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建秋 景在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78-680,共3页
为探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对经历了成功的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移植物为Z型记忆合金支架与涤纶人工血管复合体 )的 38例腹主动脉瘤、2 9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后都进... 为探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对经历了成功的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移植物为Z型记忆合金支架与涤纶人工血管复合体 )的 38例腹主动脉瘤、2 9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后都进行体温 (T)、外周血白细胞 (WBC)及血小板监测 ,体温超过 38 5℃者进行了常见的术后感染源等检测。结果发现 ,所有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发热、WBC增高及血小板减少 ,1~ 2周后基本恢复正常 ,全身未检测到任何感染源 ;术后 1~ 6月均无移植物感染或出血、血栓栓塞等表现。短期随访结果表明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EVGE SIRS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全身系统性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
作者 张天宇 于海搏 +8 位作者 陈飞 李新 张佳佳 詹晓凯 申曼 汤然 范斯斌 赵凤仪 黄仲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3447-3455,共9页
背景POEMS综合征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浆细胞肿瘤,以周围神经病变、脏器肿大、内分泌障碍、M蛋白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综合征发病率低,且预后不良。尽管对POEMS综合征的认识逐渐增加,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也无标准治疗方案。全... 背景POEMS综合征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浆细胞肿瘤,以周围神经病变、脏器肿大、内分泌障碍、M蛋白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综合征发病率低,且预后不良。尽管对POEMS综合征的认识逐渐增加,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也无标准治疗方案。全身性系统性治疗包括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前的短程诱导治疗和ASCT治疗,已被作为潜在的有效治疗手段。这些治疗方法旨在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症状,并提高患者生存率。目的评价诱导治疗方案马法兰联合地塞米松(MD)方案、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或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TD或RD方案),以及ASCT用于POEMS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4年5月,同时配合其他检索方式,收集POEMS综合征系统性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非RCT、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文献,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单组率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共计794例POEMS综合征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MD方案、免疫调节剂及ASCT用于治疗POEMS综合征的血液学反应率为0.800(95%CI=0.715~0.87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应率为0.872(95%CI=0.751~0.962),神经系统反应率0.796(95%CI=0.603~0.941),≥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08(95%CI=0.000~0.309),末次随访时的存活率为0.940(95%CI=0.908~0.966),末次随访时的复发率为7.2%(95%CI=0.013~0.160),5年总生存率为0.917(95%CI=0.893~0.941)。亚组分析显示:血液学反应率方面,以上三种疗法分别为0.806、0.726、0.830;VEGF反应率方面,三者分别为0.958、0.887、0.800;神经系统反应率方面,三者分别为1.000、0.642、0.926;末次随访时的存活率方面,三者分别为1.000、0.978、0.908。敏感性分析显示,在逐一剔除文献后,所得结果未受到明显影响,提示本研究结果稳健。采用Egger's检验评估发表偏倚风险,经过Egger's检验,血液学反应率(P=0.777)、VEGF反应率(P=0.981)、神经系统反应率(P=0.060)、≥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P=0.117)、末次随访时的存活率(P=0.088)及末次随访时的复发率(P=0.885)均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在POEMS综合征全身性系统性治疗中,血液学反应率方面,MD方案、免疫调节剂及ASCT的治疗反应率均佳,尤其是MD方案和ASCT神经系统反应率更高,但RD方案3级以上不良反应较低,有利于长期治疗。因此,RD方案可作为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对于年轻可耐受患者,推荐RD方案诱导治疗后接受大剂量马法兰治疗并进行A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系统性治疗 治疗反应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部推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运动行为、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林巧婷 钟叶蓓 +4 位作者 杨尚林 裴鑫 杨小慧 李武 李铁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目的:探究背部推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运动行为、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推法组,每组8只。选用强迫负重游泳联合慢性应激刺激的方法制备CFS大鼠模型,共造模21 d。推... 目的:探究背部推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运动行为、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推法组,每组8只。选用强迫负重游泳联合慢性应激刺激的方法制备CFS大鼠模型,共造模21 d。推法组在造模结束后给予背部推法,20 min/次,1次/d,连续干预14 d。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半定量评分、力竭游泳时间、旷场实验运动距离。实验结束后,收集所需标本,用HE染色法观察竖脊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计算肌纤维横截面面积和直径,Origin软件处理绘制肌纤维横截面面积频率分布图。检测大鼠竖脊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含量。