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模式中云量诊断的系统性误差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咏青 张楠 +1 位作者 刘敏 王必正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8,共6页
对云量的诊断方案作了深入的分析,证明了无论云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是离散型还是连续型,只要云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是由凸函数描述的,则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少;反之,如果云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是由凹函数来描述的,则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大。故Sli... 对云量的诊断方案作了深入的分析,证明了无论云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是离散型还是连续型,只要云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是由凸函数描述的,则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少;反之,如果云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是由凹函数来描述的,则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大。故Slingo型云量方案中,大尺度云量会系统性偏少,而积云对流所对应的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大。同时还证明了如果其他气象变量是高频振荡型的,则云量与该气象变量的关系在局地相关较好,而长期时间平均后则相关程度急剧下降;如果其他气象变量是稳定型变量,则云量与该气象变量的关系在局地相关长期平均好,但就短时间而言相关较差。故云量方案(含Slingo型)存在系统性误差,应被新的物理上更合理的方案所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量 诊断 系统性误差 高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σ混合坐标全球模式模拟夏季气候的性能及系统性误差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耀存 钱永甫 王世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5-242,共8页
将球带范围的p-σ混合坐标系五层原始方程模式发展成为包含极区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并用GFDL多年平均气候分析资料检验了模式对夏季气候平均状态的模拟性能,分析了p-σ混合坐标系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夏季气候的系统性误差。... 将球带范围的p-σ混合坐标系五层原始方程模式发展成为包含极区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并用GFDL多年平均气候分析资料检验了模式对夏季气候平均状态的模拟性能,分析了p-σ混合坐标系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夏季气候的系统性误差。结果表明:p-σ混合坐标系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夏季气候平均态,各高度上的主要环流系统都可以模拟出来,与球带模式的结果相比有一定的改进,而且陆地上的模拟结果优于海洋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σ混合坐标系 全球模式 系统性误差 气候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地基相控阵天线指向系统性误差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赟霞 任波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1,47,共7页
相控阵天线的指向精度决定着雷达系统对目标的探测精度,甚至会影响跟踪、截获目标的成败。以一种地基相控阵天线为例,详细分析了机电混合扫描天线的指向系统性误差来源:1)热形变导致的单元间距误差,2)空气折射,3)伺服机械转动误差,... 相控阵天线的指向精度决定着雷达系统对目标的探测精度,甚至会影响跟踪、截获目标的成败。以一种地基相控阵天线为例,详细分析了机电混合扫描天线的指向系统性误差来源:1)热形变导致的单元间距误差,2)空气折射,3)伺服机械转动误差,4)天线内部温度场变化等。从理论上分析了上述因素对天线指向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完整的远场误差校准方法和误差修正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误差来源分析准确,所提出的校准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天线指向精度,从而提高雷达系统跟踪精度和威力,对于地基乃至移动平台相控阵天线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指向精度 系统性误差 空气折射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预报产品系统性误差的客观订正 被引量:20
4
作者 贺皓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8-206,共9页
从评价T42数值预报模式的性能出发,找出了T42系统性误差的特征及其订正的客观判据。高度场H和温度场T采用不同时间权重和空间平滑的订正方案,风场u,v采用动力订正方案,湿度场Q采用平流(风场)订正方案。并对T4219... 从评价T42数值预报模式的性能出发,找出了T42系统性误差的特征及其订正的客观判据。高度场H和温度场T采用不同时间权重和空间平滑的订正方案,风场u,v采用动力订正方案,湿度场Q采用平流(风场)订正方案。并对T421992年4—5月的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客观订正,经过均方根误差缩减率η和误差比e方案的检验,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误差 客观订正 数值预报产品 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I不是万能的:入户调查执行方式与系统性误差
5
作者 邹宇春 张丹 张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9,共7页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掀起了诸多领域的革新,社会调查领域也不例外。相比传统的纸笔入户访问(PAPI),计算机辅助面访(CAPI)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数据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调查成本,正被越来越多的调查者和机构所采用。但是,CAPI不是...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掀起了诸多领域的革新,社会调查领域也不例外。相比传统的纸笔入户访问(PAPI),计算机辅助面访(CAPI)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数据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调查成本,正被越来越多的调查者和机构所采用。但是,CAPI不是万能的,它没能完全解决调查过程中误差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两种方法在执行方式上存在异同,如果把社会调查分为前期准备、实地访问、数据回收与核查三个阶段,CAPI在入户调查的执行和质控方面能够消减系统性误差,但也面临由于技术和设备缺陷而仍旧会导致的系统性误差等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I PAPI 入户调查 质量控制 系统性误差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误差分析中变值系统性误差提取的数字化处理及实现
