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中子在系统级封装器件中引起的单粒子效应特性及机理研究
1
作者 叶结锋 梁朝辉 +5 位作者 张战刚 郑顺顺 雷志锋 刘志利 耿高营 韩慧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4-1164,共11页
基于大气中子辐照谱仪(ANIS)提供的宽能谱中子束流,开展了系统级封装(SiP)器件的加速辐照实验,观察到了中子辐照导致SiP器件发生单粒子翻转(SEU)及单粒子功能中断(SEFI)效应。SEU发生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内部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 基于大气中子辐照谱仪(ANIS)提供的宽能谱中子束流,开展了系统级封装(SiP)器件的加速辐照实验,观察到了中子辐照导致SiP器件发生单粒子翻转(SEU)及单粒子功能中断(SEFI)效应。SEU发生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内部的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模块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内部的块随机存取存储器(BRAM)模块。SEFI的错误类型主要是上位机程序闪退以及DSP状态机卡死。基于加速辐照实验结果计算了中子导致的SEU截面,探讨了工艺节点、中子束流能谱对SEU截面的影响。当工艺节点从40 nm减小到28 nm时,U型SEU截面减少了73%。热中子对SRAM模块的SEU截面有较大影响,滤除中子束流中的热中子成分后,SRAM的SEU截面下降了28.8%。基于GEANT4仿真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实验组SEU截面较低的原因。最后,通过计算纽约海平面的软错误率发现,SEU最敏感模块为FPGA内部的BRAM,能量大于1 MeV高能中子引起的软错误率为766.8 FIT/Mbit,未在第二代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2 SDRAM)、FPGA内部的可配置逻辑块(CLB)和只读存储器(ROM)中发现SEU;SEFI最敏感模块为DSP。实验数据对SiP的抗中子辐照设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效应 中子辐照 系统封装 单粒子翻转截面 热中子 软错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庆福 成立 +4 位作者 严雪萍 张慧 刘德林 李俊 徐志春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4-377,386,共5页
随着各种半导体新工艺与新材料水平的不断提高,先进的封装技术正在迅速地发展。本文综述了先进的系统级封装(SIP)技术的概念及其进展情况;并举例说明了它的应用情况,同时指出,SIP是IC产业链中知识、技术和方法相互交融渗透及综合应用的... 随着各种半导体新工艺与新材料水平的不断提高,先进的封装技术正在迅速地发展。本文综述了先进的系统级封装(SIP)技术的概念及其进展情况;并举例说明了它的应用情况,同时指出,SIP是IC产业链中知识、技术和方法相互交融渗透及综合应用的结晶。SIP封装集成能最大程度上优化系统性能、避免重复封装、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和提高集成度,掌握这项新技术是进入主流封装领域之关键,有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封装 片上系统 技术优势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和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德馨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14,共2页
此文是中科院院士吴德馨在集成电路粤港台论坛上演讲稿的。对于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SIP)的发展概况及其趋势做了介绍,对于从事此领域工作的读者有指导性意义,本刊特转载。
关键词 集成电路 系统封装 SOC 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研究项目“CoSiP”为系统级封装应用的芯片、封装和PCB板的同时开发奠定基础
4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2009年12月29日,随着微电子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必须在早期阶段就对芯片、封装和PCB板的开发进行协调,特别是对于系统级封装(SiP)应用尤其如此。为了对此类端到端SiP设计环境进行研究,
关键词 系统封装 PCB板 芯片 应用 开发 德国 基础 微电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封装技术综述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林 郑学仁 李斌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7-20,34,共5页
介绍了系统级封装SiP如何将多块集成电路芯片和其他的分立元件集成在同一个封装内,有效解决了传统封装面临的带宽、互连延迟、功耗和集成度方面的难题。同时将SiP与系统级芯片SoC相比较,指出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系统封装 系统芯片 晶圆封装 半导体 磷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封装新型埋入式电源滤波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君 万里兮 +1 位作者 廖成 周云燕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6-451,共6页
在高密度小尺寸的系统级封装(SIP)中,对供电系统的完整性要求越来越高,多芯片共用一个电源网路所产生的电压抖动除了会影响到芯片的正常工作,还会通过供电网路干扰到临近电路和其他敏感电路,导致芯片误动作,以及信号完整性和其... 在高密度小尺寸的系统级封装(SIP)中,对供电系统的完整性要求越来越高,多芯片共用一个电源网路所产生的电压抖动除了会影响到芯片的正常工作,还会通过供电网路干扰到临近电路和其他敏感电路,导致芯片误动作,以及信号完整性和其他电磁干扰问题。这种电压抖动所占频带相当宽,几百MHZ到几个GHz的中频电源噪声普通方法很难去除。结合埋入式电容和电源分割方法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高性能埋入式电源低通滤波结构直接替代电源/地平面。研究表明,在0.65~4GHz的频带内隔离深度可达-40~75dB,电源阻抗均在0.250hm以下,实现了宽频高隔离度的高性能滤波作用。分别用电磁场和广义传输线两种仿真器模拟,高频等效电路模型分析这种低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构对隔离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封装(sip) 电源完整性 信号完整性 电磁干扰 低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MEMS的系统级封装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宇 蔡坚 +2 位作者 刘泽文 王水弟 贾松良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8,共4页
