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7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抗生素对大黄鱼肠道组织及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成好学 王庚申 +8 位作者 许叶祥 王莹 刘慧玲 徐伟 施慧 谢建军 汪玮 张东旭 许文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1-540,共10页
为探究盐酸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对大黄鱼肠道结构及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水温16.80~22.50℃下,将体质量(41.57±1.63)g的大黄鱼饲养在直径1 m、水深1.25 m的圆形塑料水槽中,投喂剂量0、0.2、1.0、2.0 g/kg的药饵5~7... 为探究盐酸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对大黄鱼肠道结构及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水温16.80~22.50℃下,将体质量(41.57±1.63)g的大黄鱼饲养在直径1 m、水深1.25 m的圆形塑料水槽中,投喂剂量0、0.2、1.0、2.0 g/kg的药饵5~7 d,停药后1、5、15 d,观察肠道组织形态变化,测定紧密连接蛋白基因Claudin-7、ZO-1和Occludin的相对表达量。试验结果显示:大黄鱼摄食2种药物后,肠道均出现肠绒毛萎缩,组织空泡化等病变,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和给药时间的延长,肠道组织损伤程度逐渐加深,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量持续降低;肠黏膜损伤在停药15 d后仍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药物剂量越高恢复程度越低;与对照组相比,2种药物高剂量组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量在停药15 d后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盐酸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以剂量时间依赖方式损伤大黄鱼肠道组织,降低肠道通透性,药物剂量越高,恢复周期越长,在15 d后仍未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西环素 恩诺沙星 大黄鱼 肠道 组织病理 紧密连接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断奶仔猪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蒋义 贾刚 +3 位作者 惠明弟 陈小玲 李华 王康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85-1792,共8页
本文旨在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对离体培养的断奶仔猪空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GLP-2调节肠道黏膜屏障的可能机制。将断奶仔猪空肠组织块置于含0、1×10-8、1×10-7mol/L的GLP-2的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培... 本文旨在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对离体培养的断奶仔猪空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GLP-2调节肠道黏膜屏障的可能机制。将断奶仔猪空肠组织块置于含0、1×10-8、1×10-7mol/L的GLP-2的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考察不同GLP-2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空肠上皮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2(MEK1/2)、p90核糖体S6蛋白激酶(p90RSK)以及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基因表达的影响,待确定出GLP-2能有效促进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剂量后,再向培养液中添加MEK1/2的特异性阻断剂U0126,考察阻断MAPK经典通路后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的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将空肠组织块置于含1×10-7和1×10-8mol/L GLP-2的培养液中培养72 h均能显著促进MEK1/2、p90RSK以及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P<0.05),除ZO-1的基因之外,上述各蛋白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还随着GLP-2浓度的增高而升高(P<0.05);向1×10-7mol/L的GLP-2组添加U0126阻断p90RSK、ERK1/2的基因表达后,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的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也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知,GLP-2能够促进断奶仔猪空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的基因表达,而MAPK通路可能是GLP-2调控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2 断奶仔猪 空肠 紧密连接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乳鸽十二指肠形态发育、抗氧化功能和紧密连接蛋白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付晶 邓珊 +1 位作者 陈艾玲 黄燕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1-39,共9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茶多酚对乳鸽十二指肠形态发育、抗氧化功能及紧密连接蛋白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茶多酚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在养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初始体重一致、健康1日龄仔鸽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茶多酚对乳鸽十二指肠形态发育、抗氧化功能及紧密连接蛋白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茶多酚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在养鸽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初始体重一致、健康1日龄仔鸽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仔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茶多酚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400 