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槐杞黄颗粒含药血清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红 姜南 +1 位作者 邱文慧 薛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822,共8页
目的 观察槐杞黄颗粒含药血清(以下简称HQH)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HQH及生理盐水分别对SPF级雄性SD大鼠进行灌胃,制备HQH含药血清与正常血清。将HBZY-1细胞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低、中... 目的 观察槐杞黄颗粒含药血清(以下简称HQH)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HQH及生理盐水分别对SPF级雄性SD大鼠进行灌胃,制备HQH含药血清与正常血清。将HBZY-1细胞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低、中、高浓度HQH含药血清组(HQH含药血清浓度分别为5%、10%、15%),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筛选出有效浓度HQH含药血清用于后续实验;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HBZY-1细胞形态并拍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TLR4/NF-κB/NLRP3炎症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高糖组相比,5%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率变化不明显,10%含药血清组和15%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或P<0.01),因此,选择10%和15%浓度HQH含药血清作为后续实验用药处理组。对高糖环境下的HBZY-1细胞予以10%含药血清和15%含药血清干预后,与高糖组相比,10%含药血清组和15%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度降低,细胞凋亡比例逐渐增加,细胞SOD、CAT、GSH-Px活性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降低(P<0.01),TLR4、NLRP3、p-NF-κB 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 槐杞黄颗粒含药血清能够抑制高糖环境下HBZY-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氧化应激及TLR4/NF-κB/NLRP3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杞黄颗粒 肾小细胞 高糖 氧化应激 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b-3p调控RUNX1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韩晓静 布海霞 +2 位作者 王焕 徐可 何国斌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37,共7页
目的探究miR-27b-3p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葡萄糖组(含5.6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基孵育48 h)、高糖组(含25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基孵育48 h)、miR-NC组(转染... 目的探究miR-27b-3p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葡萄糖组(含5.6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基孵育48 h)、高糖组(含25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基孵育48 h)、miR-NC组(转染miR-NC)、miR-27b-3p组(转染miR-27b-3p mimics)、miR-27b-3p+pc-NC组(共转染miR-27b-3p mimics和pcD NA3.1-NC)、miR-27b-3p+pc-RUNX1组(共转染miR-27b-3p mimics和pcD NA3.1-RUNX1)。采用qR T-PCR检测miR-27b-3p和RUNX1mR N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上清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RUNX1、凋亡[剪切的多聚ADP核糖多聚酶(CleavedPARP)、剪切的半光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和纤维化[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相关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ulldown分析系膜细胞细胞中miR-27b-3p和RUNX1的调控作用。结果与葡萄糖组相比,高糖组细胞中miR-27b-3p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Cleaved-PARP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水平降低,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L-6和IL-1β水平、RUNX1 mR NA和蛋白表达、FN、CollagenⅣ、TGF-β_(1)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miR-NC组相比,miR-27b-3p组miR-27b-3p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 3蛋白水平升高,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L-6和IL-1β水平、RUNX1mR NA和蛋白表达、FN、CollagenⅣ、TGF-β_(1)蛋白水平降低(P<0.05)。上调RUNX1表达部分削弱了miR-27b-3p过表达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ull-down实验证实RUNX1是miR-27b-3p的靶标。结论过表达miR-27b-3p可能通过靶向下调RUNX1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炎症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小细胞 高糖 增殖 miR-27b-3p runt相关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系膜增殖型肾炎家兔系膜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孙世珺 菅宏蕴 +3 位作者 黄淑芬 王明杰 杜晓阳 李广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系膜增殖型肾炎家兔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增多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雄性日本大耳白兔 2 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对照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建立家兔系膜增殖型肾炎模型。双缩...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系膜增殖型肾炎家兔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增多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雄性日本大耳白兔 2 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对照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建立家兔系膜增殖型肾炎模型。