6
作者 陈小异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5年第11期87-89,共3页
从变值系统性误差产生的原因出发,阐述变值系统性误差提取的基本思路;以加工误差分析的数字化处理为手段,介绍工艺数据的导入,提出两种基于MATLAB的变值系统性误差提取方法、原理及实现。
关键词 误差分析 数据格式 工艺系统 变值系统性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并置站的GPS周年系统性误差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田亮 段金梅 +2 位作者 王强 赵亚平 乔亚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0,89,共4页
利用全球并置站GPS、SLR、VLBI测站坐标垂向残差序列进行测站周年规律的分析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三种空间技术计算得到的周年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振幅相差较大,其中SLR与VLBI技术计算得到的周年振幅基本相同,与GPS技术相差较大,最大约... 利用全球并置站GPS、SLR、VLBI测站坐标垂向残差序列进行测站周年规律的分析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三种空间技术计算得到的周年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振幅相差较大,其中SLR与VLBI技术计算得到的周年振幅基本相同,与GPS技术相差较大,最大约7 mm。推测该误差与GPS本身周年系统性误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置站 测站坐标 残差序列 FFT 周年系统性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管理中常见的系统性误差及勘误之策
8
作者 王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24,共4页
单位管理中常常存在认知上"误读"、规划上"误算"、交流上"误解"、指挥上"误导"、方法上"误用"等系统性误差。这些系统性误差主要包括源于"不了解"而表现出的错位性,源于&q... 单位管理中常常存在认知上"误读"、规划上"误算"、交流上"误解"、指挥上"误导"、方法上"误用"等系统性误差。这些系统性误差主要包括源于"不了解"而表现出的错位性,源于"不符合"而表现出的无效性,源于"不客观"而表现出的主观性,源于"不主动"而表现出的重复性。要避免系统性误差的产生,应在反复实践中发现规律、全面了解中扩展思维、推进实施中因地制宜、组合搭配中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单位管理 系统性误差 个人偏好 思维 团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数据质量评价方法与误差分布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孟祥兰 李玮 +2 位作者 耿菲 郁婷婷 刑金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2-25,共4页
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有逻辑性评价方法、从异常值角度评估、从误差角度评估、Bayes决策法以及SARIMA等。文章认为,我国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统计数据失真,不完整,时效性差,适用性不强,非同一性,统计手段和方法落... 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有逻辑性评价方法、从异常值角度评估、从误差角度评估、Bayes决策法以及SARIMA等。文章认为,我国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统计数据失真,不完整,时效性差,适用性不强,非同一性,统计手段和方法落后以及逻辑分析不合理等。其误差分布的来源在于系统性误差,这些误差存在于调查的设计、实施、计量和整合等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数据质量 误差分布 系统性误差 数据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气水汽探测误差及其成因 被引量:8
10
作者 梁宏 张人禾 刘晶淼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青藏高原大气水汽分布对区域天气气候有很大影响,其探测资料的可靠性备受关注。以地基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为对比参照,分析了1999—2008年拉萨和2003年那曲探空观测大气可降水量的误差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近10年拉萨站... 青藏高原大气水汽分布对区域天气气候有很大影响,其探测资料的可靠性备受关注。以地基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为对比参照,分析了1999—2008年拉萨和2003年那曲探空观测大气可降水量的误差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近10年拉萨站探空观测的可降水量比GPS遥感的可降水量明显偏小,偏小程度随使用不同的探空仪而异。GZZ-2型机械探空仪和GTS-1型电子探空仪多年平均的大气可降水量相对偏差分别为8.8%和4.4%,随机误差分别为19.8%和13.3%。近10年大气可降水量探测偏差具有减少的趋势,从12.7%减少至2.4%,主要是由探空仪性能改进所致。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大气可降水量探测偏差具有明显的日变化,12时(世界时)比00时大。拉萨站GZZ-2型和GTS-1型探空仪在12时多年平均的大气可降水量探测偏差分别为15.8%和8.3%,00时分别为1.6%和0.5%。那曲站GZZ-2型探空仪在12和00时的大气可降水量探测偏差分别为12.4%和0.3%。大气可降水量探测偏差还具有季节变化,夏季大,冬季小。对大气可降水量探测偏差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成因分析表明,12时气温比00时气温高以及夏季比冬季气温高是造成大气可降水量探测偏差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降水量(PW) 探空仪 地基全球定位系统 系统性误差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误差建模与误差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永俊 黄海风 +1 位作者 张永胜 梁甸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25-1230,共6页