结果:(1)实验结束后,推法组大鼠一般情况半定量评分显著低于同期模型组(P<0.01)、力竭游泳时间和旷场实验运动距离均显著高于同期模型组(P<0.05,P<0.01)。(2)HE染色法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竖脊肌肌细胞明显萎缩,而推法组大鼠肌细胞萎缩程度低于模型组。(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竖脊肌中的SOD、GSH-Px以及PGC-1α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法组大鼠竖脊肌SOD、GSH-Px、PGC-1α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背部推法能够调节CFS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大鼠运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慢性疲劳综合征 运动行为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诱导的炎症反应及抗炎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乔常宏 陈晶 +8 位作者 罗琴 刘宝玲 何振文 刘丁语 陈翔宇 王晓虎 王刚 白挨泉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28-3539,共12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母猪严重繁殖障碍与仔猪呼吸困难的一种全球性疾病。感染PRRS...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母猪严重繁殖障碍与仔猪呼吸困难的一种全球性疾病。感染PRRSV所引起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病毒载量和体内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PRRSV通过自身编码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激活炎症信号通路,导致大量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释放从而诱导炎症反应,但过度炎症反应特别是细胞因子风暴可能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导致病情加剧。因此通过抑制PRRSV引起的炎症应答可能是有效预防和控制PRRS的主要策略。目前常用的抗炎药物包括重组干扰素、非甾体抗炎药(NSAID)和类固醇等,传统的中药制剂也被证实对PRRS有一定治疗效果。然而PRRSV感染诱导炎症反应的具体条件、程度和机制以及抗炎药物作用尚未清楚。笔者拟对PRRSV诱导的炎症反应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相关抗炎药物的开发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RRS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 抗炎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刘晓梅 苟重季 付丽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48-1453,共6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CRP/白蛋白(albumin,ALB)对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彭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1... 目的 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CRP/白蛋白(albumin,ALB)对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彭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采用mRS评估患者发病后30 d预后情况,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采集入院时外周血检验结果计算SII和CRP/ALB。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A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SII、CRP/ALB对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4例AIS患者,其中预后不良者29例(21.64%)。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TC、CRP、SII、CRP/ALB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淋巴细胞计数、ALB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 19.028,95%CI 2.785~27.348,P<0.001)、TC(OR 6.979,95%CI 1.851~12.191,P=0.009)、CRP(OR 7.830,95%CI 2.559~14.252,P=0.002)、ALB(OR 0.192,95%CI 0.101~0.662,P<0.001)、SII(OR 9.244,95%CI 2.571~19.379,P<0.001)、CRP/ALB(OR 11.100,95%CI 3.570~22.451,P<0.001)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II、CRP/ALB对预后不良具有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648(95%CI 0.529~0.767,P=0.015)和0.749(95%CI 0.664~0.883,P<0.001),敏感度分别为0.448、0.931,特异度分别为0.876、0.562。结论 SII和CRP/ALB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SII、CRP/ALB评估,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AI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C反应蛋白/白蛋白 溶栓 阿替普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性白细胞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6
作者 邓小明 刘毅 +1 位作者 李金宝 熊源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 :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性白细胞和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白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 4例SIRS患者外周血中性白细胞和 6例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细胞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 :在 84 0 0条基因中发现差异表... 目的 :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性白细胞和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白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 4例SIRS患者外周血中性白细胞和 6例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细胞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 :在 84 0 0条基因中发现差异表达基因 382条 ,其中SIRS患者中性白细胞基因 12 2条表达增加 ,2 6 0条表达减少 ,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是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基因 (35 % ) ,细胞受体基因 (2 2 % ) ,DNA结合、转录的各种因子基因(2 3% )以及细胞因子基因 (11% )等。结论 :SIRS患者体内存在抗炎和促炎两种不同介质作用 ,中性白细胞在该环境中基因表达的改变与血液中多种刺激因素作用结果相一致。基因芯片技术可同时大通量研究基因的表达水平 ,是一种可应用于检测炎症反应基因改变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中性白细胞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气变化分析