双缩脲法测定卡托普利对系膜增殖型肾炎家兔 2 4h尿蛋白排泄量的影响 ;放免法测定血浆中内皮素 (ET 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水平 ;自动图像分析仪测定各组肾小球的定量指数、系膜基质指数 ;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结果 与病理模型对照组相比 ,卡托普利治疗组家兔 2 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下降 (P <0 .0 5 ) ,系膜面积显著减少 (P <0 .0 5 ) ,ET 1降低、CGRP升高 (P <0 .0 5 ) ,PCNA阳性细胞数减少 (P <0 .0 5 )。结论 卡托普利通过调节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病理性改变 ,减少系膜细胞的增殖及系膜基质的增多 ,对系膜增殖型肾炎家兔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系膜增殖型肾小球肾炎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肾脏NF-κB及PDGF-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喜利 孙万森 +2 位作者 张王刚 乔成林 马巧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NF-κB)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PD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Pro/24 h)的变化,同时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小球、肾小管NF...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NF-κB)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PD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Pro/24 h)的变化,同时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小球、肾小管NF-κB及PD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观察,治疗组大鼠血脂、肾功能及Pro/24 h与模型组比较,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Pro/24 h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且益肾胶囊可明显抑制肾组织NF-κB、PDGF-β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益肾胶囊可明显降低MsPGN大鼠血脂及Pro/24 h,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NF-κB、PDGF-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 增殖肾小肾炎 核转录因子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络明治疗小儿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文彦 李述庭 +2 位作者 黄松明 林娜 陈荣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95,共2页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为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为了观察喜络明(盐酸青藤碱片 )对 儿童MsPGN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我们对36例小儿MsPGN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资 料 与 方 法   一、 临床资料 1998年10月~1...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为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为了观察喜络明(盐酸青藤碱片 )对 儿童MsPGN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我们对36例小儿MsPGN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资 料 与 方 法   一、 临床资料 1998年10月~1999年6月住院的儿童肾脏病患儿并经肾 组织活 检病理确诊为MsPGN者36例(不包括肾病综合征患儿),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3岁~12岁 ( 平均5.7岁±2.3岁);病程1月~7年(平均40.8月±9.8月);紫癜性肾炎18例,单纯性血 尿10例,单纯性蛋白尿和/或血尿8例。   二、 肾组织病理分类及治疗分组 肾组织病理按邹氏标准进行分类[1] 。36例MsPGN轻度23例,中度8例,重度5例。随机将其中轻度MsPGN9例作为对照组,其余 均作为治疗组接受喜络明治疗。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及对照组病人发病年龄(t=0.652)、性别(χ2=0.675)、病程(t=0.741)、临床表现(χ2=1.208)等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   三、 治疗方案 治疗组:喜络明3.0mg/(kg*d),≯240mg/d,分3次~4次口 服, 同时加用潘生丁5.0mg/(kg.d),≯150mg/d,疗程3个月。对照组:单用潘生丁治疗(用法 及疗程同治疗组)。   四、 疗效判断 治愈:尿常规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尿常 规 好转,尿红细胞和/或蛋白尿排泄量较治疗前好转一半以上;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JP   五、 副作用监测 观察服药后急性反应,每日测血压、尿量,每周至少1次血 常规、2次尿常规,每月监测血生化、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增殖肾小肾炎 药物治疗 喜络明 MSP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Thy-1肾炎增殖病变及sublytic C5b-9致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聃 李妍 +3 位作者 周建博 张婧 邱文 王迎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43-1350,共8页
目的:检查大鼠Thy-1肾炎(Thy-1 nephritis,Thy-1N)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的增生病变及亚溶解型(sublytic)C5b-9复合物在G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大鼠Thy-1N模型,分别于注射Thy-1抗体后18 h、3 d和7 d时,取... 目的:检查大鼠Thy-1肾炎(Thy-1 nephritis,Thy-1N)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的增生病变及亚溶解型(sublytic)C5b-9复合物在G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大鼠Thy-1N模型,分别于注射Thy-1抗体后18 h、3 d和7 d时,取肾组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查其肾组织中细胞增殖指标,即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 D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mRNA丰度及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观察肾小球中C5b-9复合物的沉积。同时,使用BrdU掺入法、光镜及电镜观察大鼠肾小球细胞的增殖情况。