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水稻微卫星引物进行竹子分子系统学研究初探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淑娴 尹佟明 +2 位作者 邹惠渝 丁雨龙 黄敏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2-48,共7页
竹子和水稻在进化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本文利用水稻的微卫星引物对竹子的分子系统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不同 ,研究发现巴山木竹属是与青篱竹属相关属分化较大的 1个竹种 ,同时也证实了巴山木竹属作为 1个单独的属是成立... 竹子和水稻在进化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本文利用水稻的微卫星引物对竹子的分子系统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不同 ,研究发现巴山木竹属是与青篱竹属相关属分化较大的 1个竹种 ,同时也证实了巴山木竹属作为 1个单独的属是成立的。研究也明确了茶秆竹的分类学位置。本研究从 1个不同的层面对青篱竹属相关属及属下一些竹种的关系提供了 1个新的研究结果 ,为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广义青篱竹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了 1个借鉴。同时本研究对开展竹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微卫星引物 竹子 分子系统学研究 青篱竹属 竹亚科 竹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棱子芹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任海燕 逄云莉 +2 位作者 何兴金 邓贤兰 张宇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60,共12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棱子芹属(Pleurospermum)11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显微观察显示,气孔器普遍存在于叶的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多为无规则型;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型或不规则形,垂周...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棱子芹属(Pleurospermum)11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显微观察显示,气孔器普遍存在于叶的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多为无规则型;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型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可区分为近平直、平直-弓形、浅波状和波状。(2)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叶表皮气孔器外拱盖内缘为近平滑、浅波状或波状;角质膜条纹状,有的条纹隆起,有的条纹上附有颗粒和晶簇。(3)气孔器的分布、气孔器外拱盖内缘形态以及角质膜等特征对该属部分种的区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结合外部形态特征,推测康定棱子芹应作为种一级分类群,松潘棱子芹与宝兴棱子芹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棱子芹属 叶表皮 系统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菖蒲属系统学研究的进展与菖蒲科的重新确立 被引量:5
3
作者 潘月红 刘克明 雷立公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7-421,共5页
本文介绍了菖蒲属系统地位的变化情况 ,综述了菖蒲属 (AcorusL .)从天南星科 (AraceaeJussieu )中分离出来独立成科的形态学、解剖学、胚胎学、细胞学、植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的证据 ,并对菖蒲科 (AcoraceaeC .A .Agardh)
关键词 菖蒲属 系统学研究 菖蒲科 天南星科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鼠属(Eothenomys Miller,1896)系统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少英 刘洋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3,共6页
   绒鼠属于1896年建立。针对该属有几个亚属、多少个有效种的问题 100 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一般认为该属有3个亚属: Eothenomys 亚属、Anteliomys 亚属, 和 Caryomys 亚属。部分人认为只有前两个亚属; 少数人认为没有亚属分化。至...    绒鼠属于1896年建立。针对该属有几个亚属、多少个有效种的问题 100 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一般认为该属有3个亚属: Eothenomys 亚属、Anteliomys 亚属, 和 Caryomys 亚属。部分人认为只有前两个亚属; 少数人认为没有亚属分化。至于该属的种类争论更大, 命名的种类多达 20 个, 但没有一人同时承认 20 个种, 比较多数人认为有11个种。我们通过研究该属部分种的阴茎形态学认为: 该属有 3 个亚属, 即 Eothenomys 亚属、Anteliomys 亚属、和 Caryomys 亚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 形态学 分化 命名 争论 问题 概况 系统学研究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竹叶青蛇属Trimeresurus(sensu lato)的分类和系统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郭鹏 赵尔宓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4期380-386,共7页
广义的竹叶青蛇属Trimeresurus (sensulato)包含有 4 0多个物种 ,广泛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目前 ,该类群已经相继被划分为 6个属 :Trimeresurus (sensustricto)、Tropidolaemus、Ovophis、Proto bothrops、Triceratolepidophi... 广义的竹叶青蛇属Trimeresurus (sensulato)包含有 4 0多个物种 ,广泛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目前 ,该类群已经相继被划分为 6个属 :Trimeresurus (sensustricto)、Tropidolaemus、Ovophis、Proto bothrops、Triceratolepidophis、Zhaoermia。本文从形态、细胞以及分子系统学等方面对Trimeresurus (sensula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学研究 物种 类群 细胞 形态 竹叶青蛇 广义 综述 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工酶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以忠 陈庆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综述了同工酶在水稻、小麦、玉米、荞麦、中药材、果树等植物起源及演化研究中的作用。
