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君毅 周堂瑞 +1 位作者 邢星宇 熊璐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共5页
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在现有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框架下,提出一种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分析方法,该方法同时适用于分析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的问题,从系统角度出发,将安全问题视为控制问题,找到系统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潜... 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在现有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框架下,提出一种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分析方法,该方法同时适用于分析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的问题,从系统角度出发,将安全问题视为控制问题,找到系统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并结合原因分析,最终提出功能安全要求。利用该方法对某开发阶段自动驾驶清扫车进行安全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功能安全要求,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功能安全 预期功能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的软件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燕 钟德明 尹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238-240,共3页
通过分析、总结已有的危险分析技术,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总结、形成了软件安全性技术框架。其次,对比已有的分析方法,明确了一种适合软件密集系统的危险分析方法。最后使用STPA方法对飞机除冰系统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总结已有的危险分析技术,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总结、形成了软件安全性技术框架。其次,对比已有的分析方法,明确了一种适合软件密集系统的危险分析方法。最后使用STPA方法对飞机除冰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安全性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除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的软件安全性需求分析与验证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秦楠 马亮 黄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261-3266,共6页
针对传统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缺乏自动化实现手段、自然语言结果分析存在歧义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PA的软件安全性需求分析与验证方法。首先,提取软件安全性需求,并利用算法将其转化为形式化表达式;其次,建立状态图模型来描... 针对传统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缺乏自动化实现手段、自然语言结果分析存在歧义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PA的软件安全性需求分析与验证方法。首先,提取软件安全性需求,并利用算法将其转化为形式化表达式;其次,建立状态图模型来描述软件安全控制行为逻辑,并将其转化为程序可读的形式化语言;最后,采用模型检验技术进行形式化验证。结合某武器发射控制系统案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安全需求分析的自动化生成与形式化验证,解决了传统方法对于人工干预的依赖问题及自然语言描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软件安全需求 形式化方法 模型检验 武器发射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的定检维修疲劳致因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晓强 贺非 +2 位作者 贺强 徐晨 林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14502-14510,共9页
定检中机务人员的疲劳会导致失误、遗忘、错误等人为差错,极大增加了民机发生事故的概率。为有效分析和控制定检中机务人员的疲劳,综合考虑人-机-环因素交互的危害,建立了规范化定量化的安全性分析模型。首先运用功能可变性描述规则(fun... 定检中机务人员的疲劳会导致失误、遗忘、错误等人为差错,极大增加了民机发生事故的概率。为有效分析和控制定检中机务人员的疲劳,综合考虑人-机-环因素交互的危害,建立了规范化定量化的安全性分析模型。首先运用功能可变性描述规则(functional variability of rules,RFV)和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对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s-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定检中机务人员疲劳致因与控制的综合分析模型,识别出定检中可变性指数较高的交互回路,分析出75种疲劳致因并制定出11条疲劳管理规范。最后利用形式化工具对机务人员疲劳影响定检模块这一过程进行演绎,查找制约民航安全的因素,为航空公司持续适航安全性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务人员 疲劳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功能可变性描述规则(RFV) 统一建模语言(U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闫宏伟 燕飞 +2 位作者 张仕杰 牛儒 唐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5-59,63,共6页
使用STPA(系统理论过程分析)安全分析方法,针对北京燕房线实际设计案例中的典型系统级危险源,选取列车进站停车运营场景建立相应的分层控制结构模型,辨识不安全控制行为,分析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危险致因和安全约束,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转化... 使用STPA(系统理论过程分析)安全分析方法,针对北京燕房线实际设计案例中的典型系统级危险源,选取列车进站停车运营场景建立相应的分层控制结构模型,辨识不安全控制行为,分析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危险致因和安全约束,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安全需求和防护措施。表明STPA方法分析过程全面深入,不仅可以分析技术系统,还可以分析运营组织中的人为因素,可以更加全面辨识运营场景中所涉及的危险致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系统 安全分析方法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安全约束 系统分层控制结构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的无人艇航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蔡国伟 安金鑫 杨少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675-4681,共7页