此外,体外培养大鼠GMC,进行不同分组处理后再给予sublytic C5b-9刺激,用3H-胸腺嘧啶核苷酸掺入法(3H-thymidine incorporation,3H-TdR)检查GMC的增殖情况。结果 :大鼠Thy-1N病变18 h,肾组织中cyclin D2、PCNA表达和肾内BrdU阳性细胞数均开始升高,实验3 d和7 d,其表达进一步提高。同时肾小球内可见C5b-9复合物沉积,部分C5b-9包绕的肾细胞形态完好。另形态学观察还发现,实验18 h,部分GMC溶解坏死,而实验3 d,GMC数量明显增多,7 d增加更为显著。体外实验中,大鼠GMC在sublytic C5b-9刺激后18 h,其细胞增殖水平显著增高,而用sublytic C5b-9刺激GMC产生的培养上清处理正常的GMC后,亦能轻度刺激GMC增殖。结论:大鼠Thy-1N肾小球病变存在早期增殖和继发增生的病理改变,而GMC的早期增殖可能与sublytic C5b-9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Y-1肾炎 肾小细胞 增殖 亚溶解型C5b-9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非Ig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病变中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师锁柱 陈香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1-33,共3页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检测了非Ig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病变过程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系膜细胞增殖的肾小球内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增加,并随病变进展明显增加,且与系膜细胞增...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检测了非IgA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病变过程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系膜细胞增殖的肾小球内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增加,并随病变进展明显增加,且与系膜细胞增殖程度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IgA 增殖 肾小肾炎 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blytic C5b-9上调KLF5促进Thy-1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生成IL-23的作用
8
作者 刘玉 应帅 +4 位作者 罗灿 李玉 荣灿 王迎伟 邱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8-1206,共9页
目的:研究亚溶解型C5b-9(sublytic C5b-9)上调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5(Krüppel-like factor 5,KLF5)促进Thy-1肾炎(Thy-1 nephritis,Thy-1N)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产生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 目的:研究亚溶解型C5b-9(sublytic C5b-9)上调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5(Krüppel-like factor 5,KLF5)促进Thy-1肾炎(Thy-1 nephritis,Thy-1N)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产生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的作用。方法:(1)建立大鼠Thy-1N模型和体外培养大鼠GMC,用Western blot(WB)检查Thy-1N大鼠肾组织和受sublytic C5b-9刺激的GMC中KLF5和IL-23的表达。(2)分别将KLF5过表达质粒(pIRES2-KLF5)或KLF5小干扰质粒(shKLF5)转染GMC,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B检测KLF5和IL-23的mRNA和蛋白水平。(3)将IL-23全长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 GL3-IL-23-FL)转染GMC,再给予sublytic C5b-9刺激,或将p GL3-IL-23-FL与pIRES2-KLF5或shKLF5共转染GMC,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IL-23启动子活性的变化。(4)将慢病毒(lentivirus,LV)包装的LV-shKLF5和LV-shCTR行肾动脉灌注术导入大鼠肾组织,经小动物脏器可见光三维成像和冰冻切片观察GFP表达,证实LV-shCTR在肾组织中富集效率。之后再复制大鼠Thy-1N,用WB检查肾组织中KLF5和IL-23的蛋白表达。结果:(1)Thy-1N大鼠的肾组织和sublytic C5b-9刺激的GMC中,KLF5和IL-23的表达均显著升高,且KLF5的表达高峰稍早于IL-23。(2)在GMC中过表达或敲低KLF5能分别引起IL-23表达的升高或降低。(3)Sublytic C5b-9刺激或KLF5过表达均可增加GMC中IL-23启动子的活性,但敲低KLF5后可明显下调由sublytic C5b-9刺激GMC诱导的IL-23启动子活性。(4)敲低Thy-1N大鼠肾组织中KLF5的表达后,其肾组织中IL-23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大鼠Thy-1N发病早期,sublytic C5b-9刺激GMC后可通过上调KLF5促进IL-23基因的转录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Y-1肾炎 亚溶解型C5b-9 肾小细胞 krüppel样因子5 白细胞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小儿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相关研究
9
作者 陈敏怡 何威逊 +2 位作者 陈难 钱龙华 吴圣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1-182,共2页
本研究探讨一氧化氮(NO)与小儿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发病的关系。本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28例,对照组25例,采用重氮化反应法测定MsPGN患者血清、尿中NO代谢产物水平。实验结果证明,MsPGN组血中NO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尿... 本研究探讨一氧化氮(NO)与小儿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发病的关系。本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28例,对照组25例,采用重氮化反应法测定MsPGN患者血清、尿中NO代谢产物水平。实验结果证明,MsPGN组血中NO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尿中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sPGN患者肾组织内产生NO能力处于抑制或缺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 肾小肾炎 一氧化氮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解毒中药对Ⅳ型狼疮肾炎血清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凋亡及纤维连接蛋白核酸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学耀 李燕 +2 位作者 刘亚敏 张秋林 史成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观察滋肾解毒中药对Ⅳ型狼疮性肾炎(LN)血清干预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细胞凋亡及GMC中纤维连接蛋白(FN)mRNA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滋肾解毒中药治疗LN的机制。