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小鼠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康小龙 何承辉 +2 位作者 刘晶 卢军 杨俊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8-691,共4页
目的观察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SSc)小鼠病理及Ⅲ型胶原(COL-Ⅲ)表达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背部注射盐酸博莱霉素建立SSc模型,给予刺山柑总生物碱进行干预,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及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皮肤及肺组织C... 目的观察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SSc)小鼠病理及Ⅲ型胶原(COL-Ⅲ)表达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背部注射盐酸博莱霉素建立SSc模型,给予刺山柑总生物碱进行干预,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及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皮肤及肺组织COL-Ⅲ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刺山柑总生物碱可明显改善SSc小鼠皮肤和肺部炎症及纤维化,降低COL-Ⅲ表达水平(P<0.05)。结论刺山柑总生物碱对SSc组织纤维化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总生物碱 系统性硬皮病 病理 Ⅲ型胶原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血浆内皮素水平和肺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屠文震 舒政 +1 位作者 刘颖华 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1-363,共3页
为了解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血浆中内皮素水平和肺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对40例SSc患者作了胸部薄层CT扫描,参照CollinsCD评分法评出肺纤维化积分,并测定了血浆内皮素浓度,与40名正常人作了对照。对40例SSc患者的肺纤维化积分和其血浆内皮... 为了解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血浆中内皮素水平和肺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对40例SSc患者作了胸部薄层CT扫描,参照CollinsCD评分法评出肺纤维化积分,并测定了血浆内皮素浓度,与40名正常人作了对照。对40例SSc患者的肺纤维化积分和其血浆内皮素值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Sc组血浆内皮素浓度(80.09±37.91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5.44±12.21),P<0.001。血内皮素浓度和肺纤维化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01。结论:SSc患者具有高内皮素血症,与肺纤维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内皮素 肺纤维化 系统性硬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指抗阻运动联合蜡疗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手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莫选菊 张晓 +4 位作者 彭继海 刘璋来 张曼 黎明明 李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改善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手功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52例稳定期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专科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蜡疗联合腕指关节抗阻运动,每天2次,共2周,出院后开展... 目的改善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手功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52例稳定期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专科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蜡疗联合腕指关节抗阻运动,每天2次,共2周,出院后开展单行腕指抗阻运动每天2次,共10周。结果干预后,观察组Jebsen手功能测试左右手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SF-36中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腕指抗阻运动联合蜡疗有利于提高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手功能,并部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抗阻运动 蜡疗 手功能 手握力 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的血管病变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冬冬 屠文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3,共2页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血管异常主要表现为小血管(动脉)痉挛及内膜增生。它们可引起肢端病变;并与心、肺、脑、胃肠道累及有关。其血管异常的发病机制可能是血管紧张调节失衡所致,也可能和补体及抗内皮抗体等自体免疫因子所导致内皮细胞活...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血管异常主要表现为小血管(动脉)痉挛及内膜增生。它们可引起肢端病变;并与心、肺、脑、胃肠道累及有关。其血管异常的发病机制可能是血管紧张调节失衡所致,也可能和补体及抗内皮抗体等自体免疫因子所导致内皮细胞活化和内皮损伤有关,甚或是二者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血管病变 病理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硬皮病药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高慧 杨邦杰 +1 位作者 严华 童鲲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8-99,共2页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药用部分为其根,是中医传统实用的安神止痛、活血化瘀药,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如保护心肌、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还有中枢镇静及抗菌作用[1...