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科学方法论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文泉 《现代电力》 1999年第1期93-99,共7页
对问题再认识基础上,着重论述系统科学方法论新进展。内容包括:切克兰德(Checkland)的软系统方法论(SSM);顾基发的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和作者提出的广义系统方法论(GSM),以期了解其特点,比较其... 对问题再认识基础上,着重论述系统科学方法论新进展。内容包括:切克兰德(Checkland)的软系统方法论(SSM);顾基发的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和作者提出的广义系统方法论(GSM),以期了解其特点,比较其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方法论 广义系统方法论 W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方法论与地理教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之强 《课程.教材.教法》 1987年第10期40-42,共3页
系统科学不仅是一门新兴的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强有力的科学方法论。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它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在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时,其优越性就表现得更为突出。教学系统就是个影响因素众多... 系统科学不仅是一门新兴的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强有力的科学方法论。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它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尤其是在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时,其优越性就表现得更为突出。教学系统就是个影响因素众多的复杂系统,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能使我们得到许多新的启发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系统科学方法论 开放系统 教学过程 教学系统 地理环境 整体功能 教师 反馈原理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存在方式的突变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刘珙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0,共4页
信息时代,信息化冲击着人类社会的稳性结构,信息的存在方式和特殊的运动规律,使人类逐渐认识到长期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论及哲学都是有限的。本文在研究信息的存在方式和特殊的运动规律中,从信息时代思维方法论的嬗变,信息经济社... 信息时代,信息化冲击着人类社会的稳性结构,信息的存在方式和特殊的运动规律,使人类逐渐认识到长期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论及哲学都是有限的。本文在研究信息的存在方式和特殊的运动规律中,从信息时代思维方法论的嬗变,信息经济社会的系统分析,系统方法论的基本性质及结构关系所提供的研究信息社会针对性的理论,以及应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对信息化开展综合性研究的方法等进行了哲学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的存在方式 系统科学方法论 哲学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方法论与文学艺术
4
作者 刘珙 《甘肃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52-54,共3页
新时期文艺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引进和应用 ,文章对系统科学方法论与文艺学的关系从三个层次进行了论述 :普遍意义的系统科学方法论 ;一般意义的系统科学方法论 ;具体文艺学范畴研究意义的系... 新时期文艺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引进和应用 ,文章对系统科学方法论与文艺学的关系从三个层次进行了论述 :普遍意义的系统科学方法论 ;一般意义的系统科学方法论 ;具体文艺学范畴研究意义的系统科学方法论。并介绍了系统科学方法论与文艺学联姻所引起的文艺学哲学美学方法论的嬗变、演进趋势、存在的问题 ,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时代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人类便会在超越知性分析时代进入理性的自由王国 ,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理性改变 ,科学与艺术的对立会逐渐消除 ,它们都必将向着“美的规律”靠拢 ,系统科学方法论与艺术的审美方法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系统科学方法论在中国当代文艺研究中的运用及发展 ,也要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无情检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方法论 文学艺术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 被引量:45
5
作者 潘克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5,共7页
整合是将本属于不同范畴但又有关联的事物,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的理论与实践,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具体运用。整合的核心是"融"。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 整合是将本属于不同范畴但又有关联的事物,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的理论与实践,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具体运用。整合的核心是"融"。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和学科教学的理论、实践与结果。整合的目的是: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树立;促进课程及学科内容结构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在促进这些变革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和教师主导行为表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方法论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学科教学 信息意识 学习方式 教学模式 信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方法论与人的发展研究
6