方法:①结合血清药理学方法,分空白对照组、对照... 目的:观察滋肾解毒中药对Ⅳ型狼疮性肾炎(LN)血清干预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细胞凋亡及GMC中纤维连接蛋白(FN)mRNA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滋肾解毒中药治疗LN的机制。方法:①结合血清药理学方法,分空白对照组、对照组血清+15%LN血清组、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15%LN血清组5组观察,MTT法检测GMC的增殖及抑制率,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GMC细胞凋亡。②RT-PCR检测GMC中纤维连接蛋白(FN)mRNA的表达。结果:①含药血清均可明显抑制GMC增殖、诱导GMC细胞凋亡,与对照组血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以高浓度组最显著。②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GMC中FNmRNA的表达,以高浓度组最显著。结论:滋肾解毒中药的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15%Ⅳ型LN患者血清干预下的GMC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FN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滋肾解毒中药治疗LN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阴法 清热解毒法 狼疮性肾炎 肾小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媛 王珍 +1 位作者 曹雪 侯绍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GA)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分为对照(NG)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及HG+GA组(30 mmol/L葡萄糖+200... 目的探讨甘草酸(GA)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分为对照(NG)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及HG+GA组(30 mmol/L葡萄糖+200μmol/L GA)。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及纤维化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各组IL-1β、TNF-α、α-SMA在细胞内的荧光表达强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IL-6及IL-8的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IL-1β、TNF-α、IL-6、IL-8及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GA组IL-1β、TNF-α、IL-6、IL-8和α-SMA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内IL-1β、TNF-α和α-SMA因子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与HG组相比,HG+GA组细胞内IL-1β、TNF-α和α-SMA因子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TNF-α和IL-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GA组IL-1β、IL-6、TNF-α、IL-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甘草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炎性因子及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糖 甘草酸 肾小细胞 炎性因子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伐他汀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航 李学旺 +1 位作者 段琳 李晨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和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3H-TdR掺入量法测定HMC增殖水平,以流式细胞术测定HMC的细胞周期。结果洛伐他汀剂量依赖性抑制HMC增殖,从细胞周期水平,洛伐他汀可使HMC由G1期向...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和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3H-TdR掺入量法测定HMC增殖水平,以流式细胞术测定HMC的细胞周期。结果洛伐他汀剂量依赖性抑制HMC增殖,从细胞周期水平,洛伐他汀可使HMC由G1期向S期的进展受阻,这些抑制作用可被外源甲羟戊酸和法呢醇恢复。结论洛伐他汀是HMC增殖的抑制剂,本研究为重新认识和评价他汀类药物在治疗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肾小细胞 时相 肾小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程悦 张静波 +2 位作者 李芙蓉 王代红 袁发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60-862,共3页
目的观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INF-γ、IL-4、IL-10)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10例正常人和25例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轻中度系膜增生性非IgA肾小球肾炎)外周静脉血血清INF-γ、IL-4、IL... 目的观察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INF-γ、IL-4、IL-10)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10例正常人和25例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轻中度系膜增生性非IgA肾小球肾炎)外周静脉血血清INF-γ、IL-4、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NF-γ分泌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多(P<0.01),而IL-10分泌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减少(P<0.05),IL-4分泌水平则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0.0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INF-γ/IL-4、INF-γ/IL-10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存在Th1/Th2免疫失衡,可能参与了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肾小肾炎 INF-Γ IL-4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对醛糖还原酶在大鼠系膜细胞及人肾小球肾炎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蒋涛 刘国元 +2 位作者 赵仲华 张秀荣 张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5-569,F005,共6页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forminggrowthfactor betal,TGF β1)对其反应性基因产物醛糖还原酶(aldosereductase ,AR)在大鼠系膜细胞中表达的影响及两者在人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Westernblot法观...