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高精度三自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算法
1
作者 贾琳 严恭敏 刘生攀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6-653,共8页
针对高精度三自捷联惯导自标定过程中,由于框架及转位控制机构的晃动导致传统标定算法误差较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拟合方法的改进系统级标定算法。在不改变原有标定流程的情况下,合理增加系统观测量,同时细化转动过程中失准角增量数... 针对高精度三自捷联惯导自标定过程中,由于框架及转位控制机构的晃动导致传统标定算法误差较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拟合方法的改进系统级标定算法。在不改变原有标定流程的情况下,合理增加系统观测量,同时细化转动过程中失准角增量数学模型的标定算法,解决了传统算法中姿态失准角建模误差过大问题,使算法具有精度高、无依托和抗晃动等特点。仿真和实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比力/角速度投影法和速度误差法,所提算法能够在框架晃动的情况下提高三自捷联惯导的标定精度,尤其是对陀螺常值漂移的标定,在实验设置的内外框均晃动的条件下,其稳定性结果相较与传统的两种算法分别提升约55%和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自捷联惯导 参数拟合 系统级标定 抗晃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g敏感性的MIMU系统级标定方法研究
2
作者 严恭敏 蒲兴超 +1 位作者 张亚崇 温泽敬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5,103,共7页
针对微机械惯性测量单元(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MIMU)中存在陀螺漂移的g敏感性以及因漂移误差大而无法进行自主方位对准问题,建立了MIMU系统级标定Kalman滤波状态空间模型,考虑g敏感性误差状态的... 针对微机械惯性测量单元(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MIMU)中存在陀螺漂移的g敏感性以及因漂移误差大而无法进行自主方位对准问题,建立了MIMU系统级标定Kalman滤波状态空间模型,考虑g敏感性误差状态的影响,在量测方程中加入方位失准角变化率以增强g敏感性的状态估计可观性;直接采用外输入粗略初始方位角进行导航解算,降低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影响,提高陀螺漂移估计精度。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级标定转位编排方案,陀螺标定和加速度计标定相互依赖,共同协作完成MIMU系统级标定,能够有效分离出所有30个标定参数,利用某型号弹载MIMU进行了实物标定试验验证,分别用标定前后数据进行导航解算,对比导航结算结果发现标定后的3个方向的导航速度都降低了,加速度计的刻度因数和零偏标定精度更高。特别在MIMU存在多轴大角度转动情况下,近10 min内达到优于30 m/s的导航速度精度,验证了系统级标定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组 系统级标定 g敏感性 转位方案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陀螺惯性测量单元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赛成 秦石乔 +1 位作者 王省书 胡春生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传统的分立标定方法必须依靠高精度的转台提供姿态基准,不满足带减振器的惯性测量单元(IMU)和现场标定需求。首先建立了附加约束条件的陀螺和加速度计安装坐标系数学模型,根据陀螺和加速度计的输出误差方程,从惯性导航基本误差方程出发... 传统的分立标定方法必须依靠高精度的转台提供姿态基准,不满足带减振器的惯性测量单元(IMU)和现场标定需求。首先建立了附加约束条件的陀螺和加速度计安装坐标系数学模型,根据陀螺和加速度计的输出误差方程,从惯性导航基本误差方程出发推导了惯性测量单元的系统级误差参数标定Kalman滤波模型,该模型包含了陀螺和加速度计零偏、比例因子、安装误差在内共21维标定误差状态变量,且仅以速度解算误差为观测量。依据所建立的模型和设计的标定路径对此系统级标定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陀螺和加速度计零偏估计精度分别优于0.005o/h和0.005 mg,安装误差估计精度优于1′′,比例因子误差优于1ppm,满足高精度惯导系统的标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惯性测量单元 系统级标定 误差参数辨识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陀螺惯组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伟强 张礼伟 +2 位作者 熊崴 陈刚 曲宁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3,25,共6页
针对激光陀螺惯性测量组件在传统的分立式标定中受橡胶减震器影响的问题,从系统的角度对激光陀螺惯性测量组件的标度因数误差、安装误差传播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分别绕三只陀螺敏感轴转动激发激光陀螺的标度因数误差、安装误差,通过三只... 针对激光陀螺惯性测量组件在传统的分立式标定中受橡胶减震器影响的问题,从系统的角度对激光陀螺惯性测量组件的标度因数误差、安装误差传播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分别绕三只陀螺敏感轴转动激发激光陀螺的标度因数误差、安装误差,通过三只加速度计敏感轴分别指天激发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误差、安装误差和零位,从而完成激光陀螺惯性测量组件的系统级标定。在未进行温控及温补的情况下,陀螺仪标度因数误差重复性在3.5×10^(-6)以内,安装误差重复性在3″以内,加速度计标度因数误差和零位在其性能指标内,安装误差在4.5″以内。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高精度、长期稳定性好的惯导系统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机抖激光陀螺 惯性测量组件 系统级标定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维Kalman滤波的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江奇渊 汤建勋 +1 位作者 韩松来 袁保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79-1586,共8页
