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系统整体观解读与概念研究思考 被引量:9
1
作者 刘丽娜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2,共5页
立足系统整体观,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解读体育系统整体性的基础上思考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相关问题。研究认为:体育是由各种要素、子系统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关系下构成的系统整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 立足系统整体观,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解读体育系统整体性的基础上思考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相关问题。研究认为:体育是由各种要素、子系统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关系下构成的系统整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体育概念的界定,要注意把握体育事物整体的功能价值,体育本质探索考虑到体育各要素的内外联系,体育属归类考虑到体育系统的层次关系,体育内容确立应符合体育范畴的动态变迁。针对复杂的体育现象,体育概念研究要遵循体育系统整体观思维,以开阔的思维考察体育系统整体功能、综合的思维把握体育的内外联系、开放的思维进行体育现象的横纵比较、发展的思维看待体育的范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概念 体育现象 系统整体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系统整体观临床辨治代谢综合征的思考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可 刘铜华 +2 位作者 吴丽丽 张秀媛 冯兴中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325-328,334,共5页
中医系统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基本世界观。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组复杂的多因素聚集出现的严重危及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多是针对其中的单一因素进行干预,没有多靶点起效的干预措施。本文探讨中医整体观在代谢综合征... 中医系统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基本世界观。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组复杂的多因素聚集出现的严重危及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多是针对其中的单一因素进行干预,没有多靶点起效的干预措施。本文探讨中医整体观在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中医治疗等方面的运用,希望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系统整体观 代谢综合征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整体观与矛盾整体观——兼论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3
作者 许德祥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86年第4期40-47,共8页
社会主义四化建设需要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认真吸取当代自然科学成果,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系统整体观 系统科学 矛盾 社会主义 科学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法学下环境法的整体系统观及其实现路径
4
作者 欧阳恩钱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8,共14页
环境法的整体系统观是基于对环境法整体系统性的认识而形成的观念。系统论法学坚持法律的自创生和区分,以“系统/环境”替代“整体/部分”。环境法是法律系统分化出来的子系统,整体性指环境法作为子系统与它的环境的差异统一,系统性指... 环境法的整体系统观是基于对环境法整体系统性的认识而形成的观念。系统论法学坚持法律的自创生和区分,以“系统/环境”替代“整体/部分”。环境法是法律系统分化出来的子系统,整体性指环境法作为子系统与它的环境的差异统一,系统性指环境法与它的环境之间的动态关联。环境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是环境法系统分化的产物,它们之间互为系统与环境。偶联性和差异性是“动态关联”的基本特征,不存在理想的完全一致或一体化。整体系统观下的环境法实践是一种“共生式”环境法治,目标导向是它的运行机制,也勾连环境法治的运行和生态环境系统整体存在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系统 环境法 系统论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系统观视域下中国式环境法治现代化的宏观样态与建构方案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灿发 张祖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9,F0002,共9页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生态文明法治交融的产物,中国式环境法治现代化对于整体系统观的理论期许主要表现在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作为根本思想指南、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中汲取养分以及将“天人合一”的环境伦理观作为其...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生态文明法治交融的产物,中国式环境法治现代化对于整体系统观的理论期许主要表现在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作为根本思想指南、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中汲取养分以及将“天人合一”的环境伦理观作为其历史脉络三个维度。在宏观样态方面,整体系统观在中国式环境法治现代化中的融入主要体现在绿色低碳理念与经济发展需求深度融合的理念锚定、人际同构型环境利益公平分配格局的目标构筑和“环境权利—环境权力”二元架构均衡配置的范式转变三个场域。