mg·kg^(-1)茶多酚,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后,采集乳鸽十二指肠组织进行肠道形态发育、抗氧化功能以及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茶多酚极显著提高乳鸽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H)、隐窝深度(CD)、提高绒隐比(VH/CD)(P<0.01),高剂量茶多酚极显著提高乳鸽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P<0.01);低剂量茶多酚极显著降低乳鸽十二指肠丙二醛(MDA)含量(P<0.01),中剂量茶多酚极显著降低乳鸽十二指肠MD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P<0.01),高剂量茶多酚极显著提高乳鸽十二指肠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LDH活性(P<0.01),3个剂量茶多酚均极显著提高SOD2基因mRNA表达量(P<0.01),高剂量茶多酚还极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基因mRNA表达量(P<0.01);此外,低剂量茶多酚极显著提高Occludin、降低Claudin-2 mRNA表达量(P<0.01),中剂量茶多酚极显著提高Occludin和ZO-1并降低Claudin-2 mRNA表达量,高剂量茶多酚极显著提高Occludin和ZO-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Claudin-3基因mRNA表达量(P<0.05)并极显著降低Claudin-2 mRNA表达量(P<0.01)。综上所述,饲粮添加茶多酚可以通过改善乳鸽十二指肠肠道发育、提高肠道抗氧化能力和调节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进而维持乳鸽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乳鸽 十二指肠 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茶多酚对马岗鹅空肠组织形态、抗氧化能力及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育川 林桐 +5 位作者 陈艾玲 马婷婷 钟雅静 王宝东 刘春朋 付晶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833-784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茶多酚(TP)对70日龄马岗鹅肠道组织形态、抗氧化能力及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基本一致、健康的28日龄马岗鹅24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100(低剂量)、500(...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茶多酚(TP)对70日龄马岗鹅肠道组织形态、抗氧化能力及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基本一致、健康的28日龄马岗鹅24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100(低剂量)、500(中剂量)和1000 mg/kg(高剂量)茶多酚(纯度为98.7%)的试验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预试期1周,正试期5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0 mg/kg茶多酚显著提高马岗鹅空肠绒毛高度(P<0.05);饲粮添加100和500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空肠隐窝深度(P<0.05),并显著提高空肠绒隐比(V/C)(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0和1000 mg/kg茶多酚显著提高空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2(GPX2)活性(P<0.05);饲粮添加100和500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空肠丙二醛(MDA)含量(P<0.05);各添加剂量茶多酚均显著降低空肠乳酸脱氢酶(LDH)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0和1000 mg/kg茶多酚均显著提高空肠与抗氧化能力相关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GPX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0和1000 mg/kg茶多酚显著提高空肠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5(Claudin-5)和咬合蛋白(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各添加剂量茶多酚均显著提高空肠E钙黏连蛋白(E-cadherin)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一定剂量的茶多酚可以促进马岗鹅空肠的形态发育,提高空肠的抗氧化能力以及肠壁紧密连接的程度。综合考虑,在70日龄马岗鹅饲粮中茶多酚的推荐添加量为5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马岗鹅 空肠形态结构 抗氧化能力 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扩展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及不同生育时期表达模式分析
5
作者 沈峰 刘哲 +8 位作者 郑佳秋 王燕 徐良 王薇薇 张丽娜 冯汝超 吴永成 祖艳侠 梅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5,共12页
为了研究萝卜扩展蛋白基因家族的结构特征与表达模式,对萝卜扩展蛋白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染色体定位、保守基序与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元件以及不同生育时期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从整个基因组中总共鉴定出52... 为了研究萝卜扩展蛋白基因家族的结构特征与表达模式,对萝卜扩展蛋白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染色体定位、保守基序与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元件以及不同生育时期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从整个基因组中总共鉴定出52个萝卜扩展蛋白基因家族(RsEXP)成员,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家族共被分为4个亚族,即RsEXPA、RsEXPB、RsEXLA、RsEXLB。在RsEXP的启动子区域内有多个与植物激素和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势作用元件,并且在RsEXP蛋白序列中预测到多个翻译后修饰位点。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共有45个RsEXP基因定位在萝卜9条染色体上,且在萝卜和拟南芥中共形成70对共线基因。密码子偏好性结果显示,萝卜扩展蛋白中共出现6686个密码子,其中高频密码子有12个。此外,基于转录组数据的表达模式显示,RsEXP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并且不同成员可能在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索RsEXP基因在萝卜生长和发育中的潜在功能,并为后续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扩展蛋白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 RsEX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调控蛋白B8AK41的外源表达、纯化及亚细胞定位