关键词 同工酶 系统学研究 植物起源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内瑞拉产地龙须菜藻红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隋正红 张学成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4-390,共7页
本文报道了红藻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委内瑞拉株的藻红蛋白基因的部分序列 ,将所得序列与其它红藻 - Rhodella violacea,Polysiphonia boldii,Griffithsia monolis,Porphyra tenera,Porphyra yezoensis及青岛产龙须菜的相应序列对... 本文报道了红藻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委内瑞拉株的藻红蛋白基因的部分序列 ,将所得序列与其它红藻 - Rhodella violacea,Polysiphonia boldii,Griffithsia monolis,Porphyra tenera,Porphyra yezoensis及青岛产龙须菜的相应序列对齐后 ,进行了系统学研究。结果显示 ,同一属的藻红蛋白 α和 β亚基之间的间隔序列 ,从长度到核苷酸序列均非常相似 ,而同一科不同属或同一目的科间的该序列有很大的不同 ;两不同产地龙须菜的 PE基因在 β亚基上的转换多于颠换 ,说明 β亚基比 α亚基保守 ;委内瑞拉来源龙须菜与青岛产地龙须菜可能不属于同一物种 ,应为同属不同种关系 ;由藻红蛋白基因所得的系统树包括 3个与建立在形态标准上的遗传位置一致的分支 ;藻红蛋白基因序列可用于种间及更高地位的分子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核苷酸序列 PE基因 藻红蛋白基因 红藻 委内瑞拉株 克隆技术 系统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发育系统学——对现代系统生物学的理解与探讨
8
作者 孟津 王晓鸣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物种——系统生物学中的基本分类单元在进行系统发育及分类的研究中,常常要碰到的两个问题是:1.什么是我们进行系统学研究的基本单位?2.什么是系统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基本信息单位?第一个问题是指各种分类单元,如生物个体,居群,亚种,种,... 物种——系统生物学中的基本分类单元在进行系统发育及分类的研究中,常常要碰到的两个问题是:1.什么是我们进行系统学研究的基本单位?2.什么是系统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基本信息单位?第一个问题是指各种分类单元,如生物个体,居群,亚种,种,属等等。它们形成系统学分析中可独立存在的一个个实体(entity)。而第二个问题则指我们是根据什么样的信息单位来建立、识别这些实体,并找到这些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重建系统发育。对于第二个问题,简单的回答是:系统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基本信息单位是性状(character)或性状状态(chara-cter state)。性状本身不能单独作为一个实体存在于系统学的研究体系中,但性状的载体——分类单元则依赖性状与别的载体建立联系。关于性状的一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篇幅中讨论。本篇的中心是物种及系统生物学中的基本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分类单元 信息单位 系统发育系统学 系统学研究 实体存在 生物个体 林奈 基因交流 CHA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环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邹容 康冀川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年第3期260-264,共5页
近年来天麻共生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用真菌受到较广泛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蜜环菌发酵产物中活性成分、功能及在功能食品中的开发应用,而对其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有待深入。本文概述了蜜环菌属真菌的系统学研究概... 近年来天麻共生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用真菌受到较广泛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蜜环菌发酵产物中活性成分、功能及在功能食品中的开发应用,而对其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有待深入。本文概述了蜜环菌属真菌的系统学研究概况以及天麻共生蜜环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研究进展 分子系统学研究 药用真菌 活性成分 发酵产物 开发应用 功能食品 研究概况 共生 天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技术推动热带生物学研究
10
作者 王璋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6期27-27,共1页
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技术已成为自然历史学家的有力工具。据生物学家所言,蛋白质和DNA的研究已激发了系统学研究的复兴。现在,分子技术已步入热带。热带地区因其醒目的生物学活力而吸引人。在许多科学家眼里,热带地区本身就是研究进化过程... 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技术已成为自然历史学家的有力工具。据生物学家所言,蛋白质和DNA的研究已激发了系统学研究的复兴。现在,分子技术已步入热带。热带地区因其醒目的生物学活力而吸引人。在许多科学家眼里,热带地区本身就是研究进化过程以及产生多样性机制的活实验室。他们说,分子技术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将为热带生态体系和体系中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的研究领域提供新的见解。最近建成的一家DNA实验室是位于巴拿马共和国Smithsonian热带研究所内的分子进化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技术 分子进化 生命形式 生态体系 系统学研究 DNA 分子钟 陆地生物 进化研究 研究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APD分子标记探讨拟鹅观草属的种间关系 被引量:18