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式环境法治现代化应坚持以“整体系统观”作为“元理论”的方法支撑和价值指引,构建彰显环境法治现代化新内涵与新要求、多维度拓展环境法治现代化新道路的有机系统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系统 中国式环境法治现代化 理论向度 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及其方法论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勇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基于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整体的精准认识,赓续与拓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真实图景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基于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整体的精准认识,赓续与拓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真实图景的系统辩证思想,形成和确立了丰富完备、逻辑严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这一整体系统观锚定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目标任务,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系统层级观,坚持共同体构架的国内外合作治理的系统联动机制,对其内核“是什么”的问题作了精要而又深邃的回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层层追问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之道,彰显了其整体系统思维在回答生态文明建设根本性问题上的强大方法论功能;以系统工程方式“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全面系统展开,立体呈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鲜明的方法论特质,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恢宏壮丽的生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整体系统 生态困局 环境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系统观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法治保障
7
作者 孟昱含 付高魁 +2 位作者 侍恒 栗铭阳 陈冰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71-72,共2页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法治保障作为核心论题。整体系统观从全局性视角将政治思想、传统文化等学科糅于系统之内,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内在机理和法治保障的建构原理予以有机融合。以整体系统观为分析工具,针对黄河...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法治保障作为核心论题。整体系统观从全局性视角将政治思想、传统文化等学科糅于系统之内,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内在机理和法治保障的建构原理予以有机融合。以整体系统观为分析工具,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法治进路,立法方面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立法割裂、行政与地方立法冲突,执法方面流域的综合管理体制、部门分治秩序、管理机构监管不完善,司法方面管辖、裁量、执行等协作较为乏力。因此,应以系统治理理念推动制度落实,加强协作联动以实现功能整合,合理设置法律责任承担方式,积极调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整体系统 法治保障 良法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系统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法治建构的应然逻辑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祖增 王灿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88,共14页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以法治保障作为核心论题。整体系统观作为一种聚合于传统文化、政治思想及哲学理论等诸多学科的全景化研究视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机理与法治建构原理予以有机...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以法治保障作为核心论题。整体系统观作为一种聚合于传统文化、政治思想及哲学理论等诸多学科的全景化研究视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机理与法治建构原理予以有机统合,与黄河流域生态法治的秩序期待和构造逻辑相契合。以此为分析工具,整体系统观视域下的黄河流域生态法治向度应基于法理基础的铺陈与“良法善治”的建构两个理路展开。之于前者,黄河流域生态法治建构的法理基础以时间、理念与规范三个场域为基本构成,以纵向时间的回溯与预见、权力主义与专业主义的整合、公私法的交融为进阶呈现;之于后者,理想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法治构造应依照以下进路展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这部综合性立法为基础,对下位法进行补位与修订,建构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从提升流域治理效能的目标定位出发,以立法确立的流域协调机制为统筹,实现“环境权利—环境权力”二元架构均衡配置基础上法律实施机制的协同作用;以适度环境司法能动主义为价值遵循,塑造预防性价值为主、救济性功能为辅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障体系;建立“三位一体”守法机制,推动形成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守法、企业模范尊法、社会公众全民崇法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守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整体系统 法治建构 法理基础 良法善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系统观:中国生物多样性立法保护的应然逻辑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彤彤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0-141,共12页
检视当下依旧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发现碎片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无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整体系统观作为集系统性和整体性为一体的思维范式,与生物多样性自然属性和顶层设计所要求的整体保护和系统管理相契合,是重构生物多样... 检视当下依旧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发现碎片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无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整体系统观作为集系统性和整体性为一体的思维范式,与生物多样性自然属性和顶层设计所要求的整体保护和系统管理相契合,是重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应有逻辑。因此,在遵循整体系统观的逻辑指引下,凝练出适用于生物多样性整体领域的法律保护理念,以一部综合性立法为基础,对下位法进行补位和修订,对于构建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系统 生物多样性 生态文明 环境法 立法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系统观下中国行政法治现代化的内涵与完善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一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5,I0004,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中心命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切实推进必然包含法治现代化,在法治现代化中,行政法治的现代化不可或缺。