分析了系统级标定的研究现状,建立了惯导系统误差模型。额外考虑加速度计二次项误差系数与内杆臂参数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36维Kalman滤波系统级标定方法。设计了合适的标定路径,建立了Kalman滤波模型。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激光陀螺... 分析了系统级标定的研究现状,建立了惯导系统误差模型。额外考虑加速度计二次项误差系数与内杆臂参数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36维Kalman滤波系统级标定方法。设计了合适的标定路径,建立了Kalman滤波模型。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激光陀螺和加速度计零偏估计精度分别优于0.001(°)/h和9μg,标度因数误差估计精度分别优于3 ppm(1 ppm=10-6)和2 ppm,安装误差角估计精度分别优于1″和3″,二次项误差系数估计精度优于4×10-10 s2/m,内杆臂参数估计精度优于3 mm,满足高精度惯导系统的标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标定 加速度计二次项 内杆臂参数 KALMAN滤波 惯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激光陀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春梅 任顺清 +1 位作者 陈希军 李巍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18-1626,共9页
为优化激光捷联惯性导航在卧式三轴转台上的系统级标定方案,设计了卧式三轴转台外环轴整周旋转对惯性测量单元(IMU)误差参数的激励方法。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的误差方程,阐述了速度误差与IMU误差参数间的关系,从而建立IMU系统级标定模型。... 为优化激光捷联惯性导航在卧式三轴转台上的系统级标定方案,设计了卧式三轴转台外环轴整周旋转对惯性测量单元(IMU)误差参数的激励方法。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的误差方程,阐述了速度误差与IMU误差参数间的关系,从而建立IMU系统级标定模型。该模型具有加速度计误差参数仅反应在观测量北向分量、陀螺误差参数仅反应在观测量东向分量的特点,消除了加速度计和陀螺误差参数标定误差的相互影响。根据准D最优准则,设计了正二十面体12点计划的双轴位置单轴速率翻滚法,利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出IMU的24项误差参数。通过给加速度计和陀螺加入不同测量噪声,对IMU标定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抑制加速度计和陀螺的测量噪声对标定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加速度计 陀螺仪 系统级标定 惯性测量单元 误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多位置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石文峰 王省书 +2 位作者 郑佳兴 战德军 王以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2-99,共8页
捷联惯导系统的精度受到自身各种误差因素的影响,需在使用之前进行精确地标定和补偿。为了更加有效地标定误差,设计了一种10位置系统级标定的方法。利用简化的误差模型和速度误差变化率方程,建立了所有误差参数与导航误差之间的线性关... 捷联惯导系统的精度受到自身各种误差因素的影响,需在使用之前进行精确地标定和补偿。为了更加有效地标定误差,设计了一种10位置系统级标定的方法。利用简化的误差模型和速度误差变化率方程,建立了所有误差参数与导航误差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设计的10位置连续旋转方案对由各项误差参数引起的速度误差进行充分激励,利用所得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计算出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零偏、标度因数误差、安装误差以及加速度计二次项误差等24个误差参数。仿真得到陀螺零偏误差优于0.000 75(°)/h,加速度计零偏误差优于5μg,陀螺和加速度计的安装角误差优于1.5″,标度因数误差优于2 ppm(1 ppm=10-6)系统,加速度计二次项误差优于0.15×10-6 s2/m。另通过3组实验验证了重复性,证明了该方法确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标定 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 误差参数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捷联惯导系统的一种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38
8
作者 杨晓霞 黄一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根据陀螺和加速度计的输出误差模型,从惯性导航基本方程出发推导了捷联惯导系统的系统级标定的一种误差参数标定模型,明确了该模型成立的条件,分析了该模型下惯性仪表24项误差参数的可辨识性,从而解释了已有文献未将惯性仪表24个误差参... 根据陀螺和加速度计的输出误差模型,从惯性导航基本方程出发推导了捷联惯导系统的系统级标定的一种误差参数标定模型,明确了该模型成立的条件,分析了该模型下惯性仪表24项误差参数的可辨识性,从而解释了已有文献未将惯性仪表24个误差参数完全辨识的原因,完善了该理论的完整性,并且提出了设计多位置翻滚实验的位置编排原则,给出了能够辨识出惯性仪表24项误差参数的标定方法。根据该位置编排原则可以找到多组可行的位置编排使得惯性仪表误差参数是可辨识的。该标定方法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 系统级标定 误差参数辨识 可辨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S外场系统级标定方法的优化——最佳六位置 被引量:8
