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9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行开采“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机理及判识方法
1
作者 崔业凯 冯国瑞 +3 位作者 李竹 章敏 崔家庆 汪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68-2883,共16页
探究底板煤柱与层间岩梁的形变及破裂失效特征是评价底板房柱式采空区结构稳定性、保障上行工作面安全复采的关键。针对元宝湾煤矿6107工作面上行安全复采难题,首先,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构建了“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力学模型;其... 探究底板煤柱与层间岩梁的形变及破裂失效特征是评价底板房柱式采空区结构稳定性、保障上行工作面安全复采的关键。针对元宝湾煤矿6107工作面上行安全复采难题,首先,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构建了“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力学模型;其次,依托有限差分原理,建立了层间岩梁挠度、转角、弯矩、剪力及底板煤柱荷载的数值解法,研究上行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层间岩梁内力、变形与底板煤柱荷载动态演变特征;最后,揭示了“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模式,并给出了基于底板煤柱与层间岩层失稳时序的结构性失稳判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正下方岩梁挠度明显增加、弯矩明显减小,相邻区域岩梁挠度明显减小;工作面前方底板煤柱间悬空段岩梁转角和弯矩显著增大,剪力略微增大;在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层间岩梁弯矩与底板煤柱荷载急剧增加,工作面正下方底板煤柱及前方30 m区域内层间岩梁内力及变形显著增加,“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失稳风险升高,存在3种潜在失稳模式,包括层间岩梁率先破断引起工作面底板超前塌陷、底板煤柱率先失稳引起柱群链式失稳、层间岩梁与底板煤柱同步失稳导致系统结构整体失稳。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系统结构失稳模式由底板超前塌陷转为结构整体失稳,且当工作面推进至4号煤柱上方时,系统结构整体失稳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复采 弹性地基梁 “层间岩梁-底板柱群”系统结构 失稳机理 判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结构的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结构解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金菊良 王平 +4 位作者 周亮广 吴成国 崔毅 周戎星 袁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62,共7页
准确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是实施新时代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通过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和水利发展的研究进展,基于系统观,分析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体系和核心要义;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视角,构建了由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 准确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是实施新时代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通过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和水利发展的研究进展,基于系统观,分析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体系和核心要义;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视角,构建了由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三要素组成的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关系结构。结果表明:水利高质量发展既是水利系统优化的发展理念,也是实现系统治水的发展措施;将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解析为水旱灾害防御安全、水资源供给安全、水生态保护安全和水环境保护安全保障以及高质量水利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内化于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关系结构之中,其中水资源禀赋和绿色发展是前提基础和约束条件,开放是其外在环境条件和内在体现,水利科技创新、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利系统现代化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安全系统功能协调是发展的重要优化途径,高质量水安全保障与满足人民需求的高质量水利共享是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问题视角深入剖析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系统结构及其内在关系,可进一步深化对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认识,为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综合定量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概念分析 系统结构 关系结构 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结构及优化研究——基于信息生态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成虎 李鹏旭 邵会凯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2,191,共9页
[研究目的]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是实现网络金融犯罪数字化治理的重要工具,但目前在预警体系构建、信息及技术共享、制度供给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将信息生态理论应用于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研究中,可基于系统观、互动观、人本观和平... [研究目的]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是实现网络金融犯罪数字化治理的重要工具,但目前在预警体系构建、信息及技术共享、制度供给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将信息生态理论应用于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研究中,可基于系统观、互动观、人本观和平衡观对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和观察,为理清系统优化路径、推动系统健康可持续运行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方法]结合信息生态理论,系统梳理和分析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构成要素的内涵、作用和关联关系,明确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的形态和动态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结构模型,并结合现实困境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分析得出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是由人员层、数据层和环境层通过建立依存与影响、补充与抑制、支持与促进的两两交织关系而形成的动态信息系统,且人员层存在链带、迭升和子集关系,数据层存在同源、遗传变异、离易和重生关系。系统可通过优化预警和组织体系、推动多链式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相关法律法规及绩效考评制度等路径实现健康可持续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金融 网络金融犯罪 犯罪预警系统 信息生态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结构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尚然 汤亚芳 袁旭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4-170,共7页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与完善,系统结构愈加复杂,多种因素导致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可靠性分析变得愈发重要。