7
作者 周泽强 杨峰 韩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16-1718,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早期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外周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气变化特点,提高对伤情的早期判断和救治水平。方法从2003年8月-2004年2月我科收治的创伤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按AIS-ISS90进行创伤评分,分为重伤组和轻伤组,总结两... 目的探讨创伤早期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外周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气变化特点,提高对伤情的早期判断和救治水平。方法从2003年8月-2004年2月我科收治的创伤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按AIS-ISS90进行创伤评分,分为重伤组和轻伤组,总结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及动脉血气参数(PaO2、PaCO2、HCO3-、AG),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比较SIRS发生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88例患者中,创伤早期符合SIRS诊断标准者49例,其中12例在轻伤组,37例在重伤组。重伤组患者脉搏、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血糖、AG及SIRS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伤组;PaO2、HCO3-明显低于轻伤组;PaCO2>45mmHg或<35mmHg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伤组(P<001);两组间体温、血红蛋白无明显差别(P>005)。重伤组中有13例发生了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死亡2例。轻伤组无MODS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AIS-ISS90进行创伤评分结合SIRS相关外周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气变化的检测有利于对创伤患者病情的早期判断和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清肺定喘贴联合宣白承气汤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倪嘉纳 罗华 陈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清肺定喘贴联合宣白承气汤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ACOS)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16例... 目的探讨自拟清肺定喘贴联合宣白承气汤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ACOS)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16例ACOS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使用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清肺定喘贴、宣白承气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asthma control test,AC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评分(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CAT)、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38%(53/58),高于对照组的75.86%(4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CT评分为(20.61±1.9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0±1.43)分,CAT评分为(15.02±2.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1±2.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FEV1、FEV1/FVC、PEFR分别为(2.20±0.27)L、(61.21±5.28)%、(3.88±0.36)L/s,均高于对照组的(1.93±0.21)L、(57.33±5.26)%、(3.67±0.41)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CRP分别为(31.70±5.42)ng/L、(22.05±3.29)ng/L、(9.75±1.60)mg/L,均低于对照组的(43.33±6.05)ng/L、(31.17±3.58)ng/L、(12.83±2.1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34%(6/58)、8.62%(5/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肺定喘贴联合宣白承气汤治疗ACOS患者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中医 肺功能 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OPG/RANKL失衡、氧化应激和系统性炎性反应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晓蓉 张静宜 +2 位作者 宗运之 孙永昌 王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0-478,共9页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系统、抗氧化应激能力、系统性炎性反应、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探讨氧化应激、系统性炎性反应与OPG/RANKL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多导睡眠(polysomnography,PSG)监测入选48例男性OSAHS患者,其中轻中度组19例,重度组29例,<50岁组33例,≥50岁组15例,同时选择经PSG监测排除OSAHS的男性对照组20例。受试者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问卷;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腰椎前后位腰1至腰4、股骨颈面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和Z值。测定外周血以下指标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OPG、RANKL、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骨形成标志物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P)、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果OSAHS组骨质疏松风险评估问卷阳性率为79%,对照组为39%。