9
作者 牟玉涛 周振威 方海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55-860,共6页
静态多位置标定问题,不同位置编排方式会影响辨识精度.针对六位置标定方法,通过建立位置编排与惯组9个误差参数(加速度计零偏、标度因数误差和陀螺零偏)标定精度之间的关系,将惯组位置编排问题转化为Fisher信息矩阵的优化问题,并在A-最... 静态多位置标定问题,不同位置编排方式会影响辨识精度.针对六位置标定方法,通过建立位置编排与惯组9个误差参数(加速度计零偏、标度因数误差和陀螺零偏)标定精度之间的关系,将惯组位置编排问题转化为Fisher信息矩阵的优化问题,并在A-最优、D-最优和E-最优3个优化指标下,给出了惯组位置编排的最优方案,通过仿真与满足可辨识条件的一组位置编排比较,结果表明最优方案能够提高加速度计零偏和标度因数误差的标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场系统级标定 D-最优 最小二乘 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捷联惯导系统的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康宇航 周绍磊 +1 位作者 匡宇 祁亚辉 《兵工自动化》 2013年第10期53-57,共5页
针对现有的标定技术存在较大误差、且误差随着位置偏离的增加而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迭代求解的方法。基于高精度捷联惯导系统的一般输出模型,推导出误差模型,通过简单的位置编排,激发出导航速度误差,反推出误差参数,并不断修正输出模型... 针对现有的标定技术存在较大误差、且误差随着位置偏离的增加而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迭代求解的方法。基于高精度捷联惯导系统的一般输出模型,推导出误差模型,通过简单的位置编排,激发出导航速度误差,反推出误差参数,并不断修正输出模型参数,使导航误差不断减小,达到高精度捷联惯导系统标定目的。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标定精度高、方法简单,无需精确的寻平和寻北,能够满足导航需要,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系统级标定 最小二乘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锚泊条件下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小康 严恭敏 李四海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捷联惯导的误差参数标定,一般是在实验室静基座或外场轻微晃动干扰基座下进行的,不能满足舰船出海期间在锚泊条件下对捷联系统进行标定的需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舰船锚泊条件捷联系统级标定方法。通过设置合适的卡尔曼滤波器量测... 捷联惯导的误差参数标定,一般是在实验室静基座或外场轻微晃动干扰基座下进行的,不能满足舰船出海期间在锚泊条件下对捷联系统进行标定的需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舰船锚泊条件捷联系统级标定方法。通过设置合适的卡尔曼滤波器量测误差参数和延长系统级标定时间,来减小锚泊运动的影响,使系统级标定结果准确稳定。通过设置不同的惯导系统误差,进行多次锚泊条件系统级标定仿真,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经过系统级标定后,加速度计零偏误差小于10μg,陀螺和加速度计的刻度系数误差小于30ppm,两者的安装误差角小于10’’。舰船锚泊条件系统级标定方法可以在舰船出海后不依赖外部测量信息标定惯导的部分参数,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标定 锚泊运动 惯性导航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捷联惯导两级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桂玲 杨启航 李松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9-655,共7页
针对传统的系统级标定方法状态变量维数高、标定参数可观测性差、滤波易发散等特点,提出一种两级系统级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合并加速度计和光纤陀螺的标定误差降低Kalman滤波器维数,以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作为观测量,设计6个位置对状态... 针对传统的系统级标定方法状态变量维数高、标定参数可观测性差、滤波易发散等特点,提出一种两级系统级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合并加速度计和光纤陀螺的标定误差降低Kalman滤波器维数,以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作为观测量,设计6个位置对状态向量进行估计,将估计值进行解耦计算系统标定误差参数。针对光纤陀螺标定误差滤波时间长和Kalman滤波开始阶段收敛迅速的特点,对光纤陀螺标定误差进行两次估计,将两次估计值之和作为光纤陀螺标定误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两级系统级标定方法可以实现标度因数、安装误差和零位等24个标定参数的误差估计,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标定 标度因数 安装误差 零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SINS十位置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桂玲 杨启航 李松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2,共5页
