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芫荽基因组中NBS-LRR家族基因的鉴定及系统演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钱兰华 孙小芹 +1 位作者 邹鑫 张艳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66,共10页
基于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inn.)基因组测序结果,利用BLAST和HMMER软件对芫荽基因组中的NBS-LRR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分析这些基因在芫荽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和复制类型,对芫荽、旱芹(Apium graveolens Linn.)和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 基于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inn.)基因组测序结果,利用BLAST和HMMER软件对芫荽基因组中的NBS-LRR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分析这些基因在芫荽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和复制类型,对芫荽、旱芹(Apium graveolens Linn.)和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inn.)基因组中的NBS-LRR家族基因进行系统演化分析,并对鉴定的NBS-LRR家族基因在芫荽根、茎、叶和花中的表达丰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芫荽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91个NBS-LRR家族基因,属于CNL、TNL和RNL 3个亚类,各包含122、62和7个基因。有155个NBS-LRR家族基因被定位到芫荽的11条染色体上,其中,7号染色体上的NBS-LRR家族基因最多(33),6号染色体上的NBS-LRR家族基因最少(2);这些基因可划分成98个位点,包括72个单基因位点和26个多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1.6个基因,其中,多基因位点分布在1号、2号、3号、4号、7号、9号和10号染色体上,共包含83个NBS-LRR家族基因,平均每个多基因位点3.2个基因。在定位到染色体上的NBS-LRR家族基因中,分散重复基因最多(91),串联重复和近端重复基因较多(分别为34和26),而片段重复基因最少(4)。系统演化分析结果表明:芫荽、旱芹和野胡萝卜基因组中的NBS-LRR家族基因按照CNL、TNL和RNL亚类聚成3个分支,并且芫荽、旱芹和野胡萝卜的多数NBS-LRR家族基因各自聚集,说明NBS-LRR家族基因在供试3个种类分化后发生了物种特异性扩张。芫荽NBS-LRR家族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多数NBS-LRR家族基因能够在芫荽不同器官中表达,但表达丰度很低。综上所述,芫荽基因组中的NBS-LRR家族基因较少,在染色体间分布不均匀,并且绝大多数NBS-LRR家族基因在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荽 植物抗病基因 NBS-LRR家族基因 鉴定 系统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信息机器学习的复杂系统长时间演化分析
2
作者 曹瑞 刘燕斌 裔扬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1-2052,共12页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能够将物理信息用于数值预测中,是机器学习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数值解中一种有前途的应用.但是原始PINN方法在复杂非线性系统预测和长时间范围稳定准确预测方面存在固有缺陷.为了能够利用PINN方法长期有效预测飞...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能够将物理信息用于数值预测中,是机器学习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数值解中一种有前途的应用.但是原始PINN方法在复杂非线性系统预测和长时间范围稳定准确预测方面存在固有缺陷.为了能够利用PINN方法长期有效预测飞行器的复杂非线性偏微分运动学方程,本文对原始PINN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PINN方法.该方法将系统长时域积分分解为具有不同初始状态的短时域,通过采集随机初始条件的短时域偏微分方程数值解作为训练数据,使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性,以对复杂系统进行有效且稳定地长时间演化预测.此外,该方法通过构建自适应权重,强迫算法专注于系统中的复杂/求解困难区域,以解决原始PINN方法在处理复杂系统时网络梯度消失的问题,提高PINN方法对复杂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预测精度.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在飞行器的复杂非线性偏微分运动学方程长周期演化分析上,以验证本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系统演化分析 非线性系统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斌 李佩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解决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研究中的空间数据管理与空间分析问题,设计并开发了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系统,利用GIS空间分析建模技术构建了地下水动力场分析模型、地下水化学场分析模型和地下水环境演化效应分析模型,通过编程实现了相应的... 