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管理学派
1
作者 《探索(浙江)》 1986年第3期16-16,共1页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格·伯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讨论会上首次提出“一般系统理论”之后,普通系统理论就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应用,西方一些学者认为,普通系统理论也可适用于工商企业的管理。其代表人...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格·伯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讨论会上首次提出“一般系统理论”之后,普通系统理论就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应用,西方一些学者认为,普通系统理论也可适用于工商企业的管理。其代表人物有理查德、约翰逊、费里蒙特、卡斯特、詹姆士、罗森茨威克、米勒、梅萨罗维奇等人。他们认为,工商企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而共同工作的各个要素所组成的一个系统,以便达到一些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管理学派 普通系统 路德维格 一般系统理论 卡斯特 约翰逊 工商企业 罗森 可适用 詹姆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管理在西方与中国发展之比较
2
作者 王荣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81-86,共6页
系统管理是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有较大影响的现代管理学说,在西方曾盛行一时,70年代后则趋于衰落。自80年代起,中国也逐渐兴起了系统管理。系统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兴起和发展在西方与在中国有何联系,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系统管理是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有较大影响的现代管理学说,在西方曾盛行一时,70年代后则趋于衰落。自80年代起,中国也逐渐兴起了系统管理。系统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兴起和发展在西方与在中国有何联系,两者之间有何区别,其发展趋向又将如何,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讨。一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如能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得到普遍发展和运用,它必然具备有基本的条件和发展的动力。系统管理在西方能盛行一时,在中国能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管理学派 一般系统 灰色系统理论 发展趋向 西方各国 系统分析 继续发展 管理方式 社会经济发展 具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治、德治与智治管理思想的适配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唐建荣 傅国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Z期30-32,共3页
自人类出现以来,管理活动就一直相伴而行。管理活动的内容极其宽泛,但从大的对象层次上来分,无非就是对自然、社会(含各种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含各种营利组织)的管理。管理活动背后的指导思想称为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极其丰富,其中道治、... 自人类出现以来,管理活动就一直相伴而行。管理活动的内容极其宽泛,但从大的对象层次上来分,无非就是对自然、社会(含各种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含各种营利组织)的管理。管理活动背后的指导思想称为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极其丰富,其中道治、德治与智治是长盛不衰的三大管理思想。研究这三大管理思想与三大管理层次的适配关系,对于实际的管理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治思想 适配性 管理层次 系统管理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商场如战场 道法自然 十八章 无为而无不为 管理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理论的三个阶段
4
《区域经济评论》 1988年第6期43-,共1页
管理理论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是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由泰勒、法约尔、韦伯等人形成的古典管理理论开始的。他们的著作中都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管理的原则、要素、职能、组织体系等。管理理论的第二阶段,是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行为科... 管理理论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是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由泰勒、法约尔、韦伯等人形成的古典管理理论开始的。他们的著作中都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管理的原则、要素、职能、组织体系等。管理理论的第二阶段,是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行为科学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研究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强调可以通过调节和改善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来提高生产效率。管理理论的第三阶段,则是随着第二次大战后的科技进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各种理论学派林立,主要有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理论 法约尔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行为科学理论 生产效率 组织体系 二次大战 十九世纪 管理科学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