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8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社会主义国民素质文化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单培勇 焦娇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0-72,共3页
国民素质文化是指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内涵设计、价值取向、目标设定、发展路径与方法所生成和弘扬的先进素质价值观念,其精神感召力、思想影响力、道德规范力、心理驱动力及身体健康观念等,都集中体现在关怀人的完整... 国民素质文化是指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内涵设计、价值取向、目标设定、发展路径与方法所生成和弘扬的先进素质价值观念,其精神感召力、思想影响力、道德规范力、心理驱动力及身体健康观念等,都集中体现在关怀人的完整性和素质均衡发展上。因此,国民素质文化建设的目标,将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内容构成上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主体素质的内在需要;在预设视野上体现国民素质的实践性原则,根本目的是解决当代中国国民素质中存在的"价值扭曲、诚信缺失、心理失衡"等文化缺失问题,旨在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国民素质文化缺失 价值选择 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文化视域中的国际成人能力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传远 《成人教育》 2014年第2期4-7,共4页
国际社会正热衷于评估成人在应对全球化经济和知识社会的挑战所应具备的技能,国际成人能力评估计划(PIAAC)就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7年启动的对国际成人能力进行评估的项目。从素质文化的视域审视,国际成人能力评估具有突出成... 国际社会正热衷于评估成人在应对全球化经济和知识社会的挑战所应具备的技能,国际成人能力评估计划(PIAAC)就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7年启动的对国际成人能力进行评估的项目。从素质文化的视域审视,国际成人能力评估具有突出成人素质结构中的关键技能、强调与成人工作相关的能力、关注成人技能的可转移性、关注世界各地区的成人学习与教育等特征,国际成人能力评估对成人学习与教育研究的重要启示是:关注成人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关注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文化差异性;关注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参与度和公平性;提高成人学习与教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成人能力评估计划(PIAAC) 文化 素质文化 成人素质 成人能力 成人学习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素质文化学:国民素质均衡发展需要的学理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单培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人与文化的矛盾是导致人的素质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所在。这就促使我们对自身的现实素质失衡状态进行反思时,立足于当代人的素质实践解决素质文化缺失问题,从学理性高度、独立学科性地位建设国民素质文化学。所谓国民素质文化,这里是指... 人与文化的矛盾是导致人的素质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所在。这就促使我们对自身的现实素质失衡状态进行反思时,立足于当代人的素质实践解决素质文化缺失问题,从学理性高度、独立学科性地位建设国民素质文化学。所谓国民素质文化,这里是指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内涵设计、价值取向、目标设定、教育路径与方法,通过实践所生成、凝结和弘扬的国民素质发展的思维指向与价值观念。国民素质文化学是以人对文化创造而又通过文化引领、规范素质发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为研究对象,它是一门研究作用与影响国民素质发展的文化的表现形态、一般规律的学问。对国民素质文化学研究的核心和逻辑层面运思安排,其研究的视野、对象、方法、意义、目标、功能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价值,在学理上使建构国民素质文化学得到了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素质 发展失衡 国民素质文化 学理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文化生成及其理念发凡
4
作者 单培勇 赵晓静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2期61-67,共7页
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即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价值取向确立、结构建构、目标设立、教育路径与方法设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生成具有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价... 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即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价值取向确立、结构建构、目标设立、教育路径与方法设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生成具有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提升精神与审美观念与提高整体、群体、个体素质相结合的实践路径等特征。在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生成实践中,应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其根本价值进行定位,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提升的践行标准。因此,社会主义素质文化在生成实践中的不断发展与丰富,意味着从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分类中彰显出来,一种新文化范式的产生,必然能在提高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实践中得到有效的精神文化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素质文化 文化理念 文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文化视野中的教师素质评价思路
5
作者 丁念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47,72,共5页
教师素质评价应该具有文化视野,而该视野的核心应该是素质文化。从素质文化看教师素质评价理念有:以素质发展为核心导向;突出素质发展及其评价的崇高感;注重评价的自主性。从素质文化看教师素质评价的实施要领有:评价标准上要多元化;评... 教师素质评价应该具有文化视野,而该视野的核心应该是素质文化。从素质文化看教师素质评价理念有:以素质发展为核心导向;突出素质发展及其评价的崇高感;注重评价的自主性。从素质文化看教师素质评价的实施要领有:评价标准上要多元化;评价机制上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评价形式上要实现多样化的整合;评价结果处理上要实现对素质发展的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文化 教师素质评价 视野 理念 实施要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规划的素质文化视野
6
作者 丁念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20,共5页
课程规划需要有文化视野,因为课程规划必定受文化的影响,课程规划本身具有文化的性质,课程规划负有重要的文化使命。历史上人类文化的核心是利益文化,而当今人类文化应该转向以素质文化为核心,课程规划尤其应该基于素质文化,因此课程规... 课程规划需要有文化视野,因为课程规划必定受文化的影响,课程规划本身具有文化的性质,课程规划负有重要的文化使命。历史上人类文化的核心是利益文化,而当今人类文化应该转向以素质文化为核心,课程规划尤其应该基于素质文化,因此课程规划的文化视野的核心是素质文化。从素质文化的视野看,课程规划的基本思路应该强调:形成一个素质文化的总体框架;以素质文化为视野来规划各个课程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规划 文化 素质 素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素质文化:国民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
7
作者 单培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7-99,共3页
