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动力模型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光霞 何征 《中国矿业》 2021年第5期85-93,共9页
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诸多困难,改革创新是帮助资源型城市转型最有效的手段。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一些有效刺激来增强城市的创新动力。本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动力模型,模拟并阐述了政府的服务水平、创新意识、教育重视程度、城市法... 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诸多困难,改革创新是帮助资源型城市转型最有效的手段。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一些有效刺激来增强城市的创新动力。本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动力模型,模拟并阐述了政府的服务水平、创新意识、教育重视程度、城市法律环境、创新主体对外交流程度等因素对城市创新动力的影响机理和敏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创新意识、服务水平、教育重视程度、法律成熟度和对外交流程度对城市创新动力的影响都是正向的,灵敏度最强的是政府的创新意识,其次是对外交流程度,再次是法律成熟度和政府服务水平,教育投资的影响相对缓慢。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促进城市创新动力的建议措施,同时,得出了在创新驱动逐渐成熟的情况下,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自然条件依存度逐渐降低的结论,印证了资源产业依赖与经济发展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的有条件资源诅咒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创新驱动 系统动力模型 自然条件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模型的四川省液化石油气水运路径优化
2
作者 林建 沈雨晴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158,共4页
液化石油气(LPG)广泛应用于汽车、城市燃气、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鉴于其主要运输渠道通过水路运输,因此,对水运路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本文对四川省液化石油气水运配送的状况做了较为深入... 液化石油气(LPG)广泛应用于汽车、城市燃气、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鉴于其主要运输渠道通过水路运输,因此,对水运路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本文对四川省液化石油气水运配送的状况做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利用STELLA9.1软件建立了液化石油气需求量和水路输送量的仿真预测模型,基于四川省LPG历史数据进行了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筛选出LPG船舶运力的优化调配方案,借此合理规划川内的LPG运力调配及物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系统动力模型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模型的四川省粮食生产与消费趋势情景仿真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希成 潘虹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9,共10页
主产区粮食的生产与消费预测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已有文献在设计中长期预测模型中易出现忽视计量方法假设前提、检验过程及地区修正等问题,因而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在该类模型中创新性地添加动态料肉比、流动人口... 主产区粮食的生产与消费预测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已有文献在设计中长期预测模型中易出现忽视计量方法假设前提、检验过程及地区修正等问题,因而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在该类模型中创新性地添加动态料肉比、流动人口等修正因子,在对四川省未来粮食生产和消费趋势变化进行建模及检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景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四川省粮食产需缺口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而采取诸如减少粮食产后折损率和增强农业科技进步等措施虽能减缓粮食消费压力,但短期内在总量上仍旧不能改变粮食无法自足的现状,因此还需采取改变种植品种结构以应对未来粮食需求变化,正确引导膳食结构以及全面提升居民营养水准,来保障四川顺利实施粮食安全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消费 四川 趋势预测 系统动力模型 情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模型的LPG物流水运配送路径优化
4
作者 林建 杨双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3,共4页
液化石油气(LPG)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占据着较为广阔的市场,并形成了一定的物流规模和相应的物流路径。由于LPG产品本身的属性,对运输工具的要求较高,加之其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目前的LPG物流配送仍存在诸多问... 液化石油气(LPG)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占据着较为广阔的市场,并形成了一定的物流规模和相应的物流路径。由于LPG产品本身的属性,对运输工具的要求较高,加之其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目前的LPG物流配送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对LPG物流水运配送现状进行了剖析和问题挖掘,站在系统思考的角度,选取系统动力学STELLA软件构建了LPG需求量及水运物流量预测模型,基于我国LPG物流相关数据进行了模拟仿真,以此来指导区域的LPG物流水运运力配置及路径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G 系统动力模型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
5
作者 耿松涛 张鸿霞 乔琳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34,共15页