腰椎BMD对照组为(1.03±0.10)g/cm^(2)、OSAHS组为(0.95±0.11)g/cm^(2),股骨颈BMD OSAHS组为(0.84±0.13)g/cm^(2),对照组为(0.96±0.12)g/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股骨颈和腰椎T值、Z值减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OSAHS组OPG、OPG/RANKL比值、BAP、TAOC水平分别为(31.38±23.00)μg/L、8.16±7.10、(15.62±5.20)μg/L、(6.23±1.30)U/mL;均较对照组下降,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53.95(20.08~176.09)ng/L、29.66(17.86~62.28)ng/L,均较对照组升高。OSAHS组TRAP-5b水平为(3.44±1.00)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轻中度组和重度组股骨颈和腰椎BMD、T值和Z值、RANKL、OPG、OPG/RANKL,TRAP-5b和BAP、TNF-α和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年龄<50岁组OPG、OPG/RANKL比值、BAP分别为(33.39±21.02)μg/L、11.68±8.69和(15.85±4.71)μg/L,≥50岁组为(26.37±19.90)μg/L、6.56±5.71和(12.13±6.23)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和腰椎BMD及T值、RANKL、TRAP-5b、TNF-α和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血清TAOC和BAP呈正相关(r=0.248,P=0.040),OPG和BAP呈正相关(r=0.267,P=0.030)。结论OSAHS存在骨代谢调节系统OPG/RANKL比例失衡,骨形成标志物水平下降,出现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反应增强使抗氧化能力下降,与OPG/RANKL失衡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骨质疏松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氧化应激 系统性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性和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容 李国信 +5 位作者 李昀泽 梁丽喆 陆飞 党世竟 吴红江 刘晓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34-2240,共7页
背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而出现疼痛、跛行,甚至肢体缺血坏死的慢性疾病,炎症和脂质浸润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相关... 背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而出现疼痛、跛行,甚至肢体缺血坏死的慢性疾病,炎症和脂质浸润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相关指标对其进行诊断和分析。目的通过收集ASO患者的病例资料,探究多种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与ASO的相关性,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2024年1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600例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Rutherford分期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200)、中度组(n=200)和重度组(n=200)并随机筛选200例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计算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泛免疫炎症值(PIV)、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SIR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IR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IV/HDL-C、PIV×LDL-C]。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综合指标与ASO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SO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综合指标对ASO的诊断效能,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ASO患者单核细胞计数(MONO)、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LDL-C、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高于正常人群,HDL-C低于正常人群(P<0.05)。不同Rutherford分期分组ASO患者资料比较结果显示,重度组男性占比、高血压、吸烟比例、MONO、NEUT、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LYMP、HDL-C低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年龄高于中度组(P<0.05),LDL-C低于轻度组(P<0.05);中度组高血压比例、MONO、NEUT、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高于轻度组(P<0.05),HDL-C低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饮酒比例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0.05)、轻度组PLT低于中度组、重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与ASO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RI是ASO发生的保护因素(OR=0.009,95%CI=0.000~0.181,P=0.009),SIRI×LDL-C(OR=1.665,95%CI=1.260~2.201,P=0.001)、PIV/HDL-C(OR=1.014,95%CI=1.003~1.024,P=0.005)是ASO发生的危险因素。SIRI×LDL-C预测ASO发生的AUC为0.710,灵敏度为0.442,特异度为0.890,PIV/HDL-C预测ASO发生的AUC为0.761,灵敏度为0.505,特异度为0.975。结论本研究纳入的综合指标,包括PIV、SIRI、SII、MHR、NLR、SIRI/HDL-C、SIRI×LDL-C、PIV/HDL-C、PIV×LDL-C和ASO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SIRI是ASO发生的保护因素,SIRI×LDL-C、PIV/HDL-C是ASO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ASO的发生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泛免疫炎症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 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朱振杰 许清泉 +5 位作者 黄晓波 洪扬 杨庆亚 王澍 安立哲 徐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3-649,共7页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尿路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取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6年6...