近年来,水上交通正朝着无人化、自主化方向发展。水面无人艇是水上交通工具中尺度较小、自主化程度较高的一类。面对复杂的海洋环境,高度集成的无人艇难免由于组件交互失效、内外干扰等造成航行安全事故。在无人艇设计过程中提高其安全... 近年来,水上交通正朝着无人化、自主化方向发展。水面无人艇是水上交通工具中尺度较小、自主化程度较高的一类。面对复杂的海洋环境,高度集成的无人艇难免由于组件交互失效、内外干扰等造成航行安全事故。在无人艇设计过程中提高其安全性成为面向水上应用的无人艇研发的重要环节。为此,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评估无人艇航行安全并给出安全优化对策。针对Pixhawk无人艇软硬件架构搭建事故致因模型。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分析系统级危险、不安全控制行为及原因。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航行安全性的设计建议,从控制系统角度提高了Pixhawk无人艇航行安全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水面无人艇 安全性 Pixhaw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的安全关键软件安全性验证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鹏 吴康 +2 位作者 阎芳 汪克念 张啸晨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98-3303,共6页
现代安全关键系统的功能实现越来越依赖于软件,这导致软件的安全性对系统安全至关重要,而软件的复杂性使得采用传统安全性分析方法很难捕获组件交互过程带来的危险。为保证安全关键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的... 现代安全关键系统的功能实现越来越依赖于软件,这导致软件的安全性对系统安全至关重要,而软件的复杂性使得采用传统安全性分析方法很难捕获组件交互过程带来的危险。为保证安全关键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的软件安全性验证方法。在安全控制结构基础上,通过构建带有软件过程模型变量的过程模型,细化分析危险行为发生的系统上下文信息,并以此生成软件安全性需求。然后通过设计起落架控制系统软件,采用模型检验技术对软件进行安全性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系统级层面有效识别出软件中潜在的危险控制路径,并可以减少对人工分析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 软件安全 形式化 模型检验 起落架控制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TPA的民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谭娜 马金亮 高源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136,共7页
民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作为飞机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关系着机身结构及机载人员的安全。针对民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安全性分析缺乏精准定量分析方法的问题,为有效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提出基于STPA-DEMATEL-ANP的安全性分析模型。模型根据... 民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作为飞机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关系着机身结构及机载人员的安全。针对民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安全性分析缺乏精准定量分析方法的问题,为有效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提出基于STPA-DEMATEL-ANP的安全性分析模型。模型根据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确定系统级危险,构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并以此分析潜在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并识别相关致因因素,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DEMATEL)及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对致因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得到关键致因,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分析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分析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座舱压力控制系统 DEMATEL-A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与系统理论融合的地下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风险评价方法
9
作者 胡瑾秋 肖慈盼 +1 位作者 许子涵 刘若昕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22,共11页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因井况复杂、动态交互性强,存在井筒窜气及封堵失效等高风险隐患。现有封堵井施工风险评价方法多依赖定性分析,难以量化关键因素间的非线性影响,且传统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存在...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因井况复杂、动态交互性强,存在井筒窜气及封堵失效等高风险隐患。现有封堵井施工风险评价方法多依赖定性分析,难以量化关键因素间的非线性影响,且传统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存在主观偏差问题。