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变化及其驱动机理实证研究
1
作者 陈德超 范金鼎 +2 位作者 赵海霞 顾斌杰 李欣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5-193,205,共10页
滇池流域是长江水源的重要涵养地和我国西南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系统完整性变化是整个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体现,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 滇池流域是长江水源的重要涵养地和我国西南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系统完整性变化是整个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体现,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弹性三方面构建综合指数,评估2000—2020年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时空变化,分析生态系统完整性演变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先下降后上升,但整体有所降低,其中结构完整性明显降低、生态系统弹性显著减弱。(2)生态系统完整性在空间上呈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完整性高的区域分布在城市外围的山体,靠近滇池北部的中心城区则较低;全流域36.24%的区域完整性降低、35.31%的区域升高。(3)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时空变化受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高程、气温和土地利用变化是主导因子,完整性与高程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但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提供新思路,同时为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的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完整性 时空变化 驱动力分析 地理信息智能化挖掘 滇池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的重大意义、现状、挑战与主要任务 被引量:24
2
作者 孙福红 郭一丁 +5 位作者 王雨春 夏瑞 张远 闫振广 刘雪松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48-2757,共10页
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是当今国际热点,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已成为世界各国水生态系统保护的目标、方向和管理策略.“十三五”以来,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效果显著,但部分流域或局部水生态退化问题成为突出短板,强调水生态系统整... 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是当今国际热点,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已成为世界各国水生态系统保护的目标、方向和管理策略.“十三五”以来,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效果显著,但部分流域或局部水生态退化问题成为突出短板,强调水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促进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将是未来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本文详细剖析了典型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现状和需求,阐述了我国开展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的重大意义,系统总结了完整性研究国际进展和应用实践,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完整性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加快研发完整性监测与评价新技术,建立物理、化学和水生生物多要素统筹的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发展多尺度完整性评价理论,持续开展典型流域完整性状况评估,摸清水生态家底及演变趋势;突破完整性退化诊断与修复调控新技术,厘清退化机制及驱动因子,阐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复杂压力下退化水生态系统修复路径和调控策略,提升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科学性,加快推动我国水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迈上新台阶,为恢复和维持重点流域水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完整性 评价 退化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四大淡水湖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琪 高俊峰 +3 位作者 张艳会 闫人华 王雁 蔡永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6,共9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集中分布区域,研究该区域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指标已经广泛应用于河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但是缺少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集中分布区域,研究该区域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指标已经广泛应用于河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但是缺少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历史调查状况为主要参照系统,构建了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的多参数湖泊完整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生态系统调查数据,对四大淡水湖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和太湖的综合得分分别为66、71、57和57。根据评价等级划分标准,洞庭湖和鄱阳湖生态系统完整性状况都达到"好"的等级,而巢湖和太湖则处于"一般"等级;结果显示,该指标能够表征人类活动对于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不同方面的干扰,且能够反映四大淡水湖生态系统完整性历史变化状况。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综合评价的工具并能够为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湖泊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完整性 评价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的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探讨——以长三角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昔保 马晓武 杨桂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103,共10页
