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垂直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邱金晶 孙照渤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9-1142,共14页
采用NCEP/NCAR和ERA40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对比分析夏季垂直尺度上五层(1000 hPa、925 hPa、850 hPa、700 hPa、600 hPa)索马里越赤道气流(SMJ)的时空演变特征。指出对流层中低层SMJ存在不同的垂直结构,且具有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夏季... 采用NCEP/NCAR和ERA40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对比分析夏季垂直尺度上五层(1000 hPa、925 hPa、850 hPa、700 hPa、600 hPa)索马里越赤道气流(SMJ)的时空演变特征。指出对流层中低层SMJ存在不同的垂直结构,且具有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夏季SMJ垂直结构主要呈现出全区一致、上下反相两种分布型("A"型和"B"型),细分为一致增强型("A+"型)、一致减弱型("A-"型)、上弱下强型("B+"型)和上强下弱型("B-"型)。进一步分析指出,SMJ垂直结构与东亚夏季风活动关系密切,SMJ"A+"("A-")型垂直结构对应东亚夏季风偏强(弱),我国内蒙古东部、华北地区降水偏多(少);夏季SMJ"B+"("B-")型垂直结构对应东亚夏季风偏弱(强),我国江南、日本地区降水偏少(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 垂直结构型 环流系统 东亚夏季风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对西南雨季开始早晚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白慧 高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2-712,共11页
基于中国气象局西南雨季监测标准和高空间分辨率的台站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西南雨季开始日期的气候特征及和索马里、孟加拉湾越赤道气流的关系,发现西南雨季的气候平均开始时间约为5月第4候,且在2000年前后有从偏晚... 基于中国气象局西南雨季监测标准和高空间分辨率的台站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西南雨季开始日期的气候特征及和索马里、孟加拉湾越赤道气流的关系,发现西南雨季的气候平均开始时间约为5月第4候,且在2000年前后有从偏晚向偏早转变的趋势。统计诊断分析表明,在东半球低层的几支越赤道气流中,只有索马里和孟加拉湾越赤道气流的强弱会影响到雨季开始早晚和雨量大小,且都对应于急流强雨季早、急流弱雨季晚的特征,但在月尺度上前者的作用更强。急流通道中心经向风和赤道印度洋纬向风对雨季的超前相关及逐日变率合成分析表明,索马里地区经向风速在雨季爆发前十日开始为正的日较差,即十日前经向风持续增强,并在约七日至五日前作用最为显著,从而对西南雨季起到触发作用。在这一触发过程中,索马里急流的超前影响要早于孟加拉湾越赤道气流。受上游越赤道气流影响,赤道印度洋西风和孟加拉湾西南气流也会增强,为西南地区提供充沛的水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 孟加拉湾赤道气流 西南雨季 夏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垂直结构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邱金晶 孙照渤 邓伟涛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8-336,共19页
基于1950—2010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哈得来中心月平均海温资料,定义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简称SMJ)垂直结构指数VS_1和VS_2,分别表征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全区一致、上下反相两种分布型... 基于1950—2010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哈得来中心月平均海温资料,定义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简称SMJ)垂直结构指数VS_1和VS_2,分别表征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全区一致、上下反相两种分布型。接着利用合成分析、奇异值分解方法探讨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垂直结构的年代际变化,寻找可能影响其变化的环流因子和海温信号,并进一步分析垂直结构与亚洲夏季风活动的年代际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两个指数在年代际尺度上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十分显著,VS_1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由负转正的年代际变化;VS_2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中期分别发生由负转正、由正转负的年代际变化。(2)合成分析表明,VS_1和VS_2的年代际变化与同期大气环流联系紧密,南极涛动可能是影响VS_1年代际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3)印度洋海温变化可能对夏季索马里越赤道气流两类垂直结构的年代际变化起调控指示作用。VS_1的年代际变化与夏季全印度洋海温增暖的趋势是一致的,VS_2与夏季南印度洋偶极型振荡事件关系显著。(4)高VS_1年代里,印度半岛至中南半岛夏季风偏弱,纬向水汽供应减少,降水偏少,东亚夏季风亦偏弱,使得华北地区纬向和经向水汽输送均偏弱,同时水汽辐合减弱,华北地区偏旱,而在江南地区由于水汽辐合,降水偏多;反之亦然。高VS_2年代,东亚季风区内中国西南、华南地区夏季风减弱,使得经向和纬向水汽输送均偏弱,水汽供应减少,因此华南、西南地区偏旱,日本地区夏季风偏弱,西风水汽输送亦偏弱,降水亦偏少,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垂直结构 年代际变化 大气环流 海温 夏季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对越南降水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梁俊明 孙照渤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6-592,共7页
