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入境·共生·增值:中职语文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11-17,共7页
构建中职语文素养课堂的价值追求在于实现“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语文问题的能力。中职语文素养课堂应以“在言语实践中融合价值观教育与语文知识教学”为基本理念,建构...
构建中职语文素养课堂的价值追求在于实现“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语文问题的能力。中职语文素养课堂应以“在言语实践中融合价值观教育与语文知识教学”为基本理念,建构“双主线”专题、情境任务、子任务框架的“入境”教学设计策略,形成活动体验、问题支架、读写融合的“共生”教学实施策略,确立差异化评价标准、动态评价学习过程、聚焦进步程度的“增值”教学评价策略。为此,教师要实现“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教的活动”向“学的活动”、“关注过去”向“面向未来”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语文
素养课堂
“双主线”专题
言语实践
增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课程改革视角下地理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调研与分析——以连云港市四星级高中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小华
《地理教学》
2012年第8期27-28,37,共3页
运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了解连云港市地理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现状、问题。此研究在促进学生学习、提升教师评价素养方面具有意义。为此,从评价目的、内容、技能、结果等方面对教师课堂评价素养进行定量调查,分析结果较好地得出了学...
运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了解连云港市地理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现状、问题。此研究在促进学生学习、提升教师评价素养方面具有意义。为此,从评价目的、内容、技能、结果等方面对教师课堂评价素养进行定量调查,分析结果较好地得出了学力评价、自我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是影响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地理教师
课堂
评价
素养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强国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未来图景、实践路径与风险审思
3
作者
李玉顺
韩梦莹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共9页
人工智能正成为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驱动力,彰显着引领教育教学变革、提升育人质量、推进因材施教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新潜质。然而,囿于智能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仍面临...
人工智能正成为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驱动力,彰显着引领教育教学变革、提升育人质量、推进因材施教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新潜质。然而,囿于智能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仍面临创新性模式融合构建、变革性实践纵深探索、价值性定位系统厘清以及系统性路径前瞻规划等挑战。研究基于价值理论,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的元价值、工具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进行了学理阐述。在此基础上,从教育强国建设的长期和近中期视角,描绘了“以教育理念为原点,以终身学习为趋向,以育人生态为框架,以关键场景为坐标”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未来图景,进而提出立足教育痛难点突破、关注数据赋能学校变革、重视学生终身学习力培养以及加强教师变革性发展的实践路径,并强调以持续迭代为原则探索、拥抱、驾驭和适应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后,围绕智能环境、教师素养、技术依赖和伦理安全等潜在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人工智能
教育教学创新
素养
成长型
课堂
变革性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教学的“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永琴
杜尚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6-52,共7页
教学“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是基于中国优良传统“和合”思想而构建起的特色教学论体系,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的生命与智慧和谐发展为依归的教学追求。教学“和合”性内隐着师生共存走向共鸣与共情、生生共处走向共商与...
教学“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是基于中国优良传统“和合”思想而构建起的特色教学论体系,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的生命与智慧和谐发展为依归的教学追求。教学“和合”性内隐着师生共存走向共鸣与共情、生生共处走向共商与共话、资源共用走向共济与共享、情境共建走向共识与共赏、身心共治走向共悦与共长等“五共”表征。“和合”性教学外显为教学主体的平等性、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教学方法的多元性、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教学情境的开放性。“和合”性教学实践需要创建“和生”生命课堂、构筑“和爱”素养课堂、重建“和谐”生态课堂、打造“和达”高效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思想
教学的“和合”性
“和合”性教学
“和生”生命
课堂
“和谐”生态
课堂
“和爱”
素养课堂
“和达”高效
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入境·共生·增值:中职语文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艳
机构
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11-17,共7页
基金
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专题教学研究”(项目编号:ZYB57,主持人:张艳)
2020年淮安市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中职语文素养课堂构建研究”(项目编号:Hazy20005,主持人:张艳)。
文摘
构建中职语文素养课堂的价值追求在于实现“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语文问题的能力。中职语文素养课堂应以“在言语实践中融合价值观教育与语文知识教学”为基本理念,建构“双主线”专题、情境任务、子任务框架的“入境”教学设计策略,形成活动体验、问题支架、读写融合的“共生”教学实施策略,确立差异化评价标准、动态评价学习过程、聚焦进步程度的“增值”教学评价策略。为此,教师要实现“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教的活动”向“学的活动”、“关注过去”向“面向未来”的转变。
关键词
中职语文
素养课堂
“双主线”专题
言语实践
增值评价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课程改革视角下地理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调研与分析——以连云港市四星级高中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小华
机构
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出处
《地理教学》
2012年第8期27-28,37,共3页
文摘
运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了解连云港市地理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现状、问题。此研究在促进学生学习、提升教师评价素养方面具有意义。为此,从评价目的、内容、技能、结果等方面对教师课堂评价素养进行定量调查,分析结果较好地得出了学力评价、自我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是影响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地理教师
课堂
评价
素养
调研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强国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未来图景、实践路径与风险审思
3
作者
李玉顺
韩梦莹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教育场景应用的伦理与限度研究”(项目编号:ACA22002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互联网教育应用的个人信息保护审查技术”(课题编号:2022YFC3303502)研究成果。
文摘
人工智能正成为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驱动力,彰显着引领教育教学变革、提升育人质量、推进因材施教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新潜质。然而,囿于智能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仍面临创新性模式融合构建、变革性实践纵深探索、价值性定位系统厘清以及系统性路径前瞻规划等挑战。研究基于价值理论,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的元价值、工具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进行了学理阐述。在此基础上,从教育强国建设的长期和近中期视角,描绘了“以教育理念为原点,以终身学习为趋向,以育人生态为框架,以关键场景为坐标”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未来图景,进而提出立足教育痛难点突破、关注数据赋能学校变革、重视学生终身学习力培养以及加强教师变革性发展的实践路径,并强调以持续迭代为原则探索、拥抱、驾驭和适应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后,围绕智能环境、教师素养、技术依赖和伦理安全等潜在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人工智能
教育教学创新
素养
成长型
课堂
变革性教师专业发展
Keywords
a powerful country in educ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iteracy-oriented growth classroom
transformativ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教学的“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永琴
杜尚荣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6-52,共7页
基金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贵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优化与多维测度研究”(课题编号:22GZZD33)的研究成果。
文摘
教学“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是基于中国优良传统“和合”思想而构建起的特色教学论体系,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的生命与智慧和谐发展为依归的教学追求。教学“和合”性内隐着师生共存走向共鸣与共情、生生共处走向共商与共话、资源共用走向共济与共享、情境共建走向共识与共赏、身心共治走向共悦与共长等“五共”表征。“和合”性教学外显为教学主体的平等性、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教学方法的多元性、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教学情境的开放性。“和合”性教学实践需要创建“和生”生命课堂、构筑“和爱”素养课堂、重建“和谐”生态课堂、打造“和达”高效课堂。
关键词
和合思想
教学的“和合”性
“和合”性教学
“和生”生命
课堂
“和谐”生态
课堂
“和爱”
素养课堂
“和达”高效
课堂
Keywords
the thought of harmony
the“harmony”of teaching
“harmonious”teaching
“co-existence”life classroom
“harmonious”ecological classroom
“harmonious love”literacy classroom
an efficient classroom of“co-attainment”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入境·共生·增值:中职语文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张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课程改革视角下地理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调研与分析——以连云港市四星级高中为例
杨小华
《地理教学》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教育强国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未来图景、实践路径与风险审思
李玉顺
韩梦莹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教学的“和合”性与“和合”性教学
张永琴
杜尚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