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计机关在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课题组 吕劲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27,共6页
审计机关通过防范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金融风险,在宏观政府治理、中观市场治理、微观公司治理三个层面发挥预防、揭示、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为了在防范系统性和区... 审计机关通过防范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金融风险,在宏观政府治理、中观市场治理、微观公司治理三个层面发挥预防、揭示、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为了在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审计机关应当从宏观视角、综合视角和动态视角三个方面来拓宽审计视野;通过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审计,强化对资本市场的审计监督,以及加强对监管部门和监管政策风险导向的审计评估来实现审计内容深化;通过整合多种审计资源,建立多层次审计项目体系,推动大数据技术应用来实现审计组织及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机理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喻采平 彭红霞 黄岩渠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依据2008—2021年中国23个省份非平衡面板数据,考量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结果显示:政府审计在大数据环境下仍能显著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系统的风险累积在此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大数据发展水平对政府审计防... 依据2008—2021年中国23个省份非平衡面板数据,考量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结果显示:政府审计在大数据环境下仍能显著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系统的风险累积在此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大数据发展水平对政府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显示,政府审计对东部、西部地区以及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作用更显著。鉴于此,建议进一步推进政府审计数字化转型,完善政府审计对金融风险累积的抑制机制,因地制宜实施审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累积 大数据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金融风险溢出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3
作者 马德功 周进为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4,共15页
为了研究外部风险输入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首先利用全球股票市场的日频交易数据,采用网络关联度模型构建了全球金融风险溢出网络,并基于该网络对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输入进行了量化。然后,从传染性的视角出发,从市场、行业和机构的角... 为了研究外部风险输入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首先利用全球股票市场的日频交易数据,采用网络关联度模型构建了全球金融风险溢出网络,并基于该网络对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输入进行了量化。然后,从传染性的视角出发,从市场、行业和机构的角度测度了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对外部风险输入和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静态结构和演化动态进行了讨论。最后,采用分位数对分位数方法(Quantile-on-Quantile Approach)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全球金融风险溢出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在两者不同分位点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在极端分位点上,内外风险的共振较为剧烈,而在较为温和的分位点上,这种共振的强度较弱。基于研究结果,监管部门可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的实时性与有效性,以防范外部风险输入引发的国内风险的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风险溢出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共振 网络关联度模型 分位数对分位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对外开放加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吗--基于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数据
4
作者 李海申 苗绘 李林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3-50,共8页
银行业对外开放能够引导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提升国际竞争力,但也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文章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2022年的面板数据为支撑,利用混合回归、个体和时间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银行... 银行业对外开放能够引导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提升国际竞争力,但也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文章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2022年的面板数据为支撑,利用混合回归、个体和时间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银行业对外开放对各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就银行业对外开放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检验金融监管在银行业对外开放影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门槛效应后,得出银行业对外开放增加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且主要集中在东部,银行业对外开放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与金融监管的强弱密切相关的结论,据此提出银行业对外开放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对外开放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资生 邓淑文 蔡宏宇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9,共14页
金融高水平开放可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金融开放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加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进而影响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0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数据,在测算我国金融开放度、系统性金融风险和... 金融高水平开放可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金融开放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加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进而影响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0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数据,在测算我国金融开放度、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结合TVP-VAR模型研究金融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开放、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时变特征,金融开放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期;2011年后金融开放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由负转为正;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金融开放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渠道中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VP-VAR模型 金融开放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金融风险:多元成因耦合机理与防范
6
作者 王俊勇 肖斌卿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利用其开放、轴心、选择三级编码方式对291篇研究文献中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多元成因观点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总结,以期精准挖掘与提炼关键成因,并进一步明确多元成因之间的关联关系。本文共计提炼出宏观经济风...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利用其开放、轴心、选择三级编码方式对291篇研究文献中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多元成因观点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总结,以期精准挖掘与提炼关键成因,并进一步明确多元成因之间的关联关系。本文共计提炼出宏观经济风险的系统性冲击等7个共识性关键成因范畴,同时进一步将所得的7个共识性关键成因范畴归纳为宏观、中观与微观维度多元成因耦合3个主范畴,并构建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多元成因耦合机理分析框架。最后,本文利用相似指数分析方法对7个共识性关键成因范畴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在不同的危机中这些观点具有一致性,即7个共识性关键成因范畴是不同学者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一致比较认同的观点,从而也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危机的共识性成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索构建了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扎根理论 多元成因 耦合机理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黎精明 李启玉 郜进兴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7-161,共5页
文章在分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12—20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区域... 文章在分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12—20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正向影响,在其作用过程中,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流动性配置水平发挥了中介效应,且两者联合作用的中介效应强于各自单独作用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区域性金融风险 影响机理 风险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务置换、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宏观政策搭配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志刚 李明琢 董兵兵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7,共19页
