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三级结构对蛋白质内部形成紧密接触对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施苏广 王向红 官铬刚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0-403,408,共5页
通过蛋白质分子内两残基间距的概率分布函数P(r),计算了641个蛋白质分子内近程和远程紧密接触对的形成速率.分析了不同蛋白质结构,不同紧密接触对半径以及DNA的绑定对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类型蛋白近程和远程紧密接触对的形成... 通过蛋白质分子内两残基间距的概率分布函数P(r),计算了641个蛋白质分子内近程和远程紧密接触对的形成速率.分析了不同蛋白质结构,不同紧密接触对半径以及DNA的绑定对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类型蛋白近程和远程紧密接触对的形成速率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近程紧密接触对的形成速率kS随着n(n=|j-i|)的增大而增大,远程紧密接触对的形成速率kL随着n的增大而减小,并且远程紧密接触对的形成速率kL满足kL(n)∝n-γ的关系.γ值随着紧密接触对半径a的增大而变小,当a=0.6 nm时,全α蛋白的γ值等于0.382,α/β蛋白的γ值等于0.343,全β和α+β蛋白的γ值等于0.218.DNA的绑定使蛋白质分子内近程和远程紧密接触对的形成速率都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三级结构 两残基间距的概率分布函数P(r) 紧密接触对的形成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板气泡法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春艳 郝文峰 冯自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7-29,共3页
为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基于气液两相流原理和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提出从高压反应釜底部进气,利用孔板鼓泡来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增强气体对液体的扰动,从而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的动态方法。据此,建立带有机玻璃视窗的高... 为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基于气液两相流原理和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提出从高压反应釜底部进气,利用孔板鼓泡来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增强气体对液体的扰动,从而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的动态方法。据此,建立带有机玻璃视窗的高压反应釜实验系统,在浓度为280 ppm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促进剂水溶液中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动态实验(反应釜底部进气)和静态实验(反应釜顶部进气)。结果表明,使用此法,一定压力(P=4.15 MPa)和温度(T=274.05 K)下,相比于静态实验(P=4.30 MPa,T=273.95 K),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可缩短约2/3,尽管其它条件相同时,理论上后者的温度和压力更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一定反应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受通气状况的影响,实验中,通过控制气流速率,一方面可控制气泡直径(气泡直径越小,气液接触面积越大);另一方面可延长通气时间(增加了气体对液体的持续扰动)。这二者都有助于缩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诱导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形成 诱导期 缩短 孔板 气泡法 天然气水合物 十二烷基硫酸钠 高压反应釜 接触面积 静态实验 气泡直径 气液两相流 形成条件 动态方法 实验系统 有机玻璃 动态实验 反应条件 气流速率 通气时间 进气 水溶液 促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