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学索隐派及其著述中的宁波人平议
1
作者 季学源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3-79,共7页
红学索隐派始终与宁波人有不解之缘。早期索隐者大多不懂文学,缺乏文学理论修养,不管是其萌发期、兴盛期、后续期,大体均如此。其续貂期中的索隐者,对宁波读者危害尤多,受到宁波籍红学家的严肃批评,值得红学爱好者参考。
关键词 红学索隐派 索隐派中的宁波人 索隐著述中的宁波人 宁波籍红学家对索隐派的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索隐派与西方易学研究的兴起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宏超 《云梦学刊》 2013年第3期23-28,共6页
索隐思想是一种神学阐释方法,认为世界各民族都本源于基督教,后来的人类历史也都在《旧约》中有所预示。利玛窦在华建立了"适应"的传教策略,希望在原始儒家文献中找到基督教的痕迹。利玛窦重视儒家经典,尤其是《四书》,其&qu... 索隐思想是一种神学阐释方法,认为世界各民族都本源于基督教,后来的人类历史也都在《旧约》中有所预示。利玛窦在华建立了"适应"的传教策略,希望在原始儒家文献中找到基督教的痕迹。利玛窦重视儒家经典,尤其是《四书》,其"适应"策略可视为中国索隐派之先声。中国索隐派由白晋建立,傅圣泽、马若瑟、郭中传等人是核心人物,他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易经》上,希望从中解释中国古代的上帝信息。因为礼仪之争,耶稣会在华传教在清中期中断,到晚清才由新教重续其业。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理雅各以译介中国经典而著名,他对于《易经》以及其他中国古代典籍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这些书籍中的"上帝",即是基督教的God。理雅各的思想可视为中国索隐派之后继者。易学研究在西方的兴起,与这些来华的传教士,特别是中国索隐派有密切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隐派 《周易》 利玛窦 白晋 傅圣泽 理雅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红学索隐派的先驱——关于孙桐生红学研究的评估
3
作者 胡邦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35-37,53,共4页
作为一个四川人,在研究《红楼梦》的过程中,我曾多次慨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与我们四川的缘份之浅。当然,四川与《红楼梦》也并非全无关系,我也曾于1984年2月26日在《四川日报》上发表过一篇《红学在四川》的文章,该文根据美国芝加哥... 作为一个四川人,在研究《红楼梦》的过程中,我曾多次慨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与我们四川的缘份之浅。当然,四川与《红楼梦》也并非全无关系,我也曾于1984年2月26日在《四川日报》上发表过一篇《红学在四川》的文章,该文根据美国芝加哥大学马泰来教授的研究成果,列举了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或四十年(1775)就将《红楼梦》携带入川的陈大文(静泉,曾任马边厅通判)和高鄂的“同年”、四川遂宁才子张问陶,以及在重庆发现的“脂砚斋所珍之砚”和可能失落在四川的原本《红楼梦》(即端方本),来说明我们四川与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关系。但限于学识的浅陋,我竟未能提及孙桐生,这实在是一个不可宽恕的错误。因此,我愿借此短文,向孙桐生这位我们四川的红学前辈(如果他九泉下有知的话),表示我深深的歉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红学 红学研究 孙桐 索隐派 张问陶 高鄂 脂砚斋 纳兰容若 静泉 通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学”索隐派
4
作者 戴承元 《安康师专学报》 1995年第1期39-45,80,共8页
本文简略地回顾了“红学”索隐派的历史,并对这种错误的文学研究方法作了简略的批评,进而从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这种方法过去成为“红学”主盟者而至今不绝的文化内涵:一是历史精神与文学精神的矛盾.二是封建专制迫使文人以文而曲折讽谏... 本文简略地回顾了“红学”索隐派的历史,并对这种错误的文学研究方法作了简略的批评,进而从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这种方法过去成为“红学”主盟者而至今不绝的文化内涵:一是历史精神与文学精神的矛盾.二是封建专制迫使文人以文而曲折讽谏,三是小说理论不完备,把作品世界等同于现实世界,四是对现实主义理论理解和运用上的简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隐派 红学 小说理论 讽谏 历史精神 文学精神 现实主义理论 简单化 封建专制 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耶稣会索隐派对天主教神学本地化的启示
5
作者 仙恒 《中国天主教》 2020年第3期14-18,共5页
耶稣会索隐派是清朝来华传教士组成的学术团体,他们将《易经》等文化巨著融于天主教神学之中,其思想倾向堪称"礼仪之争"时西方传教士中的一股清流。当前,天主教中国化应将重心尽快移至神学本地化上来,以史为鉴,神学本地化必... 耶稣会索隐派是清朝来华传教士组成的学术团体,他们将《易经》等文化巨著融于天主教神学之中,其思想倾向堪称"礼仪之争"时西方传教士中的一股清流。当前,天主教中国化应将重心尽快移至神学本地化上来,以史为鉴,神学本地化必须完成,也必然完成。本文由"索隐"思想入手,以神学、国学研究为径,试为中国天主教神学本地化面临的文化冲突探寻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隐派 天主教中国化 神学本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说》序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曦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60-460,共1页