我国推出债务置换政策致力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但关于该政策能否有效化解风险以及其作用机制如何,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探索如何防范与化解债务置换政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理论分析... 我国推出债务置换政策致力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但关于该政策能否有效化解风险以及其作用机制如何,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探索如何防范与化解债务置换政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债务置换政策尽管能够缓解地方政府的短期违约风险,但是可能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的副作用。其副作用来源于两种渠道:流动性渠道和违约转移渠道,债务置换设计中应该充分关注这两种渠道的副作用。本文还发现,搭配货币政策或宏观审慎政策可以缓解债务置换副作用,相比之下宏观审慎政策更加有效。因此,为更好地保障债务置换政策的成功,本文建议实施“债务置换+宏观审慎”的政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置换 系统性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机理与防范化解 被引量:3
9
作者 袁国方 宁薛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5-194,共10页
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家科技创新大战略的有力实施,持续开展金融改革与创新、强化金融风险防范与监控,是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机理和传导机制。其次,深入分析影子银行暴... 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家科技创新大战略的有力实施,持续开展金融改革与创新、强化金融风险防范与监控,是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机理和传导机制。其次,深入分析影子银行暴涨、房地产泡沫加大、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加大、杠杆率剧增等因素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传导、爆发和扩散的影响,剖析其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策略:一是以国家安全为核心,改进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积极防御和蹄疾步稳”战略思路;二是在实践中完善金融制度性安排,有效运用好现代科技,后金融机构改革时代实施“制度安排+技术操作”系统性风险防控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影子银行 房地产泡沫 地方政府债务 杠杆率 金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型经济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体系优化分析
10
作者 苗文龙 汪凡丁 霍源源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9,共20页
建立灵敏的、前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体系,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要前提。本文将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引入市场不稳定性风险指标,将银行流动性指标引入市场流动性风险指标,构建了四个维度的系统性金融风... 建立灵敏的、前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体系,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要前提。本文将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引入市场不稳定性风险指标,将银行流动性指标引入市场流动性风险指标,构建了四个维度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数,并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方法检验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数的灵敏性和前瞻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纳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实际有效汇率指数、银行流动性指标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数具有更灵敏、更前瞻的风险监测能力;在长短期神经网络模型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数的预测值与真实值在整体上表现出变动的一致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数对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比例、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风险指标能提前1周至1季度进行风险预警。本文结论为进一步优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监测体系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铭辉 肖崎 韩永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12,共14页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不断加剧,越来越多具有融资优势的企业为追逐高收益,通过委托贷款、委托理财、民间借贷和购买各类影子信贷产品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非金融企业已成为我国影子银行业务...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不断加剧,越来越多具有融资优势的企业为追逐高收益,通过委托贷款、委托理财、民间借贷和购买各类影子信贷产品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非金融企业已成为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明显。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使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的联动性加强。针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业务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高维特征,本文引入最小绝对值压缩和选择算子(LASSO)方法,并将其应用到高维VAR模型中,利用滚动回归方法构建非金融行业与金融机构间的风险关联网络,并从总体、行业门类与行业大类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以探究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跨部门传染特征。研究发现,我国非金融行业与金融机构总体风险关联水平呈阶段性变化,且在风险集聚时期会出现显著上升;非金融行业门类与金融机构间都存在一定的聚集效应,房地产业是非金融行业门类与金融机构风险传染的主要路径之一;银行业系统中的重要性银行一般都是风险净溢入单位,证券业一般是风险净溢出单位,保险业一般是风险净溢入单位;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业务会挤出实体投资,并通过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联动性,提高其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净溢出效应,从而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应从顶层设计有效的监管制度。具体而言,一是关注非金融行业的风险溢出情况,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二是加强对非金融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企业 影子银行化 系统性金融风险 高维风险关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红枫 张容菁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40,共14页
资本市场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基于38个国家2004—2019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使用资本账户开放(GKAOPEN)数据库中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连续时间变量,实证分析资本市场开放对各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 资本市场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基于38个国家2004—2019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使用资本账户开放(GKAOPEN)数据库中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连续时间变量,实证分析资本市场开放对各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会显著抬升开放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资本市场流入开放会加剧金融波动,进而增大开放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资本市场流出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取决于合规投资带来的经济增益和资本外逃造成的风险抬升两种相反效应对冲的结果,总体表现为流出开放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不明显;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和开放成熟度能够降低资本市场开放的风险效应。因此,各国应结合本国金融深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择向、择时、择序开放资本市场以维护金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金融稳定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发展水平 开放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审计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逻辑理路与实现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星 李向前 孟颖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1,共6页
将研究型审计应用到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之中,是探索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探究研究型审计的内涵及时代价值,并从审计思维角度审视研究型... 将研究型审计应用到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之中,是探索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探究研究型审计的内涵及时代价值,并从审计思维角度审视研究型审计的思维体系构成,为其深化应用奠定基础。根据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面临的新变化和现实挑战,探究研究型审计助力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逻辑理路。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微观、中观和宏观逻辑与研究型审计的理念方法相结合,寻求研究型审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实现机制,推动研究型审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领域的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治理 研究型审计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关联及其传染效应——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 被引量:46