射频(RF)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MEMS方法制备的射频元件不仅尺寸小、成本低、功能强大,而且更利于系统集成。系统级封装(SIP)寄生效应小、集成度高的优点特别适合用来封装RF-MEMS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级封装的发... 射频(RF)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MEMS方法制备的射频元件不仅尺寸小、成本低、功能强大,而且更利于系统集成。系统级封装(SIP)寄生效应小、集成度高的优点特别适合用来封装RF-MEMS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级封装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在射频领域的应用,同时重点分析了在RF-MEMS系统级封装中封装结构、元件集成、互连及封装材料等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封装 射频技术 无线通信 微机电系统 无源器件集成 互连 RF-M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系统的系统级封装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国辉 郑学仁 +2 位作者 刘汉华 范健民 陈玲晶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21,共5页
论述了高速数据处理和高密度封装技术的特点及对射频系统封装的特殊要求,介绍了射频系统 封装的基本技术和一种包含LNA、PPA、滤波器及天线开关的射频系统级封装模块。概述了射频系统级封 装的设计、仿真和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 系统封装 射频系统 设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封装的S频段射频收发模块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武红玉 厉志强 汪江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研制了一种小体积的S频段射频收发系统级封装(SIP)模块,内部集成了基于多种工艺的器件。模块接收通道一次变频,发射通道二次变频,内部集成中频和射频本振信号源。模块采用双腔结构,不同腔体之间通过绝缘子进行垂直互连,大大减小了模块体... 研制了一种小体积的S频段射频收发系统级封装(SIP)模块,内部集成了基于多种工艺的器件。模块接收通道一次变频,发射通道二次变频,内部集成中频和射频本振信号源。模块采用双腔结构,不同腔体之间通过绝缘子进行垂直互连,大大减小了模块体积,模块体积为40 mm×40 mm×10 mm。模块采用正向设计,其主要指标的测试结果为:接收通道动态范围-100^-40 d Bm,输出信号0~2 d Bm,噪声系数小于等于2.8 d B,带外抑制大于等于50 d Bc;发射通道输出信号大于等于2d Bm,二次、三次谐波抑制大于等于60 d Bc,杂波抑制大于等于55 d Bc,相位噪声在1 k Hz和10 k Hz处分别小于等于-82 d Bc/Hz和-91 d Bc/Hz。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频段 射频收发系统 系统封装 本振信号源 垂直互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系统级封装中的基板功能化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凯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9-1392,共4页
阐述了毫米波系统级封装(SOP)架构中基板功能化的概念、作用及实现方法。提出了利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在SOP多层陶瓷基板中一体化集成多种无源电路单元,使封装基板在作为表面贴装有源芯片载体的同时,自身具备相应的无源射频功能... 阐述了毫米波系统级封装(SOP)架构中基板功能化的概念、作用及实现方法。提出了利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在SOP多层陶瓷基板中一体化集成多种无源电路单元,使封装基板在作为表面贴装有源芯片载体的同时,自身具备相应的无源射频功能。最终通过设计实例的仿真、加工及测试对比,验证了在SOP架构下实现封装基板功能化的可行性,及其所具有的良好的射频滤波、层间信号互联、射频接口过渡等电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组件 系统封装 低温共烧陶瓷 基板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系统级封装的毫米波介质填充波导的研究
11
作者 王启东 Daniel Guidotti +2 位作者 曹立强 万里兮 叶甜春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21期83-86,共4页
基于不断发展的系统级封装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芯片间高速互连的新型可集成的物理器件:硅基毫米波介质填充波导。文中阐述了该器件的物理原理,采用建模、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利用新的设计思路结合半导体工艺解决了... 基于不断发展的系统级封装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芯片间高速互连的新型可集成的物理器件:硅基毫米波介质填充波导。文中阐述了该器件的物理原理,采用建模、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模块进行了结构设计,利用新的设计思路结合半导体工艺解决了毫米波互连结构内部的反射、电压驻波比(VSWR)、信号耦合、准TEM-TE-准TEM转换传输问题以及毫米波互连结构阵列中信号泄露的问题,并利用半导体与MEMS加工工艺加以实现。测试结果表明宽度为680μm的单通道矩形波导,-10 d B带宽为9.8 GHz,相对带宽为12.56%;传输损耗为1 d B/cm,工作频带内相邻波导之间串扰低于-40 d B,可以形成大阵列并进行集成,从而实现芯片间数据的并行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介质填充波导 芯片间互连 系统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源偏置的系统级封装低噪声放大器模块 被引量:6
12
作者 童华清 许石义 +3 位作者 黄剑华 莫炯炯 王志宇 郁发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4-840,共7页