11
作者 丁春邦 周永红 +2 位作者 杨瑞武 张利 郑有良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拟鹅观草属(Pseudoroegneria)8种1亚种和鹅观草属(Roeg neria)7种植物。35个引物产生的344条DNA扩增片段中,328条(95.35%)具有多态性,利用344个RAPD标记,在NTSYS软件中,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拟鹅观草属(Pseudoroegneria)8种1亚种和鹅观草属(Roeg neria)7种植物。35个引物产生的344条DNA扩增片段中,328条(95.35%)具有多态性,利用344个RAPD标记,在NTSYS软件中,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建立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1)物种间遗传差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R.elytrigioides、R.alashanica和R.magnicaespes与拟鹅观草属的物种聚类在一起,表明它们与拟鹅观草属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鹅观草属的亲缘关系较远;3)RAPD分子标记可以将拟鹅观草属的物种分开,而且形态相似,地理分布相同或相近的物种聚类在一起;4)RAPD结果与形态学和细胞学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RAPD技术能为拟鹅观草属植物的系统学研究提供DNA水平上丰富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鹅观草属 RAPD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RAPD标记 物种 种间关系 遗传差异 系统学研究 植物 遗传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电粒子核数据评价和计算
12
作者 庄友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52-355,共4页
总结了中国带电粒子核数据的评价方法研究、评价及建库、理论计算;介绍了今后的工作设想,它包括实验测量、系统学研究和评价数据库的更新。
关键词 带电粒子核数据库 实验评价 理论计算 系统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forecasting model for power intelligence center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吉成 牛东晓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5期726-732,共7页
In order to accurately forecast the load of power system and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power network, a novel unascertained mathematics bas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UMRNN) for power intelligence center (PIC) was... In order to accurately forecast the load of power system and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power network, a novel unascertained mathematics based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UMRNN) for power intelligence center (PIC) was created through three steps. First, by combining with the general project uncertain element transmission theory (GPUET), the basic definitions of stochastic, fuzzy, and grey uncertain elements were given based on the principal types of uncertain information. Second, a power dynamic alliance including four sectors: generation sector, transmission sector, distribution sector and customers was established. The key factors were amended according to the four transmission topologies of uncertain elements, thus the new factors entered the power intelligence center as the input elements. Finally, in the intelligence handing background of PIC, by performing uncertain and recursive process to the input values of network, and combining unascertained mathematics, the novel load forecasting model was built. Three different approaches were put forward to forecast an eastern regional power grid load in China.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ERMS) demonstrates that the forecasting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odel UMRNN is 3% higher than that of BP neural network (BPNN), and 5% higher than that of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 Besides, an example also shows that 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 of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8 forecasted by UMRNN is only 2.59%, which has high pr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 forecasting uncertain element power intelligence center unascertained mathematics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