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压变异性和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与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冰 奚志 +5 位作者 王洋 修佳琦 郭前成 于晨晨 孙斯雨 杨霄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51-1757,共7页
背景颅内动脉负性重塑是指颅内大血管的狭窄性改变,是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转化的一个潜在指标,如果不及时干预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关于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影响因素研究尚少开展。目的探索血压变异性(BPV... 背景颅内动脉负性重塑是指颅内大血管的狭窄性改变,是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转化的一个潜在指标,如果不及时干预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关于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影响因素研究尚少开展。目的探索血压变异性(BPV)、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3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CSVD患者110例,根据影像学检查计算其脑动脉重塑(BAR)评分,并将患者分为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组(BAR评分<-1倍标准差,17例)和颅内动脉非负性重塑组(BAR评分≥-1倍标准差,93例)。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可能导致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指标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预测价值,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临床价值。结果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组与颅内动脉非负性重塑组患者高血压史、SII、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SC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史(OR=23.192,95%CI=1.029~522.644,P=0.048)、SII升高(OR=1.005,95%CI=1.000~1.010,P=0.041)、24 hSSD升高(OR=3.510,95%CI=1.155~10.671,P=0.027)是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危险因素。SII、24 hSSD预测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7(95%CI=0.670~0.924,P<0.001)、0.933(95%CI=0.885~0.980,P<0.001)。基于SII、24 hSSD建立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其进行内部验证,理想曲线与预测曲线相近。结论SII、24 hSSD升高是CSVD患者发生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危险因素,并对颅内动脉负性重塑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降低SII、24 hSSD对预防颅内动脉负性重塑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颅内动脉负性重塑 血压变异性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冬 李国梁 +1 位作者 温慧军 王军文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目的 探索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ory index,SII)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关系及SII对PSD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 目的 探索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ory index,SII)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关系及SII对PSD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30 d后HAMD-17评分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点、影像资料、临床基线数据、SII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来研究SII与PSD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07例患者,其中PSD组103例,非PSD组204例。PSD组患者的SII明显高于非PSD组[518.89×10^(9)/L(478.20×109/L~559.12×10^(9)/L)vs. 448.15×10^(9)/L(407.88×10^(9)/L~490.16×10^(9)/L),P<0.001]。PSD组患者HAMD-17评分与SII呈正相关(r=0.364,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SII增高是PSD发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中间三分位数:OR 1.770,95%CI 1.325~2.364,P=0.003;较高三分位数:OR 2.472,95%CI 1.747~3.469,P=0.001)。ROC分析显示,SII预测PSD对应的AUC为0.765(95%CI 0.709~0.820,P<0.001),SII预测PSD的最佳临界值为478.18×10^(9)/L,此时敏感度为75.7%,特异度为67.6%。结论 SII增高可能是PSD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对PSD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与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蔺佳英 王春生 叶建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0-864,共5页
围术期的管理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术后较高炎症水平会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是一种新提出的系统免疫炎症反应标记物,能更好地反映炎症水平,术中维持较低水平SII能极大减少术... 围术期的管理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术后较高炎症水平会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是一种新提出的系统免疫炎症反应标记物,能更好地反映炎症水平,术中维持较低水平SII能极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恢复并降低死亡率等。去甲肾上腺素(NE)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功能,通过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促炎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同时促进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因此,本综述从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机制、NE与全身SII水平的关系进行阐述,进一步探讨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对SII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去甲肾上腺素 围术期 预后 炎症反应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若楠 王媞 王大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54例,随访...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54例,随访至2023年6月,根据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非MACE组180例和MACE组174例;根据患者的SII按三分位数分为低分位组117例(SII<633)、中分位组119例(633≤SII<1354)、高分位组118例(SII≥1354)。ROC曲线分析SII对MACE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评价SII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关系。结果MACE组年龄、肌酐、尿酸、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SII、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二尖瓣反流比例高于非MACE组,血小板计数低于非MACE组(P<0.05,P<0.01)。SII预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5%CI:0.76~0.86)。Kaplan-Meier曲线显示,SII高分位组累积生存率低于中分位组和低分位组(Plog rank<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中分位组(HR=5.15,95%CI:2.99~8.86,P=0.001)、高分位组(HR=9.22,95%CI:5.43~15.64,P=0.001)与MACE发生明显相关。