因可靠性分析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结构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的方...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与完善,系统结构愈加复杂,多种因素导致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可靠性分析变得愈发重要。因可靠性分析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结构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先使用可靠性框图法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建模,使用联络矩阵法找到网络系统中的最小路集,再引入最小路集不交化法对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做出基于系统结构的可靠性分析。与现有的传统解析法和模拟法相比,文中所用方法流程清晰,便于查找建模过程中的错误环节。能够清楚地表述系统结构内部各智能元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找到处在继电保护系统中重要位置的元件,使可靠性分析变得简明、直观,且此方法在避免了大量重复运算的同时,又保证了计算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 可靠性分析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一):系统结构和电力电子变换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亚宇 邰能灵 +2 位作者 黄文焘 马建军 方斯顿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647-6665,共19页
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运行灵活性等优势,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该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从拓扑结构、电压等级、接线形式、接地方式等角度梳理了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 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运行灵活性等优势,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该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从拓扑结构、电压等级、接线形式、接地方式等角度梳理了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特殊系统结构;然后,根据现有文献详细阐述了发电侧整流器、推进变流器、DC-DC变换器等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关键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详细对比;最后,总结了船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与陆上直流微电网的典型差异,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直流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 系统结构 电力电子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11”极端暴雪过程多系统结构演变及热动力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齐道日娜 何立富 张乐英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2,共15页
利用多种实时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造成2021年11月6—8日华北、东北极端暴雪过程多系统的结构特征及热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先后由500 hPa高空横槽、河套西风槽及高空冷涡接力影响,其上空的高空急流不断加强并呈... 利用多种实时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造成2021年11月6—8日华北、东北极端暴雪过程多系统的结构特征及热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先后由500 hPa高空横槽、河套西风槽及高空冷涡接力影响,其上空的高空急流不断加强并呈现“S”型弯曲,同时低空偏南风急流形成与加强,并在东北地区与高空急流耦合。此次过程阶段性特征明显,其影响系统的结构特征和水汽输送存在差异。回流冷锋形成的冷垫锋面较为浅薄,暖湿气流在其上倾斜上升。寒潮冷锋则较为陡立,上升气流随高度西倾。而锋面气旋结构较为深厚直立,使得气流呈垂直上升运动。随着斜压强迫的不断增强,850 hPa切变线由准东西向分布转为南北向分布,再演变为低涡切变结构。对应的水平涡度由弱转强,其上空正涡度垂直分布也逐渐加强,由弱倾斜上升运动逐步演变为较强垂直上升运动区,并在系统东侧形成次级环流下沉支。此次过程的发生发展与锋生作用密切相关,降雪落区和强度与锋区走向及锋生函数大小较为一致。假相当位温锋区在降雪3个阶段逐渐加强,垂直锋区和低层锋生函数由倾斜状态演变为近乎直立结构;湿位涡诊断表明,3个阶段降雪落区均发生在湿位涡正压项>0而斜压项<0配置的区域,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结构 地面气旋 斜压强迫 条件对称不稳定 动力锋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7
作者 宁江 王雅 +1 位作者 青卿 周超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3-77,共5页
为满足湖南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信息化实际需求,促进产业技术进步,设计开发了湖南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汇集、分析、展示等组件,采用WebGIS、物联网、微服务架构等技术,覆盖了“湘九味”中药材、“五彩湘茶... 为满足湖南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信息化实际需求,促进产业技术进步,设计开发了湖南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汇集、分析、展示等组件,采用WebGIS、物联网、微服务架构等技术,覆盖了“湘九味”中药材、“五彩湘茶”、“洞庭香米”、“早熟油菜”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业务的主要环节,具有种质资源管理、种植与加工过程管理、市场营销、技术服务和可视化展现等功能,为湖南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实时化、可视化、精细化管理以及产业发展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微服务 系统结构 应用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邓祥征 战金艳 +2 位作者 苏红波 姜群鸥 迟百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42-1546,共5页
研究了黄淮海平原1988~2000年土地系统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在1km栅格尺度上建立空间显性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驱动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机理,并且结合每个1km栅格上的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不同情景,模拟了未来2... 研究了黄淮海平原1988~2000年土地系统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在1km栅格尺度上建立空间显性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驱动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机理,并且结合每个1km栅格上的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不同情景,模拟了未来2000~2020年黄淮海平原每个1km栅格上土地系统结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988~2000年,黄淮海平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以耕地向城镇居民地、工矿用地转移为主,林地呈增长的趋势。尽管2000~2020年参考情景、生态保护情景与经济发展情景下土地系统结构演替有所差异,但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林地增加的趋势是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土地系统 土地系统结构 土地系统结构变化 土地利用 动态模拟 黄淮海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的C^4ISR系统结构设计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志平 罗爱民 +1 位作者 罗雪山 张耀鸿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22,26,共5页