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药用部分为其根,是中医传统实用的安神止痛、活血化瘀药,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如保护心肌、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还有中枢镇静及抗菌作用[1],自文献报道丹参注射液可通过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硬皮病 中医药疗法 丹参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4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康小龙 田红林 +1 位作者 何承辉 卢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研究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SSc)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 Smad4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霉胺组(125 mg·kg^(-1))及刺山柑总生物碱小(225 mg·kg^(-1))、中(45... 目的研究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SSc)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 Smad4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霉胺组(125 mg·kg^(-1))及刺山柑总生物碱小(225 mg·kg^(-1))、中(450 mg·kg^(-1))、大(900 mg·kg^(-1))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小鼠背部注射盐酸博莱霉素建立SSc模型,成模后受试药组小鼠背部外敷刺山柑总生物碱乳膏,青霉胺组给予青霉胺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背部外敷不含药基质,每天1次,连续60 d。末次给药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皮肤TGF-β_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皮肤组织激活素受体样激酶1(ALK1)、Smad4及核因子-κB (NF-κB)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刺山柑总生物碱各剂量组TGF-β_1及刺山柑总生物碱大剂量组ALK1和Smad4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皮肤NF-κ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山柑总生物碱能下调SSc小鼠TGF-β_1、ALK1与Smad4异常表达,对SSc小鼠TGF-β_1/Smad4通路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总生物碱 系统性硬皮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激活素受体样激酶1 SMAD4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肺纤维化HRCT表现与病程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舒政 刘颖华 +2 位作者 倪炯 孙凤 屠文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皮病 (SSc)肺纤维化的高分辨力CT(HRCT)表现与临床病程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对 7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SSc病例行肺部HRCT扫描 ,并按病程分为 3组 (A组 5年以下 ,B组 5~ 10年和C组 10年以上 ) ,分别统计肺纤维化各种HRC...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皮病 (SSc)肺纤维化的高分辨力CT(HRCT)表现与临床病程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对 7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SSc病例行肺部HRCT扫描 ,并按病程分为 3组 (A组 5年以下 ,B组 5~ 10年和C组 10年以上 ) ,分别统计肺纤维化各种HRCT表现急纵隔相关征象在各组中分布情况。结果 :A组 2 6例 ,HRCT表现以小叶间隔增厚 (14例 ,5 3 .8% ) ,小叶内间质增厚 (12例 ,46.2 % ) ,磨玻璃样密度影 (14例 ,5 3 .8% )为主 ;B组 19例 ,小叶间隔增厚 (12例 ,63 .2 % ) ,网格样影 (11例 ,5 7.9% )多见 ;C组 2 5例 ,蜂窝征 (16例 ,64 % )明显多见 ,并常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 (14例 ,5 6.0 % )、食管扩张 (13例 ,5 2 % )和肺动脉高压 (11例 ,44 .0 % )。结论 :系统性硬皮病肺纤维化HRCT表现与临床病程有一定的关系 ,在病情发展的后期常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扩张和肺动脉高压等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间质性肺疾病 HRCT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合并左舟、月骨坏死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琳 李新志 +1 位作者 郑之和 曾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44-1744,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舟骨 月骨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10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赖松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16,共3页
对105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作了详细分析。男女患者之比为1∶4,发病年龄15岁~72岁,21~50岁患者占大多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改变,皮肤受累范围大小不一,99%患者双手皮肤受累,81%... 对105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作了详细分析。男女患者之比为1∶4,发病年龄15岁~72岁,21~50岁患者占大多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改变,皮肤受累范围大小不一,99%患者双手皮肤受累,81%患者有雷诺现象,67例患者内脏器官受累。还对其实验室检查、伴发病、病因、诊断和治疗作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硬皮病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系统性硬皮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伟 李芸 +3 位作者 毛笑非 张涛 方凯 孙秋宁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与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的关系。