结论较高的SII是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SII可用于早期识别不良预后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预后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刘晓梅 苟重季 付丽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48-1453,共6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CRP/白蛋白(albumin,ALB)对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彭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1... 目的 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CRP/白蛋白(albumin,ALB)对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彭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采用mRS评估患者发病后30 d预后情况,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采集入院时外周血检验结果计算SII和CRP/ALB。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A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SII、CRP/ALB对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4例AIS患者,其中预后不良者29例(21.64%)。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TC、CRP、SII、CRP/ALB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淋巴细胞计数、ALB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 19.028,95%CI 2.785~27.348,P<0.001)、TC(OR 6.979,95%CI 1.851~12.191,P=0.009)、CRP(OR 7.830,95%CI 2.559~14.252,P=0.002)、ALB(OR 0.192,95%CI 0.101~0.662,P<0.001)、SII(OR 9.244,95%CI 2.571~19.379,P<0.001)、CRP/ALB(OR 11.100,95%CI 3.570~22.451,P<0.001)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II、CRP/ALB对预后不良具有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648(95%CI 0.529~0.767,P=0.015)和0.749(95%CI 0.664~0.883,P<0.001),敏感度分别为0.448、0.931,特异度分别为0.876、0.562。结论 SII和CRP/ALB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SII、CRP/ALB评估,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AI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C反应蛋白/白蛋白 溶栓 阿替普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联合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伤的早期预测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齐洪娜 李佳 +4 位作者 孔繁托 王维展 彭广军 孙丽霞 王璞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联合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联合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和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3例ACOP患者,分为心肌损伤组(30例)和非心肌损伤组(83例)。在入院时和入院后12 h检测SII、MHR、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ACOP发生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探讨SII、MHR和两者联合检测对ACOP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时心肌损伤组患者的SII、MHR、CRP均高于非心肌损伤组,入院后12 h心肌损伤组患者的SII、MHR、CRP、c TnI和CK-MB均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均<0.001)。入院时SII、MHR和CRP水平升高是ACOP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OR=7.248、5.733、2.496,P均<0.05)。入院时ACOP患者SII与MHR联合检测预测心肌损伤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分别为0.876、0.867和0.766。结论SII与MHR联合检测对ACOP患者发生心肌损伤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损伤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中的诊断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蕾 李智伟 +1 位作者 王福珍 杜曲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中的诊断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人民医院产前诊断疑似HCA孕妇1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胎盘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非HCA组(66例)和... 目的:探讨外周血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中的诊断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人民医院产前诊断疑似HCA孕妇1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胎盘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非HCA组(66例)和HCA组(72例)。对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预后不良结局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指标与HCA之间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SII对HCA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①Logistic回归分析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SII升高可一定程度地增加HCA发生的风险(OR>1,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升高有利于降低HCA风险(OR<1,P<0.05)。②ROC曲线分析示:Neut%、Lym%诊断H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8、0.638,而SII的AUC较高为0.722,SII的诊断界值为974.49×10^(9)/L。③高SII组(SII>974.49×10^(9)/L)的产后出血、新生儿感染以及早产比例高于低SII组(SII≤974.49×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I对产后出血(AUC 0.708)、新生儿感染(AUC 0.848)的预测价值高于早产(AUC 0.637)。结论:Neut%、Lym%水平异常一定程度地增加了HCA的发生风险,但对HCA的诊断价值一般;外周血SII在HCA中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对产后出血和新生儿感染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望成为HCA产前诊断和不良妊娠结局预测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诊断价值 预后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首次通过效应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冬 李国梁 王军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目的 研究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首次通过效应(FPE)的关系以及SII对FP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宝鸡市中心医院自2017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 目的 研究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首次通过效应(FPE)的关系以及SII对FP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宝鸡市中心医院自2017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219例,根据取栓装置首次通过闭塞血管后是否成功再通分为FPE组和非FP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既往史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吸烟)、实验室指标(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SII)、临床资料[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Albert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血栓负荷评分(CBS)、是否静脉溶栓、脑梗死类型及血管闭塞位置]、手术相关数据[发病至动脉穿刺时间、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血管再通技术、血管是否再通(以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评估)]和手术预后指标如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患者死亡情况,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影响FPE的独立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进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AC),评估SII对FPE的预测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年龄、高血压病、心房颤动、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SI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FPE组相比,FPE组入院时ASPECT评分高,CBS>6分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效果及预后指标方面,FPE组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较非FPE组低[116(110,137) min比131(112,147) min],血管再通率高于非FPE组[100.0%(87/87)比79.5%(105/132)],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高于非FPE组[49.4%(43/87)比29.5%(39/132)],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非FPE组[10.3%(9/87)比22.0%(29/132)],术后90 