为此,基于模糊集理论改进DEMATEL算法,通过量化专家判断与引入原因度—中心度权重优化机制,构建了从系统级事故到不安全控制行为(UCA)的动态因果路径;然后结合概率阈值判定与多级风险传递分析,实现关键风险因素的定量排序与演化机理解析,最后建立了一种融合模糊逻辑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 STPA)的多尺度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融合改进的模糊DEMATEL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能有效量化关键风险因素,通过引入原因度和中心度优化权重计算,显著降低了主观偏差,改进后方法的皮尔逊积矩(Pearson)相关系数优于传统模糊DEMATEL;(2)改进后的多级分析能对多个相互影响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尺度的风险评价,确定不同风险因素的优化权重、相互间的因果关系、整体概率分布和传递路径;(3)多级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揭示了不安全控制行为动态演化机制。结论认为,案例验证识别结果与施工现场实际风险高度吻合,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关键风险因素,且能够克服专家评价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为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系统精准风险管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老井封堵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模糊集理论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 施工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TPA-DEMATEL的智能航电系统致因要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嘉琛 董磊 +2 位作者 陈曦 梁博尧 王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3-2033,共11页
针对智能航电系统在非线性耦合运行场景下产生的预期功能安全(safety of the intended functionality,SOTIF)问题,提出一种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 针对智能航电系统在非线性耦合运行场景下产生的预期功能安全(safety of the intended functionality,SOTIF)问题,提出一种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相结合的致因分析框架。首先,在定义系统级危险的基础上构建安全控制结构,识别其不安全控制行为并提取与智能化缺陷相关的STPA致因要素。接下来,引入毕达哥拉斯模糊加权平均算子和闵可夫斯基距离对传统DEMATEL方法进行优化,专家根据控制反馈回路对致因要素进行评价并计算其中心度与原因度。最后,分析STPA致因要素与SOTIF致因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给出关键致因要素的风险减缓措施。以单一飞行员驾驶(single-pilot operation,SPO)模式下的虚拟驾驶员助理系统为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STPA-DEMATEL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关键致因要素,且能够克服专家评价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为智能航电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航电系统 单一飞行员驾驶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 毕达哥拉斯模糊理论 致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PA和Bow-Tie模型的地面无人平台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1
作者 肖扬 苏波 +2 位作者 纪超 杨德真 周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53-161,共9页
随着地面无人平台(Unmanned Ground Vehicles,UGVs)在复杂作业环境中的潜在应用和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确保其自主行为的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提出一种结合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和Bow-Tie模型的地面... 随着地面无人平台(Unmanned Ground Vehicles,UGVs)在复杂作业环境中的潜在应用和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确保其自主行为的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提出一种结合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和Bow-Tie模型的地面无人平台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围绕遥控操作地面无人平台系统安全,通过STPA方法识别UGV系统中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及其潜在风险,并利用Bow-Tie模型分析从损失致因场景到可能事故后果的事件链,得到风险传播路径和风险扩散路径。最终,基于Bow-Tie分析结果确定主被动安全分级控制措施,并通过自主安全控制器实现了系统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无人平台 自主安全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Bow-Tie 主被动安全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系统方法的飞机复杂系统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耀华 温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04-3911,共8页
面对日益复杂的飞机系统,传统的安全性分析方法对复杂系统间的不安全交互行为和危险源的识别能力不足。为有效评价持续适航阶段的飞机系统安全性,提出了一种融合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和动态故障树(dyn... 面对日益复杂的飞机系统,传统的安全性分析方法对复杂系统间的不安全交互行为和危险源的识别能力不足。为有效评价持续适航阶段的飞机系统安全性,提出了一种融合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和动态故障树(dynamic fault tree,DFT)的改进的STPA安全性分析方法和评价模型。模型采用STPA识别出不安全控制行为和致因因素,并将其与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相融合,以事故致因理论优化致因分析方法,计算得出不安全控制行为发生概率并确定系统潜在危险的关键致因因素。以飞机起落架系统为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TPA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对系统危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为持续适航阶段的安全性分析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复杂系统 安全性分析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动态故障树(DFT) 飞机起落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因的船舶极地航行过程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陈炎 吴建军 +1 位作者 朱兵 孟祥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4,共8页
