~ 60eV之间的碰撞过程 ,给出了不同时刻体系的原子位置的微观状态图 .结果表明 :Si1 0 与Si( 1 1 1 )面碰撞时 ,吸附在晶体表面... 利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Si1 0 团簇与Si( 1 1 1 )表面碰撞的微观过程 .研究了入射动能在 1 0~ 60eV之间的碰撞过程 ,给出了不同时刻体系的原子位置的微观状态图 .结果表明 :Si1 0 与Si( 1 1 1 )面碰撞时 ,吸附在晶体表面的能量域值为 2 0eV ,替位域能为 30eV ,损伤域能为40eV ;入射能量大于 5 0eV时 ,晶体表面严重损伤并且在 60eV时 ,发现在外延层有Si7团簇生成 ;Si1 0 团簇保持其结构特性吸附在Si( 1 1 1 )表面 ,需要的最佳能量在 1 0~ 2 0eV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分子动力学 团簇 碰撞 外延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单壁碳纳米管的轴向焊接(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海宏 宋长青 +2 位作者 朱海峰 王坤赤 汤敏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8-153,共6页
采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两个不同口径的单壁碳纳米管的轴向焊接过程。发现焊接过程会形成一些新的C-C键,但这些键的形成并不是瞬间、同时完成的,小口径的单壁碳纳米管会围绕一个最先形成的C-C键以与两管轴平行的一条直线为轴旋... 采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两个不同口径的单壁碳纳米管的轴向焊接过程。发现焊接过程会形成一些新的C-C键,但这些键的形成并不是瞬间、同时完成的,小口径的单壁碳纳米管会围绕一个最先形成的C-C键以与两管轴平行的一条直线为轴旋转;同时通过模拟还首次发现这些新形成的C-C键在焊接过程中会促使两个单壁碳管在径向上产生一个明显的约为0.317nm的位移。从最终结构可以看出两个单壁碳管的部分碳原子在管的一侧会形成一个良好线性关系。焊接过程中发生的这些现象可能影响最终结构的物理、电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束缚分子动力学 旋转 线性 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始温度时Na_8+Na_8团簇碰撞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王锋 张丰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3-410,共8页
采用距离相关紧束缚的分子动力学模型 ,在不同初始温度T0 =0 .0 2K、50K、10 0K、2 0 0K、30 0K、4 0 0K时 ,对Na8+Na8在质心系轰击能量为 0 .0 12 5eV/n的中心碰撞时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团簇碰撞动力学与初始温度密切相关。在... 采用距离相关紧束缚的分子动力学模型 ,在不同初始温度T0 =0 .0 2K、50K、10 0K、2 0 0K、30 0K、4 0 0K时 ,对Na8+Na8在质心系轰击能量为 0 .0 12 5eV/n的中心碰撞时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发现团簇碰撞动力学与初始温度密切相关。在T0 <10 0K时 ,初始温度不影响反应动力学 ,而在T0 =4 0 0K时将对反应动力学有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温度 原子团簇碰撞 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团簇形成的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曾祥华 徐秀莲 +1 位作者 王锋 张丰收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9,共4页
利用紧束缚模型,通过对不同初始条件下的碱金属团簇的碰撞研究,得到形成大分子团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对同一种团簇,具有空间对称性的团簇间的碰撞更易形成大团簇,而平面结构的团簇碰撞则反之,并且空间结构的团簇碰撞形成的新团簇复合... 利用紧束缚模型,通过对不同初始条件下的碱金属团簇的碰撞研究,得到形成大分子团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对同一种团簇,具有空间对称性的团簇间的碰撞更易形成大团簇,而平面结构的团簇碰撞则反之,并且空间结构的团簇碰撞形成的新团簇复合体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团簇碰撞过程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碰撞 束缚模型 钢团簇 动力学 非对称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碳团族链状结构的紧束缚理论方法
5
作者 曹洪亮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17-18,35,共3页
本文作者利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模拟退火方法研究了小碳团族(Cn(n=2-5))的链状结构性质和能 量,通过与前人工作结果(C2-C5)的比较,发现本理论方法的结果相当精确地再现了Abinitio方法计算的结论。 因此,证明了紧束缚方法对于碳团族研究... 本文作者利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模拟退火方法研究了小碳团族(Cn(n=2-5))的链状结构性质和能 量,通过与前人工作结果(C2-C5)的比较,发现本理论方法的结果相当精确地再现了Abinitio方法计算的结论。 因此,证明了紧束缚方法对于碳团族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碳团族链状结构 束缚理论 束缚方法 碳团族研究 原子团族 结构性质 能量 束缚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Zn液态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辉 边秀房 +2 位作者 李玉忱 刘洪波 陈魁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21-526,共6页
利用TB模型给出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详细计算了不同温度下Zn的双体分布函数g(r),结果发现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液态金属Zn的g(r)第一峰变得高而尖,第二峰由弱变强,说明了液态金属Zn的有序度随温度降低而不断增强;利... 利用TB模型给出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详细计算了不同温度下Zn的双体分布函数g(r),结果发现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液态金属Zn的g(r)第一峰变得高而尖,第二峰由弱变强,说明了液态金属Zn的有序度随温度降低而不断增强;利用键对分析技术统计了液态金属Zn在不同温度下的键取向序参数、键对数。键取向序参数及键对数随温度的变化,进一步证明了低温液态的有序度高于高温液态,从而充分说明液态金属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结构形式,而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杂乱无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 液态金属 键对分析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n(5≤n≤10)小团簇相变
7
作者 张超 张丰收 杨永栩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4-848,共5页
采用紧束缚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对Na_n(5≤n≤10)小团簇的键长涨落、势能、热容量等熔化性质在50 K~1500 K温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发生两次相变,一种在230 K~300 K的温度范围内,依次有块体玻璃态转变;一种在550 K~870 K温度... 采用紧束缚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对Na_n(5≤n≤10)小团簇的键长涨落、势能、热容量等熔化性质在50 K~1500 K温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发生两次相变,一种在230 K~300 K的温度范围内,依次有块体玻璃态转变;一种在550 K~870 K温度段,依次经历了熔化相变.同时也得到随着团簇体系的减小,势能由下向上排列的曲线,即体系的势能由低变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原子团簇 相变 束缚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