主要目的是提出两种矩阵方法对C4ISR系统结构进行评价。其中邻接矩阵法用于评价C4ISR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性,对于评价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系统结构较为适用;模糊矩阵法用于评价系统之间的相似性,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消除系统之间的... 主要目的是提出两种矩阵方法对C4ISR系统结构进行评价。其中邻接矩阵法用于评价C4ISR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性,对于评价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系统结构较为适用;模糊矩阵法用于评价系统之间的相似性,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消除系统之间的冗余。这些方法是当前主流的经验评价方法(如ATAM方法)的有效补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分别给出了两种方法的一个应用实例,体现了其在工程实践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结构 邻接矩阵 模糊矩阵 系统结构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CSCW系统结构模型研究
10
作者 邵晨曦 周颢 《计算机应用》 CSCD 2000年第S1期305-307,共3页
:文中提出一种在各种系统结构下均适用的CSCW系统结构模型 ,有助于协同系统开发时减少对具体系统结构的依赖 ,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和系统的可扩展性。
关键词 协同工作 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C^4ISR系统结构时效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34
11
作者 蓝羽石 易侃 +2 位作者 王珩 毛少杰 雷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08-1914,共7页
现代战争中,战略预警、时间敏感目标的打击、协同指挥决策等都对网络化C4ISR系统的响应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化C4ISR系统结构的时效性分析方法,从系统结构层面评估网络化C4ISR系统的响应时间。为此,... 现代战争中,战略预警、时间敏感目标的打击、协同指挥决策等都对网络化C4ISR系统的响应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化C4ISR系统结构的时效性分析方法,从系统结构层面评估网络化C4ISR系统的响应时间。为此,首先建立网络化C4ISR系统结构的OPDAR模型,然后提出了情报信息流、协同信息流和指控信息流3类信息流的定义、数学表示及其参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情报信息流时延、协同信息流时延和指控信息流时延3种系统结构时效性分析指标及计算方法,支持定量分析系统结构的时效性。最后,利用所提分析方法对设计的两种区域联合防空系统结构的时效性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C4ISR系统 系统结构 信息流 时效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面柱碰撞条件下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结构优化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涛 李宁宁 +3 位作者 李卓 李奇奇 陈少伟 张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1-1030,共10页
将动力电池短路失效分析引入电动汽车侧面柱碰撞研究中,利用动态拓扑优化方法对某电池系统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拓扑结果搭建具有更佳承载路径的新型电池系统结构,同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厚度分布进行优化。相比于原结构,新结构在不增大... 将动力电池短路失效分析引入电动汽车侧面柱碰撞研究中,利用动态拓扑优化方法对某电池系统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拓扑结果搭建具有更佳承载路径的新型电池系统结构,同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厚度分布进行优化。相比于原结构,新结构在不增大质量的情况下极大地减小了侧面柱碰撞后电池系统的结构变形和电池短路失效,显著提高了动力电池的碰撞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侧面柱碰撞安全 电池系统结构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中心化C^4ISR系统结构“五环”及其效能表征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蓝羽石 王珩 +4 位作者 易侃 毛少杰 雷鸣 邓克波 张金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100,共8页
针对网络中心化C4ISR系统结构的定量设计与分析问题,以网络中心战结构模型和观察、调整、决策以及行动(observe,orient,decide,act,OODA)过程模型为理论依据,建立了系统结构"五环"概念,采用网络化效能因子(coefficient of net... 针对网络中心化C4ISR系统结构的定量设计与分析问题,以网络中心战结构模型和观察、调整、决策以及行动(observe,orient,decide,act,OODA)过程模型为理论依据,建立了系统结构"五环"概念,采用网络化效能因子(coefficient of networked effectiveness,CNE)衡量系统结构的网络化效能,形成系统结构"五环"效能表征模型,并给出了指导网络中心化C4ISR系统结构设计的若干推论,仿真实验验证了表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中心化 C^4 ISR 系统 网络化效能 五环 表征方法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山冰川系统结构、近期变化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淑红 谢自楚 +2 位作者 戴亚南 刘时银 王欣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23,共9页
地跨中、俄、哈、蒙四国的阿尔泰山共有冰川面积约1 700 km2,其中中国约280 km2,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约880 km2,可作为统一的冰川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应用中国及前苏联冰川编目数据分析了本系统冰川的结构特征。表明本区冰川平衡线约... 地跨中、俄、哈、蒙四国的阿尔泰山共有冰川面积约1 700 km2,其中中国约280 km2,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约880 km2,可作为统一的冰川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应用中国及前苏联冰川编目数据分析了本系统冰川的结构特征。表明本区冰川平衡线约为2 983 m,为中国的小型冰川(平均面积0.8 km2)作用区。应用最新的遥感影像与冰川编目数据对比,计算出近40~50 a来,已有208条冰川消失,总面积退缩12%,其中南侧中国为31%,北侧俄、哈两国为7%,这个差别与阿尔泰山南、北两地区近数10 a来气温上升幅度不同有关。应用冰川系统模型计算,阿尔泰山南、北两侧冰川径流在20世纪70~80年代达到最大,然后均逐渐减少,在增温为0.05℃/a的情景下,到本世纪末,阿尔泰山冰川将趋近完全消失,其中中国只剩下3%,俄、哈两国也还只有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冰川系统结构 近期变化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偏振成像的系统结构概述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霞 张明阳 +2 位作者 陈振跃 拜晓锋 金伟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44-2251,共8页
