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壮医为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案分析
1
作者 苏婧 何林 周刊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1期93-96,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患者血清中存在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以女性多见。目前SLE尚不能根治,患者通过西医合理治疗后可达到长期缓解,但西药的长期使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该文结合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患者血清中存在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以女性多见。目前SLE尚不能根治,患者通过西医合理治疗后可达到长期缓解,但西药的长期使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该文结合1例病案,分析中医联合壮医治疗SLE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水肿 笨浮 阴阳毒 蝴蝶斑 日晒疮 中医 壮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醋酸泼尼松龙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4、MCP-4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赵亚伟 刘沙 +1 位作者 李娟 李广科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醋酸泼尼松龙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SL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醋酸泼尼松龙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SL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龙治疗,实验组采用他克莫司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因子(IL-4、MCP-4)水平、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甲襞微循环、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IL-4、MCP-4水平、SLEDAI评分分别为(13.85±1.89)pg/mL、(125.25±10.76)pg/mL、(6.87±1.7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69±2.17)pg/mL、(154.19±13.15)pg/mL、(10.54±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流态、形态、袢周积分及总积分分别为(1.36±0.18)分、(1.23±0.15)分、(1.24±0.14)分、(3.83±0.4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8±0.29)分、(1.40±0.14)分、(1.42±0.26)分、(4.40±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gA、IgG、IgM水平分别为(1.51±0.54)g/L、(13.04±1.34)g/L、(1.52±0.24)g/L,均低于对照组的(2.82±0.63)g/L、(15.64±1.62)g/L、(1.83±0.4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治疗SLE患者疗效确切,有利于降低患者血清IL-4、MCP-4水平及SLEDAI评分,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甲襞微循环状况,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他克莫司 醋酸泼尼松龙 白细胞介素-4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的表达水平分析
3
作者 邹光美 黄朝任 +1 位作者 杨小兰 吴博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活动指数积分表评分分...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活动指数积分表评分分为SLE稳定期组与SLE活动期组,各100例,另选取同期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人群SAA、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SLE稳定期组及SLE活动期组CD3%、CD8%、SAA、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LE稳定期组SAA、IL-6水平低于SLE活动期组,SLE稳定期组CD4%高于对照组与SLE活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稳定期组及SLE活动期组CD3^(+)、CD4^(+)、CD8^(+)均小于对照组,且SLE活动期组CD3^(+)、CD4^(+)、CD8^(+)均小于SLE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A、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在SLE患者中均有异常改变,SLE患者活动期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低于稳定期患者,对于SLE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ST、ALT、ESR及IL-21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振亚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白介素-21(IL-21)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肝损... 目的探究血清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白介素-21(IL-21)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肝损伤分为肝损伤组和未损伤组,获取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脂血清AST、ALT、ESR及IL-21的预测价值。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T、ALT、ESR、IL-21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伤独立影响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当AST、ALT、ESR、IL-21截断值分别为(194.64)、(0.794)、(17.64)、(119.56)时可获得最佳预测效能,此时AUC为0.899(95%CI:0.866~0.932),敏感度为(92.26),特异度为(80.64)、约登指数为(0.618)。结论血清AST、ALT、ESR及IL-21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伤影响因素,4项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肝损伤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红细胞沉降率 白介素-21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抵抗素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
5
作者 郭俊巧 汪孰敏 +5 位作者 陈宇 江婷婷 吴浩林 王越 李晓静 姚根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就诊的45例SLE患者,按照SLE活动度评分表(SLEDAI)对患者进行活动性评分和分组,其中SLEDAI值<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就诊的45例SLE患者,按照SLE活动度评分表(SLEDAI)对患者进行活动性评分和分组,其中SLEDAI值<9分为非活动组(n=32例),SLEDAI值≥9分为活动组(n=13例)。另收集3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人对照者。收集并检测SLE患者及健康人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指标(尿蛋白、血清补体C3);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估抵抗素对SLE的临床筛查价值;应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各项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者[(7.64±0.64)ng/mL vs(2.56±0.4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95,P<0.01);SLE疾病活动性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SLE疾病非活动性患者[(10.10±1.45 ng/mL)vs(6.64±0.6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2,P<0.05);血清抵抗素筛查SLE的ROC曲线面积(AUC ROC)为0.897,当cut-off值为5.893 ng/mL时,其敏感性为86.67%,特异性为82.35%。SLE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尿蛋白呈正相关(r=0.692,P<0.01),而与血清补体C3呈负相关(r=-0.354,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抵抗素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与SLE疾病活动度及尿蛋白呈正相关。抵抗素或可成为SLE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抵抗素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腺垂体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洋 郎圆圆 +2 位作者 汪健 房向东 涂卫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腺垂体激素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17例女性SLE患者及3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血清泌乳素(PRL)和生长激素(GH)水平,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抗ds-DNA抗体水平,... 