以法哲学为基础的整体系统观的引入,为法治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方法论。中国行政法治... “中国式现代化”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中心命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切实推进必然包含法治现代化,在法治现代化中,行政法治的现代化不可或缺。以法哲学为基础的整体系统观的引入,为法治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方法论。中国行政法治现代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牢固的实践根基、高远的价值取向。基于整体系统观的方法论视角,为推进中国行政法治现代化建设,在宏观层面上需从“理念引领—顶层设计—模式塑造”三个维度升级行政法治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打造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模式;在微观层面上需加快构建完备的行政法律规范体系,持续健全高效的行政法治实施体系,逐步加强严密的行政法治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行政法治现代化 整体系统 内涵逻辑 系统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矛盾整体观
11
作者 许德祥 《学术论坛》 1987年第2期5-10,共6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认真吸取当代具体科学成果,是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系统科学,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认真吸取当代具体科学成果,是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系统科学,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必须积极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整体观 积极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整体 相互作用 系统科学 普遍性 矛盾辩证法 整体 内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科研整体协作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志斌 《大学教育科学》 1995年第4期36-39,共4页
论高校科研整体协作黄志斌(合肥工业大学)系统整体观的要义是“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的效应和各部分有机关联的机制。[1]高校科研协作的特点是具有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和学术联系的便利。这就是系统整体观与高校科研协作之间的交... 论高校科研整体协作黄志斌(合肥工业大学)系统整体观的要义是“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的效应和各部分有机关联的机制。[1]高校科研协作的特点是具有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和学术联系的便利。这就是系统整体观与高校科研协作之间的交合区。如果我们由此出发进一步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研 组成员 促进效应 协作效应 系统整体观 题组 课题 科研协作 创造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系统观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法治进路:梗阻、法理与向度
13
作者 张祖增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12-224,共13页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背景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将整体系统观作为一种方式变相嵌入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命题之中,以塑造整体主义思维范式...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背景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将整体系统观作为一种方式变相嵌入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命题之中,以塑造整体主义思维范式融贯其中的黄河流域生态法治话语体系与规范秩序。以整体系统观为分析工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治进路关涉问题导向、理论追溯与逻辑向度三个核心议题。于前者,黄河流域生态法治面临以“形式理性”为表征的黄河保护法律规范纵向体系化任务尚未完成、以“行政命令—控制”为内在逻辑的权威管制型法律实施机制存在漏洞、以“风险预防”为内核的动态回应性流域司法保障体系付之阙如三重梗阻;于中者,因应现代法治是融合时间、理念与规范而生成的特定统一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治构造的基本法理应沿循纵向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内在专业主义与权力主义的互动、外在公私法的交融而展开;于后者,为达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良法善治”的目标,宜构建“形神兼备”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塑造“软硬兼施”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执法体系以及建立“防治结合”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司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整体系统 黄河流域生态法治 良法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执法模式的反思与革新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海嵩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共15页
在新时代中国环境法治的议题中,环境治理体系的核心环节——环境行政执法是实现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强制型”“威权型”的环境执法模式,已经显露出无法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局限性。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在新时代中国环境法治的议题中,环境治理体系的核心环节——环境行政执法是实现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强制型”“威权型”的环境执法模式,已经显露出无法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局限性。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整体要求,本文主张建立整体化执法理念,推动环境执法从“强制型”向“共治型”的演变,通过对传统环境行政执法的“纠偏”,以便更好地适应包容性强、多元共治、刚柔并济、平等协商、协同互动治理目标的综合实现。为达成这一目标,本文基于系统整体观提出环境治理体系制度层面的深度优化策略,其中包括各类沟通性、非高权性环境行政行为的扩展应用,以及环境执法资源配置的精细化调整。这些措施旨在构建更加灵活和协同的环境治理机制,以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利益关系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环境执法 系统整体观 制度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科学系统”方法论的意义