方法采集2010年至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24例SSc患者血清,其中弥漫型SSc12例,局限型SSc12例;另外采集12名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与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的关系。方法采集2010年至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24例SSc患者血清,其中弥漫型SSc12例,局限型SSc12例;另外采集12名健康对照者及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IGF系统各因子的表达,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SSc患者血清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9.21±37.94)ng/ml vs.(15.54±9.07)ng/ml和(3.38±2.09)ng/ml vs.(1.00±0.83)ng/ml,P<0.001],且SSc患者血清IGF-Ⅰ与IGFBP-3水平呈正相关(r=0.883,P<0.001)。血清IGF-Ⅰ和IGFBP-3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程、Rodnan皮肤评分不存在相关性。血清IGF-Ⅰ和IGFBP-3水平在Scl-70抗体阳性与阴性SSc患者间及在肺间质纤维化与无肺间质纤维化SSc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Sc患者血清IGF-Ⅱ、IGFBP-5和IGFBP相关蛋白1(IGFBP-related protein1,IGFBP-rP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Sc患者血清IGF-Ⅰ和IGFBP-3水平升高,IGF系统可能参与了SSc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系统性硬皮病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络病论治系统性硬皮病41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以络病理论为指导辨分型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3年来住院的417例患者分5个证型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分别为寒邪阻络、肺卫不宣型,寒凝腠理、脾肾阳虚型,痰浊血瘀阻络型,气血两虚、脉络失荣型和湿热阻络型,并结合... 目的:探讨以络病理论为指导辨分型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3年来住院的417例患者分5个证型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分别为寒邪阻络、肺卫不宣型,寒凝腠理、脾肾阳虚型,痰浊血瘀阻络型,气血两虚、脉络失荣型和湿热阻络型,并结合对症输液及口服西药治疗,观察其总有效率及患者甲襞微循环和关节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94.24%,甲襞微循环(形态积分、流态积分、袢周积分)和关节功能(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功能指数)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络病论治系统性硬皮病疗效确切,从络病论治系统性硬皮病应做为一个基本治则贯穿治疗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系统性硬皮病 辨证治疗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X线诊断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丽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55-456,共2页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X线诊断 诊断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诱导心肌SPECT与UCG对诊断系统性硬皮病心肌损害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梁九根 吕斌 +3 位作者 蒋宁一 朱晓俊 陈少雄 翁书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SPECT心肌显像和超声心动图(UCG)冷诱导对诊断系统性硬皮病(SSC)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99mTc-MIBI对23例SSC病人进行SPECT心肌显像冷诱导,并同期进行UCG冷诱导检测。结果:①14例病人(6O.9%)至少有一处心... 目的:探讨SPECT心肌显像和超声心动图(UCG)冷诱导对诊断系统性硬皮病(SSC)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99mTc-MIBI对23例SSC病人进行SPECT心肌显像冷诱导,并同期进行UCG冷诱导检测。结果:①14例病人(6O.9%)至少有一处心肌放射性分布异常,4例病人(17.4%)于UGG示局部室壁运动低下,P<0.05.②SPECT阳性率在雷诺现象(RP)组和无RP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0.5>P>0.25)。③SPECT异常组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在冷诱导即时较试验前显著降低(P<0.05),且与SPECT正常组比较也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心肌SPECT冷试验可早期检出SSC病人的心肌损害,对这类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可以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BI SPECT 系统性硬皮病 心脏 冷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测定
14
作者 蔡茂庆 王守义 +5 位作者 钮斌 孙家英 屠文震 程培俊 张维萍 沈建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测定蔡茂庆①王守义②钮斌①孙家英①屠文震①程培俊③张维萍③沈建人③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80年代发现的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细...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测定蔡茂庆①王守义②钮斌①孙家英①屠文震①程培俊③张维萍③沈建人③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80年代发现的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主要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肿瘤坏死因子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重叠多发性肌炎及合并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例
15
作者 朱国兴 陆春 赖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1,共1页