研究目的:生态保护红线正处于评估与优化阶段,尝试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提出简便且易操作的优化指标与阈值。研究方法:InVEST,CASA和RUSLE模型,STARS(Sequential T-test Analysis of Regime Shift)突变检验。研究结果:(1)长三角... 研究目的:生态保护红线正处于评估与优化阶段,尝试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提出简便且易操作的优化指标与阈值。研究方法:InVEST,CASA和RUSLE模型,STARS(Sequential T-test Analysis of Regime Shift)突变检验。研究结果:(1)长三角地区破碎度持续增加导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净初级生产力(NPP)4类生态系统服务呈显著下降趋势,存在4个以上的显著下降突变点,生态保护红线破碎度优化阈值为0.2;(2)长三角地区连通度指数持续增大显著提升4类生态系统系统服务,存在3个以上的上升趋势突变点,生态保护红线连通度优化阈值为90;(3)基于破碎度(0.2)和连通度(90)作为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优化阈值,长三角生态保护红线约17.25%的面积需优化,其中生态系统完整性不满足的占9.01%,生态系统连通性不满足的占0.02%,两者均不满足的占8.22%。研究结论:(1)建议将破碎度(0.2)和连通度(90)作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完整性与连通性的优化指标与阈值;(2)未来应加强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完整性、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弹性等多维度筛选关键表征指标,利用更多的景观指数及不同的阈值设定方案,建立一套更加系统科学、可操作的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态系统连通性 生态保护红线 优化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5算法及其在文件系统完整性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学旺 唐贤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430-432,共3页
MD5算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提取数字指纹的算法。文件系统完整性保护利用MD5算法产生文件或对象的数字指纹以识别它们的微小变化而实施保护。文中详细剖析了MD5算法的工作原理 ,以及基于MD5算法的文件系统完整性检查程序的原理、设计和实现。
关键词 MD5 文件系统完整性 数字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寒旱区铁路建设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评价——以兰新铁路二线民乐至玉门段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邹长新 沈渭寿 +2 位作者 赵留辉 张慧 李海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3-637,共5页
以新建兰新铁路二线民乐至玉门段为例,借助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阐明沿线地区生态系统的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西北生态脆弱区铁路建设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路沿线生态系统类型包括灌丛、荒漠、草原、草甸、沼泽、高山... 以新建兰新铁路二线民乐至玉门段为例,借助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阐明沿线地区生态系统的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西北生态脆弱区铁路建设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路沿线生态系统类型包括灌丛、荒漠、草原、草甸、沼泽、高山植被和农田等,各类生态系统脆弱度均为中度以上,工程建设对荒漠生态系统影响指数最高,对沼泽和高山植被生态系统影响较小。在铁路两侧10 km范围内,工程占用和破坏的生态系统面积均小于同类生态系统总面积的0.5%,工程施工对沿线生态系统总体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二线 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态脆弱度 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与动态仿真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耕 董瑞 +2 位作者 周腾禹 徐惠民 丁德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077-4089,共13页
以中国西沙珊瑚礁生态监控区为例,从生态系统完整性视角出发,结合珊瑚礁功能群组与环境变化的多重反馈效应,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动态诊断模型,并通过基础情景和典型干扰情景(捕捞活动、陆源沉积、长棘海星(Acant... 以中国西沙珊瑚礁生态监控区为例,从生态系统完整性视角出发,结合珊瑚礁功能群组与环境变化的多重反馈效应,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动态诊断模型,并通过基础情景和典型干扰情景(捕捞活动、陆源沉积、长棘海星(Acanthaster planci)暴发)的模拟过程,分析该生态监控区2010—2050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发展趋势及演变机理。结果显示:(1)系统动力学与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的整合,为珊瑚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定量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方法;(2)珊瑚礁生态系统各效应指数中累积效应的变化最为明显,2010—2050年指数最大增长17.2,年均增长率约为1.2%,综合完整性指数在波动变化中稳步上升,珊瑚礁受损程度由中受损向中、低受损转变;(3)不同状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完整性,在其演化的不同阶段各有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通常随时间推移才逐渐放大;(4)无论何种情景下,珊瑚礁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尤其处于系统演化的释放重组阶段(2035—2040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将创造了一定的可恢复性。研究结果对于分析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提供了理论借鉴,也为我国后续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理论模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完整性 系统动力学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系统完整性控制机制构建Attack-Tolerant系统
8
作者 李斐 王申康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前计算机安全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入侵防御等方面,无法保证系统在受到攻击的状态下继续提供有效服务.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完整性控制机制,以及如何基于该机制构建Attack-Tolerant系统.实时系统完整性控制机制能够实时检测系统非正常... 目前计算机安全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入侵防御等方面,无法保证系统在受到攻击的状态下继续提供有效服务.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完整性控制机制,以及如何基于该机制构建Attack-Tolerant系统.实时系统完整性控制机制能够实时检测系统非正常改动并自动恢复,确保系统服务在受到攻击的状态下运作正常,保证了系统的机密性、有效性与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完整性 攻击可容 LINUX内核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分割对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9