目的研究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腺垂体激素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17例女性SLE患者及3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血清泌乳素(PRL)和生长激素(GH)水平,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抗ds-DNA抗体水平,并对其中的76例LN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女性SLE、LN患者的血清PRL和GH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活动期组高于静止期组(P均<0.01)。SLE患者PRL、GH与抗ds-DNA抗体、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LN患者PRL、GH与抗ds-DNA抗体均呈正相关,SLE、LN患者血清PRL与GH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 PRL与GH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参与SLE、LN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肾炎 泌乳素 生长激素 疾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并发狼疮性肾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灵芝 钟开义 陈立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9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并发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SLE 127例作为SLE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SLE患者是否合并LN分为L...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并发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SLE 127例作为SLE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SLE患者是否合并LN分为LN组84例和非LN组4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检测血清Gal-3水平。结果SLE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肌酐(Cr)、尿素(BUN)及血清Gal-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LN组NLR、Cr、BUN、SLEDAI评分及血清Gal-3水平高于非LN组(P<0.01)。SLE患者血清Gal-3与NLR、Cr、BUN、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al-3可辅助评估SLE患者并发LN。结论SLE患者血清Gal-3呈异常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疾病活动度有关,血清Gal-3可辅助评估患者并发LN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肾炎 半乳糖凝集素-3 疾病活动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C3、C4、C1q水平变化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效能
8
作者 钱香 杨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6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补体C3、C4、C1q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SLE的诊断效能,以及对SLE、SLE合并狼疮性肾炎(LN)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活动期SLE患者45例(观察组),其中SLE合并LN者24例(LN者)、单纯SLE者21例(非LN者),... 目的观察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补体C3、C4、C1q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SLE的诊断效能,以及对SLE、SLE合并狼疮性肾炎(LN)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活动期SLE患者45例(观察组),其中SLE合并LN者24例(LN者)、单纯SLE者21例(非LN者),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补体C3、C4、C1q。绘制ROC分析补体C3、C4和C1q对SLE的诊断效能,以及对SLE、SLE合并LN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补体C3、C4、C1q水平降低(P均<0.05);与非LN者比较,LN者血清补体C3水平降低(P<0.05)。当补体C3临界值为0.915时,约登指数为0.646,其诊断SLE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86.84%,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7,95%CI为0.7834~0.9440,P<0.05;当补体C4临界值为0.155时,约登指数为0.592,其诊断SLE的灵敏度为64.44%,特异度为94.74%,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6,95%CI为0.7373~0.9160,P<0.05;当补体C1q临界值为13.85时,约登指数为0.440,其诊断SLE的灵敏度为46.67%,特异度为97.37%,ROC曲线下面积为0.6904,95%CI为0.5742~0.8065,P<0.05;当三者联合时,其诊断SLE的灵敏度为75.56%,特异度为92.11%,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8,95%CI为0.7900~0.9457,P<0.05。当补体C3临界值为0.83时,约登指数为0.357,其鉴别SLE是否合并LN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52.38%,ROC曲线下面积为0.6915,95%CI为0.5323~0.8507,P<0.05;当补体C4临界值为0.165时,约登指数为0.268,其鉴别SLE是否合并LN的灵敏度为79.17%,特异度为47.62%,ROC曲线下面积为0.5913,95%CI为0.4209~0.7616,P>0.05;当补体C1q临界值为17.1时,约登指数为0.345,其在鉴别SLE是否合并LN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42.86%,ROC曲线下面积为0.6379,95%CI为0.4693~0.8065,P>0.05;当三者联合时,其鉴别SLE是否合并LN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38.10%,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4,95%CI为0.5353~0.8536,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补体C3、C4、C1q水平降低,检测三指标有助于SLE的诊断及鉴别SLE是否合并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3 补体C4 补体C1Q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俞颖 曹毅 +2 位作者 陈益民 温成平 许志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4-648,共5页
应用快速分离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RRLC-Q-TOF/MS)系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样本进行代谢指纹图谱的分析。分别应用监督模式识别方法正交信号校正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SC-PLS-DA)对代谢组数据进行处理,结... 应用快速分离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RRLC-Q-TOF/MS)系统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样本进行代谢指纹图谱的分析。分别应用监督模式识别方法正交信号校正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SC-PLS-DA)对代谢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SLE患者与健康人群对照组的代谢指纹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从SLE患者血清代谢图谱中筛选出10个对分类有显著贡献的离子,定性鉴定出7种代谢标志物,发现SLE患者存在异常的氨基酸、磷脂和卟啉的代谢状态。本研究可为SLE的监测和诊断以及SLE发病的分子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分离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正交变换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针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建宇 孙佩翠 吴洋洋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6-270,共5页
