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学生素养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再论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素养发展的机制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佑清
毛齐明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80,共14页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实践活动是促进素养发展的基本机制。实践活动促进人的素养发展的原因在于,其中存在着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对象化或转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实践的目的在于,经由主体的客体化过程以实现客体的主体化。学生实践中客体的...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实践活动是促进素养发展的基本机制。实践活动促进人的素养发展的原因在于,其中存在着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对象化或转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实践的目的在于,经由主体的客体化过程以实现客体的主体化。学生实践中客体的主体化在心理层面的表现是,客体及活动过程以观念、形象、感受、体验等形式进入学生的心理结构,引起学生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或丰富,由此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为落实学生素养发展,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具有对象性、主体性、挑战性及多样性的实践性活动。知识学习影响学生素养发展的功能体现在,对学生为形成某种素养而参与的实践活动过程产生了指导、借鉴、示范、鼓舞等作用,使学生的素养发展超越个体经验的局限而达到人类已有的发展水平。知识学习作用于学生素养发展的机制是,通过作用于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而间接地影响学生素养发展,学生掌握的知识不能脱离实践活动而直接成为学生的素养。素养形成的总过程是“以行为本的知行结合的过程”或曰“以知促行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素养发展机制
知识学习
发展
功能
实现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学习的素养发展功能及其实现机制--基于“以发展论知识”视域的理解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佑清
毛齐明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6期3-14,共12页
学生素养发展的基本机制在于,学生能动参与的实践性活动的过程。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应从知识学习过程与知识学习结果两个方面进行观察:前者表现在知识学习作为一种符号性实践活动,其过程可直接促进学生认知素养发展;后者则体现在学生掌...
学生素养发展的基本机制在于,学生能动参与的实践性活动的过程。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应从知识学习过程与知识学习结果两个方面进行观察:前者表现在知识学习作为一种符号性实践活动,其过程可直接促进学生认知素养发展;后者则体现在学生掌握的知识对实践活动中发展自身素养而产生的指导、启发、借鉴、示范、鼓舞等作用,借助这些作用,学生超越个体经验局限而达到人类活动水平,从而使学生实现高质量发展。学生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素养发展的机制是,通过作用于学生亲身实践活动的过程而间接影响学生素养发展。学生掌握的知识本身不能直接成为学生的素养,以知促行或者说知行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素养高质量发展。由于认知素养与实体活动素养发展过程的差异性,导致知识学习在这两种素养发展中的功能存在重要差异:在认知素养的发展中,“知”与“行”的过程都可以在书本知识学习活动中完成,因此书本知识学习是落实认知素养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实体活动素养的发展中,“知”的过程可以通过书本知识学习完成,但“行”的过程需要在实体性的实践活动中展开,因此对于实体活动素养的发展而言,书本知识学习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养发展机制
知识学习
发展
功能
实现
机制
知行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生素养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再论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素养发展的机制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佑清
毛齐明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小学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所
出处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80,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双减’背景下以学为本提升‘发展性学习质量’的理论与行动研究”(BHA220113)。
文摘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实践活动是促进素养发展的基本机制。实践活动促进人的素养发展的原因在于,其中存在着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对象化或转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实践的目的在于,经由主体的客体化过程以实现客体的主体化。学生实践中客体的主体化在心理层面的表现是,客体及活动过程以观念、形象、感受、体验等形式进入学生的心理结构,引起学生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或丰富,由此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为落实学生素养发展,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具有对象性、主体性、挑战性及多样性的实践性活动。知识学习影响学生素养发展的功能体现在,对学生为形成某种素养而参与的实践活动过程产生了指导、借鉴、示范、鼓舞等作用,使学生的素养发展超越个体经验的局限而达到人类已有的发展水平。知识学习作用于学生素养发展的机制是,通过作用于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而间接地影响学生素养发展,学生掌握的知识不能脱离实践活动而直接成为学生的素养。素养形成的总过程是“以行为本的知行结合的过程”或曰“以知促行的过程”。
关键词
实践活动
素养发展机制
知识学习
发展
功能
实现
机制
Keywords
practical activity
competency development mechanism
knowledge learning
development function
realiz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学习的素养发展功能及其实现机制--基于“以发展论知识”视域的理解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佑清
毛齐明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小学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6期3-1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双减’背景下以学为本提升‘发展性学习质量’的理论与行动研究”(BHA220113)。
文摘
学生素养发展的基本机制在于,学生能动参与的实践性活动的过程。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应从知识学习过程与知识学习结果两个方面进行观察:前者表现在知识学习作为一种符号性实践活动,其过程可直接促进学生认知素养发展;后者则体现在学生掌握的知识对实践活动中发展自身素养而产生的指导、启发、借鉴、示范、鼓舞等作用,借助这些作用,学生超越个体经验局限而达到人类活动水平,从而使学生实现高质量发展。学生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素养发展的机制是,通过作用于学生亲身实践活动的过程而间接影响学生素养发展。学生掌握的知识本身不能直接成为学生的素养,以知促行或者说知行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素养高质量发展。由于认知素养与实体活动素养发展过程的差异性,导致知识学习在这两种素养发展中的功能存在重要差异:在认知素养的发展中,“知”与“行”的过程都可以在书本知识学习活动中完成,因此书本知识学习是落实认知素养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实体活动素养的发展中,“知”的过程可以通过书本知识学习完成,但“行”的过程需要在实体性的实践活动中展开,因此对于实体活动素养的发展而言,书本知识学习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关键词
素养发展机制
知识学习
发展
功能
实现
机制
知行结合
Keywords
competency development mechanism
knowledge learning
developmental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com b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学生素养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再论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素养发展的机制
陈佑清
毛齐明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知识学习的素养发展功能及其实现机制--基于“以发展论知识”视域的理解
陈佑清
毛齐明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