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病血液学异常临床特点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桂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9-361,共3页
为了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病(SLERHD)患者血液学异常的临床特点,探讨鉴别诊断的依据,采用SPSS/PC软件对92例SLERHD患者的血液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发现: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及血像缺乏特异性,但所有病人都具备SLE相... 为了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病(SLERHD)患者血液学异常的临床特点,探讨鉴别诊断的依据,采用SPSS/PC软件对92例SLERHD患者的血液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发现: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及血像缺乏特异性,但所有病人都具备SLE相关的多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清球蛋白增高及不同程度的皮肤、关节症状。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者67例(72.8%),以皮肤粘膜紫癜为主要表现者39例(42.4%),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者17例(18.5%),白细胞减少56例(60.9%),血小板减少54例(58.7%),全血细胞减少者41例(44.6%)。骨髓有核细胞增生良好,其中活跃者57例(61.9%),明显活跃者35例(38.1%);粒/红(G/E)多数正常,>3者59例(64.1%),<3者33例(35.9%),17例溶血性贫血者Coombs试验均为阳性,G/E<1;巨核细胞增多者80例(86.9%),正常者11例(11.9%),<7个/片者1例(1.1%),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NAP)积分均为阴性。结论:虽然SLERH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血像缺乏特异性,但所有病人都具备SLE相关的多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清球蛋白增高及不同程度的皮肤关节症状,属于增生性贫血,Ret,G/E和骨髓粒、红、巨核三系细胞数增多或正常,NAP阴性,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鉴别;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无病态造血可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病 血液学异常 SLE SLERHD 诊断 骨髓细胞学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降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脏及血液活动性升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庆永 王宗发 +1 位作者 廖元兴 杨慧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282-1284,共3页
目的 :确定C3水平在用 5种方法 (PGA、M SLEDAI、M LAI、SLAM和M BILAG)定义的狼疮活动之前或同时变化的程度 ,以及与狼疮特异性器官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对随访 1年的 5 3例患者每月检测抗C3水平并判定活动性 ,1个月内PGA≥ 1 0 ,M SLE... 目的 :确定C3水平在用 5种方法 (PGA、M SLEDAI、M LAI、SLAM和M BILAG)定义的狼疮活动之前或同时变化的程度 ,以及与狼疮特异性器官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对随访 1年的 5 3例患者每月检测抗C3水平并判定活动性 ,1个月内PGA≥ 1 0 ,M SLEDAI≥ 3、M LAI≥ 0 1、SLAM≥ 3和M BILAG≥ 4定义为复发 ,计算出C3水平之前变化或同时变化时的复发率 ,用Logistic回归确定C3水平近期变化与狼疮复发的相关性 ,以及与狼疮特异性器官活动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PGA、M SLEDAI、M LAI、SLAM和M BILAG定义的复发率依次为 12 %、19%、2 5 %、13%和 12 % ,C3水平与 3种方法定义的复发不相关 ,C3水平同时降低常常出现于M LAI定义的复发 ,C3水平之前变化与SLAM确定的复发相关 ,C3水平的同时降低与肾脏活动性计分升高相关。C3水平降低也与红细胞比容、血小板和白细胞同时降低相关 ,C3水平之前降低与血小板降低相关。结论 :补体水平的降低并不一定总是与狼疮活动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降低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脏 血液活动性升高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异常的系统性红斑狼疮78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朝晖 刘升云 +2 位作者 高冠民 李红 刘章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0-931,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系统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晓军 韩聚方 +2 位作者 戈海青 李晓云 任文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8-679,共2页
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是以骨骼肌损伤为主的一类风湿性疾病,主要包括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PM/DM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但仍有许多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部分累及肺组织,引发肺间质改变,严重者出现呼... 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是以骨骼肌损伤为主的一类风湿性疾病,主要包括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PM/DM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但仍有许多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部分累及肺组织,引发肺间质改变,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免疫吸附是一种新的血液净化技术,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显示出了独特疗效[1-3]。但在PM/DM治疗中的研究较少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DAN免疫吸附疗法对PM/DM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疫吸附治疗 免疫性炎性肌 临床疗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疾 血液净化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吸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