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直流受端系统结构复杂、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的现状,对直流系统功率稳定进行分析,提出了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因子(receiving.end.system voltage support strength factor,RVSF),并给出了使用RVSF对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进行...针对直流受端系统结构复杂、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的现状,对直流系统功率稳定进行分析,提出了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因子(receiving.end.system voltage support strength factor,RVSF),并给出了使用RVSF对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进行划分的标准。定义临界功率稳定时的RVSF为临界受端电压支撑强度因子,该因子值可以在不同受端系统中保持恒定,能够满足受端系统运行方式多样的现状。分析了RVSF与电压稳定因子的关系,得到了使用RVSF对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进行判别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对使用RVSF评价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展开更多
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增加、接入形式的多样化,局部地区出现了新能源并入弱交流电网的场景,这是出现宽频带振荡、过电压等问题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亟需提出理论科学、工程实用的新能源接入规模的量化评估指标。该文首先基于...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增加、接入形式的多样化,局部地区出现了新能源并入弱交流电网的场景,这是出现宽频带振荡、过电压等问题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亟需提出理论科学、工程实用的新能源接入规模的量化评估指标。该文首先基于短路比的物理本质,提出计及场站间相互影响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MRSCR)定义及计算方法,并根据系统阻抗比与短路比间的关联关系,给出针对不同阻抗比范围的计算解析表达式。其次,对新能源多场站临界短路比进行定性分析,并基于典型电网参数计算结果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提出MRSCR临界指标。最后,依托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ynthesis program,PSASP)开发MRSCR计算模块,通过时域仿真算例验证所提出MRSCR对多新能源场站接入系统电压强度表征作用的有效性。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直流受端系统结构复杂、运行方式灵活多变的现状,对直流系统功率稳定进行分析,提出了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因子(receiving.end.system voltage support strength factor,RVSF),并给出了使用RVSF对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进行划分的标准。定义临界功率稳定时的RVSF为临界受端电压支撑强度因子,该因子值可以在不同受端系统中保持恒定,能够满足受端系统运行方式多样的现状。分析了RVSF与电压稳定因子的关系,得到了使用RVSF对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进行判别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对使用RVSF评价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文摘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增加、接入形式的多样化,局部地区出现了新能源并入弱交流电网的场景,这是出现宽频带振荡、过电压等问题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亟需提出理论科学、工程实用的新能源接入规模的量化评估指标。该文首先基于短路比的物理本质,提出计及场站间相互影响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MRSCR)定义及计算方法,并根据系统阻抗比与短路比间的关联关系,给出针对不同阻抗比范围的计算解析表达式。其次,对新能源多场站临界短路比进行定性分析,并基于典型电网参数计算结果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提出MRSCR临界指标。最后,依托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ynthesis program,PSASP)开发MRSCR计算模块,通过时域仿真算例验证所提出MRSCR对多新能源场站接入系统电压强度表征作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