作者 曾贤刚 段存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011-5019,共9页
过度的产权分割会导致“围栏效应”而降低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基于第6、7、8三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山西省、吉林省和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广义渐进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产权分割对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各省森林... 过度的产权分割会导致“围栏效应”而降低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基于第6、7、8三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山西省、吉林省和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广义渐进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产权分割对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各省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水平不高,且地区间差异明显.产权分割对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有负面作用,会导致群落组成与结构指数的显著下降,但对景观格局则会产生正面影响.生物多样性在产权分割与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产权分割对生物多样性有负面影响,并通过改变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完整性产生负面作用.本研究为推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现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分割 森林 生态系统完整性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远程评价与国家公园群建设时序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邓冉 邵怀勇 +3 位作者 黄宝荣 张丛林 周中仁 樊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7-860,共14页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有大量重要的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的自然生态系统。但近年来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高原生态系统面临退化风险。为了更好地守护地球第三极,第二次青藏科考提出建立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科学...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有大量重要的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的自然生态系统。但近年来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高原生态系统面临退化风险。为了更好地守护地球第三极,第二次青藏科考提出建立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科学构想。为了全面掌握人类胁迫和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持情况,并识别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持较好的区域,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规划布局提供支撑,研究基于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的理解以及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特征,借鉴加拿大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框架,构建了"格局-质量-功能-问题-压力"生态系统完整性远程评估框架,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特征。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整体维持了较好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分别有3.52%、7.51%和70.71%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等级为优、良和中,但受人类胁迫影响,部分区域生态系统完整受到破坏,分别有18.17%和0.10%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等级为较差和极差。从空间上看,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高于西部地区。从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的角度看,青藏高原可用于建设国家公园的备选区数量多、分布广,且呈现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格局。目前正在开展的三江源、祁连山、大熊猫、普达措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均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完整性。为了加快推动生态系统完整性高的区域保护,根据青藏高原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的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结果,建议优先启动雅鲁藏布大峡谷、色林错-普若岗日、独龙江三江并流、若尔盖、贡嘎山、稻城亚丁等国家公园建设,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启动其他具有景观、文化价值的国家公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系统完整性 遥感 评价 国家公园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太河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杰 苏航 +4 位作者 盛楚涵 崇祥玉 殷旭旺 徐宗学 张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3-374,共12页