针对传统的系统级标定方法状态变量维数高、标定参数可观测性差等特点,提出一种十位置系统级标定方法。该方法以分立式标定结果为初值,以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作为观测量,合并加速度计标定误差和光纤陀螺标定误差,降低Kalman滤波器维数。... 针对传统的系统级标定方法状态变量维数高、标定参数可观测性差等特点,提出一种十位置系统级标定方法。该方法以分立式标定结果为初值,以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作为观测量,合并加速度计标定误差和光纤陀螺标定误差,降低Kalman滤波器维数。设计10个位置对SINS标定误差进行估计,然后将估计值进行解耦,计算SINS标定参数。仿真和转台实验结果表明:十位置系统级标定方法可以一次性标定出标度因数、安装误差和零位等24个标定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标定 分立式标定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转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TSKF算法及其在惯组系统级标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蔚国强 杨建业 张合新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49,97,共6页
在惯组系统级标定过程中,由于系统模型尤其是噪声统计特性的不确定性,常常造成较大的估计误差,严重时甚至导致滤波器发散。针对此问题,采用Two-Stage滤波思想,研究随机噪声干扰下系统不确定性偏差的最优滤波器设计(OTSKF),并在此基础上... 在惯组系统级标定过程中,由于系统模型尤其是噪声统计特性的不确定性,常常造成较大的估计误差,严重时甚至导致滤波器发散。针对此问题,采用Two-Stage滤波思想,研究随机噪声干扰下系统不确定性偏差的最优滤波器设计(OTSKF),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最优TSKF算法的快速次优滤波算法。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小的运算量、良好的收敛性及抗扰动性。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惯组系统级标定,通过一组自动化标定方案,实现了惯组的在线标定,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Stage卡尔曼滤波 最优估计 惯性测量组合 系统级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轴位置转台的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继成 李冠男 班镜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78,83,共4页
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双轴位置转台的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系统级标定方法。建立了附加约束条件的陀螺和加速度计标定模型,从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方程出发,建立30维Kalman滤波标定模型,以速度和位置作为观测量,并设计双轴位置旋转路径,对... 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双轴位置转台的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系统级标定方法。建立了附加约束条件的陀螺和加速度计标定模型,从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方程出发,建立30维Kalman滤波标定模型,以速度和位置作为观测量,并设计双轴位置旋转路径,对惯性仪表标定参数进行激励与辨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估计出陀螺和加速度计的15个标定误差参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位置转台 系统级标定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分解的捷联惯导多位置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桂玲 谭茂林 吴偲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5-731,共7页
针对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中滤波法路径设计复杂、误差参数辨识未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的系统级标定算法。将系统级标定中的拟合法路径设计引入滤波法,对静止和转动过程中的误差参数辨识进行深入的理论推导和分... 针对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中滤波法路径设计复杂、误差参数辨识未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的系统级标定算法。将系统级标定中的拟合法路径设计引入滤波法,对静止和转动过程中的误差参数辨识进行深入的理论推导和分析,设计一组7位置连续标定路径。基于矩阵分解将安装误差角分解为非正交角和正交的失准角,建立包含21项误差参数的标定误差模型,以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为观测量,建立27维Kalman滤波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加速度计和陀螺零偏标定误差分别优于3μg_(n)和0.00015°/h,标度因数误差优于4.5×10^(-6),安装角误差优于1″,标定时间小于30 min,实现了高精度的误差参数全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系统级标定 矩阵分解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ge-Husa自适应滤波的快速系统级标定方法
17
作者 赵桂玲 谭茂林 姜子昊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6-231,共6页