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forminggrowthfactor betal,TGF β1)对其反应性基因产物醛糖还原酶(aldosereductase ,AR)在大鼠系膜细胞中表达的影响及两者在人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Westernblot法观察外源性TGF β1对大鼠系膜细胞中AR表达的影响 ;以 1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作为对照 ,对各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IgA肾病 (15例 ) ,膜性肾炎 (14例 ) ,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 (12例 ) ,狼疮性肾炎 (14例 ) ,新月体性肾炎 (9例 )的人肾穿刺活检标本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分别观察TGF β1和AR在肾炎组织中的表达 ,并对其染色强度作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外源性TGF β1作用后 ,大鼠系膜细胞中AR的mRNA表达与蛋白水平升高 ,并显示出一定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各型肾炎中TGF β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除IgA肾病之外的各型肾炎中AR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AR的表达与TGF β1表达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TGF β1相关反应性基因产物AR的表达与TGF β1的作用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表达 AR 细胞 大鼠 肾小肾炎 醛糖还原酶 产物 标本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亚莉 姜莎莎 +2 位作者 冯婕 牛丹 冯学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360-3362,共3页
目的了解IgA肾病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流行病学特点,对比两者的临床表现,为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0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且资料较完整的IgA肾病(IgA肾病组)及MsPGN(MsPGN组... 目的了解IgA肾病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流行病学特点,对比两者的临床表现,为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0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且资料较完整的IgA肾病(IgA肾病组)及MsPGN(MsPGN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表现类型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男性多见;IgA肾病组的年龄较MsPGN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临床表现:IgA肾病组水肿、胆固醇升高、血中IgG降低的发生率低于MsPGN组,而血尿、血压升高、血中IgA升高的发生率高于MsPG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3)IgA肾病组的尿蛋白定量、血中C3水平低于MsPGN组,而血浆清蛋白、血中IgA水平及血中IgA/C3比值高于MsPG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1)两种疾病均以中青年男性多见,IgA肾病患者的年龄较轻。(2)IgA肾病患者易发生血尿、高血压、血中IgA升高,而MsPGN患者易发生水肿;IgA肾病以慢性肾炎常见,而MsPGN以肾病综合征为主。(3)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均与血浆清蛋白、IgG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4)血中IgA水平及血中IgA/C3比值对IgA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对比分析 IGA 增生性肾小肾炎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地颗粒调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T细胞亚群平衡并下调足细胞足萼糖蛋白水平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亿平 张磊 +4 位作者 王东 魏玲 金华 章雪莲 胡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观察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T细胞亚群及足细胞标志蛋白的影响,探讨参地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s PGN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参地颗粒组和正常组。参地颗粒组按4 g/(kg·d)灌胃,... 目的观察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T细胞亚群及足细胞标志蛋白的影响,探讨参地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s PGN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参地颗粒组和正常组。参地颗粒组按4 g/(kg·d)灌胃,缬沙坦组按10.3 mg/(kg·d)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每日给予等量温水灌胃,连续灌胃12周。常规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7和尿足萼糖蛋白(PCX)、B7-1水平及肾脏组织中钙调磷酸酶(Ca N)含量。结果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CD8+T细胞水平,血清IL-2、IL-17和尿PCX、B7-1水平及肾脏组织中Ca N含量均高于正常组;缬沙坦组和参地颗粒组以上指标均低于模型组,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模型组全血CD4+T细胞及血清IL-4水平均低于正常组,缬沙坦组和参地颗粒组以上指标均高于模型组,参地颗粒组优于缬沙坦组。结论参地颗粒可有效降低Ms PGN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可能与增加CD4+T细胞数量,降低血清IL-2、IL-17及尿PCX、B7-1水平和肾脏组织中Ca N的表达,增加血清IL-4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肾小肾炎 参地颗粒 T细胞亚群 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探讨 被引量:31
17
作者 任现志 汪受传 翟文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4-245,共2页