河流健康评价是进行河流管理的重要工具.为了对浑太河进行全面准确的健康评价,基于65个采样点共45个候选指标构建具有生物完整性、物理完整性及化学完整性在内的河流IEI(index of ecological integrity,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体系.根据栖... 河流健康评价是进行河流管理的重要工具.为了对浑太河进行全面准确的健康评价,基于65个采样点共45个候选指标构建具有生物完整性、物理完整性及化学完整性在内的河流IEI(index of ecological integrity,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体系.根据栖息地综合质量评估和水质等级确定参考样点和受损样点,通过筛选候选指标获得构建IEI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按照层次分析法将三部分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运用比值法及分位数法算出各采样点的得分,最终得出浑太河的健康评价结果.为验证IEI评价体系的优势及结果的可靠性,将IEI、SFA(single factor assessment,单因子评价)、F-IBI(fish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rgrity,鱼类生物完整性)3种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雅罗鱼亚科百分比、鲤亚科百分比、杂食性鱼类百分比、护卵行为鱼类百分比、流速、底质含沙量比例、草地面积、ρ(TN)、ρ(TP)、ρ(CODMn)、电导率及ρ(SS)可作为构建IEI评价体系的12个核心指标.②IEI评价结果显示,"健康"样点占24.62%,"较好"样点占9.20%,"一般"样点占6.15%,"较差"样点占60.03%.浑太河水生态健康状况整体较差,中上游地区的水生态健康状况优于下游地区,太子河的水生态健康状况优于浑河.③IEI、F-IBI、SFA评价结果在一般以下样点分别占66.18%、67.70%、63.08%,3种评价结果在全河流范围内大体一致,但在点源污染的采样点,IEI评价结果更贴近采样点的实际情况,更为客观.研究显示,构建的IEI评价体系适用于浑太河的健康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太河 鱼类 生态系统完整性(IEI) 鱼类生物完整性(F-IBI) 单因子评价(SFA)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2000-2018年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动态变化与驱动因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晓武 徐昔保 李景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738-3748,共11页
生态系统完整性是维持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已成为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和衡量生态系统价值的重要指标。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体系和综合指数,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弹性三方面遴... 生态系统完整性是维持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已成为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和衡量生态系统价值的重要指标。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体系和综合指数,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弹性三方面遴选5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景观尺度,易于量化评估、动态监测的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体系(terrestrial ecosystem integrity index,TEII);并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分析了2000—2018年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TEII均值整体呈下降趋势,19%的面积显著降低,15%的面积显著增加;(2)TEII显著降低区域呈两带两圈多点分布格局,显著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长三角西北部,在空间上聚集分布;(3)耕地转建设用地、草地转建设用地、林地转耕地和林地转建设用地为TEII下降的主要驱动力之一;(4)TEII与GDP呈显著负相关,人口总数与完整性在2000—2005年无显著相关性,2010—2018年呈显著负相关,且负相关紧密程度不断增加,说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完整性形成了日趋严重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态指标 耗散结构 景观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宋蒙蒙 田爽 +2 位作者 卢奥然 殷旭旺 徐宗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8-295,共8页
为优化生物完整性指数,建立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的合理方法,基于渭河60个点位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着生藻类群落特征,进行渭河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体系(Index of ecosystem integrity,IEI)的构建并评价其生态系统完整性状况;河流IEI评价体... 为优化生物完整性指数,建立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的合理方法,基于渭河60个点位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着生藻类群落特征,进行渭河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体系(Index of ecosystem integrity,IEI)的构建并评价其生态系统完整性状况;河流IEI评价体系3个部分(生态系统物理完整性、化学完整性、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各成一套体系,筛选出核心指标,采用比值法、分位数法得出各点位健康评价结果;同时对各点位进行了生物完整性(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 of periphytype,P-IBI)评价和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评价,用于验证IEI指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IEI评价显示,渭河有健康点位6个,较好点位4个,一般点位9个,较差点位41个;经对比,IEI分别与P-IBI、水质评价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P-IBI与IEI评价结果完全相同和只差一个等级的点位有58个,占96.67%,此两种评价结果有差异的点位表现为IEI完善了P-IBI评价结果,符合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W18、W37),而水质评价与IEI评价结果完全相同的点位共29个,占48.33%,评价等级相差3个等级和2个等级的点位共有14个,两者占23.33%,部分点位(L2、J1)IEI弥补了水质评价的不足。研究表明,IEI可以完善并改进P-IBI、水质评价评价结果,可作为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的一种新方法,可在其他河流健康评价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着生藻类 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物完整性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评估框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晓娜 刘春兰 +2 位作者 张丛林 魏钰 黄宝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3-846,共14页
