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壮医为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案分析 |
苏婧
何林
周刊
|
《中国民间疗法》
|
2025 |
0 |
|
2
|
他克莫司联合醋酸泼尼松龙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4、MCP-4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赵亚伟
刘沙
李娟
李广科
|
《淮海医药》
CAS
|
2024 |
0 |
|
3
|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表达水平分析 |
邹光美
黄朝任
杨小兰
吴博文
|
《中国社区医师》
|
2024 |
0 |
|
4
|
血清AST、ALT、ESR及IL-21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伤的价值 |
李振亚
|
《罕少疾病杂志》
|
2024 |
3
|
|
5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抵抗素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 |
郭俊巧
汪孰敏
陈宇
江婷婷
吴浩林
王越
李晓静
姚根宏
|
《临床检验杂志》
CAS
|
2024 |
0 |
|
6
|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腺垂体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
刘洋
郎圆圆
汪健
房向东
涂卫平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7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并发狼疮性肾炎的相关性研究 |
陈灵芝
钟开义
陈立国
|
《临床误诊误治》
CAS
|
2022 |
8
|
|
8
|
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C3、C4、C1q水平变化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效能 |
钱香
杨平
|
《山东医药》
CAS
|
2024 |
0 |
|
9
|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
俞颖
曹毅
陈益民
温成平
许志良
|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0
|
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针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 |
代建宇
孙佩翠
吴洋洋
|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
2024 |
2
|
|
11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围术期护理 |
刘雪梅
冯雪燕
宋爱民
刘雪融
|
《解放军护理杂志》
|
2012 |
9
|
|
12
|
检测血清β_2-GPI/ox-LDL复合物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价值 |
张春妮
史蓓蕾
王相栋
汪俊军
刘小传
李克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2009 |
6
|
|
13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与TGF-β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
陈伟
李向培
翟志敏
陶金辉
李庆
张宏
钱龙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4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TGF-β IFN-γ IL-10的检测及意义 |
张江淮
陈伟
丁琼
肖蓓
|
《安徽医学》
|
2010 |
9
|
|
15
|
NLR及血清SUA、HGF水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预测效果 |
王丛
向丹丹
|
《罕少疾病杂志》
|
2024 |
3
|
|
16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HGF与MMP-9的检测及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
刘暘
郑敏
殷文浩
鲍彰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
2004 |
3
|
|
17
|
耳穴压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2、TNF-α和IL-6的影响 |
李平
刘英
谢彩霞
王兆兰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8
|
中西医结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的经验与体会 |
钱桐荪
达展云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2005 |
9
|
|
19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生长激素变化及其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
房向东
涂卫平
谭丽玲
徐承云
吴效鹏
胡欣
习卫民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0
|
骨桥蛋白及白细胞介素-1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
马瑞霞
王祥花
刘雪梅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2008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