作者 滕星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关于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问题,是教育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一些学科有争议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领域里,一般流行的是“三因素”论,即影响人的发展有遗传、环境和教育,认为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教... 关于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问题,是教育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一些学科有争议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领域里,一般流行的是“三因素”论,即影响人的发展有遗传、环境和教育,认为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教育和环境起决定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比资产阶级提倡的“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进步得多,但是,在科学方法论上,却没前进多少。例如:其一,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回答不出来。其二,教育和环境起决定作用。这种提法只能从哲学的最高绝对意义上去理解,而在相对意义上,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 主导作用 系统科学方法论 心理过程 心理特征 发展研究 基本观点 发展进程 决定作用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引进系统科学方法论
7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1期107-107,共1页
林兴宅在《科技革命的启示》(《文学评论》84年6期)一文中认为,近年来系统科学,“三论”(即普通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已经向哲学、经济、历史、企业管理等领域渗透,在文艺理论研究中也有人开始引进“三论”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林兴宅在《科技革命的启示》(《文学评论》84年6期)一文中认为,近年来系统科学,“三论”(即普通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已经向哲学、经济、历史、企业管理等领域渗透,在文艺理论研究中也有人开始引进“三论”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文章说,传统的文学研究大多是就文学本身来研究文学、较少越出研究对象自身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宏观思考,较少研究文学与其周围系统的复杂联系,也较少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三论 文学现象 启示 文学表现 系统科学方法论 研究文学 科技革命 企业管理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文艺研究方法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8
作者 王新民 《社会科学(甘肃)》 1987年第2期71-75,共5页
将系统科学方法论引入文艺研究领域后,必然要出现这样两个问题:一,文艺的主要性质能否在系统思维这个层次上得到完全的说明?二,倘若不能,那传统的文艺研究方法或其他层次的研究方法与系统科学方法论将是怎样的关系,它们各自处在... 将系统科学方法论引入文艺研究领域后,必然要出现这样两个问题:一,文艺的主要性质能否在系统思维这个层次上得到完全的说明?二,倘若不能,那传统的文艺研究方法或其他层次的研究方法与系统科学方法论将是怎样的关系,它们各自处在怎样的层次上共同作用于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方法论 文艺研究 系统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普通教育整体性改革方法论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恽昭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方法阐述普通教育整体改革的涵义,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运用整体性原理组织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改革实验的四条措施。文章认为学校教育整体水平的功能和属性不同于教育各部分功能属性的简单相加,而应将学校教育...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方法阐述普通教育整体改革的涵义,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运用整体性原理组织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改革实验的四条措施。文章认为学校教育整体水平的功能和属性不同于教育各部分功能属性的简单相加,而应将学校教育系统中各要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组成有联系的整体,使各教育要素在相互联系中形成新的和谐的结构,从而发挥整体的教育作用,达到培养人的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方法论 普通教育 学生发展 要素 思考问题 整体化 解决问题 教育作用 学习能力 教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系统功能的基础——系统学的一个假说 被引量:2
10
作者 邹龙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28-34,共7页
●本文是从逻辑上重建系统科学体系的一点尝试。文章根据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这一事实,提出了“系统的功能是由要素、结构以及要素—结构三方面决定的”一个假说性的论断。通过假说界定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解释了系统学中... ●本文是从逻辑上重建系统科学体系的一点尝试。文章根据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这一事实,提出了“系统的功能是由要素、结构以及要素—结构三方面决定的”一个假说性的论断。通过假说界定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解释了系统学中的整体性原理、层次性原理以及系统方法论中功能模拟方法,并提出了诸如功能模拟和系统公理构造中需要研究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 系统 系统科学方法论 组成要素 功能模拟 一般系统 假说 系统研究 单义性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96-97,共2页
单元整体教学符合科学认识事物的系统论整体原理。系统科学方法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整体。那么,研究客观事物也要从整体的范畴对事物相互联系的各部分进行考察。而单元整体教学正是... 单元整体教学符合科学认识事物的系统论整体原理。系统科学方法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整体。那么,研究客观事物也要从整体的范畴对事物相互联系的各部分进行考察。而单元整体教学正是从教材整体出发,以整个单元系统为考察对象,并以单元知识及训练的要求为纲,通过对各篇课文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来把握知识内容的。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 课文 系统科学方法论 单元教学 教学目的 整体原理 相互联系 论证方法 系统 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颜泽贤 《学术研究》 1984年第6期70-73,共4页
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于社会科学研究,是社会科学现代化的一个课题。我们开辟了这个专栏,对科学方法和有关的应用问题作一些简要的介绍。欢迎来稿。对这个专栏中文章的不同看法,也希望提出意见,进行讨论。