报道 1例系统性硬皮病重叠多发性肌炎及合并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男, 48岁,除全身皮肤硬化,雷诺现象,肩、肘、膝关节疼痛,肺部间质性改变外,四肢肌力 4级,伴肌痛、吞咽困难、四肢骨骼肌明显萎缩。实验室检查示抗 ScL-70抗体阳性... 报道 1例系统性硬皮病重叠多发性肌炎及合并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男, 48岁,除全身皮肤硬化,雷诺现象,肩、肘、膝关节疼痛,肺部间质性改变外,四肢肌力 4级,伴肌痛、吞咽困难、四肢骨骼肌明显萎缩。实验室检查示抗 ScL-70抗体阳性,血清肌酶明显升高,血清 T3、 T4均明显降低, TSH正常。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选用泼尼松结合秋水仙碱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多发性肌炎 甲状腺机能减退 重叠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引起肾危象1例
16
作者 孙家英 屠文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1020-1020,共1页
关键词 病因 病例报告 诊断 SRC 系统性硬皮病 肾危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出现肾危象死亡1例
17
作者 沈建平 张新喜 涂秋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8-199,共2页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男性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因出现恶性高血压、轻度氮质血症、血尿症状为主的肾危象而死亡,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3岁,因全身皮肤肿胀发硬1年余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双手、胸部皮肤发生红斑、肿胀,...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男性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因出现恶性高血压、轻度氮质血症、血尿症状为主的肾危象而死亡,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3岁,因全身皮肤肿胀发硬1年余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双手、胸部皮肤发生红斑、肿胀,渐扩展到面部和下肢。近5个月来,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肾危象 死因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的肾脏损害
18
作者 赖松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目的 :研究系统性硬皮病 (SSc)的肾脏损害、肾危象的发生、临床表现及可能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 10 5例SSc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 4例SSc用冷水激发雷诺现象后观察肾皮质血流情况。结果 :10 5例SSc中 2 5例有肾损害 ,其中 3... 目的 :研究系统性硬皮病 (SSc)的肾脏损害、肾危象的发生、临床表现及可能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 10 5例SSc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 4例SSc用冷水激发雷诺现象后观察肾皮质血流情况。结果 :10 5例SSc中 2 5例有肾损害 ,其中 3例发生肾危象。冷水激发后肾皮质血流减少。结论 :SSc肾脏损害发生率为 2 4% ,严重者短期内可引起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害 系统性硬皮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素-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承辉 田红林 +2 位作者 康小龙 刘晶 卢军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观察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SSc)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 VCAM-1)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Sc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霉胺组(125 mg... 目的观察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SSc)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 VCAM-1)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Sc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霉胺组(125 mg·kg^(-1))及刺山柑总生物碱小(225 mg·kg^(-1))、中(450 mg·kg^(-1))、大(900 mg·kg^(-1))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小鼠背部注射盐酸博莱霉素建立SSc模型,成模后受试药组小鼠背部外敷刺山柑总生物碱乳膏,青霉胺组给予青霉胺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背部外敷不含药基质,每天1次,连续60 d。末次给药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VEGF及血清ET-1、sVCAM-1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刺山柑总生物碱大剂量组SSc小鼠皮肤VEGF及血清ET-1水平降低(P<0.05或P<0.01),血清s VCAM-1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刺山柑总生物碱对SSc VEGF与ET-1异常表达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总生物碱 系统性硬皮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素-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并发皮肤结节病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新新 侯绍伟 +3 位作者 马伟 李颖 刘琳 徐丽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0-292,共3页
患者女,54岁。发现四肢皮下结节1个月,系统性硬皮病病史2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假面具脸",双手呈鹰爪样改变,四肢串珠状排列和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边界清楚,质硬,活动不明显,皮肤表观正常。皮损组织病理:皮下脂肪间隔... 患者女,54岁。发现四肢皮下结节1个月,系统性硬皮病病史2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假面具脸",双手呈鹰爪样改变,四肢串珠状排列和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边界清楚,质硬,活动不明显,皮肤表观正常。皮损组织病理:皮下脂肪间隔多数结核样结构,大部分呈"裸结节",未见典型干酪样坏死,周围淋巴细胞很少。诊断:系统性硬皮病并发皮肤结节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皮肤结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