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生物学引导生物系统工程化
1
作者 傅鹏程 吕静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5期60-65,共6页
《Science》于2010年5月20日发表了美国Craig Venter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把人工合成的基因组完全转化到脱去了细胞核的宿主细胞山羊支原体,并以新的胞内控制回路来支配该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各国媒体将此成就冠以“人工生命... 《Science》于2010年5月20日发表了美国Craig Venter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把人工合成的基因组完全转化到脱去了细胞核的宿主细胞山羊支原体,并以新的胞内控制回路来支配该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各国媒体将此成就冠以“人工生命”的美名铺天盖地的热播,公众由此对合成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系统工程化 《SCIENCE》 引导 单细胞生物 宿主细胞 人工合成 生命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管系统工程化实现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闫波 方越 邱雪松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25,共5页
网管系统软件生命周期具有6个特点 :网管系统的实践性、网管系统建设周期的紧迫性、对被管网络现状的依赖性、网管系统需求的不确定性、网管接口的基础性和网管系统初始化的重要性。网管系统软件生命周期的特点决定了网管系统的实现方... 网管系统软件生命周期具有6个特点 :网管系统的实践性、网管系统建设周期的紧迫性、对被管网络现状的依赖性、网管系统需求的不确定性、网管接口的基础性和网管系统初始化的重要性。网管系统软件生命周期的特点决定了网管系统的实现方法 ,本文以TMN和软件系统生命周期为基础 ,以网管系统软件生命周期不同于一般软件生命周期中的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测试和工程实施等若干阶段为重点 ,从工程化的角度详细研究了网管系统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管理 系统工程化 TMN 系统软件生命周期 网管测试 实践性 紧迫性 依赖性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系统化与实践系统工程化——关于认识和实践的新观念
3
作者 李树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6,共6页
认识与实践是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范畴。说它古老,是因为人类伊始,就存在认识和实践,人类既要认识世界,又要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人类离开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两种活动,就一天也不能生存下去;说它常新,是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的内容不断丰... 认识与实践是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范畴。说它古老,是因为人类伊始,就存在认识和实践,人类既要认识世界,又要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人类离开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两种活动,就一天也不能生存下去;说它常新,是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的内容不断丰富,它的形式不断更新。在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造世界活动的规模空前扩大,既丰富了认识和实践的科学内容,又向认识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识系统化与实践系统工程化,是认识与实践适应发展要求的当代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观念 系统工程化 系统 科学技术 系统 自然科学 认识世界 人类社会 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中国智能系统工程学术大会
4
《智能系统学报》 2008年第2期166-166,共1页
关键词 系统工程化 智能科学 学术 中国 科技攻关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 人工智能 工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系统工程
5
作者 李树申 胡海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1-7,共7页
在当代,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日益复杂化,呈现出多维性、立体性和系统性的趋势。人类实践活动的巨大变化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愈来愈显示出整体化观念和系统工程化的手段。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极端复杂的巨大系统来... 在当代,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日益复杂化,呈现出多维性、立体性和系统性的趋势。人类实践活动的巨大变化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愈来愈显示出整体化观念和系统工程化的手段。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极端复杂的巨大系统来加以认识和改造,是当今时代的一项伟大实践,是一项大规模的工程——社会系统工程。本文试图对社会系统工程的一般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化 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技术 组织管理 改造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科学 整体化 技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人工生物活性骨 被引量:9
6
作者 陈中中 早热木 +2 位作者 李涤尘 卢秉恒 孙明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276,共4页
以快速成型、三维重构和生物学技术为基础 ,建立了新型人工生物活性骨工程化制造系统 .该系统制作的人工骨外形与被替代骨一样 ,内部都具有模拟真实骨组织微管系统的三维网架结构 ,可通过骨生长因子和活体细胞的复合 ,使其具有生物活性 ... 以快速成型、三维重构和生物学技术为基础 ,建立了新型人工生物活性骨工程化制造系统 .该系统制作的人工骨外形与被替代骨一样 ,内部都具有模拟真实骨组织微管系统的三维网架结构 ,可通过骨生长因子和活体细胞的复合 ,使其具有生物活性 ,因此弥补了传统生物填充材料由于缺乏活性而无法实现骨诱导的缺陷 .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 ,所制造的内部仿真结构 ,为人工骨的快速活化和新生骨细胞的三维并行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空间条件 ,其中骨引导和骨诱导的双重机制可有效地加速骨组织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技术 人工生物活性骨 人工骨 生物活性 工程化制造系统 三维网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养殖跑道流场特性数值模拟及集污区固相分布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汪翔 崔凯 +3 位作者 李海洋 蒋阳阳 何吉祥 张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20-227,共8页
为探索池塘工程化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区跑道内流场分布及集污区固相颗粒分布特征,该文以稠密离散相模型对养殖系统进行流速仿真,并对9组0.03~2.00 mm不同颗粒直径的总悬浮固体颗粒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养殖跑道内水流处于缓... 为探索池塘工程化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区跑道内流场分布及集污区固相颗粒分布特征,该文以稠密离散相模型对养殖系统进行流速仿真,并对9组0.03~2.00 mm不同颗粒直径的总悬浮固体颗粒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养殖跑道内水流处于缓流状态,在水面区域形成的高速流场受重力和惯性作用沿养殖跑X轴方向由液面向底部下扫推进,推进到底部后流场趋于稳定。下扫推进过程中在前挡水墙与底部之间形成固有回流区,回流区特征长度与推水口平均流速呈线性关系。固相颗粒在养殖跑道对应的集污区里呈“U”形沉积分布,其中直径大于1.30 mm的固相颗粒沉积率在85%以上,直径小于0.60 mm的沉积率在44.13%以下,总沉积率为37.77%。研究表明,使用DDPM模型可初步评估池塘工程化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对固相颗粒沉积的影响,系统中集污区对直径0.60~2.00 mm固相颗粒的沉积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流场 模型 池塘工程化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流体力学 多相流 沉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3年科技成果简介(续三)
8
作者 张静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86,共2页
20 MTCI—I型CBTC系统城轨交通试验线运行试验根据前期研究成果,结合现场试验条件,提出MTC—I型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工程化试验样机的功能、架构和设备配置方案;根据现场试验条件,研究生产工程化样机,包括区域控制器、... 20 MTCI—I型CBTC系统城轨交通试验线运行试验根据前期研究成果,结合现场试验条件,提出MTC—I型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工程化试验样机的功能、架构和设备配置方案;根据现场试验条件,研究生产工程化样机,包括区域控制器、计算机联锁装置、ATS车站分机、数据传输设备、计轴设备、应答器、轨旁无线通信设备、精确定位设备和v0BC车载控制设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科学研究院 成果简介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 系统工程化 科技 中国 设备配置方案 数据传输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of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based on quality engineering theory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万忠 赵婷 +3 位作者 李怿骏 王春燕 张宗强 段婷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519-1526,共8页
The dynamic model of a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ctive front steering function (the novel EPS system) is built. The concepts and quantitative expressions of the steering road feel... The dynamic model of a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ctive front steering function (the novel EPS system) is built. The concepts and quantitative expressions of the steering road feel, steering sensibility, and steering operation stability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quality engineering theory,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by integrating the Monte Carlo descriptive sampling, 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NSGA-II) and 6-sigma design method. With the steering road feel and the steering portability as optimization targets, the system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by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optimized based on quality engineering theory can improve the steering road feel, guarantee steering stability and steering portability and thu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engineering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ctive front steering road feel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