6
作者 卿冬进 卢柏亦 +8 位作者 彭宇婧 戴高兴 陈韦韦 李经成 周维永 黄所生 潘英华 黄娟 邓国富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目的】外源表达获得B8AK41蛋白,并检测B8AK41蛋白亚细胞定位,为研究该蛋白在水稻抗褐飞虱上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对B8AK41蛋白序列进行跨膜区预测,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外源蛋白表达,纯化目标蛋白并鉴定蛋白多肽序列;构建... 【目的】外源表达获得B8AK41蛋白,并检测B8AK41蛋白亚细胞定位,为研究该蛋白在水稻抗褐飞虱上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对B8AK41蛋白序列进行跨膜区预测,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外源蛋白表达,纯化目标蛋白并鉴定蛋白多肽序列;构建双元表达载体并转入水稻原生质体检测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通过对B8AK41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分析,发现该蛋白第47~99位氨基酸区域可能存在跨膜结构域,因此选取第100~374位氨基酸进行外源表达蛋白片段。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外源表达的B8AK41蛋白,结果显示B8AK41蛋白在28℃IPTG诱导下成功表达,采用亲和层析方法可纯化得到分子量在35~40 kD的His6-B8AK41-His6融合蛋白。通过质谱分析纯化得到的蛋白,其中有3条属于B8AK41蛋白的肽段,证明外源表达纯化的B8AK41蛋白完全正确。采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B8AK41蛋白定位在细胞内质网上。【结论】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的正调控蛋白B8AK41的非跨膜区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得到融合蛋白His6-B8AK41-His6,后续可将B8AK41蛋白用于抗体制备。B8AK41蛋白定位在水稻细胞内质网上,为研究蛋白功能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Bph3基因 B8AK41蛋白 外源表达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质饲粮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及心脏微量元素含量、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王冲 李笑然 +8 位作者 廖秀冬 张丽阳 李顺英 林烜旭 黄靓 孙久鹏 曹春宇 刘洪丽 吕林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8-174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及心脏微量元素含量、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72只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2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及心脏微量元素含量、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72只健康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2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1.5%(对照组)和19.5%(低蛋白质组)。试验期21 d。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低蛋白质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低蛋白质组的心脏锌含量显著降低(P<0.05),心脏铜和锰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0.05<P<0.10);3)低蛋白质组的心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4)低蛋白质组的心脏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心脏过氧化氢酶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现降低的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从21.5%降至19.5%,对1~21日龄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但可提高其心脏抗氧化功能及含锰或铁的关键酶活性,并降低其心脏锌的沉积,对心脏铜、铁和锰的利用未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饲粮 微量元素 酶活性 基因表达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毯草扩张蛋白基因AcEXPA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8
作者 刘莉婷 高佳淼 +3 位作者 周鸿明 李季肤 王志勇 陈志坚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59,共9页
为探索α-扩张蛋白(α-expansin,EXPA)基因参与铝毒害下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分析了铝处理对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生长的影响,克隆了地毯草AcEXPA1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与不加铝相比,铝... 为探索α-扩张蛋白(α-expansin,EXPA)基因参与铝毒害下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分析了铝处理对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生长的影响,克隆了地毯草AcEXPA1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与不加铝相比,铝处理抑制了地毯草根系生长,降低了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地毯草AcEXPA1基因全长为774 bp,编码257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27.7 kDa。AcEXPA1蛋白具有信号肽,被预测定位于胞外基质。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AcEXPA1基因在地毯草根中的表达量高于叶中的表达量,且在距离根尖1~2 cm根段中的表达量最高。铝处理增强了AcEXPA1基因在地毯草根中的表达,但镉和镧处理对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不同铝浓度和时间处理结果进一步表明铝增强了AcEXPA1基因的表达。本研究结果为解析地毯草适应铝毒害的机理提供了候选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毯草 铝毒害 基因表达 扩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豆OFP蛋白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李程勋 徐晓俞 李爱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9-217,共9页
