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扼住暴力的喉咙:《天赋寓言》中的恐惧书写与美国的系统性暴力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麟
汪小玲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美国非裔女性科幻作家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的星云奖获奖作品《天赋寓言》将目光投向于2032年沦为恶托邦的美国,聚焦笼罩在整个社会的恐惧情感,深刻揭露美国的制度痼疾和社会积弊,竭力召唤人们的警醒和行动。小说中人物普遍流露的恐...
美国非裔女性科幻作家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的星云奖获奖作品《天赋寓言》将目光投向于2032年沦为恶托邦的美国,聚焦笼罩在整个社会的恐惧情感,深刻揭露美国的制度痼疾和社会积弊,竭力召唤人们的警醒和行动。小说中人物普遍流露的恐惧源于嵌入美国经济和政治结构中的系统性暴力,既反映出美国社会的系统性暴力直接威胁到个体和群体生存,也反向激发个人重获主体性和集体爆发凝聚力,促使人类建立起跨越阶层、种族、性别、国界的情感共同体,为抗击和消除系统性暴力生发新思路,融合新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赋寓言》
情感共同体
系统
性
暴力
星云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命政治视域下资本主义暴力的分析与批判——以巴特勒、齐泽克和韩炳哲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孔明安
刘婵婵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119,共8页
21世纪以来有关当代资本主义暴力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热点。国外学者认为当前暴力类型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它将自身呈现为某种无害的、必要的、正当化的、合法化的东西”,[1]常常以不可见的甚至看似中立化的形式出现。巴特勒和齐泽...
21世纪以来有关当代资本主义暴力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热点。国外学者认为当前暴力类型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它将自身呈现为某种无害的、必要的、正当化的、合法化的东西”,[1]常常以不可见的甚至看似中立化的形式出现。巴特勒和齐泽克聚焦于宏观的资本主义政治权力、制度体系等层面的暴力,分别从政治伦理、精神分析视角对这一问题予以探讨。如果说巴特勒和齐泽克所理解的暴力是以抵御他者为目的的排斥性力量,那么韩炳哲所指认的暴力则是以“他者的消失”为表征的肯定性力量。究其根源,韩炳哲认为,从规训社会到绩效社会的演变中,治理术正在进行微妙的拓扑式置换,即关于肉体惩戒的规训权力渐次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深层次的精神意志的操纵。由此,主体的“去心理化”为肯定性暴力的滋生清理出空间。从宏观系统层面到微观心理层面,无孔不入且日益隐蔽的暴力渗透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全部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政治
国家
暴力
系统暴力
肯定性
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扼住暴力的喉咙:《天赋寓言》中的恐惧书写与美国的系统性暴力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麟
汪小玲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培训部与海外合作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负情感问题与情感共同体研究”(编号:20BWW061)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项目“种族·性别·后工业——美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负情感书写与平权文化软实力研究”(编号:2018114028)的阶段性成果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编号:2021114020)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编号:202206905001)资助。
文摘
美国非裔女性科幻作家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的星云奖获奖作品《天赋寓言》将目光投向于2032年沦为恶托邦的美国,聚焦笼罩在整个社会的恐惧情感,深刻揭露美国的制度痼疾和社会积弊,竭力召唤人们的警醒和行动。小说中人物普遍流露的恐惧源于嵌入美国经济和政治结构中的系统性暴力,既反映出美国社会的系统性暴力直接威胁到个体和群体生存,也反向激发个人重获主体性和集体爆发凝聚力,促使人类建立起跨越阶层、种族、性别、国界的情感共同体,为抗击和消除系统性暴力生发新思路,融合新力量。
关键词
《天赋寓言》
情感共同体
系统
性
暴力
星云奖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命政治视域下资本主义暴力的分析与批判——以巴特勒、齐泽克和韩炳哲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孔明安
刘婵婵
机构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11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批判研究”(16ZDA1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1世纪以来有关当代资本主义暴力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热点。国外学者认为当前暴力类型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它将自身呈现为某种无害的、必要的、正当化的、合法化的东西”,[1]常常以不可见的甚至看似中立化的形式出现。巴特勒和齐泽克聚焦于宏观的资本主义政治权力、制度体系等层面的暴力,分别从政治伦理、精神分析视角对这一问题予以探讨。如果说巴特勒和齐泽克所理解的暴力是以抵御他者为目的的排斥性力量,那么韩炳哲所指认的暴力则是以“他者的消失”为表征的肯定性力量。究其根源,韩炳哲认为,从规训社会到绩效社会的演变中,治理术正在进行微妙的拓扑式置换,即关于肉体惩戒的规训权力渐次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深层次的精神意志的操纵。由此,主体的“去心理化”为肯定性暴力的滋生清理出空间。从宏观系统层面到微观心理层面,无孔不入且日益隐蔽的暴力渗透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全部社会生活。
关键词
生命政治
国家
暴力
系统暴力
肯定性
暴力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D0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扼住暴力的喉咙:《天赋寓言》中的恐惧书写与美国的系统性暴力
孙麟
汪小玲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命政治视域下资本主义暴力的分析与批判——以巴特勒、齐泽克和韩炳哲为例
孔明安
刘婵婵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