为探究船舶极地航行过程中的人机环系统性影响,从人为因素视角出发,构建极地航行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PN),辨识出人-组织因素在浮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因子;建立适用于极地航行环境的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PN),并采用... 为探究船舶极地航行过程中的人机环系统性影响,从人为因素视角出发,构建极地航行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PN),辨识出人-组织因素在浮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因子;建立适用于极地航行环境的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PN),并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STPA)分析极地航行过程中不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反馈信息的突出危险。研究结果表明:冰困事故是由复杂的动态系统过程中不安全的控制反馈行为所导致,船舶资源保障和船员极地航行专业素质安全约束力是事故防控的关键。研究结果揭示人为因素对船舶冰困事故发生及后果严重性的影响机理,对全行业提升船员岗位适任能力和应急响应效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航行 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 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 船员教育与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PA-Bayes模型的航空事故致因分析与风险评估
14
作者 孙晓哲 王家璇 杨建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714-8724,共11页
通过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方法识别航空事故危险因素,属于定性分析过程,无法定量地评估各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STPA与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结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 通过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方法识别航空事故危险因素,属于定性分析过程,无法定量地评估各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STPA与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结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以捷蓝航空A320飞机襟翼事故为例,通过STPA方法构建了襟翼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模型并全面地分析了潜在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及相关致因场景。随后将STPA定性分析结果转化为可定量分析的贝叶斯网络模型,从而识别出事故中的内部交互逻辑以及影响度较高的致因因素,提出全面的安全性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为液压源故障,而动力传输组件(power transmission unit,PTU)故障和液压管路泄漏是导致液压源失效的主要原因,关键重要度分别为0.688和0.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分析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贝叶斯网络(BN) 致因分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PA的机载平视显示系统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鹏 李浩 +1 位作者 赵长啸 邢培培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69-1476,共8页
平视显示(Head-up Display,HUD)系统属于航电安全关键系统,可以提高低能见度下的飞机运行安全,需要在系统研制过程中开展完善的风险识别与分析。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传统方法很难捕获系统组件交互带来的危险。为此,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 平视显示(Head-up Display,HUD)系统属于航电安全关键系统,可以提高低能见度下的飞机运行安全,需要在系统研制过程中开展完善的风险识别与分析。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传统方法很难捕获系统组件交互带来的危险。为此,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对HUD进行分析,充分考虑系统的多方交互,识别系统潜在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同时利用时间自动机理论及其工具UPPAAL对系统进行建模,验证STPA识别的不安全控制行为;最后设计了一个路径算法,对导致其发生的危险路径进行检索。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出系统潜在的危险及其原因,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分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飞机 航空电子系统 平视显示系统 安全性分析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时间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IMA通用系统管理的STPA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肖国松 刘嘉琛 +2 位作者 董磊 孙紫荆 赵长啸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4,共7页
通用系统管理(GSM)是综合模块化航电(IMA)系统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解决传统安全性分析方法难以捕获复杂系统中组件交互所带来的危险。首先,研究GSM的工作环境及相关组件的功能划分,确定层次化系统管理的工作流程;其次,面向GSM建... 通用系统管理(GSM)是综合模块化航电(IMA)系统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解决传统安全性分析方法难以捕获复杂系统中组件交互所带来的危险。首先,研究GSM的工作环境及相关组件的功能划分,确定层次化系统管理的工作流程;其次,面向GSM建立基于系统理论事故过程的扩展模型,并通过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对动态重构实例的不安全控制行为(UCA)进行识别,生成相关致因场景及其对应的安全性需求;最后,通过时间自动机对实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逻辑和时序的完整性及UCA的可达性,可为GSM的安全性分析提供形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模块化航电(IMA) 通用系统管理(GSM)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动态重配置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MP框架下化学品船智能液货系统风险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席永涛 贾哲 +1 位作者 付姗姗 吴建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5-1013,共9页
