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红学索隐派及其著述中的宁波人平议 |
季学源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0 |
|
2
|
中国索隐派与西方易学研究的兴起 |
王宏超
|
《云梦学刊》
|
2013 |
2
|
|
3
|
旧红学索隐派的先驱——关于孙桐生红学研究的评估 |
胡邦炜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4
|
论“红学”索隐派 |
戴承元
|
《安康师专学报》
|
1995 |
0 |
|
5
|
耶稣会索隐派对天主教神学本地化的启示 |
仙恒
|
《中国天主教》
|
2020 |
0 |
|
6
|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说》序 |
陈曦钟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7
|
勇于开拓草创红学史,坚持不懈探索方法论——论郭豫适先生的红学研究 |
高玉海
|
《曹雪芹研究》
|
2021 |
0 |
|
8
|
坚守史实根基 关注学术生态 |
吕启祥
|
《曹雪芹研究》
|
2016 |
0 |
|
9
|
翻译功效与译史书写——第三届桂子山翻译高层论坛暨翻译史研究研讨会综述 |
张羽
|
《外国语文研究》
|
2020 |
0 |
|
10
|
《红楼梦》的研究方法 |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6 |
5
|
|
11
|
从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说起(下) |
李洱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2
|
论红学的考证、索隐及其他 |
郭豫适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2 |
1
|
|
13
|
21世纪:红学之路怎么走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4
|
主观索隐并非科学考证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5
|
论“新红学”的历史地位 |
严云绶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6
|
“语言索隐”在《醒世姻缘传》作者研究中的疏误——与郑子运先生商榷 |
姜复宁
|
《蒲松龄研究》
|
2022 |
0 |
|
17
|
孙桐生与红学索隐──与胡邦炜同志商榷 |
曹学伟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8
|
常州故实摭谈 |
徐恭时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19
|
局外者说曹学 |
赵金九
|
《曹雪芹研究》
|
2013 |
0 |
|
20
|
灵肉之役 |
彭飞
|
《董事会》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