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尿路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取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尿路结石行PCNL术且术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术后SIRS之间的相关性。符合条件的患者共461例,其中男性281例,女性180例,平均年龄57岁,术后137例(29.7%)患者出现SIRS。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参数的差异。结果:与未发生SIRS的患者组相比,发生SIRS的患者组术前白细胞计数(×109/L)更高[7.76(4.00~17.96)vs.6.31(2.00~17.40),P〈0.001];术前血糖(mmol/L)更高[7.30(3.08~19.90)vs.6.40(3.42~16.78),P〈0.001];手术时间(min)更长[75(20~270)vs.60(20~200),P〈0.001];相应的住院时间(d)也更长[12(2~46)vs.11(3~29),P=0.019]。术前血糖偏高的患者术后SIRS的发生率高于术前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35.1%(100/285)vs.21.0%(37/176),P=0.001];鹿角形结石的患者术后SIRS的发生率高于非鹿角形结石的患者[38.8%(33/85)vs.27.7%(104/376),P=0.042];术前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术后SIRS的发生率高于无感染患者[36.8%(50/136)vs.26.6%(81/304),P=0.032];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是否输血、手术时间与术后SIRS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SIRS发生与患者的性别、术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以及是否为鹿角形结石无显著相关性,而与术前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OR=3.194,95%CI:1.531~6.666,P=0.002)、手术时间大于60 min(OR=1.635,95%CI:1.088~2.456,P=0.018)以及术前血糖水平有显著相关性,术前血糖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3.3~6.1 mmol/L)的患者与术前血糖〉7.1 mmol/L的患者相比,PCNL术后SIRS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尿路结石患者,PCNL术后SIRS的发生与患者术前白细胞水平、手术时间、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术前白细胞计数升高、手术时间大于60 min、术前空腹血糖较高的患者PCNL术后发生SIRS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糖尿病 2型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鉴别诊断和监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晓利 杜斌 +2 位作者 潘家绮 许莹 华宝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评价在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早期,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传统指标对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的鉴别作用,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共有30例非感染性SIRS和27例感染性SIRS患者入... 目的评价在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早期,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传统指标对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的鉴别作用,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共有30例非感染性SIRS和27例感染性SIRS患者入选,在出现临床表现24h内测定血清PCT、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记录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计数等,做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全身性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结果感染性SIRS患者与非感染性SIRS患者相比,血清PCT(5.54[1.20,32.74]μg/Lvs0.77[0.22,3.90]μg/L,P=0.001)、IL-6(163.66[33.60,505.26]ng/Lvs37.72[22.52,110.78]ng/L,P=0.004)、CRP([15.28±8.41]g/Lvs[9.51±7.65]g/L,P=0.010)和中性粒细胞比例(0.91±0.04vs0.88±0.04,P=0.010)水平显著升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PCT和IL-6的鉴别力最佳。血清PCT和IL-6水平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显著相关,血清PCT水平和住院日呈正相关。结论与传统炎症指标相比,PCT和IL-6有助于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SIRS,并且和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感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贾春梅 李春学 +4 位作者 崔莹 李勇 吴春雪 郭晋平 宋雅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SIRS患者74例,按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A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将A组分为糖化血红蛋白>6.5%组(A1组)和糖化血红蛋白≤6.5%组(A2组);将B组分为...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SIRS患者74例,按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A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将A组分为糖化血红蛋白>6.5%组(A1组)和糖化血红蛋白≤6.5%组(A2组);将B组分为血糖≥11.1 mmol/L组(B1组)和血糖<11.1 mmol/L组(B2组)。