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建华 王志强 +3 位作者 李斌 苟云久 王成 宋铁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067-2070,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淋巴结清扫(LND)与采样及系统性采样淋巴结清扫(LNS)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采样及系统性采样淋巴结清扫"等为检索词,分别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2期)、Pub... 目的探讨系统性淋巴结清扫(LND)与采样及系统性采样淋巴结清扫(LNS)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采样及系统性采样淋巴结清扫"等为检索词,分别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2期)、PubMed及EMBase,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1年7月。收集LND及LNS治疗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半RCT及非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提取数据并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包括5年生存率、原位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最终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共7篇,包括4个RCT和2个非RCT,共1 983例患者。(1)LND可以提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RR=0.63,95%CI(0.47,0.83)〕;(2)LND与LNS在原位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0,95%CI(0.77,1.58)〕;(3)LND与LNS在远处转移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9,95%CI(0.95,1.49)〕;(4)LND与LNS在房性心律失常、术后漏气、术后肺炎、术后乳糜胸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NS可增加术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RR=0.25,95%CI(0.06,0.98)〕。结论对于肺癌患者,LND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将会增加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采样及系统性采样淋巴清扫 系统性淋巴清扫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肺癌系统性清扫淋巴结术后顽固性咳嗽防治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佳 罗清泉 +1 位作者 申屠阳 赵晓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975-979,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手术系统性清扫淋巴结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但也会造成术后并发症增多,例如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致声音嘶哑、顽固性咳嗽等。目前国内外尚无外科手术方法改进以减少顽固性咳嗽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前纵隔脂... 背景与目的肺癌手术系统性清扫淋巴结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但也会造成术后并发症增多,例如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致声音嘶哑、顽固性咳嗽等。目前国内外尚无外科手术方法改进以减少顽固性咳嗽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前纵隔脂肪填塞残腔是否可减少顽固性咳嗽的发生。方法 2008年1月-2008年12月,依纳入标准收治右肺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使用前纵隔脂肪填塞上纵隔淋巴结清扫遗留的残腔实验组(30例)和未使用前纵隔脂肪填塞上纵隔淋巴结清扫遗留的残腔对照组(30例)。术中依据分组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上纵隔淋巴结清扫遗留残腔,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拔管前后日间和夜间咳嗽评分等具体外科临床资料。分别随访两组患者出院后术后咳嗽情况,并指导患者填写咳嗽量化评分表和FACT-L评分表。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天胸引量、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②两组患者在拔管前日间、夜间咳嗽及拔管后夜间咳嗽评分无明显差异,在拔管后日间咳嗽评分有统计学差异;③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咳嗽评分表评分有明显差异;④两组患者FACT-L评分中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五项评分中,后三项评分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异。结论前纵隔脂肪填塞残腔能有效减少术后顽固性咳嗽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系统性清扫淋巴 并发症 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行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对晚期卵巢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顾海风 黄绮丹 涂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23-1627,共5页
目的:探讨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行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SL)对于晚期卵巢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上皮性卵巢癌ⅢC期患者188例。所有患者均直接行肿瘤细胞减灭术+铂类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分为SL组和非SL组(USL组),... 目的:探讨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中行系统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SL)对于晚期卵巢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上皮性卵巢癌ⅢC期患者188例。所有患者均直接行肿瘤细胞减灭术+铂类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分为SL组和非SL组(USL组),分析其预后。结果:SL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均高于USL组(36个月vs.17个月,P=0.022;58个月vs.52个月,P=0.041)。单因素分析提示SL、满意减灭是独立预后因素,但多因素分析仅提示满意减灭是独立预后因素。对于143例术中探查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提示SL(P=0.040)、满意减灭(P=0.014)均为独立预后因素;SL组死亡风险是USL组的0.566倍。结论:满意的减灭术有助于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对术中未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SL仍然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淋巴清扫 肿瘤细胞减灭术 卵巢癌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思愚 吴一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63-267,共5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纵隔淋巴清扫 肺癌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刚 肖凌 欧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59-1660,1664,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06年5月手术切除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136例,其中传统肺癌根治术68例,自2002年后所有肺癌行根治加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68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06年5月手术切除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136例,其中传统肺癌根治术68例,自2002年后所有肺癌行根治加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68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结果:传统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1.2%、21.0%,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2.7%、44.4%。结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性纵隔淋巴清扫 生存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与开胸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杨帆 王俊 +4 位作者 刘军 姜冠潮 李剑锋 赵辉 李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344-346,350,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2009年7月间连续282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资料,152例接受全胸腔镜手术,另130例为开胸手术,对比2组清扫纵隔淋巴结组数、枚数、各区域淋... 目的评价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2009年7月间连续282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资料,152例接受全胸腔镜手术,另130例为开胸手术,对比2组清扫纵隔淋巴结组数、枚数、各区域淋巴结枚数和淋巴结清扫相关并发症。结果胸腔镜组与开胸组纵隔淋巴结清扫组数[中位数4组(3~6组)vs4组(3~7组),Z=0.603,P=0.544)和枚数[(13.7±6.1)vs(14.6±7.2),t=-1.136,P=0.257)差异无显著性,各区域(右侧上纵隔、中下纵隔,左侧主动脉弓周围、中下纵隔)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枚数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清扫相关并发症(胸腔镜组乳糜胸2例,开胸组乳糜胸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χ2=0.031,P=0.860)和胸腔引流时间[(8.1±3.9)dvs(8.6±4.1)d,t=-1.048,P=0.296]也未到达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可以达到等同传统开胸手术的效果,且不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手术 系统性纵隔淋巴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肺癌特异性淋巴清扫的临床回顾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建 毛锋 +1 位作者 宋正波 申屠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31-538,共8页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I期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考察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5年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I期且符合完全性切除的379例肺癌患者,其中...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I期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考察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5年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I期且符合完全性切除的379例肺癌患者,其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148例,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组150例,术后病理均为T1a-2aN0M0,比对研究两组手术相关因素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体3年及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之间的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胸管引流量、拔管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并未增加I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和肿瘤直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并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叶特异性淋巴清扫 系统性淋巴清扫 早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肺癌外科进展评述 被引量:9
8
作者 曹子昂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42-46,共5页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肺癌的治疗在手术、化疗、放疗以及分子靶向药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未显著改善患者的5年存活率,外科手术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手段。由于...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肺癌的治疗在手术、化疗、放疗以及分子靶向药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未显著改善患者的5年存活率,外科手术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手段。由于外科治疗对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肿瘤综合治疗等诸多方面要求较高,使得这一领域较其他肿瘤治疗存在更多的争议与悬疑。比如手术切除的指征和范围、淋巴结清扫的意义、新辅助及辅助治疗的方式和地位、姑息性手术切除的意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孤立性 转移瘤 肺肿瘤 纵隔淋巴 NSCLC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 2010 系统性淋巴清扫 脑转移 肺癌患者 VATS 新辅助化疗 EBUS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