针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系统的误差问题,对系统各种误差源按照误差特性进行分析和分类,通过误差传递分析,建立了InSAR测高误差的参数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面控制点,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整个测绘带内的系统性高程误差分布,进而... 针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系统的误差问题,对系统各种误差源按照误差特性进行分析和分类,通过误差传递分析,建立了InSAR测高误差的参数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面控制点,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整个测绘带内的系统性高程误差分布,进而根据各类误差对测高误差的影响规律,分别将恒定误差、缓变误差和随机误差分类提取出来.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系统性误差 误差分类 高程误差模型 基线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数据质量研究新思路——误差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清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3-37,共5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quality of statistical data in terms of error.It holds that the quality of statistical data is a matter of error in nature.In view of total error,however,the system error is much more difficu...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quality of statistical data in terms of error.It holds that the quality of statistical data is a matter of error in nature.In view of total error,however,the system error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treat than the random error is.The writ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s and forms of the system error,and points out that what is the important is not measuring the value of the system error,but discovering the data with the system error and removing its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数据质量 误差 系统性误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在加工误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陈小异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年第1期85-87,91,共4页
论文以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将加工数据中的系统性误差和随机误差与信号分析中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相对应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介绍了小波分析中的多分辨率分析和小波包分析工具的原理,并以此为工具提取加工数据中的高、低频分量,即... 论文以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将加工数据中的系统性误差和随机误差与信号分析中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相对应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介绍了小波分析中的多分辨率分析和小波包分析工具的原理,并以此为工具提取加工数据中的高、低频分量,即利用它们对机械加工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提取包含在加工数据中的系统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为及时了解工艺系统的状况,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偿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研究误差产生原因、机理及寻找其变化规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分析 系统性误差 随机误差 小波变换 多分辨率分析 小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 SAR天线波束指向定标中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楷初 王宇 +1 位作者 洪峻 邱天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3,共10页
GEO SAR因其超宽测绘带和超长的合成孔径时间,导致低轨SAR波束指向定标方法不再适用,进而采取基于多脉冲分时比幅的波束指向定标方法。本文针对该指向定标方法,结合GEO SAR星地几何关系,对卫星姿态变化、三维系统性误差以及波束指向定... GEO SAR因其超宽测绘带和超长的合成孔径时间,导致低轨SAR波束指向定标方法不再适用,进而采取基于多脉冲分时比幅的波束指向定标方法。本文针对该指向定标方法,结合GEO SAR星地几何关系,对卫星姿态变化、三维系统性误差以及波束指向定标方法中接收机信噪比和通道增益稳定性引入的指向误差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0.003°的姿态测量误差会引入0.003°的距离向指向误差和0.0033°的方位向指向误差;三维系统性误差是导致天线波束指向变化的主要误差源;当SNR≥35 dB、通道增益稳定性优于1 dB时,GEO SAR波束指向定标方法引入的指向误差小于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SAR 波束指向定标 指向误差 三维系统性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直线误差的试验分析
15
作者 刘孝慈 刘文波 +1 位作者 孙秀兰 原所先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32,共2页
机器人直线运动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工业机器人的运动特性,这种误差可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两部分。本文对机器人运动误差的组成进行分析,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直线运动误差试验研究数学模型,并对PUMA562型机器人的随机性直... 机器人直线运动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工业机器人的运动特性,这种误差可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两部分。本文对机器人运动误差的组成进行分析,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直线运动误差试验研究数学模型,并对PUMA562型机器人的随机性直线运动误差分量进行了实测,给出相关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运动误差 随机性误差 系统性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型数控机床加工误差及对策
16
作者 田晓健 《职教论坛》 2003年第16期62-62,共1页