d内病死率低于非FPE组[4.6%(4/87)比12.1%(16/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62,95%CI:0.922~0.984)、高血压病(OR=0.774,95%CI:0.579~0.941)、入院时ASPECT评分(OR=2.587,95%CI:1.677~3.992)、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OR=0.913,95%CI:0.841~0.975)、CBS≥6分(OR=1.678,95%CI:1.142~6.961)、SII(OR=0.895,95%CI:0.801~0.971)是影响FPE的独立因素(均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此模型对FPE的预测效能较好,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48。ROC曲线提示SII联合基线模型预测FPE的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92~0.904,P<0.05);DCA提示,SII联合基线模型风险阈值在0.01~0.87时有临床获益,单纯基线模型风险阈值在0.01~0.79、0.88~0.92时临床获益,但与单纯基线模型相比,SII联合基线模型临床净获益更高。结论 入院时SII减低是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获得FPE的预测因素,SII预测机械取栓FPE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首次通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维生素D的关系
9
作者 赵敏 李智文 +2 位作者 黄承龙 沈小菊 黄光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93-2397,共5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体格检测和实验室检查等数据。按照维生素D水平分成3组(缺乏组、不足组和充足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维生素D与SII的关联性。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维生素D与SII的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716例2型糖尿病患者。SII在不同维生素D水平组有显著差异(P<0.05),缺乏组SII最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采血季节、体质量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等混杂因素后,维生素D水平与SII呈负相关(β=-2.68,95%CI:-3.56~-1.81,P<0.001),与缺乏组相比,充足组SII降低(β=-78.42,95%CI:-137.90~-18.93,P=0.01)。非线性立方样条模型表明维生素D水平和SII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SII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型糖尿病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限制性立方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干德彪 李军涛 +4 位作者 刘冰 段军燕 张博 贾宗翰 霍会永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全身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 目的探讨入院时全身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BAD患者326例,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97例和非END组229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AD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SII对BAD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结果END组年龄、入院NIHSS评分、hs-CRP、中性粒细胞、SII显著高于非END组,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OR=1.134,95%CI:1.050~1.226,P=0.001)、hs-CRP(OR=1.131,95%CI:1.024~1.249,P=0.015)、SII(OR=1.001,95%CI:1.001~1.002,P=0.003)为BAD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SII预测BAD患者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660,显著优于入院NIHSS评分和hs-CRP(P<0.05)。结论炎症指数SII是BAD患者发生END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SII对BAD患者发生END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神经功能恶化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对川崎病患儿冠脉扩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芃螈 杨超 +1 位作者 李刚 周超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003-2006,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川崎病(KD)患儿冠脉扩张(CAL)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580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CAL组和非CAL组,收集两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IVAG)前血常规结果,计算SII(中性粒细胞计数×...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川崎病(KD)患儿冠脉扩张(CAL)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580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CAL组和非CAL组,收集两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IVAG)前血常规结果,计算SII(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分别用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方程确定SII、NLR和PLR对KD患儿CAL的诊断价值及影响KD患儿CAL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CAL组相比,CAL组总发热天数较长,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值、PLR值及SII值均较高,CAL组淋巴细胞计数较非CAL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值、PLR值以及SII值对应的最佳截点依次为3.62、159.59、1833.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总发热天数、NLR、PLR及SII是影响KD患儿CAL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II可作为KD患儿CAL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扩张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佳琳 曹希 +3 位作者 彭理 王学晶 任新瑜 孙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1,113,共9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标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连续收治且符合入选标准的380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指标,根据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atel...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标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连续收治且符合入选标准的380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指标,根据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及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水平进行分组,对其中36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并以乳腺癌特异性生存为指标进行预后分析。