了解OFP卵型家族蛋白(OVATE family proteins)在木豆中的特征,为木豆OFP基因的应用提供参考。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木豆OFP蛋白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木豆含有21个OFP蛋白基因,家族成员间理化特性差异不大,均... 了解OFP卵型家族蛋白(OVATE family proteins)在木豆中的特征,为木豆OFP基因的应用提供参考。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木豆OFP蛋白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木豆含有21个OFP蛋白基因,家族成员间理化特性差异不大,均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且均含有保守基序;进化树分析中木豆和拟南芥二者的OFP蛋白相互交错聚类在一起,亲缘关系较近的OFP蛋白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启动子顺式响应元件分析表明木豆OFP基因可能在逆境胁迫响应、激素调节和生长发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蛋白二级和三级结构均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为主要组成成分;组织特异性表达表明OFP基因在顶芽中的表达量较大,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量较小,具有组织表达差异;启动子顺式响应元件结合热胁迫表达分析表明,高温胁迫下CcOFP1表达量上调,CcOFP9、CcOFP11表达量下调。研究结果为探索OFP蛋白基因在木豆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OFP蛋白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参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朱鹤宸 朱舒舒 龙明智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1,共5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常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随着诊断技术的完善及代谢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多,HFpEF发病率不断升高。因漏诊率高且发病机制复杂,HFpEF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常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随着诊断技术的完善及代谢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多,HFpEF发病率不断升高。因漏诊率高且发病机制复杂,HFpEF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作为炎症及纤维化生物标志物,与HFpEF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HFpEF的诊断、预后评估及疗效动态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纤维化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牡蛎牛磺酸转运蛋白Cg TauT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
11
作者 姜春雨 孔宁 +5 位作者 孙士晴 李想 罗聪 乔鑫 王玲玲 宋林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为探究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湿质量为155.0 g±5.0 g)牛磺酸转运蛋白(taurine transporter,TauT)基因家族成员组成及其表达特征,采用全基因组筛查策略对长牡蛎牛磺酸转运蛋白基因进行鉴定,并利用qRT-PCR对其组织分布模式和牛... 为探究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湿质量为155.0 g±5.0 g)牛磺酸转运蛋白(taurine transporter,TauT)基因家族成员组成及其表达特征,采用全基因组筛查策略对长牡蛎牛磺酸转运蛋白基因进行鉴定,并利用qRT-PCR对其组织分布模式和牛磺酸处理下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牡蛎基因组中存在4个Cg TauT基因,均包含1个SNF结构域和12个跨膜结构域;4个Cg TauT基因在长牡蛎各组织中呈组成性表达,其中Cg TauT1在闭壳肌中表达量最高,Cg TauT2、Cg TauT3和Cg TauT4在外套膜中表达量最高,不同组织中Cg TauT基因表达量与牛磺酸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牛磺酸浸泡处理下4个Cg TauT基因在外套膜中呈现不同的时序表达模式,其中Cg TauT1的表达量在处理3 h后率先升高,Cg TauT3的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Cg TauT4的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Cg TauT的生理功能和长牡蛎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牛磺酸转运蛋白 组织分布 基因家族 表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草莓RD21基因的克隆与蛋白酶域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12
作者 余维琪 吴浩 +2 位作者 杨先初 宋培培 江彤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08,共7页
为了明确森林草莓(Fragariavesca)RD21蛋白对草莓镶脉病毒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RD21蛋白酶域(Protease)重组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先克隆森林草莓半胱氨酸蛋白酶RD21基因,分析RD2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再将RD21基因蛋... 为了明确森林草莓(Fragariavesca)RD21蛋白对草莓镶脉病毒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RD21蛋白酶域(Protease)重组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先克隆森林草莓半胱氨酸蛋白酶RD21基因,分析RD2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再将RD21基因蛋白酶域片段(RD21-3)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质粒pET-RD21-3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RD21蛋白酶域融合蛋白表达。结果表明,RD21基因序列全长1410nt,编码470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森林草莓RD21基因与9种蔷薇科植物RD21基因的序列相似性较高,为83.4%~94.2%。构建RD21基因系统关系树,发现森林草莓与其他蔷薇科植物的RD21基因聚成一个分支,说明森林草莓与蔷薇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用纯化的RD21蛋白酶域融合蛋白免疫家兔,获得融合蛋白的抗血清。ELISA法测定抗血清效价达1∶512000,Westernblot分析显示,制备的抗血清可与融合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本研究制备的RD21蛋白酶域融合蛋白的抗血清能够成功检测出靶标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莓 半胱氨酸蛋白酶RD21基因 蛋白酶域 原核表达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光捕获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CsLhca4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13