15
作者 何玉德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2期9-13,24,共6页
迄今,人们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神秘的抽象的表达方式,仍误认为他的方法是远离自然科学的。美国当代哲学家卡尔约翰·弗莱德里希写道:“黑格尔由于把世界看成是实在的意识,因而对在笛卡儿、莱布尼兹和康德著作里显得那么重要的数学... 迄今,人们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神秘的抽象的表达方式,仍误认为他的方法是远离自然科学的。美国当代哲学家卡尔约翰·弗莱德里希写道:“黑格尔由于把世界看成是实在的意识,因而对在笛卡儿、莱布尼兹和康德著作里显得那么重要的数学(以及物理学)几乎缺乏任何兴趣。”这显然是极大的误解。恩格斯早就明确指出,黑格尔是马克思主义前“比较精密地研究过”辩证法的哲学家。恩格斯在写《自然辩证法》一书时有关黑格尔的论述摘引了一一七处,强调指出,“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黑格尔著作中的“广博的辩证法纲要”已经为十九世纪以三大发现为主体的自然科学方法做了理论准备。恩格斯对三大发现的哲学概括正是黑格尔的结构系统的整体思想的彻底唯物主义的发展。黑格尔的系统整体思想在现代辩证法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中日益显示其方法论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科学系统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 系统整体观 相互作用 方法论 三大发现 康德 自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河区域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16
作者 郑福军 《绿色科技》 2011年第12期52-53,共2页
分析了城市河流对于城市的主要功能作用,归纳总结了滨河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城市滨河地带景观规划设计的观念和理念。
关键词 城市滨河地带 规划 整体系统 环境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环境行政处罚制度变革的反思与完善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中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0,共12页
当前,我国环境行政处罚制度变革的实践探索大体存在生态环境领域“不予行政处罚”裁量权界限不清、行政处罚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责任重复适用、环境执法权“上收”与执法力量“下沉”相冲突等问题。提炼其共性特征可知,这些问题都可归... 当前,我国环境行政处罚制度变革的实践探索大体存在生态环境领域“不予行政处罚”裁量权界限不清、行政处罚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责任重复适用、环境执法权“上收”与执法力量“下沉”相冲突等问题。提炼其共性特征可知,这些问题都可归结为整体主义思维缺失导致的制度变革之间的冲突与抵牾问题。鉴于此,需依循整体系统观提升生态环境领域“不予行政处罚”的规范化水平,完善行政处罚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金钱类责任的折抵规则,并实现环境保护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与综合执法改革的有机衔接,以从事理与法理双重维度确保环境行政处罚制度变革的统筹性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规制 环境行政处罚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整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法律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卢群 肖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0-78,共9页
乡村振兴要破除机制体制弊端,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的局面。城市与农村环境是互为依托、相互影响的空间和利益整体,有着诸多的互补性和共生性。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要以系统整体观为引领,以城乡协调发展理念为指导,破除城... 乡村振兴要破除机制体制弊端,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的局面。城市与农村环境是互为依托、相互影响的空间和利益整体,有着诸多的互补性和共生性。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要以系统整体观为引领,以城乡协调发展理念为指导,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乡环境分割式治理模式,平衡城乡环境关系。而从协调的角度构建法律机制是实现城乡综合性、整体性治理,促进城乡环境治理法治化的重要路径和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区域协调 系统整体观 法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地貌学基本思想的认识和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希林 谭永贵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118,共7页
在总结地貌学传统基本理论并结合现代地貌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貌含义的新的理解和地貌系统的整体观。地貌是由形态、组成物质、作用过程和边界条件4个组成部分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并要求相互适应而构成的整体。这一新的地貌含... 在总结地貌学传统基本理论并结合现代地貌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貌含义的新的理解和地貌系统的整体观。地貌是由形态、组成物质、作用过程和边界条件4个组成部分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并要求相互适应而构成的整体。这一新的地貌含义加入了形态和边界条件两个因素,从而不同于传统的"地貌是构造、营力和时间的函数"的表达模式。建议"时间"可以不作为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这样就为"地貌是三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四维空间的总体"这一说法赋予了新的含义。还提出地貌的发展演变是地貌各组成部分不能相互适应而出现的"非平衡态"过程,时间并不是地貌发展演变的动力。自然界处于"平衡态"的地貌是存在的,自然界地貌各组成部分总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互适应,因而总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也是现代地貌学能够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边界条件是控制地貌发育的关键因素,地貌发展演变的方向是由地貌的初始状态(形态)和边界条件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学基本思想 地貌系统整体观 地貌边界条件 地貌发展演变 地貌平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