1904年,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刊出,到今年正好是一百周年.一百年来,研究<红楼梦>的文章著作不啻汗牛充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红学家,你尽可不必也不可能把这些文章著作都读过,但是你却不能不读王国... 1904年,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刊出,到今年正好是一百周年.一百年来,研究<红楼梦>的文章著作不啻汗牛充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红学家,你尽可不必也不可能把这些文章著作都读过,但是你却不能不读王国维的这篇<红楼梦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 西方美学 索隐派 自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勇于开拓草创红学史,坚持不懈探索方法论——论郭豫适先生的红学研究
7
作者 高玉海 《曹雪芹研究》 2021年第4期141-158,共18页
郭豫适深受鲁迅当年撰写《中国小说史略》的影响与启发,以其《红楼研究小史稿》及《续稿》开启了新时期以来学术研究史的先河。其评述红学人物和史料以辩证法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批评原则。在评价红学人物的功过是非上不断... 郭豫适深受鲁迅当年撰写《中国小说史略》的影响与启发,以其《红楼研究小史稿》及《续稿》开启了新时期以来学术研究史的先河。其评述红学人物和史料以辩证法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批评原则。在评价红学人物的功过是非上不断自我修正和完善,在对新旧索隐派研究方法的批评上则自始至终坚守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豫适 红楼梦 红学史 索隐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守史实根基 关注学术生态
8
作者 吕启祥 《曹雪芹研究》 2016年第2期1-7,共7页
先得申明,这只是一个发言,有感而发,提出问题而已,并非论文,不能也无力解决问题,仅供探讨。一坚守史实根基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北京曹雪芹学会以研究和弘扬伟大作家曹雪芹及其巨著《红楼梦》为己任。来自于作品本身及同时代的一... 先得申明,这只是一个发言,有感而发,提出问题而已,并非论文,不能也无力解决问题,仅供探讨。一坚守史实根基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北京曹雪芹学会以研究和弘扬伟大作家曹雪芹及其巨著《红楼梦》为己任。来自于作品本身及同时代的一系列文献、档案、资料以及后代的口碑史料构筑了曹雪芹著作权的基石。这是曹红之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隐派 学术生态 小说史 魏晋南北朝时代 周汝昌先生 红学研究 自传体小说 南山诗 创作个性 我不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功效与译史书写——第三届桂子山翻译高层论坛暨翻译史研究研讨会综述
9
作者 张羽 《外国语文研究》 2020年第6期107-109,共3页
本文介绍研讨会基本情况,按照主题总结大会主旨发言交流成果,认为本次翻译史研讨会深化了对翻译史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等的认识。
关键词 功效 法律翻译 译与印 索隐派传教士 《法句经序》 古代译史重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5
10
《北方论丛》 CSSCI 1996年第3期5-10,共6页
《红楼梦》的研究方法王蒙中国化的一门学问自上一次在哈尔滨召开《红楼梦》研讨会以来的十年中,中国大陆拍摄了《红楼梦》的电视剧和电影,出现了许多新版本,以及《红楼梦》的续作,《红楼梦学刊》出版发行了十七年,一直维持着相当... 《红楼梦》的研究方法王蒙中国化的一门学问自上一次在哈尔滨召开《红楼梦》研讨会以来的十年中,中国大陆拍摄了《红楼梦》的电视剧和电影,出现了许多新版本,以及《红楼梦》的续作,《红楼梦学刊》出版发行了十七年,一直维持着相当的订数,这是一个奇迹,是中华文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林黛玉 曹雪芹 现实主义 薛宝钗 秦可卿 研究方法 索隐派 现代主义 哲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说起(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洱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2,共7页
三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可以说是王国维之后,最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之一。我们都知道,王国维之前的红学研究,我们通常称为“旧学红派”,主要有两派。一派是索隐派,就是透过字面探索作者隐匿在书中的真人真事。索隐派是在乾嘉时期... 三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可以说是王国维之后,最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之一。我们都知道,王国维之前的红学研究,我们通常称为“旧学红派”,主要有两派。一派是索隐派,就是透过字面探索作者隐匿在书中的真人真事。索隐派是在乾嘉时期经学考据风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学派。索隐派的主要手段是大做烦琐的考证,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中考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索隐派 比较文学研究 红学研究 考索 乾嘉时期 王国维 李辰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学的考证、索隐及其他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豫适 《文艺理论研究》 1982年第4期76-85,共10页
