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隔夜Shibor的商业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崔婕 段雨辰 沈沛龙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8-42,共5页
流动性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和监管层的重视。采用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报价数据(Shibor O/N),从宏观系统性角度,对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面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化... 流动性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和监管层的重视。采用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报价数据(Shibor O/N),从宏观系统性角度,对我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面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其波动率和宏观经济杠杆变化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影响非常显著。因此,商业银行与监管当局需根据其具体运行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防范系统流动性危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系统流动性风险 隔夜Shib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市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动态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佟孟华 余世奎 HAN Shuang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文按照Gibson和Mougeot(2004)的基本框架,直接建立二元均值GARCH(1,1)—Diagonal BEKK模型,按市场态势分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在整个样本期还是在三个子样本期,市场风险溢... 本文按照Gibson和Mougeot(2004)的基本框架,直接建立二元均值GARCH(1,1)—Diagonal BEKK模型,按市场态势分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在整个样本期还是在三个子样本期,市场风险溢价都存在,而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存在不具有稳定性,它随着样本期选择的不同而变化。市场超额收益、市场流动性波动持续性和协同波动的持续性也随样本期的选择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 风险溢价 二元均值GARCH模型 系统流动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度量——基于流动性错配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高磊 许争 杜思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16,共7页
文章度量了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大小。通过构建银行体系流动性错配指数来衡量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剩余水平,并模拟出银行体系流动性错配指数的分布函数,据此计算出在某一流动性错配水平下发生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条件概率。结... 文章度量了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大小。通过构建银行体系流动性错配指数来衡量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剩余水平,并模拟出银行体系流动性错配指数的分布函数,据此计算出在某一流动性错配水平下发生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条件概率。结果发现,当前中国银行体系发生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条件概率不大,整体上风险可控。但商业银行资产方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方的融资流动性风险正变得日益复杂,这也造成了银行流动性错配程度的不确定性增加,一旦流动性错配水平继续下降,就极有可能引发银行体系的系统流动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错配指数 系统流动性风险 独立成分分析法(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牛熊市差异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曾志坚 唐述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0,共5页
从行业和市场行情变化出发研究了股票市场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差异。以沪深300指数和沪深300行业指数为对象,选取的样本期间横跨牛市行情和熊市行情,采用二元均值GARCH(1,1)——Diagonal BEKK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混合市场行... 从行业和市场行情变化出发研究了股票市场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差异。以沪深300指数和沪深300行业指数为对象,选取的样本期间横跨牛市行情和熊市行情,采用二元均值GARCH(1,1)——Diagonal BEKK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混合市场行情下,总体样本和行业样本的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都不显著,在牛市行情下,不存在系统流动性风险,而在熊市行情下,系统流动性风险显著存在,并且不同行业的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流动性风险 风险溢价 股票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考察与控制——基于资产抛售价格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降刚 沈沛龙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6,共8页
基于银行业在宏观风险来临时出现的流动性不足和系统性风险,通过建立DSGE-VAR模型,考量银行业在宏观经济运行框架下的系统流动性风险,结果发现:银行同业借贷、其他证券资产和交易性负债业务的综合作用会使得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总体增大... 基于银行业在宏观风险来临时出现的流动性不足和系统性风险,通过建立DSGE-VAR模型,考量银行业在宏观经济运行框架下的系统流动性风险,结果发现:银行同业借贷、其他证券资产和交易性负债业务的综合作用会使得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总体增大,银行如果想要降低存款提取率对其流动性的影响,就要在银行间市场停止拆出资金、出售政府证券及其他流动资产,并出售潜在的流动性较低的资产。从监管层面来讲,应当通过监管的引导效应将交易性负债进行转化,引导同业借贷和其他证券资产业务向平衡区域集中,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银行其他证券资产业务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 资产抛售价格 系统流动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Copula函数的系统流动性风险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金鑫 朱元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166,共5页
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的度量与规避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从流动性传导视角,构建了包括银行间市场、证券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在内的三市场流动性间相互作用及影响的系统流动性风险度量框架,分析三市场间系统流动性风险的传播... 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的度量与规避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从流动性传导视角,构建了包括银行间市场、证券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在内的三市场流动性间相互作用及影响的系统流动性风险度量框架,分析三市场间系统流动性风险的传播路径。基于相应的Copula函数模型验证金融体系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存在性,研究发现:银行间流动性与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流动性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但是对于证券市场流动性和房地产市场流动性,财富效应使其同向变动、相互带动;而替代效应和投资资产组合理论又认为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相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流动性风险 证券市场 房地产市场 商业银行 动态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双循环背景下的系统性流动性风险:基于错层的自然实验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金甜 胡聪慧 郑建明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123,共13页
个股流动性与市场其他股票流动性之间存在共振,是引发资本市场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来源。资本市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对外需推进高水平开放,对内需实现系统性稳定。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流动性共振视角出发,以"沪深港通"的实施... 个股流动性与市场其他股票流动性之间存在共振,是引发资本市场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来源。资本市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对外需推进高水平开放,对内需实现系统性稳定。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流动性共振视角出发,以"沪深港通"的实施为契机,采用错层的自然实验方法首次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我国A股市场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信息不对称和库存风险对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深层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显著降低了上市企业的股票系统性流动性风险,发挥了稳定市场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境外机构投资者引入,可促使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增加、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是降低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影响路径;但在下跌市场行情下,受境外机构投资者库存风险限制,股票系统性流动性风险会增加,从而弱化了上述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双循环 系统流动性风险 沪深港通 信息不对称 库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CAPM模型的股票流动性风险构成及其经济意义解释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延军 金相杉 +1 位作者 王丽颖 张蒙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5-79,共5页
以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优化为出发点,构建调整的流动性资产定价模型(M-LCAPM模型),研究股票流动性风险构成及其对股票定价的影响。根据M-LCAPM模型,股票流动性对期望收益率的影响途径包括: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风险,其中流动性风险可以细分... 以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优化为出发点,构建调整的流动性资产定价模型(M-LCAPM模型),研究股票流动性风险构成及其对股票定价的影响。根据M-LCAPM模型,股票流动性对期望收益率的影响途径包括: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风险,其中流动性风险可以细分为个股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流动性风险。个股流动性风险是指流动性成本的波动幅度和单个股票收益率对其流动性的敏感度;系统流动性风险则包括单个股票流动性与市场整体流动性的共变性、单个股票的收益率对市场整体流动性的敏感度以及单个股票的流动性对市场收益率的敏感度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行为优化 M-LCAPM模型 个股流动性风险 系统流动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