国民素质文化 ,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 ,是人类素质的发展在文化方面的积淀 ,并通过与人的个体素质意识的有机结合 ,直接作用和影响人的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文化... 国民素质文化 ,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 ,是人类素质的发展在文化方面的积淀 ,并通过与人的个体素质意识的有机结合 ,直接作用和影响人的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文化是人们对自身素质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反映与表现 ,是作用和影响国民素质发展的“校正器”。国民素质文化的内涵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丰富 ,是由文化观念的变革而调整的 ;国民素质文化从诸多学科理论因子研究国民素质理论问题 ,力争探索研究国民素质理论的新方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国民素质文化的内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文化 国民素质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国民文明素质属性生成与文明素质文化生成的统一 被引量:2
8
作者 单一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新时期国民文明素质内涵,表现出由基本的价值观、审美观向现代文明价值观、审美观的转型和升华,与文明素质文化内涵在"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的生成中相统一。国民文明素质关系是植根于国民文明素质的本性关系,包含文... 新时期国民文明素质内涵,表现出由基本的价值观、审美观向现代文明价值观、审美观的转型和升华,与文明素质文化内涵在"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的生成中相统一。国民文明素质关系是植根于国民文明素质的本性关系,包含文化观念关系、结构关系和发展关系,与文明素质文化生成的内涵价值关系、扩展素质结构适应关系和主体素质发展关系相统一。国民文明素质具有文化认同、内化与外化实现属性,与文明素质文化实践观生成的实践价值观、内化观与外化观相统一。因此,国民文明素质属性生成与实现文明素质文化价值创造相统一,其目的是实现人的素质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文明素质 属性生成 文明素质文化 生成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素质文化体系形成及其内在关系
9
作者 单培勇 谢亚军 姬迎喜 《河南农业》 2023年第9期15-19,共5页
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生成根植于特有的改革开放环境、特有的批判国民素质文化缺失精神、特有的文化价值需求和文化创新的实践之中,其过程清晰地显现出了六个统一的逻辑演进脉络,分别是:国民素质发展价值本质发现与素质文化价值系统的统一... 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生成根植于特有的改革开放环境、特有的批判国民素质文化缺失精神、特有的文化价值需求和文化创新的实践之中,其过程清晰地显现出了六个统一的逻辑演进脉络,分别是:国民素质发展价值本质发现与素质文化价值系统的统一;培育“四有”公民、推进国民素质发展与素质文化发展系统的统一;国民素质内涵升华、结构扩展与素质文化内涵建设系统的统一;素质教育内容时代性、方法选择科学性与素质文化育人实现系统的统一;国民素质发展实现属性与素质文化价值实现系统的统一;国民素质发展基本规律探索与素质文化认识规律系统的统一。六个系统按照一定的秩序并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组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形成了社会主义素质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素质 社会主义文化 理论与实践创新 素质文化体系 内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逻辑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逻辑、创新与文化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1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12月7日,湖北省逻辑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逻辑、创新与文化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湖北省逻辑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承办。本次年会主内容如下。河南大学哲学系教授郭桥以“四方逻辑传播... 2024年12月7日,湖北省逻辑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逻辑、创新与文化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湖北省逻辑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承办。本次年会主内容如下。河南大学哲学系教授郭桥以“四方逻辑传播与中国逻辑的发现”为题作报告。他指出,尽管四方逻辑在中国的传播肇始于明末,但中国古代逻辑的发现却是近现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科技大学 中外文化交流 河南大学 中国古代逻辑 文化素质教育 哲学系教授 学术年会 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高考文化素质评价发展脉络与改革路径——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73-78,共6页
为适应不同阶段江苏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职教高考文化素质评价大致经历了招生与考试一体化、招生与考试分离、标准建设到系统设计的过程。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背景下,文化素质评价要在教育综合改革中重新定位,要在职教高考制度中厘清... 为适应不同阶段江苏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职教高考文化素质评价大致经历了招生与考试一体化、招生与考试分离、标准建设到系统设计的过程。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背景下,文化素质评价要在教育综合改革中重新定位,要在职教高考制度中厘清与职业技能评价的关系,要跟进课程改革步伐实现从知识技能向核心素养转变。文化素质评价改革需在宏观层研究技能人才具备的文化素质要求,在中观层改革文化素质评价内容及方式,在微观层依据课程标准研制素养导向的文化科目考试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高考 文化素质评价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诉求、实践困境及可能路径 被引量:10
12
作者 易希平 谭玉菡 张菊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91-96,共6页
文化素质教育是“成人”教育的必由之路,更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产业生力军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应审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诉求和实践困境,调适专业与通识、技术与人文、有用与无用的动态平衡,并探索路径,包... 文化素质教育是“成人”教育的必由之路,更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产业生力军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应审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诉求和实践困境,调适专业与通识、技术与人文、有用与无用的动态平衡,并探索路径,包括课程目标的再造与重塑、课程内容的解构与重构、课程方式的互联与互通、课程评价的开放与包容等,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探索开辟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文化素质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资本获得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9
13
作者 秦四齐 夏思永 肖存峰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113,共3页
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资本获得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探讨。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资本获得的困境,集中体现在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两个目标和规律不能有机结合。具体表现为“唯成绩论”影响下的学训矛盾,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适应社会的能力差,... 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资本获得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探讨。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资本获得的困境,集中体现在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两个目标和规律不能有机结合。具体表现为“唯成绩论”影响下的学训矛盾,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适应社会的能力差,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运动技术学校办学质量不高4个方面。解决困境的关键在于从观念、学制、投入等方面着手,认识到文化资本对运动员成长的重要性;建立协调的学训一体化育人学制体系;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学训矛盾 文化素质 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模、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尹成鑫 和震 任锁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59-64,共6页