14
作者 王营 曹廷求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5,共10页
利用2005~2014年数据,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于区域性金融风险空间关联即传染效应的刻画,研究发现,省际间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高度关联的特点。具体而言,越处于网络中心的省份,其风险越高;与其他省份距离越短的省份,其风险越高;处于中介... 利用2005~2014年数据,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于区域性金融风险空间关联即传染效应的刻画,研究发现,省际间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高度关联的特点。具体而言,越处于网络中心的省份,其风险越高;与其他省份距离越短的省份,其风险越高;处于中介位置的省份因具有风险输出的优势,其风险仅微弱上升;引入同群效应后,随着省份间距离的增加,风险传染性存在递减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更强,这归因于强财政政策刺激引致的投资过剩和产能过剩进而风险暴露。总之,省际间区域性金融风险呈现高度关联的网络结构形态,并且具有较强传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金融风险 传染效应 空间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价格、宏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长青 黄碧洁 冯天琦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3,共9页
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和宏观杠杆率攀升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持金融体系稳定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本文选取2007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进一步采用TVP-SV-... 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和宏观杠杆率攀升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持金融体系稳定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本文选取2007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进一步采用TVP-SV-VAR模型探讨资产价格、宏观杠杆率在不同时期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资产价格和宏观杠杆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资产价格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呈现短期负向效应和长期正向效应,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呈现经济不平稳期负向效应、经济平稳期正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价格 宏观杠杆率 系统性金融风险 TVP-SV-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欧阳资生 柯玉茹 王连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共13页
在全球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高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成为当务之急。构建了一个包括金融中介部门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NK-DSGE),利用1995Q1-2021Q4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在全球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高发、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成为当务之急。构建了一个包括金融中介部门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NK-DSGE),利用1995Q1-2021Q4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者价格指数对相关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以全要素生产率冲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冲击以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作为外部冲击,探讨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并分析了基础泰勒规则和宏观审慎货币政策规则的调控效果。研究表明:(1)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会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积累与上升,影响金融稳定;(2)以信贷市场流动性和银行杠杆率为信号源的宏观审慎货币政策在应对货币政策冲击时表现较好,能够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政策目标;(3)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会带来产出、投资等的减少,加剧经济系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货币政策可以降低货币政策不确定所诱发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系统性金融风险 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强 朱雅玲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5,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威胁中国金融稳定重要因素。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影子银行、商业银行信贷以及房地产价格三个角度分析其中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威胁中国金融稳定重要因素。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影子银行、商业银行信贷以及房地产价格三个角度分析其中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会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且该影响具有时滞性和空间外溢性;影子银行、商业银行信贷和房地产价格的中介效应显著,但仅有影子银行和房地产价格传导路径存在空间联动性。对此,“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分散债务资金来源弱化商业银行“取款机”作用、弱化影子银行举债主体地位以及消化房地产相关风险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系统性金融风险 影子银行 银行信贷 房地产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资产短缺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单春妮 朱琳琳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7,84,共7页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进行重大转型,房地产市场调整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产生一定外溢影响。本文从国内安全资产短缺问题出发,以房地产作为中介渠道,探究安全资产短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安全资产短缺程度的提高...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进行重大转型,房地产市场调整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产生一定外溢影响。本文从国内安全资产短缺问题出发,以房地产作为中介渠道,探究安全资产短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安全资产短缺程度的提高会直接抬升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外还会通过房地产市场繁荣程度来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房地产仅仅是一种“准安全资产”,市场主体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在安全资产短缺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安全资产供给、防止房地产市场“硬着陆”、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前瞻性监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稳定 系统性金融风险 房地产 安全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俞树毅 袁治伟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40,共5页
本文在大致阐释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内在逻辑关系及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体现系统性风险特点及与金融监管不同层次分工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并从三个层次就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进行探讨,最后尝试运用VAR(向量... 本文在大致阐释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内在逻辑关系及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体现系统性风险特点及与金融监管不同层次分工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并从三个层次就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进行探讨,最后尝试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就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关键变量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监测 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生成与演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海二 苗文龙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1,共4页
金融风险如果防范不力,可能会演变为金融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明证。因此,研究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生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宏观(金融分权)、中观(金融市场)和微观(金融机构)三个维度来分析区域性、系统性风... 金融风险如果防范不力,可能会演变为金融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明证。因此,研究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生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宏观(金融分权)、中观(金融市场)和微观(金融机构)三个维度来分析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生成与演化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 金融分权 宏观审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