影响数控机床实际加工误差的原因主要有系统、机械、工艺参数、刀具、环境等几个方面因素.根据其误差的特点,我们把误差划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把某些固定不变的或有确定变化规律的误差归属为系统性误差,把不确定的、无规律的误... 影响数控机床实际加工误差的原因主要有系统、机械、工艺参数、刀具、环境等几个方面因素.根据其误差的特点,我们把误差划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把某些固定不变的或有确定变化规律的误差归属为系统性误差,把不确定的、无规律的误差归属于随机性误差.系统性加工误差一般由丝杆螺距误差、导轨形位误差、步进电机步距角误差,以及采用无隙齿轮减速传动机床的齿轮周节误差等部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型数控机床加工 误差分析 对策 加工误差 工艺参数 系统性误差 系统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工作推进中的偶然性误差及应对之方
17
作者 李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00,共4页
单位工作推进过程中总是不乏创新实验上的预测"空白"、决策引导上的认知缺失、执行操作上的波动偏离、工具使用上的操作失误等偶然性误差,但其与系统性误差存在本质差别,不仅在于失误与错误的不同、偶然与一贯的不同,更在于... 单位工作推进过程中总是不乏创新实验上的预测"空白"、决策引导上的认知缺失、执行操作上的波动偏离、工具使用上的操作失误等偶然性误差,但其与系统性误差存在本质差别,不仅在于失误与错误的不同、偶然与一贯的不同,更在于行动与能力的不同、无意与专门的不同、减少与规避的不同。在无法彻底规避的现实情况下,想要高效减少偶然性误差的出现,就应优化组织环境氛围、强化个体严谨作风、适度增加检查视角、鼓励多重层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工作 领导者 偶然性误差 系统性误差 行动 能力 环境 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ror Analysis of MSAV Scheme for Two Phase Magnetohydrodynamic Diffuse Interface Model
18
作者 HU Kun WANG Danxia +1 位作者 ZHANG Jianwen JIA Hongen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71,共24页
In this paper,we develop a multi-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s(MSAV)scheme for the Cahn-Hilliard Magnetohydrodynamics system by introducing two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s(SAV).This scheme is linear,fully decoupled and un... In this paper,we develop a multi-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s(MSAV)scheme for the Cahn-Hilliard Magnetohydrodynamics system by introducing two scalar auxiliary variables(SAV).This scheme is linear,fully decoupled and unconditionally stable in energy.Subsequently,we provide a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for full decoupling.Thus,at each time step,only a series of 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constant coefficients need to be solved.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approach,we conduct an error analysis for this first-order scheme.Finally,some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provided to verify the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system and the convergence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hn-Hilliard Magnetohydrodynamics system Fully decoupled Stability in energy Erro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尺度分析的CMA-GFS全球能量评估
19
作者 葛恩博 赵滨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7,共12页
全球模式能量循环和能量转换规律可准确反映模式动力和物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是诊断大气环流特征的重要方法。基于混合时空域能量循环框架,采用尺度分析方法,利用2022年中国气象局全球数值预报系统(CMA Global Forecast System,CM... 全球模式能量循环和能量转换规律可准确反映模式动力和物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是诊断大气环流特征的重要方法。基于混合时空域能量循环框架,采用尺度分析方法,利用2022年中国气象局全球数值预报系统(CMA Global Forecast System,CMA-GFS)全球预报产品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再分析资料(ECMWF reanalysis version 5,ERA5),考察CMA-GFS不同尺度下的能量蓄能及转换特征,以此诊断模式的误差来源。结果表明:CMA-GFS可有效预报大气能量循环基本特征,但其对斜压性的高估导致平均环流有效位能偏强,且具有随预报时效逐渐增长的趋势。定常和瞬变涡动能量分别受行星尺度和天气及以下尺度分量主导。涡动有效位能误差由模式斜压性决定,其中CMA-GFS的定常涡动有效位能偏高而瞬变涡动有效位能偏低。定常和瞬变涡动动能均存在系统性低估,负误差主要集中在副热带急流和极夜急流中心附近,偏强的正压输送使更多能量向平均环流转换,涡动能量偏弱。CMA-GFS的4种涡动能量在冬季预报偏低,而在夏季偏高或略偏低,严重削弱了季节变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时空域能量循环 尺度分析 定常及瞬变能量 CMA-GFS 系统性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单位抽样框的编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苟巧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9-80,共2页
一、小型单位抽样框的建立 所谓抽样框,它是指一个包括总体全部单位及其主要标志特征的一个构架,是抽样调查的基础资料。抽样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总体所有的清单组或者名册一名录框,另一类是地图,又叫区域框。在进行抽样设计... 一、小型单位抽样框的建立 所谓抽样框,它是指一个包括总体全部单位及其主要标志特征的一个构架,是抽样调查的基础资料。抽样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总体所有的清单组或者名册一名录框,另一类是地图,又叫区域框。在进行抽样设计时应尽可能保持抽样框与调查总体的一致性,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系统性误差。利用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可以编制名录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单位普查资料 抽样框 编制 系统性误差 基础资料 抽样调查 一致性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