目的 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针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75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n=37)和联合治疗组(采用解毒祛瘀滋阴... 目的 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针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75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n=37)和联合治疗组(采用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针刺治疗,n=38)。检测两组生化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18(IL-18)、补体C3、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评估两组甲襞微循环情况(微循环流态、形态及袢周积分)、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情况、中医证候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针刺组比较,联合治疗组25(OH)D、补体C3表达量较高,IL-18、IL-1β表达量及中医证候评分、SLEDAI评分、甲襞微循环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较针刺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针刺治疗SLE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炎症,改善甲襞微循环,提升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祛瘀滋阴法 针刺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补体 甲襞微循环 25-羟基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雪梅 冯雪燕 +1 位作者 宋爱民 刘雪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3期46-47,59,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43例系统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明显缓...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43例系统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心理状态平稳,使其能够正确地配合医生的手术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不适感;43例患者手术后都恢复到术前的状态,能够进一步接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专科治疗。结论加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为今后临床工作中提高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肾穿刺活检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血清β_2-GPI/ox-LDL复合物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春妮 史蓓蕾 +3 位作者 王相栋 汪俊军 刘小传 李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目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在自身免疫疾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国外研究发现,在循环血和动脉斑块中氧化LDL(ox-LDL)能与抗心磷脂抗体的主要自身抗体β2-糖蛋白I(β2-GPI)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文中通过检测中国SL... 目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在自身免疫疾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国外研究发现,在循环血和动脉斑块中氧化LDL(ox-LDL)能与抗心磷脂抗体的主要自身抗体β2-糖蛋白I(β2-GPI)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文中通过检测中国SLE患者血清β2-GPI/ox-LDL复合物水平,进一步探讨该复合物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对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SLE组)和42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检测比较。结果:SLE患者β2-GPI/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5±0.14)U/mlvs(0.79±0.11)U/ml,P<0.0001]。若以1 U/ml为临界值,SLE组中28例高于临界值(敏感性59.6%),对照组中仅4例异常(特异性90.5%)。2组β2-GPI/ox-LDL水平均与apoB和LDL呈显著正相关。结论:β2-GPI/ox-LDL对SLE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提示其潜在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Β2-糖蛋白I 系统性红斑狼疮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与TGF-β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伟 李向培 +4 位作者 翟志敏 陶金辉 李庆 张宏 钱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及TGF-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4例SLE患者(SLE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 ighT细胞比率,EL ISA法定量检测血清TGF-β表达水平。结果①SLE...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及TGF-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4例SLE患者(SLE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 ighT细胞比率,EL ISA法定量检测血清TGF-β表达水平。结果①SLE组初发SLE者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 ighT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抗ds-DNA(+)者CD4+CD25h ighT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抗ds-DNA(-)者CD4+CD2+5T细胞和CD4+CD25h ighT细胞比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②SLE组TGF-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中抗ds-DNA(+)者较抗ds-DNA(-)者降低;③CD4+CD2+5T细胞与抗C1q抗体呈负相关,与TGF-β无明显相关性。TGF-β的表达量与血红蛋白量、血小板量和红细胞量呈正相关。结论调节性T细胞明显降低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其免疫抑制功能的发挥可能有赖于TGF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流式细胞仪 调节性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TGF-β IFN-γ IL-10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江淮 陈伟 +1 位作者 丁琼 肖蓓 《安徽医学》 2010年第7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系统性红斑狼疮和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SLE)发病的关系。方法根据SLEDAI评分法,将54例SLE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静止组,应用ELISA方法测定54例SLE患者及2...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系统性红斑狼疮和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SLE)发病的关系。方法根据SLEDAI评分法,将54例SLE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静止组,应用ELISA方法测定54例SLE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IFN-γ、IL-10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FN-γ、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β的表达量与血红蛋白量、血小板量和红细胞数成正相关;IFN-γ的表达量与补体C3、C4成负相关,与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成正相关;IL-10的表达量与抗核小体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成正相关。结论 Th1型及Th2型细胞因子均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联合检测SLE患者血清TGF-β、IFN-γ、IL-10水平,对指导治疗及病情的评估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转化生长因子-Β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及血清SUA、HGF水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丛 向丹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血清尿酸(SU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中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3月份该院收治的92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将...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及血清尿酸(SU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中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3月份该院收治的92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将其分为轻度活动组(5~9分)45例、中度活动组(10~14分)28例、重度活动组(≥15分)19例,统计不同活动度患者NLR、SUA、HGF水平,探讨其对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预测效果。