为了解决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研究中的空间数据管理与空间分析问题,设计并开发了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系统,利用GIS空间分析建模技术构建了地下水动力场分析模型、地下水化学场分析模型和地下水环境演化效应分析模型,通过编程实现了相应的系统功能。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典型研究区进行了实例验证,应用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系统对研究区地下水环境进行分析,验证了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模型的可靠性,检验了所开发的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系统的实用性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 演化分析系统 空间分析 GIS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IPv4/IPv6)宏观拓扑结构生命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晓 赵海 +2 位作者 李少锋 王进法 李鹤群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4-833,共10页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待互联网演化,可以操控并引导网络演化方向,预测未来互联网结构与功能的发展趋势.择取CAIDA互联网全球研究机构2010—2014年互联网IPv4及IPv6全网探测数据.将Eigen对"生命特征"的定义与互联网宏观拓扑特征...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待互联网演化,可以操控并引导网络演化方向,预测未来互联网结构与功能的发展趋势.择取CAIDA互联网全球研究机构2010—2014年互联网IPv4及IPv6全网探测数据.将Eigen对"生命特征"的定义与互联网宏观拓扑特征量的定义融合:以标准网络结构熵表征网络代谢行为;以1-25核网络度分布频度变化描述网络自复制特性;从网络平均聚集系数及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的演化情况观测互联网自复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对比分析互联网3种生命特征,发现IPv4与IPv6互联网均具有生命特征,且IPv6的生命特征较IPv4更明显,网络拓扑更具生命力.从互联网宏观拓扑中提取生命特征,是将生物学思想成功引入互联网领域的标志,这不仅对未来互联网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研究方法和更大的研究空间,更为有效地实现网络功能、预测并指导互联网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宏观拓扑 IPV4 IPV6 生命特征 系统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滇南地区莲雾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维峰 何鹏搏 +6 位作者 陈红梅 夭莹云 李晶萍 于龙凤 曲鹏 葛宇 谭万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1,共9页
莲雾炭疽病是国内外莲雾种植区的常年流行病及引起严重经济损失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但不同地区的病原菌种可能不同.该研究主要描述云南省南部发生的莲雾炭疽病症状,分离纯化病原菌并鉴定其种类.经观察,此莲雾炭疽病的典型病斑为椭圆或... 莲雾炭疽病是国内外莲雾种植区的常年流行病及引起严重经济损失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但不同地区的病原菌种可能不同.该研究主要描述云南省南部发生的莲雾炭疽病症状,分离纯化病原菌并鉴定其种类.经观察,此莲雾炭疽病的典型病斑为椭圆或不规则形,中央区灰白色,周围褐色,最外围有一黄色晕圈;后期病斑扩展形成不规则大斑或枯斑;病害侵染果实引起腐烂变质.通过分离培养和纯化获得7个真菌菌株,柯赫氏致病性试验表明从西双版纳和普洱两地样品中获得的LWTJ2和LB4为致病菌株.两菌株形态特征相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的菌落为圆形,白色或淡黄白色,边缘光滑齐整,表面呈绒毛状,气生菌丝发达;后期菌落颜色稍加深,中央区灰黑色并产生大量蛋橙色分生孢子团;在显微镜下观察,病菌菌丝透明,分隔,呈锐角或近直角分枝;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两端盾圆,大小为9.8~18.0(平均13.9±2.1)μm×4.5~6.0(平均5.5±1.0)μm;未观察到病菌的有性型.采用ITS1/ITS4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两菌株的rDNA-ITS序列均为545 bp(GenBank登录号为OL963924和OL413460).Blast-n比对和系统演化树分析表明,两个菌株Blast-n相似度及在演化树上聚集于同一末端分枝的置信限均为100%;两者与暹罗刺盘孢Collectotrichum siamense WZ-365菌株(Acc.No.MN856443)对比的相似度为99.08%,在系统演化树中与暹罗刺盘孢聚于同一末端分枝的置信限为96%.该研究较详细地观察记载了滇南地区莲雾炭疽病的症状及病原菌的形态特征,根据形态学与rDNA-ITS序列的Blast-n对比和演化树分析鉴定获得的LWTJ2和LB4菌株均属于暹罗刺盘孢C.siamense.这是莲雾炭疽病的一种新病原真菌,其进一步证明了莲雾炭疽病病原菌的多样性,也为该病害的诊断监测和有效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雾炭疽病 暹罗刺盘孢 病害症状 病菌形态特征 rDNA-ITS序列 Blast-n和系统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