为提高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算法的滤波收敛速度,提出一种Sage-Husa自适应滤波快速系统级标定方法。分析Kalman滤波的噪声参数,对量测噪声方差阵进行自适应辨识。采用六位置静态标定方案,在满足滤波可观测性的前提下,设计中间参数对滤波... 为提高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算法的滤波收敛速度,提出一种Sage-Husa自适应滤波快速系统级标定方法。分析Kalman滤波的噪声参数,对量测噪声方差阵进行自适应辨识。采用六位置静态标定方案,在满足滤波可观测性的前提下,设计中间参数对滤波模型进行降维处理,降维后的模型能够更好地适用于Sage-Husa自适应滤波。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Kalman滤波系统级标定方法相比,2种滤波方法均能标定出所有IMU误差参数,且标定的相对误差均小于0.6%,但标定时间由5 min缩短至6 s,提高了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标定 KALMAN滤波 Sage-Husa自适应滤波 滤波模型 误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惯导系统复杂误差参数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子超 范会迎 +2 位作者 谢元平 罗晖 于旭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5-285,共11页
重点研究捷联惯导系统复杂误差模型的建立,提出了一种新的包含加速度计内杆臂参数和温度误差系数的系统级标定方法。该方法基于45维卡尔曼滤波器对误差参数进行辨识估计,并通过温度控制试验箱控制标定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仿真实验表明该... 重点研究捷联惯导系统复杂误差模型的建立,提出了一种新的包含加速度计内杆臂参数和温度误差系数的系统级标定方法。该方法基于45维卡尔曼滤波器对误差参数进行辨识估计,并通过温度控制试验箱控制标定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标定出激光陀螺和加速度计的零偏、标度因数误差、安装误差以及加速度计的内杆臂参数和温度误差系数。导航实验结果表明,对标定参数进行多误差源补偿之后,10 h导航实验水平最大定位误差为0.6 n mile(1 n mile=1.852 km),相较于不经过补偿,导航精度提升了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复杂误差参数 系统级标定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卡尔曼滤波的激光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冰 任继山 +2 位作者 白焕旭 王盛 陈鸿跃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4,共5页
随着激光捷联惯导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对于误差标定的精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现有系统级标定算法的基础上,全面考虑了惯性器件零偏、安装误差角、标度因数误差、加速度计二次项、内杆臂等误差,并在计算速度和位置误差观测量时考虑了... 随着激光捷联惯导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对于误差标定的精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现有系统级标定算法的基础上,全面考虑了惯性器件零偏、安装误差角、标度因数误差、加速度计二次项、内杆臂等误差,并在计算速度和位置误差观测量时考虑了外杆臂误差,提高了激光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阶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系统级标定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表明,与分立式标定方法相比,所提出的系统级标定方法具有更高的标定精度,能够满足高精度激光捷联惯导系统的标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标定 内杆臂 卡尔曼滤波 捷联惯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轴转台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8位置系统级标定方法(英文)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子卉 程向红 范时秒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31,共9页
惯性测量单元(IMU)是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设备,IMU的精度直接影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标定精度和速度是评价IMU标定方法的主要指标。传统标定方法是先进行温度补偿,再利用高精度三轴转台进行位置和速率实验,共需耗费约4天时间... 惯性测量单元(IMU)是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设备,IMU的精度直接影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标定精度和速度是评价IMU标定方法的主要指标。传统标定方法是先进行温度补偿,再利用高精度三轴转台进行位置和速率实验,共需耗费约4天时间。虽然能够保证IMU的标定精度,但该方法复杂耗时。为改善复杂耗时的传统标定方法并保证标定精度,以便于批量生产,提出了基于双轴转台的8位置系统级标定方法。该方法基于27维状态向量的卡尔曼滤波器,以导航速度误差为观测量。该方法基于带温箱双轴转台设计,每个温度点需40 min进行标定。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标定21个IMU误差参数,且该标定方法与传统标定方法相比标定时间更短,导航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标定方法 惯性测量单元 卡尔曼滤波 温度补偿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