青藏高原具有全球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极高,建设国家公园群是青藏高原整体性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的重要手段。遵循"内涵界定-框架梳理-框架构建"的研究思路,科学界定国家公园生... 青藏高原具有全球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极高,建设国家公园群是青藏高原整体性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的重要手段。遵循"内涵界定-框架梳理-框架构建"的研究思路,科学界定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内涵并建立概念模型,通过梳理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的主要框架,在对区域自然生态和社会人文系统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保护与监管需求,从生境质量、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服务、自然条件与灾害、人类活动、人文景观6个方面构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评估框架,以期为未来国家公园群建设与管理提供基础支撑。针对目前国家公园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评估应用需充分体现国家公园复合生态系统和"群"的特征,并建立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监测体系,从而更全面的服务于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态系统原真性 概念模型 评估框架 国家公园群 潜在建设区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生态环境项目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文广 殷西宁 +3 位作者 周建 孙燕博 石磊 李玮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8-195,共8页
水生态环境项目往往涉及厂、网、河、湖等工程要素和自然生态要素。如果割裂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则容易忽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效益,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具有片面性。论文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概念,提出了包括技术、效果、结构、功能... 水生态环境项目往往涉及厂、网、河、湖等工程要素和自然生态要素。如果割裂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则容易忽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效益,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具有片面性。论文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概念,提出了包括技术、效果、结构、功能、稳定性、综合效益和可持续竞争等7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框架,构建了包括工程与自然生态两大系统,厂、网、河、湖4个要素,共21个因子和54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岳阳市某水综合环境整治项目案例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纳入了生态效益并充分考虑了厂网河湖要素的关联,使其评价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态环境项目 综合评价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一般故障模型的系统完整性的频域研究
16
作者 姜澄 王诗宓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7-440,共4页
针对一般的故障模型,从频域角度提出了系统对传感器失效、执行器失效及传感器和执行器同时失效具有完整性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标准H_∞控制问题建立等价关系,给出了输出反馈可靠性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系统完整性 频域 故障模型 容错控制 H∞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胶囊完整性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左奇 史忠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262-1265,共4页
为提高胶囊完整性检测的正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方法.为避免二值化处理产生的错误分割,采用局部二值化方法,以边缘提取为基础,对投影和形态滤波确定的每个胶囊存在区域进行二值化处理,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分割效果.设计了一台... 为提高胶囊完整性检测的正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方法.为避免二值化处理产生的错误分割,采用局部二值化方法,以边缘提取为基础,对投影和形态滤波确定的每个胶囊存在区域进行二值化处理,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分割效果.设计了一台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分类器,对胶囊进行分类,以判断药板是否缺损.大量实验表明,检测为合格品的正确识别率为99 95%,识别速率达200粒/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胶囊完整性检测系统 边缘提取 局部二值化 形态滤波 贝叶斯判别准则 制药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列车完整性检测系统的改进型滤波器
18
作者 刘颖 蒋大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列车完整性检测系统是新型车载设备,对防止列车抛车有重要意义。其硬件构架上以MSP430微处理器为主控制器,由ADXL202传感器实现加速度信息采集。作为判据的加速度信息在复杂的行车条件下被干扰。本文以加速度信息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 列车完整性检测系统是新型车载设备,对防止列车抛车有重要意义。其硬件构架上以MSP430微处理器为主控制器,由ADXL202传感器实现加速度信息采集。作为判据的加速度信息在复杂的行车条件下被干扰。本文以加速度信息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和结果仿真。文中设计了一个二维的改进型滤波器。主要采用最小二乘滤波思想,选取适当的加权矩阵和遗忘因子,它不需要被估计量和观测量的统计规律,不易发散,完全符合观测数据被随机干扰,难以建立精确模型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滤波精度在滤波器中设计了一个野值剔除环节,在前期去掉粗大误差。对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上述的滤波,显著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完整性检测系统 卡尔曼滤波 最小二乘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2EE的石油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城露 刘毓 袁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6-121,共6页
针对石油管道的管理和安全需求,设计了一个石油管道安全完整性管理系统。该系统将J2EE技术和完整性管理模式相结合,实现对石油管道检测、监测;系统采用MVC框架和oracle数据库;依据管道基础数据,通过深入的统计与分析评价,对可能使管道... 针对石油管道的管理和安全需求,设计了一个石油管道安全完整性管理系统。该系统将J2EE技术和完整性管理模式相结合,实现对石油管道检测、监测;系统采用MVC框架和oracle数据库;依据管道基础数据,通过深入的统计与分析评价,对可能使管道失效的主要威胁因素和适用性进行整体评估,给出相应的维修维护建议。系统实现了石油管道监控管理以及针对风险事件作出快速有效的处理,提高了石油管道输送的安全性、管理的实时性和操作的方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管道 完整性管理系统 MVC框架 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运维部门管理者的好帮手——先进完整性管理系统(AIMS)
20
《信息网络安全》 2004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INTERNET INTRANET 完整性管理系统 信息安全 信息系统 IT 计算机网络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