针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多模卫星组合导航技术需求,提出覆盖主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频段(包括GPS、GLONASS、伽利略、北斗)的低噪声放大器模块.该低噪声放大器模块采用SIP封装技术,在一个3 mm×3mm×1mm的塑料封装内集成了低... 针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多模卫星组合导航技术需求,提出覆盖主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频段(包括GPS、GLONASS、伽利略、北斗)的低噪声放大器模块.该低噪声放大器模块采用SIP封装技术,在一个3 mm×3mm×1mm的塑料封装内集成了低噪声放大器芯片及输入输出匹配电路等片外电路,封装外无需额外分立元件.低噪声放大器芯片采用低噪声的0.25μm GaAs pHEMT工艺流片.在芯片设计中,提出新型的有源偏置电路,可以抵御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的波动,使该低噪声放大器模块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稳定工作.测试结果表明,该低噪声放大器模块在工作频段内噪声系数约为0.65dB,增益可达20dB,输入输出回波损耗小于-10dB,中心频率输入三阶互调阻断点为0.6dBm,电源电压为3.3V,功耗为15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卫星组合导航 低噪声放大器(LNA) 系统封装(sip) 有源偏置 共源共栅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片级封装中的二次硅-玻璃键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雅欣 阮勇 +2 位作者 祝连庆 宋志强 吴紫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0-54,共5页
针对MEMS谐振器真空封装更高的要求,将盖帽硅片、器件硅片(Si)和玻璃衬底通过二次Si—玻璃(D-SOG)阳极键合工艺,实现了MEMS谐振器加工的同时,完成MEMS谐振器的6in圆片级高真空度封装。通过优化两次键合工艺参数,第二次键合温度由第一次... 针对MEMS谐振器真空封装更高的要求,将盖帽硅片、器件硅片(Si)和玻璃衬底通过二次Si—玻璃(D-SOG)阳极键合工艺,实现了MEMS谐振器加工的同时,完成MEMS谐振器的6in圆片级高真空度封装。通过优化两次键合工艺参数,第二次键合温度由第一次键合温度350℃调整到380℃,键合压力分别为800N(第二次键合)和600N(第一次键合);优化第二次键合封装密封环的键合面积宽度为700μm;达到良好的MEMS谐振器封装效果,器件的泄漏速率为3.85×10^(-9) Pa·m^(3)/s。该研究可以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和工艺难度、提高器件可靠性,满足了MEMS器件对封装密封性的要求,后续可广泛应用到基于D-SOG的MEMS谐振器封装工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圆片真空封装 玻璃上硅键合封装密封环 二次硅—玻璃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级封装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过方舟 徐锐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88-593,共6页
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 P)作为新一代的系统小型封装技术,是电子产品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将在包括军事、航天乃至生命科学在内的各领域当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发展空间。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Si P的关... 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 P)作为新一代的系统小型封装技术,是电子产品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将在包括军事、航天乃至生命科学在内的各领域当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发展空间。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Si P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并对今后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封装 小型化 集成技术 发展趋势 电气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预处理有限元方法及其在系统级封装结构电磁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卫杰 胡少亮 +2 位作者 郑宇腾 赵振国 周海京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3,共6页
针对系统级封装结构的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分析等应用,由于结构的复杂、多尺度和多材料的特性,其大规模电磁问题模拟一直难以实现.本文中,主要展示了基于并行支撑框架JAUMIN研发的高性能电磁计算程序JEMS-CDS及其在系统级封装结构电磁... 针对系统级封装结构的电磁兼容、信号完整性分析等应用,由于结构的复杂、多尺度和多材料的特性,其大规模电磁问题模拟一直难以实现.本文中,主要展示了基于并行支撑框架JAUMIN研发的高性能电磁计算程序JEMS-CDS及其在系统级封装结构电磁仿真中采用的高效算法.针对系统级封装结构电磁仿真,我们构建了两种预处理技术:区域分解方法与正定矩阵预处理方法.数值模拟结果显示JEMS-CDS程序在百CPU核并行规模上能够实现了近亿未知量的快速迭代求解.针对某天线阵列和射频系统级封装结构,利用JEMS-CDS程序在国产并行机上完成了电磁场并行数值模拟,获得了电磁场的高分辨率结果,支持了电磁兼容性分析、信号完整性分析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预处理 并行计算 系统封装 信号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P的FPGA驱动电压补偿测试研究
16
作者 黄健 陈诚 +2 位作者 王建超 李岱林 杜晓冬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3,共4页