比较入院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28 d病死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A组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B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8 d病死率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入院时血糖水平、APACHEⅡ评分、28 d病死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A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B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S患者入院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对于SIRS患者应动态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适当控制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无发热结石性脓肾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亮 李建兴 +1 位作者 黄晓波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一期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无发热结石性脓肾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连续收治... 目的:探讨一期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无发热结石性脓肾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连续收治的所有结石性脓肾患者的一期PCNL手术资料.分析术前尿白细胞数、术前尿培养阳性、肾功能不全、术前应用抗生素3天以上、手术时间、手术通道数、术中灌洗液流速大于500 mL/min、输血、鸟粪石等9个因素对患者术后发生SIRS的影响.结果:共入选182例患者,术后SIRS共发生38例(20.88%).SIRS组与非SIRS组在术前尿白细胞数(P =0.483)、术前尿培养阳性(P=0.136)、鸟粪石(P =0.324)3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无发热结石性脓肾PCNL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5个,分别为:肾功能不全(OR=5.41,95% CI 1.84 ~22.64,P=0.014)、手术时间(OR=1.01,95% CI 1.00 ~ 1.02,P=0.024)、手术通道数目(OR=3.37,95% CI-1.92~32.55,P=0.077)、术中灌洗液流量大于500 mL/min(OR =45.87,95%CI4.39 ~231.68,P=0.007)、输血(OR =5.98,95% CI1.12~46.66,P=0.043).无发热结石性脓肾PCNL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保护因素有1个,即术前应用抗生素3天以上(OR=0.34,95% CI-3.92~ 12.55,P=0.047).结论:PCNL治疗无发热结石性脓肾术后发生SIRS的概率与其他患者相近,手术相对安全可行.术前应使用抗生素3天以上再行手术治疗.术中需仔细操作避免输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多通道手术,尤其应避免因尿液浑浊、出血等视野不清楚导致的灌洗液流量大于500 mL/min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肾造口术 经皮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肾积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郝一昌 肖春雷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73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预后因素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预后因素与术后发生SIRS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73例MPCNL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6例(15.0%)术后发生SIRS。与非SIRS组相比,SIRS组的结石负荷[(409.3±49.3)mm^2 vs.(370.7±77.7)mm^2,P=0.015]和术中灌注速度[(206.4±33.7)ml/min vs.(182.6±34.9)ml/min,P=0.002]均较高。合并糖尿病者MPCNL术后SIRS的发生率为30.0%(9/30),无糖尿病者为11.9%(1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SIRS发生相关的预后因素包括:糖尿病史(OR=2.998,95%CI 1.023~8.779,P=0.045),结石负荷≥400 mm^2(OR=3.038,95%CI 1.111~8.303,P=0.030),灌注速度≥200 ml/min(OR=4.969,95%CI 1.869~13.209,P=0.001)。结论糖尿病史、较高结石负荷以及较高的术中灌注速度,是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SIRS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尿石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水平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35
16
作者 薛茜 赵宝民 邹玉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单纯急性脑梗死组(SACI组,n=75),并发SIRS组(SIRS组,n=45),并发SIRS后...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单纯急性脑梗死组(SACI组,n=75),并发SIRS组(SIRS组,n=45),并发SIRS后致MODS组(MODS组,n=29)。同期从我院健康体检者中选取年龄、性别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各组的血清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SIRS 45例,发生率为37.5%;并发MODS 29例,发生率为24.2%;并发SIRS患者致MODS的发生率为64.4%。4组的CRP阳性率及CR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是CRP阳性率还是CRP水平均为MODS组>SIRS组>SACI组>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可以并发SIRS或MODS,血清CRP水平可以作为患者是否并发SIRS或MODS的一项指标,对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及时有效地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反应蛋白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的跨膜信号转导及其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蒋建新 朱佩芳 王正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失控性炎症反应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理现象 ,是创伤后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细菌脂多糖 (LPS)是最常见的诱导失控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单核 /巨噬细胞表面LPS相关受体是机体识别并启动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 ,是诱导炎症... 失控性炎症反应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理现象 ,是创伤后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细菌脂多糖 (LPS)是最常见的诱导失控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单核 /巨噬细胞表面LPS相关受体是机体识别并启动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 ,是诱导炎症反应失控的关键环节之一。