作者 张佳琪 罗微 +7 位作者 蒋珊 高艺涵 胡志航 杨妮 谭杉杉 熊爱生 刘慧 庄静 《茶叶学报》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目的】光捕获叶绿素a/b结合蛋白(Lhc,light-harvesting chlorophyll a/b-binding protein)能够捕获光能并将光能传递至光化学中心发生反应,促使光合作用的进行。通过克隆茶树CsLhca4基因及其启动子,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结合转... 【目的】光捕获叶绿素a/b结合蛋白(Lhc,light-harvesting chlorophyll a/b-binding protein)能够捕获光能并将光能传递至光化学中心发生反应,促使光合作用的进行。通过克隆茶树CsLhca4基因及其启动子,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结合转录组数据分析茶树CsLhca4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特性,以期为进一步解析茶树CsLhca4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和已发表的转录组数据,分析茶树CsLhca4基因在‘舒茶早’和‘龙井43’两种茶树中的表达特性,以及上游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结果】从茶树‘舒茶早’和‘龙井43’中分别克隆茶树CsLhca4基因,分析发现,两种茶树CsLhca4基因均为759 bp,编码252个氨基酸,均为稳定蛋白和疏水性蛋白,相似度为99.6%,两个茶树CsLhca4基因编码的蛋白仅有一个氨基酸差异,其中‘舒茶早’中第五个密码子编码丙氨酸(Ala),‘龙井43’中第五个密码子编码苏氨酸(Thr)。CsLhca4蛋白的二级结构主体均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发现,CsLhca4蛋白均定位于叶绿体。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CsLhca4基因在‘舒茶早’和‘龙井43’叶片中高表达,茎中次之,花和果的表达量较低,根中几乎不表达。CsLhca4基因表达受光照强度的影响,遮阴4 h和8 h表达水平下降。基因响应干旱胁迫、盐胁迫和MEJA处理。启动子克隆分析发现,茶树CsLhca4基因启动子含有参与光响应、激素响应以及调节细胞周期的顺式作用元件。【结论】‘舒茶早’和‘龙井43’两个品种茶树CsLhca4基因主要在光合器官中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此外,两种茶树CsLhca4能够响应干旱与盐胁迫,有望为茶树抗逆育种提供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CsLhca4基因 光捕获叶绿素a/b结合蛋白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CsCIPK11基因克隆、表达和互作蛋白分析
14
作者 邢力元 程琳 +5 位作者 王智慧 吴少博 张新颖 赵仁亮 吴春来 周琼琼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0-21,共12页
【目的】探讨茶树CsCIPK11基因在茶树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茶树‘龙井43’为试验材料,运用RT-PCR技术克隆CsCIPK11基因的编码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该基因在... 【目的】探讨茶树CsCIPK11基因在茶树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茶树‘龙井43’为试验材料,运用RT-PCR技术克隆CsCIPK11基因的编码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该基因在茶树各组织及多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并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验证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CsCIPK11基因编码区全长1299 bp,编码433个氨基酸。CsCIPK11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48818.29 Da,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域,表现出亲水性质,拥有29个磷酸化位点,预测其定位在细胞质中。此外,CsCIPK11基因启动子区域内含有响应光照(如Box 4、G-box)、激素(如ABRE、CGTCA-motif/TGACG-motif、P-box)、环境压力(如STRE)及低氧条件(如ARE)等作用元件。CsCIPK11基因在茶树根部表达最丰富,在花和老叶次之,嫩叶中表达量最低;在叶片发育过程中,该基因在茶芽生长出第1片真叶时表达量达到峰值,随叶片成熟其表达水平趋于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温、干旱、高盐及MeJA处理均可诱导CsCIPK11上调;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CsCIPK11能与CsMYC4-like蛋白互作。【结论】CsCIPK11基因对茶树生长发育及适应不利环境因素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解析茶树应对逆境胁迫的作用机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CsCIPK11基因 组织特异性 逆境胁迫 表达分析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龙胆石斑鱼紧密连接蛋白基因Claudin-3与Claudin-12的克隆及精氨酸干预下的肠道表达
15
作者 李广 崔晓 +6 位作者 姚春凤 陈东鸿 何凯 陈冠霖 韩煜轩 杨奇慧 迟淑艳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70,共10页