从活血化瘀的角度探讨水蛭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的理论基础。从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观察和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阐述瘀血在MsPGN发病中的形成机制和地位 ,认为活血化瘀的水蛭是治疗MsPGN的有效药物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治疗 PGN 增生性肾小肾炎 水蛭 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 现代药理研究 有效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3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郭汉城 江黎明 +4 位作者 陈孝文 吴平 叶锋 梁东 赵家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3(IL - 13)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的增殖及其产生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影响。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测定系膜细胞增殖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系膜细胞IL - 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3(IL - 13)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的增殖及其产生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影响。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测定系膜细胞增殖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系膜细胞IL - 6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结果 :IL - 13在 1、10、10 0 μg/L浓度范围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 ;5 %FCSRPMI16 40培养条件下系膜细胞IL - 6mRNA表达及IL - 6分泌水平较低 ,脂多糖 (LPS)可刺激系膜细胞IL - 6mRNA的表达及提高IL - 6分泌水平 ,而IL - 13可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 - 6分泌及其mRNA表达。结论 :IL - 13抑制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增殖及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 - 6的产生 ,IL - 13可能对于肾小球肾炎的系膜细胞炎症反应具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3 白细胞介素6 肾小肾炎 肾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通道阻滞剂抑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被引量:6
19
作者 焦军东 岳朋 +3 位作者 杜智敏 董德利 艾静 杨宝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研究氯通道阻滞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细胞计数和3H-TdR参入量测定确定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时相。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氯通道阻滞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5-nitro-(3-phenylpropylamino)-benzoicaci... 目的研究氯通道阻滞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细胞计数和3H-TdR参入量测定确定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时相。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氯通道阻滞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5-nitro-(3-phenylpropylamino)-benzoicacid,NPPB、尼氟灭酸使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数和3H-TdR参入量明显减少(P<0·01,n=8),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但不增加系膜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量(P>0·05,n=8)。NPPB和尼氟灭酸均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n=3)。结论氯通道阻滞剂NPPB、尼氟灭酸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氯通道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肾小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Gm4419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易红 彭睿 +4 位作者 孙艳 罗勇军 彭惠民 李爱玲 张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Gm4419对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Gm4419在糖尿病肾病肾脏组织及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设计合成Gm4419 siRNA,同时构建pcDNA3.1(+)-Gm4419过表达质粒...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Gm4419对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Gm4419在糖尿病肾病肾脏组织及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设计合成Gm4419 siRNA,同时构建pcDNA3.1(+)-Gm4419过表达质粒,并将Gm4419 siRNA和pcDNA3.1(+)-Gm4419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至高低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Ed U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纤维标记蛋白的表达水平情况。结果 Gm4419在糖尿病肾病肾脏组织及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及低糖组显著增高(P<0.01)。荧光定量PCR筛选出一条最佳干扰Gm4419的siRNA,转染高糖组后,与高糖mock组或对照组比较,高糖Gm4419 knockdown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纤维化标记蛋白表达减少(P<0.05)。此外,将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构建成功的pcDNA3.1(+)-Gm4419过表达质粒转染至低糖组细胞,与低糖mock组或对照组相比,低糖Gm4419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纤维化标记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lnc RNA-Gm4419参与糖尿病肾小球系膜增生和纤维化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Gm4419 肾小细胞 增殖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