基于1979—2002年CMAP全球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越南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受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南南北方降水具有不同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南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且夏、秋季降水的... 基于1979—2002年CMAP全球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越南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受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南南北方降水具有不同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南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且夏、秋季降水的变化呈反位相关系,而北方降水则集中在夏季。夏季索马里气流与同期及后期越南南方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同期为显著的正相关,后期为显著的负相关。相对而言,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和越南北方降水的关系不显著。另外,夏季赤道印度洋西风与越南夏秋季降水的相关与索马里气流类似,表明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可能是通过改变纬向水汽输送来影响越南南方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 南降水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增强 被引量:6
5
作者 程智 高辉 曹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63-1377,共15页
基于1961~2016年淮河流域172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淮河夏季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变率,发现其具有显著的准两年周期,1990年代以来亦呈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EOF分析结果显示,淮河夏季降水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全流域一致偏多或偏少型(第... 基于1961~2016年淮河流域172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淮河夏季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变率,发现其具有显著的准两年周期,1990年代以来亦呈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EOF分析结果显示,淮河夏季降水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全流域一致偏多或偏少型(第一模态),其方差贡献高达37%。相比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夏季降水与东亚500h Pa位势高度场上的EAP遥相关型关系很弱,但和对流层低层西南水汽输送有更好的对应关系,表现为从索马里半岛至淮河流域的多个正负交替的相关波列。这一波列表明当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加强时,通过热带印度洋西风的纽带作用加强了进入淮河流域的西南暖湿气流,并在淮河上空低层形成水汽辐合,造成淮河多雨,反之当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强度弱时,淮河夏季降水偏少。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和中国台站降水的空间相关同样显示出最显著的相关区位于淮河流域。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研究时段内二者关系并非稳定维持,而是表现出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近二十年来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对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明显增强,且在季节预测上的指示意义也在增强。这一增强的可能原因是索马里越赤道气流与流域南侧的经向水汽输送和西侧的纬向水汽输送的关系均发生了年代际反转,并且这两条水汽输送带对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发生了年代际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 淮河流域 夏季降水 年代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索马里急流变化的预估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林美静 范可 王会军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6-764,共9页
索马里急流的变化对亚洲季风和气候变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未来索马里急流到底会如何演变?如何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文中利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AR4)的多个海气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评估了多个模式在当前气候(20C3M)条件下... 索马里急流的变化对亚洲季风和气候变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未来索马里急流到底会如何演变?如何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文中利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AR4)的多个海气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评估了多个模式在当前气候(20C3M)条件下对夏季低空索马里急流的模拟能力;预估模式在SRESA2排放情景下对21世纪(2010—2099)的索马里急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8个模式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对索马里急流有较好的模拟能力;18个模式的集合平均结果预测夏季索马里低空急流在21世纪的变化过程是:初期(2010—2040)增强至减弱,中期(2050—2060)增加至最强,末期(2070—2090)减至最弱。与现代气候条件模拟结果相比,夏季索马里低空急流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条件下是趋于减弱的过程,在21世纪末期最弱。研究还表明了夏季低空索马里急流的变化幅度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是一个非线性的关系,各模式对二者关系的描述存在不确定性,鉴于索马里急流对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及中国气候的重要性,索马里急流的变化规律和未来演变是科学界特别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AR4模式 索马里越赤道气流 未来气候 评估和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