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系统性血管炎致冠状动脉支架反复再狭窄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春玥 张海涛 +6 位作者 李向东 宋雷 慕朝伟 尤士杰 许亮 徐波 杨跃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40-14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既往有轻度高血压病,无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2012年7月开始出现劳力性胸痛,自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行6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 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1次冠状动...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既往有轻度高血压病,无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2012年7月开始出现劳力性胸痛,自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行6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 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1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系统性血管炎 再狭窄 轻度高血压 bypass 胸痛 grafting 裸金属支架 大动脉 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黏液瘤误诊为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织波 张立涛 +1 位作者 董春霞 张风肖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误诊率高。文中分析左心房黏液瘤误诊为系统性血管炎的原因,以提高对系统性血管炎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系统性血管炎的2例左心房黏液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以"... 目的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误诊率高。文中分析左心房黏液瘤误诊为系统性血管炎的原因,以提高对系统性血管炎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系统性血管炎的2例左心房黏液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以"左心房黏液瘤"为关键词,应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1月至2012年8月文献报道左心房黏液瘤总例数828例。其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胸闷、心悸,共有618例,占74.64%,肢体动脉栓塞的报道例数为18例,占2.17%。结论肢体动脉栓塞为左心房黏液瘤的少见表现,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需与左心房黏液瘤鉴别,心脏超声为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黏液瘤 系统性血管炎 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性血管炎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智 陈琳 郭玉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3-456,共4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性血管炎典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痛、痴呆、精神智能改变、颅神经麻痹或反复局灶神经功能缺失。软脑膜及脑实质活检仍是诊断的金标准。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性血管炎 发作性头痛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血管炎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新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系统性血管炎 研究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脏受累的系统性血管炎1例
5
作者 吴军 胡清铭 段闽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CT X线胸部平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内皮细胞抗体与系统性血管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柏谕 任少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1-893,共3页
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是一组与内皮细胞多种蛋白相结合的异质性自身免疫性抗体,于1971年由Lindquist和Osterland首次报道。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广泛出现在由免疫、炎症介导的血管壁损伤相关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尤其在系统性... 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是一组与内皮细胞多种蛋白相结合的异质性自身免疫性抗体,于1971年由Lindquist和Osterland首次报道。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广泛出现在由免疫、炎症介导的血管壁损伤相关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尤其在系统性血管炎中,具有潜在的致病作用,并且对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其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作用。文章就近年来对AECA及其与系统性血管炎密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抗内皮细胞抗体 系统性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系统性血管炎的早期识别和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适 刘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5-1067,共3页
系统性血管炎是以受累血管免疫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系统性损伤的一类全身性疾病。由于受累部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或不典型,临床上易误诊或漏诊,严重者出现重要器官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系统性血管炎受到广泛重视,国内外发表... 系统性血管炎是以受累血管免疫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系统性损伤的一类全身性疾病。由于受累部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或不典型,临床上易误诊或漏诊,严重者出现重要器官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系统性血管炎受到广泛重视,国内外发表了多项针对血管炎的共识或指南,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特异性分子和标志物难以发现及临床应用不尽人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仍存在较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就目前临床上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系统性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并肾损害患者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廖蕴华 王成玉 +3 位作者 薛超 伍巧源 霍冬梅 黎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并肾损害患者VEGF在肾组织表达及其与AASV活动与病理表现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超敏免疫组... 目的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并肾损害患者VEGF在肾组织表达及其与AASV活动与病理表现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超敏免疫组化两步法,对23例AASV并肾损害患者及5例对照组肾组织VEGF的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AASV肾小球、肾小管VEGF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1);并且无血管袢坏死病变组AASV肾小球VEGF表达高于有血管坏死病变组;部分患者肾间质浸润炎细胞有VEGF表达;(2)AASV肾小球VEGF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95(P<0.05);肾小球VEGF表达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指数(BVA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AASV并肾损害患者肾小球、肾小管VEGF的表达均增高;(2)AASV患者年龄越大,肾小球VEGF表达越多;(3)血管炎活动程度越高,肾小球VEGF表达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皮生长因子 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晓蕾 毛琦 +3 位作者 王红 华冰珠 陈智勇 李幼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4-608,共5页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可导致小肠广泛坏死,且疾病早期极易误诊漏诊。文中旨在评估就诊首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在LMV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可导致小肠广泛坏死,且疾病早期极易误诊漏诊。文中旨在评估就诊首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在LMV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15例LMV患者(LMV组),非LMV患者23例(非LMV组)。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2组患者就诊首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SLE活动度评分(SLEDAI)、增强CT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后血清D⁃二聚体水平。结果2组患者年龄、SLE患病周期及SLEDAI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CT可见LMV患者肠管扩张、肠系膜水肿及典型“靶”样征,大剂量激素治疗后,扩张肠管及肠壁显著缓解,出院前CT“靶”样征消失。LMV组患者就诊首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917(756,1848)μg/L]显著高于非LMV组[570(356,89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二聚体早期诊断LMV的临界值为624μg/L,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3%、61%,AUC=0.77。结论血清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LMV患者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 D⁃二聚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少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282-295,共14页
