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性炎症指标构建的列线图可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结局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昭君 周晓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49-1158,共10页
目的基于系统性炎症指标,构建列线图评估心力衰竭患者不良结局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43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286)和验证组(... 目的基于系统性炎症指标,构建列线图评估心力衰竭患者不良结局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43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286)和验证组(n=144),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心力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使用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预测准确性,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和Kaplan-Meier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3)、体质量指数(BMI,P=0.002)、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P<0.001)、高血压(P=0.004)、淋巴细胞计数(P<0.001)、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PLR,P=0.007)、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P<0.001)和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IRI,P<0.001)是心力衰竭的独立预后因子。利用这些预后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结果显示其预测性能良好: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列线图C指数分别为0.719(95%CI:0.680~0.758)和0.732(95%CI:0.693~0.771)。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在预测HF患者的不良结局方面(心血管再入院或全因死亡)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联合系统性炎症指标和传统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在HF患者不良结局预测方面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预后 系统性炎症指标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原发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与新型炎症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泽霖 尚奇 +7 位作者 卓航 黄宏伟 龚焱 张丹 李兵 梁德 任辉 江晓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6-640,646,共6页
目的 了解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标及其他炎症指标水平与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值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出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男性患者,共311例... 目的 了解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标及其他炎症指标水平与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值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出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男性患者,共311例。根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以及骨量正常组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骨质疏松组中SII、NLR、MLR以及ESR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PLR(P<0.05)与ESR(P<0.05)为男性发生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显示PLR曲线下面积为0.658,临界值为189.17;ESR的曲线下面积为0.639,临界值为18.50;多指标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713。在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对不同部位骨密度与炎症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MLR与L1~L4 BMD无明显相关性,SII、NLR、PLR、CRP、ESR与L1~L4 BMD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SII、NLR、MLR、PLR、CRP、ESR与左股骨颈骨密度以及左髋关节骨密度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与SII、NLR、MLR、PLR、CRP、ESR等炎症指标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系统性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