为评价Claudin-3与Claudin-12基因在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生长和肠道黏膜屏障中的作用,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 PCR技术克隆珍珠龙胆石斑鱼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的全长,采用qRT-PCR技术分析... 为评价Claudin-3与Claudin-12基因在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生长和肠道黏膜屏障中的作用,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 PCR技术克隆珍珠龙胆石斑鱼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的全长,采用qRT-PCR技术分析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在珍珠龙胆石斑鱼脑、鳃、皮肤、肌肉、肝脏、胃、前肠、中肠、后肠、头肾、体肾、脾和心脏13种组织的表达情况,并通过饲料精氨酸干预评估上述两个基因在肠道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laudin-3 cDNA全长序列为1544 bp,包括一个153 bp的5′末端非翻译区(UTR)和743 bp的3′UTR,Claudin-3的开放阅读框(ORF)为648 bp,可编码215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3100;Claudin-12 cDNA全长序列为1236 bp,包括一个118 bp的5′UTR和92 bp的3′UTR,Claudin-12的ORF为1026 bp,可编码341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7400;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珍珠龙胆石斑鱼Claudin-3与斜带石斑鱼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一致性高达98.14%,珍珠龙胆石斑鱼Claudin-12与䲟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一致性高达91.75%;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在被检测的1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Claudin-3 mRNA在鳃和体肾中表达量最高(P<0.05),其次是中肠和肝脏,Claudin-12在脑中表达量最高(P<0.05),其次是中肠和后肠;饲料中精氨酸含量为3.06%时,珍珠龙胆石斑鱼增重率及肠道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96%和3.74%精氨酸组(P<0.05)。研究表明,Claudin-3和Claudin-12基因表达在适宜精氨酸水平的影响下上调,可维护石斑鱼肠道黏膜屏障完整,并促进鱼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紧密连接蛋白 基因克隆 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隐孢子虫cgd 8-250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黏附特性探究
16
作者 于志海 于枫 +4 位作者 张兴国 孙秋艳 何孟莲 王加才 刘雪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3-78,共6页
为初步探讨微小隐孢子虫基因注释功能未知的Ⅰ型跨膜蛋白质的功能,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方式,分析、表达和纯化了cgd8-2500蛋白。通过Western blot验证重组蛋白特异性,利用细胞ELISA与流式细胞术对该重组蛋白与微小隐孢子虫感染... 为初步探讨微小隐孢子虫基因注释功能未知的Ⅰ型跨膜蛋白质的功能,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方式,分析、表达和纯化了cgd8-2500蛋白。通过Western blot验证重组蛋白特异性,利用细胞ELISA与流式细胞术对该重组蛋白与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宿主细胞HCT-8细胞的黏附特性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扩增cgd 8-2500基因片段;成功构建cgd 8-2500基因的GST标签重组质粒;摸索得到了cgd8-2500重组蛋白的最优表达条件,获得了纯度较高、效果较好的重组cgd8-2500 GST标签蛋白,Western blot验证了该重组蛋白的特异性;重组cgd8-2500蛋白能与宿主细胞HCT-8细胞结合,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和可饱和性。结果证实,微小隐孢子虫cgd8-2500蛋白是一个黏附蛋白,在微小隐孢子虫黏附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隐孢子虫 cgd 8-2500基因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 黏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钾转运蛋白KUP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17
作者 石远帅 陆俊 +2 位作者 丁丹 樊一丹 刘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0,共11页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对钾素需求量较大。KUP家族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钾离子转运蛋白家族,在钾离子吸收和转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烟草KUP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并探究其在低钾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烟草KUP基...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对钾素需求量较大。KUP家族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钾离子转运蛋白家族,在钾离子吸收和转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烟草KUP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并探究其在低钾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烟草KUP基因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烟草基因组中鉴定KUP家族,且对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保守基序、基因结构、共线性分析、K_(a)/K_(s)值、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分析,并探明KUP基因家族成员在根、茎、叶、花等不同组织及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最后通过qRT-PCR方法分析其在低钾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在烟草K326基因组中共鉴定出39个KUP基因,家族成员均含有一个典型的“K_trans superfamily”结构域,其中26个被定位在13条染色体上,存在7对共线性基因对,有3对基因对的K_(a)/K_(s)值远远小于1,有1对基因对的K_(a)/K_(s)值大于1;KUP家族蛋白均为疏水性蛋白,其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均包含多个激素和胁迫元件。转录组数据表明:NtKUP家族基因大部分成员在根和花中高表达,少部分在茎和叶中高表达,且部分成员在花中表达量随着成熟度逐渐降低;大多数基因对干旱胁迫存在响应。