在基于SIP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性能参数验证测试时,驱动电压测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PCB线阻、插座信号损耗以及测试温度等,这些因素导致ATE测试的实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偏差。为了提高驱动电压的测试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卷积... 在基于SIP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性能参数验证测试时,驱动电压测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PCB线阻、插座信号损耗以及测试温度等,这些因素导致ATE测试的实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偏差。为了提高驱动电压的测试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的误差补偿方法。将PCB线长、测试温度等参数作为特征输入到CNN-LSTM模型中,模型经过训练迭代后能够预测出驱动电压的误差值;再将预测的误差值应用于ATE测试机中,对实测值进行补偿和修正,从而使得测试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测试误差,提高FPGA驱动电压测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电压测试 误差补偿 系统封装(sip)技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ence最新套件推动系统级封装设计主流化
17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1-91,共1页
近日.Cadence设计系统有限公司宣布推出业界第一套完整的能够推动SiPIC设计主流化的EDA产品。Cadence解决方案针对目前SiP设计中依赖“专家工程”方式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提供了一套自动化、整合的、可信赖并可反复采用的工艺以满足无... 近日.Cadence设计系统有限公司宣布推出业界第一套完整的能够推动SiPIC设计主流化的EDA产品。Cadence解决方案针对目前SiP设计中依赖“专家工程”方式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提供了一套自动化、整合的、可信赖并可反复采用的工艺以满足无线和消费产品不断提升的需求。这套新产品包括Cadence Radio Frequency SiP Methodology Kit、两款新的RF SiP产品(Cadence SiP RF架构和Cadence SiP RF版图)以及3款新的数字SiP产品(Cadence SiP数字架构、Cadence SiP数字信号完整和Cadence SiP数字版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ENCE 封装设计 流化 系统 套件 sip Radio IC设计 有限公司 设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萨推出集成了驱动器和MOSFET的高效微型系统级封装
18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10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瑞萨科技公司 驱动器 MOSFET 系统封装 引脚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SIP微系统实现 被引量:8
19
作者 吕浩 张盛兵 +2 位作者 王佳 刘硕 景德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6-221,共6页
近年来,微电子技术进入到纳电子/集成微系统时代,SIP(System in Package)和SOC(System on Chip)是微系统实现的两种重要技术途径;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形图像、计算机视觉和目标识别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 近年来,微电子技术进入到纳电子/集成微系统时代,SIP(System in Package)和SOC(System on Chip)是微系统实现的两种重要技术途径;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形图像、计算机视觉和目标识别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嵌入式平台的小型化、微型化是一项重要研究领域。如何将神经网络轻量化和微系统相结合,达到性能、体积和功耗的最优化平衡是一难点。介绍了一款将SIP技术和基于FPGA的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微系统实现方案,它以Zynq SOC和FLASH、DDR3存储器为主要组成,利用SIP高密度系统封装技术进行集成,在其中的PL端(FPGA)采用HLS来设计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卷积层和池化层,生成IP核,分时复用构建微系统,设计实现了Micro_VGGNet轻量化模型。测试采用MNIST手写数字数据集作为训练和测试样本,该微系统能够实准确识别手写数字,准确率达到98.1%。体积仅为30 mm×30 mm×1.2 mm,在100 MHz工作频率下,图像处理速度可达到20.65 FPS,功耗仅为2.1 W,实现了轻量化神经网络微系统的多目标平衡(性能、体积和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系统封装(sip) 卷积神经网络(CNN) 数字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iP的高温测井仪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琳 孟祥隆 +1 位作者 张嘉伟 程晶晶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9-783,共5页
通过使用高导热封装材料及热传导效率高的热结构,从而显著降低器件的封装热阻,提高器件的温度等级,实现了一种最高工作温度达200℃的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级封装。该系统级封装由数字信号处理(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模拟... 通过使用高导热封装材料及热传导效率高的热结构,从而显著降低器件的封装热阻,提高器件的温度等级,实现了一种最高工作温度达200℃的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级封装。该系统级封装由数字信号处理(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及存储器等外围器件组成,具有模拟信号数据采集、数字信号处理、串行通信、多路数字输入检测和输出控制等功能,其中差分输入模拟信号的最大可允许电压峰峰值为4 V,所用12 bit ADC最高采样频率为20 MHz,数据存储深度最大可配置为144 kbit,测试表明其在25-200℃环境温度内,信号幅度的变化在0.4 dB内,较好地解决了高温测井仪器高速数据采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随钻测井仪器 高速数据采集 系统封装(sip) 封装热阻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