结果:NLR及SII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最大径及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LR及LMR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SII组患者的乳腺癌特异性生存不佳。同时,TNBC亚组中PD-L1阳性表达可能与低SII水平存在相关性。结论:术前SII水平可能与乳腺癌患者肿瘤分期及预后相关,TNBC亚组中PD-L1阳性表达可能与低SII水平存在相关性。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标可能为病情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炎症标志物对脑出血不良预后预测能力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黄琴 宋紫薇 +6 位作者 况洪腊 张治 朱玉萍 吴麟 洪道俊 林晶 朱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多种炎症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并比较多种炎症标志物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多种炎症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并比较多种炎症标志物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比较两组的一般信息、检验、检查和随访资料,其中炎症标志物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white blood cell count to mean platelet volume ratio,WM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全身凝血炎症指数(systemic coagulation-inflammation index,SCI)。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脑出血后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并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比较其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总共入组510例脑出血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297例(58.2%),预后不良组213例(41.8%)。基线资料的比对显示与预后良好的患者相比,预后不良的患者在入院时具有更高水平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NLR、PLR、SIRI、SII、WMR;基线血肿体积和基线水肿体积较大,脑叶出血比例更高,年龄更大,更低水平的血小板、淋巴细胞、LMR和S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LR(OR:1.081,95%CI:1.032~1.1131,P=0.001)、SIRI(OR:1.089,95%CI:1.014~1.169,P=0.019)、SII(OR:1.000,95%CI:1.000~1.001,P=0.011)、WMR(OR:2.627,95%CI:1.267~5.445,P=0.009)为脑出血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表明,在预测脑出血患者的不良预后方面,NL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0.729(95%CI:0.685~0.774)]大于SIRI[0.692(95%CI:0.645~0.738)]、SII[0.688(95%CI:0.641~0.735)]和WMR[0.65(95%CI:0.602~0.698)],提示NLR预测能力最强。结论NLR、SIRI、SII、WMR为脑出血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NLR的预测能力优于其他炎症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预后不良 炎症标记物 预测能力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I、SIRI和AISI对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云 刘璐瑶 +4 位作者 刘新灿 成丽 王飞 赵瑞霞 兰真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系统性炎症聚集指数(AISI)对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的高血压患者...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系统性炎症聚集指数(AISI)对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的高血压患者465例,其中有颈动脉斑块形成326例(斑块组),无颈动脉斑块形成139例(对照组),进行血液生化检查,计算SII、SIRI、AISI。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II、SIRI和AISI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联性。采用ROC曲线评价SII、SIRI和AISI对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斑块组SII、SIRI、AISI分别为450.72(283.76,769.99)、71(50,110)、160.64(91.58,272.53),对照组分别为319.81(233.65,406.69)、45(35,59)、110.48(73.78,141.49),斑块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收缩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因素后,SII、SIRI和AISI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存在关联性,OR(95%CI)分别为1.004(1.003~1.006)、1.035(1.024~1.047)、1.010(1.006~1.01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SIRI和AISI预测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AUC(95%CI)分别为0.685(0.637~0.733)、0.752(0.707~0.797)、0.680(0.631~0.728)。结论:SII、SIRI、AISI可能有助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 系统性炎症聚集指数 高血压 颈动脉斑块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R AGR PNI及SⅡ与ⅠA~ⅡA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钱樱 阿迪莱·扎克尔 +1 位作者 孙玮琳 陈志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to-albumin ratio,FAR)、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bumin-to-globulin ratio,AGR)、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to-albumin ratio,FAR)、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bumin-to-globulin ratio,AGR)、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Ⅱ)与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ⅠA~ⅡA期宫颈癌并初次行手术的131例(ⅠA~ⅡA期宫颈癌组)、同期就诊经病理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102例(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常规体检健康女性100例(正常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及Spearman法对FAR、AGR、PNI及SⅡ值与ⅠA~ⅡA期宫颈癌组的相关性、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各指标间有无关联及术后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FAR、PNI、SⅡ值与ⅠA~ⅡA期宫颈癌组相关(均P<0.05),而AGR值与之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0岁、FIGO分期为ⅡA期、肿瘤直径≥4 cm、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对应的术前FAR值较高(均P<0.05),患者年龄≥50岁、腺癌、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对应的术前PNI值较低(均P<0.05);术后为腺癌、肿瘤直径≥4 cm、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对应的术前SⅡ值较高(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ⅠA~ⅡA期宫颈癌组中PNI与FAR值(r=–0.225,P=0.010)、PNI与SⅡ值(r=–0.309,P<0.001)均呈负相关。术后FAR和SⅡ值较术前降低[0.073(0.061~0.078)vs.0.075(0.066~0.089),P=0.011和461.250(314.032~612.397)vs.567.553(389.542~724.156),P=0.002],PNI值较术前升高[54.670(51.350~57.860)vs.52.400(49.250~55.900),P=0.038]。结论:术前外周血中高FAR、SⅡ值及低PNI值与ⅠA~ⅡA期宫颈癌临床及术后病理组织学特征密切相关,可为术前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纤维蛋白-白蛋白原比值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预后营养指数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