单核 /巨噬细胞膜表面存在多种LPS相关受体 ,其中清道夫受体 (SR)、CD14、Toll样受体 4(TLR4)为高亲和力或敏感性LPS受体。SR与单核 /巨噬细胞清除、灭活LPS有关 ;CD14和TLR4是介导LPS激活细胞的重要受体。TLR2、β2 整合素、L selectin等为低亲和力LPS受体 ,作为“二级受体”在促进LPS诱导的促炎症和抗炎症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TLR4可能是LPS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受体途径。单核 /巨噬细胞表面防御性受体 (如SR)下调、兴奋性受体 (如CD14、TLR4、TLR2等 )上调 ,可能是感染过程中单核 /巨噬细胞由早期的防御性 (清除、灭活LPS)转化为后期的效应性 (释放大量的炎症和抗炎症介质 )的重要机制。深化研究LPS跨膜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可望为有效控制失控性炎症反应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类 抗原 CD14 脓毒症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洛芬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对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轶群 陆国平 +2 位作者 曾其毅 匡凤梧 张灵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8-681,共4页
目的观察布洛芬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08年3月—2009年3月,3家医院的儿科重症监护中心符合SIRS诊断的患儿(炎症组)154例,分为单独抗生素组(69例)、... 目的观察布洛芬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08年3月—2009年3月,3家医院的儿科重症监护中心符合SIRS诊断的患儿(炎症组)154例,分为单独抗生素组(69例)、抗生素+布洛芬组(85例),并取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入院时(基线)、药物干预48 h后血清PCT水平,观察布洛芬干预后PCT的变化,分析布洛芬对SIRS的治疗作用;并对危重评分在80~100分、<80分的患儿进行分层研究。结果正常对照组未检测到PCT;炎症组基线时PCT为(2.35±3.91)ng/ml,其中单独抗生素组为(2.18±3.88)ng/ml,抗生素+布洛芬组为(2.49±3.95)ng/m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独抗生素组治疗前后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布洛芬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布洛芬组治疗后PCT下降幅度与单独抗生素组治疗后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研究提示,危重评分80~100的患儿,抗生素+布洛芬治疗后PCT下降幅度与单独抗生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危重评分<80的患儿,抗生素+布洛芬治疗后PCT下降幅度与单独抗生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布洛芬干预48 h后,SIRS患儿外周血清PCT的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尤其在危重评分80~100的患儿中,提示布洛芬在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有助于控制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降钙素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血症患者一氧化氮合酶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曾爱英 戴木森 +4 位作者 王晓萍 陈本敦 陈敏 陈炳星 孙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对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血症(Sepsi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为CRRT和SIRS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收住本院急诊ICU、内科ICU及外科ICU的SIRS及Sepsi...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对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血症(Sepsi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为CRRT和SIRS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收住本院急诊ICU、内科ICU及外科ICU的SIRS及Sepsis患者病例,记录在血液净化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h的生命体征、氧合指数(PaO2/FiO2)、血生化、血常规、血气分析、APACHE II评分的变化,并采用比色法检测患者血清NOS含量变化,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PCT含量变化。结果:CRRT治疗后24、48、72h血生化及血常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各时间点NOS值及PCT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治疗能显著改善SIRS/Sepsis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作用与清除损伤性作用因子NOS及PCT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一氧化氮合酶 降钙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群华 倪泉兴 +2 位作者 蔡端 姜永锋 张延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 (AP)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关系。方法 观察 71例AP患者的生长抑素治疗作用及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进展为SIRS的过程。结果 多数SAP患者 (86 % )可以出现SIRS ,而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出现SIRS甚少 (11%...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 (AP)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关系。方法 观察 71例AP患者的生长抑素治疗作用及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进展为SIRS的过程。结果 多数SAP患者 (86 % )可以出现SIRS ,而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出现SIRS甚少 (11% ) ;SAP患者血清IL - 1β、TNFα和IL - 6水平明显升高 ,并与SAP的病损程度及SIRS的表现呈正相关。结论 SAP患者可以出现SIRS ,生长抑素对SAP的SIRS防治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 综合征 S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