关键词 社会科学工作者 自然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 控制论 研究对象 哲学社会科学 移植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控制模型的简易计算法初探——系数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本力 《体育科学》 1986年第4期22-26,93,共6页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需要,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相应地产生了一些现代科学方法,从而为解决多因素、动态、复杂系统的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特别是40年代以后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郎菲创立的系统论,由美国... 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需要,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相应地产生了一些现代科学方法,从而为解决多因素、动态、复杂系统的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特别是40年代以后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郎菲创立的系统论,由美国数学家申农创立的信息论和由美国数学家维纳创立的控制论,为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并在逐步形成一门现代新工具论——系统科学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铅球运动员 控制模型 专项成绩 运动训练 系统科学方法论 建立模型 状态模型 系数法 数学模型 训练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目标与编辑过程优化研究
14
作者 强志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S1期18-21,共4页
编辑目标与编辑过程优化研究强志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最优化是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系统科学方法论解决问题时所要求达到的理想目标。这一点是任何传统方法所不能及的。它根据需要和可能为系统定量地确定最优目... 编辑目标与编辑过程优化研究强志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最优化是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系统科学方法论解决问题时所要求达到的理想目标。这一点是任何传统方法所不能及的。它根据需要和可能为系统定量地确定最优目标,并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方法把整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过程 最优化 编辑主体 目标优化 编辑能动性 “黑箱”方法 编辑系统 系统科学方法论 行为状态 整体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教哲学的信息论解读 被引量:3
15
作者 包国庆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11,共8页
本文研究信息科技革命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首先审视传统哲学的逻辑起点,阐述它们在高等教育哲学上的种种反映。研究信息理论对全球网络上的高教原理在三个方面的突破,提出发展认识论、知识价值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最后,本文确认,... 本文研究信息科技革命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首先审视传统哲学的逻辑起点,阐述它们在高等教育哲学上的种种反映。研究信息理论对全球网络上的高教原理在三个方面的突破,提出发展认识论、知识价值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最后,本文确认,大学教育的哲学内涵──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育 传统哲学 信息高速 不确定性 系统科学方法论 教育原理 创造力 《电化教育研究》 工业化社会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价值与知识教育——电教理论基础研究之六 被引量:2
16
作者 包国庆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9,共7页
本文以教育的基石——知识为论点,辨析知识哲学中“求知与求生”的逻辑起点。文中提出哲学与人类的“求发展”的新关系。从知识角度阐述“教育面向”的本质。追寻知识的价值论发展足迹,研究知识向智慧转化的基础及其由知识经济带来的... 本文以教育的基石——知识为论点,辨析知识哲学中“求知与求生”的逻辑起点。文中提出哲学与人类的“求发展”的新关系。从知识角度阐述“教育面向”的本质。追寻知识的价值论发展足迹,研究知识向智慧转化的基础及其由知识经济带来的关于知识价值的弘扬,最后,展望未来教育并提出它向“学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价值 基础研究 知识教育 信息高速 教理论 系统科学方法论 识经济 哲学 知识要素 《电化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象征范畴,重建文艺学体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兴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6,共3页
在写作《象征论文艺学导论》的十个月时间里,我一直有一种爬坡的感觉,仿佛在重温少年时代挑着几十斤大米和自制的菜干翻山越岭到县城上中学的况味。稿子上的每一个格子都是一个阶梯,每写下一个字就是迈出沉重的一步。每天以一千字左右... 在写作《象征论文艺学导论》的十个月时间里,我一直有一种爬坡的感觉,仿佛在重温少年时代挑着几十斤大米和自制的菜干翻山越岭到县城上中学的况味。稿子上的每一个格子都是一个阶梯,每写下一个字就是迈出沉重的一步。每天以一千字左右的速度缓慢地、艰难地爬着,气喘吁吁、疲惫不堪、心力交瘁,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甚或胆战心惊,但又欲罢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 象征论 系统科学方法论 艺术魅力 重建 运用 范畴 文艺研究 体系 系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耗散结构理论创立和发展的条件
18
作者 孔繁玲 《理论探讨》 1988年第1期95-100,共6页
耗散结构理论,是以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伊·普里戈金为领导人的布鲁塞尔学派于七十年代创立的。这一理论,以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为基础,总结和吸取了当代最新科研成果,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的具体机理... 耗散结构理论,是以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伊·普里戈金为领导人的布鲁塞尔学派于七十年代创立的。这一理论,以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为基础,总结和吸取了当代最新科研成果,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的具体机理,从而使自己形成为一门崭新的科学理论体系,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系统科学方法论 科学理论体系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科研成果 统计物理学 普里戈金 热力学 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