为分析化学品船智能液货系统的安全性,采用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ystem-Theoretic Accident Model and Processes, STAMP)方法,构建了化学品船智能液货系统控制反馈模型;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 ST... 为分析化学品船智能液货系统的安全性,采用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ystem-Theoretic Accident Model and Processes, STAMP)方法,构建了化学品船智能液货系统控制反馈模型;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 STPA),确定系统级事故,识别不安全控制行为并分析不安全控制行为关键致因;将不安全控制行为作为风险因素,利用三角模糊数对不安全控制行为风险进行量化。结果表明,26种不安全控制行为中,泵管阀动态调节、人员监测、数据采集、货品相容性判定等因素对风险影响程度较高。该分析结果可为化学品船智能液货系统的应用和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运输生产安全 智能液货系统 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PA-FCM模型的自主航行船舶功能系统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秦庭荣 周歆捷 +1 位作者 何荥杰 陈伟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4,共7页
为探析自主航行船舶(MASS)功能系统之间的失效机制,提升航行安全,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与模糊认知图(FCM)方法相结合,构建MASS功能系统失效特征分析模型。通过STPA方法对功能系统的控制/反馈关系建模,确定27个控制关系与43个反... 为探析自主航行船舶(MASS)功能系统之间的失效机制,提升航行安全,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与模糊认知图(FCM)方法相结合,构建MASS功能系统失效特征分析模型。通过STPA方法对功能系统的控制/反馈关系建模,确定27个控制关系与43个反馈关系,分析潜在的不安全控制行为(UCA)及其产生的关键致因,在此基础上,运用FCM方法构建各功能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反演出最终稳态下的相对失效概率。结果表明:最为核心的功能模块为电力系统、虚拟船长系统、动力定位系统、避碰系统,其稳定值占比分别为7.66%,7.62%,7.47%,7.14%,应优先确保其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模糊认知图(FCM) 自主航行船舶(MASS) 功能系统 失效概率 控制/反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自动驾驶决策系统安全分析与策略设计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君毅 刘力豪 +1 位作者 周堂瑞 邢星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0-1817,共8页
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提出了一种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决策系统的安全性开发方法。该方法应用在一个城市自动驾驶决策系统的原型开发阶段,通过安全分析得到系统的70个不安全控制行为。针对其中3个... 基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提出了一种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决策系统的安全性开发方法。该方法应用在一个城市自动驾驶决策系统的原型开发阶段,通过安全分析得到系统的70个不安全控制行为。针对其中3个功能状态,分析得到10个不安全控制行为原因,提出9个安全策略。应用其中一个典型安全策略进行系统改进,通过仿真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方法设计的安全策略有效可行,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自动驾驶决策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决策系统 预期功能安全(SOTIF)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STPA和DEMATEL-ISM的民机起落架收放系统风险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宝惠 韩文瑞 +2 位作者 肖海建 高源 陈怡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85-2894,共10页
为从系统整体角度完成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风险辨识和影响分析,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实验室分析-解释结构模型(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为从系统整体角度完成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风险辨识和影响分析,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实验室分析-解释结构模型(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DEMATEL-ISM)相结合来开展分析。首先,定义事故和系统级危险,以民机进近阶段放下起落架为例,运用STPA完成对风险因素的系统化辨识;其次,基于最大平均熵减(Maximum Mean De-entropy,MMDE)算法帮助DEMATEL-ISM模型确定阈值,完成对风险因素影响的重要性分析并识别可能引发系统级危险的风险传递路径,据此挖掘关键致因场景,以给出风险预防建议。结果显示:线路性能退化或失效、位置作动控制组件(Position Action Control Unit,PACU)核心处理器故障为关键原因因素,收放作动筒作动异常、机组成员操作不当、起落架指示灯显示异常、起落架液压选择阀作动异常、PACU信息接收有误为关键结果因素,这些因素均涉及多条可能引发系统级危险的风险传递路径,应予以重点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起落架收放系统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关键因素 风险传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