在中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面对劳模、工匠精神培育方面缺乏系统性、感召力、导向性等现实困难,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的... 在中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面对劳模、工匠精神培育方面缺乏系统性、感召力、导向性等现实困难,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在联系,从实践操作层面将劳模、工匠精神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着眼全员培育、全程渗透、全景熏陶、全面影响的融入路径,形成矩阵式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劳模精神 工匠精神 文化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对比赛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杨继林 王玉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4-25,共2页
足球运动是以智力为灵魂的竞技运动。我国足球比赛水平不稳定 ,与较强的外国队比赛尤其明显。我国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低 ,影响了技术运用的合理性 ,限制了运动员比赛意识和应变能力的提高 。
关键词 足球 文化素质 比赛意识 技术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构建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黎志强 程兰华 +1 位作者 齐伟建 杨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40,共4页
对理工科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的探索是近年来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让文化素质教育在紧贴学生中落地生根,构建以课程体系、... 对理工科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的探索是近年来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让文化素质教育在紧贴学生中落地生根,构建以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活动体系为有力支撑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从而让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在知行合一的历练中教化养成,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文化素质教育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体系与策略:高职院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楚佳 庄丽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67,共4页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类型,其文化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决定了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及实施策略有自身的特点。文章就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体系构建和实施策略等三个方面对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工...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类型,其文化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决定了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及实施策略有自身的特点。文章就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体系构建和实施策略等三个方面对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进行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目标 体系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优质通识课程 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宏斌 王金发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39,共3页
为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效应,从2008年起,先后创建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细胞科学与社会"、"基因、疾病与健康"、"如何上大学"等四门通识课程,围绕细胞与基因,组成了微型生命科学通识课程群。... 为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效应,从2008年起,先后创建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细胞科学与社会"、"基因、疾病与健康"、"如何上大学"等四门通识课程,围绕细胞与基因,组成了微型生命科学通识课程群。为提高课程的质量,激发非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兴趣,确立课程群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为主线、以"生命源于父母、安于社会、强于自身"为内涵,以此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铸造人生的价值与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课程 基因 细胞 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宇艳 陈杨 荣文婷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18,共3页
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讲坛"讲座课程为例,分析"精神成人"内涵,阐述高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开设跨学科学术大讲坛是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一个重要的举措。探讨讲座课程作为一门高等学校文化素... 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讲坛"讲座课程为例,分析"精神成人"内涵,阐述高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开设跨学科学术大讲坛是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一个重要的举措。探讨讲座课程作为一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必要性、顶层设计、建设与实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讲座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19
20
作者 雷小川 李家云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1年第4期38-40,45,共4页
一、引言 1.大学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过程中的作用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文化素质教育,其工作重点当前应着眼于'三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自身的文化品位.那么,大学英语教育在这三方... 一、引言 1.大学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过程中的作用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文化素质教育,其工作重点当前应着眼于'三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自身的文化品位.那么,大学英语教育在这三方面,尤其是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方面应发挥哪些作用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英语 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