引言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一类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两方国家成人最常见的系... 引言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ies,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一类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两方国家成人最常见的系统性小血管炎,上世纪80年代美国韦格纳肉芽肿病(WG)患病率为3/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系统性血管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SYSTEMIC 韦格纳肉芽肿病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10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丽霞 卢美萍 +2 位作者 徐益萍 郑嵘君 滕丽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AAV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共10例AAV患儿,包括... 目的分析和总结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AAV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共10例AAV患儿,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4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4例和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2例。首发症状以呼吸系统症状起病7例,肾损害2例,贫血1例。呼吸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胸闷或胸痛。肺部影像学病变广泛弥漫,CT表现为双肺磨玻璃样、多发团片状或结节状影、支气管扩张、空洞、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肺气肿等。ANCA阳性8例,10例ESR水平均升高。10例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联合免疫抑制剂。病情好转9例,死亡1例。结论儿童AAV以呼吸系统症状起病最为常见,肺可能是AAV早期唯一受累脏器。呼吸系统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对于肺部炎症抗感染疗效欠佳并伴多器官受损的患儿,应尽早进行ANCA检查及靶器官的组织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系统性血管炎 肺部受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耳科学表现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勃 张延平 韩东一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296-299,共4页
1概述 系统性血管炎是指以血管壁炎症和/或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病变限于血管直径〈40μm微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时则为小血管炎。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小血管炎,继发性小血管炎指有... 1概述 系统性血管炎是指以血管壁炎症和/或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病变限于血管直径〈40μm微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时则为小血管炎。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小血管炎,继发性小血管炎指有明确病因者,如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血管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耳科学 系统性血管炎 血管 感染性疾病 病理特征 血管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提高儿童原发性小血管炎诊断水平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威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小血管 诊断水平 儿童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显微镜下型多血管 syndrome 自身免疫疾病 系统性血管炎 韦格纳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晓凤 王海泉 +2 位作者 夏得胜 王伟 王娜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6-208,共3页
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Necrotizing granulomatous vasculiti,NGV)旧称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系统性血管炎,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小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尔累及大动脉,其... 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Necrotizing granulomatous vasculiti,NGV)旧称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系统性血管炎,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小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尔累及大动脉,其病理以血管壁的炎症为特征,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肾脏,通常从鼻黏膜和肺组织的局灶性肉芽肿性炎症开始,逐渐进展为血管的弥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 系统性血管炎 韦格纳肉芽肿病 下呼吸道 小静脉 小动脉 WEGENER 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7例血管炎及自身免疫病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谭立明 彭卫华 +1 位作者 徐承云 李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36-636,640,共2页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系统性血管 自身免疫病 患者 自身抗体 单核细胞 诊断指标 ANCA 抗体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血管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崔晓萌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3-427,共5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类以小血管坏死性炎症和ANCA存在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多系统,严重时可威胁生命,治疗后容易复发。...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类以小血管坏死性炎症和ANCA存在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多系统,严重时可威胁生命,治疗后容易复发。本文就近年来关于AAV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发病机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鉴别ANCA相关小血管炎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美花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280-281,共2页
1概述 系统性小血管炎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大多数小血管炎病因不明,即原发性小血管炎:尚有部分小血管炎继发于其他因素,如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1概述 系统性小血管炎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大多数小血管炎病因不明,即原发性小血管炎:尚有部分小血管炎继发于其他因素,如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并发的血管炎、药物(肼屈嗪、丙基硫氧嘧啶、可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血管 ANCA 早期鉴别 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小血管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 丙基硫氧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鉴别肺血管炎和肺血栓栓塞症 被引量:9
18
作者 熊长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 肺血栓栓塞症 风湿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坏死性血管 肺通气/灌注显像 深静脉血栓形成 鉴别 胸部X线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IL-8水平及甲基泼尼松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扬 鹿玲 邓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6-278,共3页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e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研究发现,IL-8等炎前因子参与HSP的发病过程。本研究通过检测HSP患儿在不同临床疾病期、不同临床类型、不同治疗方法时IL-...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e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研究发现,IL-8等炎前因子参与HSP的发病过程。本研究通过检测HSP患儿在不同临床疾病期、不同临床类型、不同治疗方法时IL-8水平变化,探讨本病发病机制、变化规律、疗效反应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8水平 甲基泼尼松龙 紫癜性肾 疗效观察 患儿 病发病机制 血清 系统性血管炎 临床类型 过敏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炎性动脉瘤的认识与鉴别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青 邵壮 +1 位作者 全振涛 高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61-966,共6页
炎性动脉瘤是指一类与动脉炎症疾病相关的动脉瘤,多由风湿免疫性疾病所致。炎性动脉瘤发生率低,症状隐匿,治疗方法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创伤等导致的动脉瘤迥异,故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临床遇到年轻的动脉瘤患者伴发热、贫血、乏力... 炎性动脉瘤是指一类与动脉炎症疾病相关的动脉瘤,多由风湿免疫性疾病所致。炎性动脉瘤发生率低,症状隐匿,治疗方法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创伤等导致的动脉瘤迥异,故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临床遇到年轻的动脉瘤患者伴发热、贫血、乏力、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及临床炎性指标如红细胞沉降率、CRP等增高时,应高度警惕炎性动脉瘤可能。本文系统介绍了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炎性动脉瘤的概念和发病情况,以备临床医师查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性动脉瘤 系统性血管炎 TAKAYASU动脉 贝赫切特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