偏振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与被动偏振成像方式相比,主动偏振成像技术弥补了被动成像单纯依靠目标自身辐射或反射成像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成像距离和信噪比。引入主动光源,可以根据目标... 偏振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与被动偏振成像方式相比,主动偏振成像技术弥补了被动成像单纯依靠目标自身辐射或反射成像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成像距离和信噪比。引入主动光源,可以根据目标的出射辐射计算其Mueller矩阵,分析目标反射或散射光的强度、相干、消偏振等特性,进而得到目标的自身特性。介绍了近年来主动成像技术的发展;分析了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最后给出了几种典型的主动偏振成像系统,并分析了这些系统的优缺点,指出了偏振成像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主动成像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系统结构与控制精度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轶鹏 邵在胜 +6 位作者 宋琪玲 赖上坤 周娟 王云霞 秦超 杨连新 王余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82-2093,共12页
研制新建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主要用于开展大气环境变化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该平台采用分布式拓扑结构,通过监测系统实时探知温度、湿度、光照、压力以及目标气体浓度的变化,利用温度、湿度调控系统和布气系统实现对外界环境的动态模拟,... 研制新建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主要用于开展大气环境变化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该平台采用分布式拓扑结构,通过监测系统实时探知温度、湿度、光照、压力以及目标气体浓度的变化,利用温度、湿度调控系统和布气系统实现对外界环境的动态模拟,使气室内的气象因子与室外基本一致,并使气体浓度达预定目标要求。平台设置室外对照(Ambient)、室内对照(CK)、高浓度臭氧([O3])、高浓度二氧化碳([CO2])和高浓度O3和CO(2[O3×CO2])5个处理,其中室内对照实时模拟室外环境,[O3]处理为Ambient的1.6倍,[CO2]处理比Ambient高200ppm。2011年水稻生长季气室运行结果表明,[CO2]和[O3]控制精度在90%以上的时间占总布气时间的比例分别达95%和80%以上,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控制精度在90%以上的时间均占总运行时间的95%以上,平台光照控制精度在90%以上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75%以上。整个布气期间,CO2和O3浓度平均控制目标完成比(target achievement ratios,TAR)分别为1.01和1.00,温度、湿度、光照和大气压TAR分别达1.01、0.99、0.96和1.00。稳态熏蒸测试结果表明,气室内O3、CO2、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均匀,控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气室 气体熏蒸 动态模拟 系统结构和控制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用水系统结构演化研究 被引量:53
17
作者 刘燕 胡安焱 邓亚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144,共4页
将熵的概念引入水资源系统中,构造了水资源利用结构特征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定量计算公式,用其来表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结合熵变理论给出了水资源系统结构演化的判别标准,并在渭河流域关中地区进行应用。使用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水资... 将熵的概念引入水资源系统中,构造了水资源利用结构特征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定量计算公式,用其来表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结合熵变理论给出了水资源系统结构演化的判别标准,并在渭河流域关中地区进行应用。使用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正向着更加合理、均衡的方向演化。该结果表明信息熵能为人类水资源利用规划调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信息熵 系统结构演化 渭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煤矿安全监测综合信息系统结构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炳才 陈珂 +1 位作者 黄宗杰 金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1,共2页
采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煤矿安全监测综合信息系统结构,使得煤矿生产调度综合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矿井上、下各生产环节的安全生产状况。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煤矿安全监测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结构、主要... 采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煤矿安全监测综合信息系统结构,使得煤矿生产调度综合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矿井上、下各生产环节的安全生产状况。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煤矿安全监测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结构、主要功能、主要技术指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安全监测 系统结构 计算机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 被引量:207
19
作者 张沛超 高翔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73-77,共5页
阐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和设计原则,讨论了过程总线和变电站总线的基本组网方案,分别从功能冗余及网络容错等方面提出了多种具有高可靠性的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并从过程层和间隔层方面提出了常规设备的接入方案。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数字化变电站 系统结构 通信 IEC 618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流的网络化C4ISR系统结构抗毁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易侃 王珩 +1 位作者 毛少杰 张金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44-1550,共7页
网络化C4ISR系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系统结构成为影响网络化C4ISR系统各种特性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结构与系统抗毁性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本文在分析系统结构抗毁性概念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网络化C4ISR系统结构信息流模型;然后基于... 网络化C4ISR系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系统结构成为影响网络化C4ISR系统各种特性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结构与系统抗毁性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本文在分析系统结构抗毁性概念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网络化C4ISR系统结构信息流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基于信息流的系统结构抗毁性分析方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系统结构的攻击模型、系统完成任务能力的度量方法以及抗毁性指标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对区域联合防空指挥信息系统结构抗毁性仿真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C4ISR系统 信息流 系统结构 抗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