挑选4个NtKUP基因进行qRT-PCR分析,试验结果表明:KUP2、KUP4、KUP8在低钾胁迫下根中的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且根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叶,这和NtKUP家族大部分成员在根中参与低钾胁迫响应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KUP基因家族 钾转运蛋白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 低钾胁迫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孔祥萦 孟雅玲 顾群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简单型和复杂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体外循环(CPB)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简单型和复杂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体外循环(CPB)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龙江院区(小儿胸心)手术的0~12岁的CHD患儿11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简单型46例、复杂型71例。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简单型和复杂型CHD患儿围手术期血清NT-proBNP和s ST2水平变化,分析其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和对早期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CHD患儿术后NT-proBNP(3315.54±3052.24)pg/m L和s ST2(260.76±130.06)pg/m L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且复杂型CHD患儿围手术期心肌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简单型CHD患儿(P<0.01)。其水平与年龄(NT-proBNP术前r=-0.821、术后r=-0.791,sST2术前r=-0.300、术后r=-0.406,P<0.01)、体质量(NT-proBNP术前r=-0.846、术后r=-0.784,sST2术前r=-0.263、术后r=-0.413,P<0.01)呈负相关,与CPB时间(NT-proBNP术前r=0.439、术后r=0.459,sST2术前r=0.189、术后r=0.432,P<0.01)、手术时间(NT-proBNP术前r=0.318、术后r=0.372,sST2术后r=0.455,P<0.01)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NTpro BNP(OR=1.093)和术前s ST2(OR=1.268)是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NT-proBNP(OR=1.041)和s ST2(OR=1.171)是住监护室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s ST2(OR=1.041)是患儿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D患儿围手术期NT-proBNP和s ST2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类型、体质量及CPB时间等,联合应用对患儿术后早期结果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儿童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人眼小梁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亚琳 卓业鸿 +1 位作者 魏雁涛 葛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病理性眼压升高多源于房水排出受阻,与小梁网内皮小梁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小梁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对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交换起调节作用^[1-3]。紧密连接由跨膜蛋白、细胞质附着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组成,水控蛋白-1、闭合... 病理性眼压升高多源于房水排出受阻,与小梁网内皮小梁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小梁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对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交换起调节作用^[1-3]。紧密连接由跨膜蛋白、细胞质附着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组成,水控蛋白-1、闭合蛋白、连接黏附蛋白(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1,JAM-1)组成紧密连接的跨膜结构^[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紧密连接 小梁网 蛋白表达 地塞米松 人眼 细胞骨架蛋白 房水排出 眼压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糖橘几丁质酶基因orange1.1t05124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20
作者 胡亚平 陈聪 +4 位作者 吉前华 郭雁君 郭丽英 蒋惠 杨凤梅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柑橘几丁质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真菌蛋白,可以降解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利用沙糖橘的cDNA文库克隆了沙糖橘几丁质酶基因orange1.1t05124。该基因位于第8染色体末端,包含3个外显子。将该基因克隆到pEASY-Blunt E1载体中,测序验证序列无... 柑橘几丁质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真菌蛋白,可以降解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利用沙糖橘的cDNA文库克隆了沙糖橘几丁质酶基因orange1.1t05124。该基因位于第8染色体末端,包含3个外显子。将该基因克隆到pEASY-Blunt E1载体中,测序验证序列无误,随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β-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生成了目的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验证成功表达,在产物的包涵体中纯化到了目标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信号肽,定位在细胞外,是单体的球状蛋白质。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几丁质酶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同源蛋白质,且都含有GH19几丁质酶催化结构域。对柑橘几丁质酶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可为了解该基因家族的抗病机理和开发基于几丁质酶的新型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提供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糖橘 几丁质酶基因 原核表达 抗真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