结果轻度、中度及重度活动组患者在SBP、PLT、TG、SLEDAI评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轻度活动度、中度及重度活动组患者NLR、SUA、Scr、HGF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活动度的提高,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UA、NLR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289、0.344,P均<0.05);HGF水平与SLEDAI评分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不同疾病活动度的SLE患者NLR、SUA、Scr、HGF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SUA、Scr、NLR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可对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预测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清尿酸 肝细胞生长因子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HGF与MMP-9的检测及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暘 郑敏 +1 位作者 殷文浩 鲍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40-343,34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增殖因子 (H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 SLE患者 (36例 )血清 HGF及 MMP- 9水平。结果 :1与正常人 (30例 )相比 ,... 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增殖因子 (H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 SLE患者 (36例 )血清 HGF及 MMP- 9水平。结果 :1与正常人 (30例 )相比 ,患者血清 HGF水平明显升高 (P<0 .0 0 1) ,而血清 MMP- 9水平明显降低 (P<0 .0 0 1) ;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 HGF浓度下降 (P<0 .0 5 ) ,血清 MMP- 9浓度升高 (P<0 .0 5 ) ;2活动期患者 (2 4例 )血清 HGF水平高于非活动期 (P<0 .0 5 ) ,血清 MMP- 9水平低于非活动期 (P<0 .0 5 ) ;3血清 HGF水平肾损组(16例 )明显高于非肾损组 (P<0 .0 0 1) ,而血清 MMP- 9水平则低于非肾损组 (P<0 .0 5 ) ;4血清 HGF水平关节炎组 (2 3例 )明显高于非关节炎组 (P<0 .0 1) ,而血清 MMP- 9水平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5如果以血清HGF水平作为 SLE的诊断指标 ,则 ROC曲线下面积为 0 .70 7,灵敏度为 6 6 .7% ;如果以血清 MMP- 9水平作为SLE的诊断指标 ,则 ROC曲线下面积为 0 .984 ,灵敏度为 97.2 % ;如果同时检测血清 HGF水平及 MMP- 9水平 ,灵敏度为 6 6 .7% (2 4 / 36 )。结论 :HGF及 MMP- 9可能参与 SL E的发病机制 ,血清 HGF及 MMP- 9水平可作为反映疾病活动程度、肾脏损害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病理生理学 红斑狼疮 系统性/血液 肝细胞生长因子/血液 金属蛋白酶类/血液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压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2、TNF-α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平 刘英 +1 位作者 谢彩霞 王兆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64-65,共2页
将同期收治的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口服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耳穴压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及SL... 将同期收治的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口服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耳穴压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及SLE活动指数(SLEDAI)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IL-2、TNF-α、IL-6水平及SLEDAI积分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及SLEDAI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耳穴压豆可明显提高SLE疗效,可能机理为调节血清IL-2、TNF-α、IL-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耳穴压豆 白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的经验与体会 被引量:9
18
作者 钱桐荪 达展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11期621-623,共3页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有肾损害者称为狼疮性肾炎(LN).事实上,几乎所有SLE患者的肾组织上都存在肾病变,病变明显者多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16年来,我科收治LN资料较完整的患者243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问题,介绍如下.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 狼疮肾炎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SLE患者 诊治 狼疮肾炎 肾病变 肾损害 肾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生长激素变化及其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房向东 涂卫平 +4 位作者 谭丽玲 徐承云 吴效鹏 胡欣 习卫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0-61,共2页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并对其中的46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作专门分析。结果显示,SLE与LN组血清G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两组活动期GH水平均明...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并对其中的46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作专门分析。结果显示,SLE与LN组血清G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两组活动期GH水平均明显高于静止期(P均<0.05);SLE与LN患者血清GH水平均与抗ds-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745、0.711,P均<0.05)。认为GH在SLE和LN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可将GH作为判断SLE和LN病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肾炎 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及白细胞介素-1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瑞霞 王祥花 刘雪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7期622-623,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骨桥蛋白(OPN)、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0例SLE患者及30例对照血浆OPN、IL-18的水平,以分析其与SLE的活动性及脏器损害的关系。结果:SLE患者...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骨桥蛋白(OPN)、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0例SLE患者及30例对照血浆OPN、IL-18的水平,以分析其与SLE的活动性及脏器损害的关系。结果:SLE患者血浆OPN、IL-1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OPN、IL-18水平明显高于无脏器损害者(P均<0.01);SLE活动期亦高于非活动期(P均<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浆OPN水平与IL-18呈正相关(r=0.331,P<0.01);血浆OPN及IL-18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r=0.573,P<0.001;r=0.315,P均<0.01);与24h尿蛋白定量亦呈正相关(r=0.532,r=0.403,P均<0.01);而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472,P<0.01;r=-0.398,P均<0.01)。结论:OPN、IL-18可参与SLE的发病,与SLE的肾脏损害、活动程度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浆OPN、IL-18可以作为诊断SLE活动性及LN诊断的有效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桥蛋白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