近年来,在报刊杂志和一些会议上,不断地有同志对《红楼梦》研究有所议论,特别是对红学考证学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有些同志对批评又颇有异议。笔者也想发表一些看法,参加讨论。(一) 论如何恰当地对待考证(或考据) 当前对红学提... 近年来,在报刊杂志和一些会议上,不断地有同志对《红楼梦》研究有所议论,特别是对红学考证学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有些同志对批评又颇有异议。笔者也想发表一些看法,参加讨论。(一) 论如何恰当地对待考证(或考据) 当前对红学提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考证工作方面。首先,我想红学界应当欢迎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隐派 红楼梦 文字 考证学 曹雪芹 千字文 典型性 学界 旧红学 起义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红学之路怎么走
1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21世纪 红学家 经验与教训 现代手法 王国维 索隐派 多元开放 顾颉刚 考据学 评点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索隐并非科学考证
1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9,共1页
关键词 非科学 索隐派红学 研究方法 思维方法 历史经验教训 材料剪裁 本质特征 结论验证 基本特征 研究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红学”的历史地位
15
作者 严云绶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11-112,共2页
1921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刊行,掀开了“新红学”历史的第一页,直到1954年,新红学始终是红学园地上的主要潮流。我们把红学史上的1921年到1954年称之为新红学时期。在新红学出现以前,旧红学中的索隐派在《红楼梦》研究领域中占据着... 1921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刊行,掀开了“新红学”历史的第一页,直到1954年,新红学始终是红学园地上的主要潮流。我们把红学史上的1921年到1954年称之为新红学时期。在新红学出现以前,旧红学中的索隐派在《红楼梦》研究领域中占据着压倒优势,使红学陷于停滞状态。新红学以收集的确凿史料,考证的确切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红学 索隐派 旧红学 红楼梦 考证 红学史 自叙传说 曹雪芹 历史地位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索隐”在《醒世姻缘传》作者研究中的疏误——与郑子运先生商榷
16
作者 姜复宁 《蒲松龄研究》 2022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郑子运先生关注到《醒世姻缘传》文本带有的某些语言特点,运用语言学知识进行“索隐”,进而认为蒲松龄是《醒世姻缘传》的作者。但其文中所给出的证据颇有令人生疑之处,论述中也存在一定的疏失,这使得最终结论难以令人服膺。对郑先生论... 郑子运先生关注到《醒世姻缘传》文本带有的某些语言特点,运用语言学知识进行“索隐”,进而认为蒲松龄是《醒世姻缘传》的作者。但其文中所给出的证据颇有令人生疑之处,论述中也存在一定的疏失,这使得最终结论难以令人服膺。对郑先生论述中牵涉到语言学知识的内容予以剖析,可以廓清其中的部分疏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作者 索隐派 蒲松龄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桐生与红学索隐──与胡邦炜同志商榷
17
作者 曹学伟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索隐派 桐生 红学研究 《石头记》 孙桐 甲戌 旧红学 红学界 燕下乡脞录 妙复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故实摭谈
18
作者 徐恭时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6-8,共3页
一、文学三题(一)"兰陵笑笑生"之谜:《金瓶梅词话》卷前有欣欣子序,称此书为"兰陵笑笑生"所作,这位"笑笑生"真名是谁?自明迄今探考其人者先后提出"候选人"名单已逾三十人,纷纭纠结,成为金学中... 一、文学三题(一)"兰陵笑笑生"之谜:《金瓶梅词话》卷前有欣欣子序,称此书为"兰陵笑笑生"所作,这位"笑笑生"真名是谁?自明迄今探考其人者先后提出"候选人"名单已逾三十人,纷纭纠结,成为金学中的一个难解之谜。并由于"笑笑生"别署上冠有"兰陵"二字,有推考认为是作者里贯。由此又引起考论这一"兰陵"之古地名,究竟是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红楼梦 孟郊 逍遥子 索隐派 毗陵 兰陵笑笑生 钱名世 大观园 常州 江苏 故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外者说曹学
19
作者 赵金九 《曹雪芹研究》 201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我是个《红楼梦》的痴迷者。从学生时代直到现在,我都在读《红楼梦》。先是从头到尾地通读,有时还做点儿笔记。后来因为读书的时间少了,通读旷日费时,就改为翻阅。把书放在床头枕边,睡前醒后,随手拿起来就翻。
关键词 考证派红学 我不知道 索隐派 学生时代 胡适先生 太重要 家庭状况 回过头 作品意义 文人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肉之役
20
作者 彭飞 《董事会》 2013年第1期112-112,共1页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猜谜式地阐发隐藏于影片中每一处细节的微言大义,寻觅关于人的神性和兽性、理性与感性之关系、各类宗教及东西方文明的比较等人类终极命题的破解密码对应于“索隐派”;梳理影片中情节和隐喻的对应关系,考证...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猜谜式地阐发隐藏于影片中每一处细节的微言大义,寻觅关于人的神性和兽性、理性与感性之关系、各类宗教及东西方文明的比较等人类终极命题的破解密码对应于“索隐派”;梳理影片中情节和隐喻的对应关系,考证两个故事的破绽之处并想当然地认定这些破绽是李安故意设置的,进而挖出所谓的第三个故事——少年派食母以求生对应于“考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关系 理性与感性 索隐派 东西方文明 微言大义 考证派 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