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风成像干涉仪系统响应率的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
1
作者 汤超 王金婵 张淳民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55,共5页
简述了新型宽场消色差温度补偿型风成像干涉仪(FATWINDII)的原理,利用等效法和近似法推导出FATWINDII系统响应率的表达式。在增加视场角和增大系统透过率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系统响应率。根据FATWINDII系统补偿方案和结构参数,计算出迈克... 简述了新型宽场消色差温度补偿型风成像干涉仪(FATWINDII)的原理,利用等效法和近似法推导出FATWINDII系统响应率的表达式。在增加视场角和增大系统透过率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系统响应率。根据FATWINDII系统补偿方案和结构参数,计算出迈克耳逊干涉仪的等效空气长度为14.4 cm,推导并计算出系统的透过率约为0.42。根据所用CCD探测器的技术指标和FATWINDII系统的结构参数,计算了系统响应率随视场角和感应像素数目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解释了FATWINDII实验室星载模拟实验中实际CCD感光区域的面积为整个CCD面积的1/16。该研究为星载FATWINDII的设计、研制、定标及数据的后期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像干涉仪 系统响应率 像素 视场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智能采摘机器人的电控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谌爱珍 姜富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142,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采摘的作业效率及实现采摘装备的深度智能化,针对通用型采摘机器人的电控系统展开研究。以采摘机器人的作业原理及核心部件组成为设计基础,搭建电控系统输入参数与机构组件执行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行电控系统的软件...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采摘的作业效率及实现采摘装备的深度智能化,针对通用型采摘机器人的电控系统展开研究。以采摘机器人的作业原理及核心部件组成为设计基础,搭建电控系统输入参数与机构组件执行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行电控系统的软件功能优化与硬件配置实现。同时,展开基于电控系统设计优化的采摘机器人整机作业试验,结果表明:采摘机器人的系统动作响应迅速,系统响应率与采摘成功率分别可达98.53%及96.40%,结构协调度良好,实现了综合采摘效率相对提升5.69%的设计目标,且各采摘机构及装置运行稳定,具有较强的实践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电控系统 功能优化 系统响应率 采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石泉水库流域水文模型参数率定方法研究
3
作者 申吴刚 罗东 +9 位作者 潘大文 周争昌 洪华 巩祥照 陈倩 瞿思敏 王健 石朋 陆威村 杨雨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5,共4页
流域水文模型是实时洪水预报的重要工具,参数优化是流域水文模型的重要研究内容。简单高效的参数优化算法能提高模型应用效率,促进模型的推广使用。人机交互参数率定费事费力,主观性强。自动参数率定以优化算法为基础,在以误差平方和为... 流域水文模型是实时洪水预报的重要工具,参数优化是流域水文模型的重要研究内容。简单高效的参数优化算法能提高模型应用效率,促进模型的推广使用。人机交互参数率定费事费力,主观性强。自动参数率定以优化算法为基础,在以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的曲面上寻优,更客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以石泉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新安江模型,基于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分别采用系统微分响应、人机交互和SCE-UA参数率定方法对新安江模型敏感参数进行优选,从迭代次数和平均确定性系数方面对参数优选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比不同参数模拟结果的径流深误差、洪峰误差和确定性系数,探讨不同参数率定方法在石泉水库流域水文模拟中的适用性和效率。结果表明,系统微分响应参数率定方法应用效果较好,效率与精度均优于人机交互和SCE-UA。率定的参数在石泉水库洪水模拟中结果较好。平均确定性系数达到0.937,可进一步拓展该方法在其他流域和其他模型的洪水模拟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算法 石泉水库 洪水模拟 系统微分响应参数 SCE-U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mart spring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4
作者 倪德 朱如鹏 +2 位作者 陆凤霞 鲍和云 付秋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489-4496,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amped and damped smart spring systems. The frequenc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equival...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amped and damped smart spring systems. The frequenc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technique, and the possible types of the system motion were distinguished by using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frequencies. The influences of system parameters on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were discuss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may be drawn from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undamped smart spring system may simultaneously have one starting frequency and one ending frequency or only have one starting frequency, and the damped system may simultaneously have two starting frequencies and one ending frequency. There is an optimal control parameter to make the peak value of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curve of the system be minimum. When the mass ratio is far away from the stiffness ratio,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is small. The effect of the damping ratio on the system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is significant while the control parameter is less than its optimal value. But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ative damping ratio on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is sm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smart spring dry friction stiffness damping vibration isolation base exci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