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如何有效推进其良性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对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要素构成及其互动关系缺乏系统性和动态性的探究。文章首先结合扎根理论,将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分为需求、供给、吸引、支... 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如何有效推进其良性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对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要素构成及其互动关系缺乏系统性和动态性的探究。文章首先结合扎根理论,将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分为需求、供给、吸引、支持、中介5个子系统;其次,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将GDP总量、医疗旅游收入作为检验变量,通过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仿真模拟对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并选取27个主要指标变量模拟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和外部环境对产业融合的影响;最后,以旅游消费需求系数、医疗与旅游投资系数、医疗与旅游政策吸引系数3个变量作为调控参数进行调试,模拟市场需求带动、产业投资支持、政策吸引推动、协调发展4种不同情境下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变化情况,预测其动态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协同融合发展模式是系统整体最优模式,从多个方面为医疗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系统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铭 李想 +3 位作者 牛超杰 全李宇 赵连军 胡彩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5,63,共8页
水资源问题制约着缺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郑州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其水资源有限的现状与用水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为科学研究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远期发展情况,根据郑州市经济社会现状的水资源供需和发展状况,采用多系... 水资源问题制约着缺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郑州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其水资源有限的现状与用水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为科学研究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远期发展情况,根据郑州市经济社会现状的水资源供需和发展状况,采用多系统综合的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SD),结合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水利工程四个子系统,构建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SD模型。将2010-2019年的历史数据与SD方法的模拟数据进行比较,平均误差均小于10%,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用来预测郑州市未来的水资源承载力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现状延续、控污节流、开源控污和开源节流4种不同方案,对2020-2030年水资源承载力系数进行动态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4种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系数分别为1.24、1.18、1.00、0.89,现状延续和控污节流方案下的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严重超载状态,无法承载郑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源控污方案在预测期内的水资源承载力超载状态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阻力。故开源节流方案为最佳方案,水资源承载力系数小于1,在研究期内未出现超载状态,可有利缓解郑州市的缺水状况,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4种方案的优点,提出有利于郑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系统动力模型 郑州市 水资源承载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中国民航脱碳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利军 徐森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464,共11页
为实现民航业长期脱碳发展目标,通过建立考虑供需关系、技术应用、减排成本和政策支持的中国民航脱碳系统动力学(SD)模型,剖析系统多重反馈机理和要素间协同作用关系,对民航业减排路径的实施效果和减排成本进行情景模拟和探讨。结果表明... 为实现民航业长期脱碳发展目标,通过建立考虑供需关系、技术应用、减排成本和政策支持的中国民航脱碳系统动力学(SD)模型,剖析系统多重反馈机理和要素间协同作用关系,对民航业减排路径的实施效果和减排成本进行情景模拟和探讨。结果表明:行业实施节能技术进步、替代燃料应用、新动力能源推广、碳抵消机制和高铁替代等单一政策模拟方案无法实现行业的碳中和式长期发展目标。多种措施的组合政策为行业脱碳发展提供最优的综合脱碳方案。未来行业应在短期内积极推广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规模化应用,中期加大对于氢能、电能、混合动力飞机的研发引进,积极采用高铁替代等综合交通方式,长期持续改进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推动民航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研究结果可为民航部门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制定参考,助力行业深度脱碳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航 系统动力学(SD)模型 多情景模拟 脱碳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电力系统等效惯量时空演变趋势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学成 杨军 +5 位作者 申锦鹏 彭晓涛 王小立 李旭涛 赵强 张玉琼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9-590,共12页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等效惯量水平不断下降且空间分布不均的特性日益凸显。而电力系统维持频率稳定的能力与系统等效惯量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明确电力系统等效惯量时空演变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动...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等效惯量水平不断下降且空间分布不均的特性日益凸显。而电力系统维持频率稳定的能力与系统等效惯量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明确电力系统等效惯量时空演变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电力系统等效惯量的时空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首先,明确新能源电力系统等效惯量概念及有效惯量组成,并分析惯量响应过程;其次,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在考虑地域、技术进步率、综合成本等多因素影响下,对中国各地区光伏、风电、火电、水电、核电2025—2060年间的装机容量进行预测;最后,基于预测数据,对电力系统等效惯量时空演变趋势进行分析。所预测装机容量结果符合长期发展目标,计算所得电力系统等效惯量水平直观体现了在考虑虚拟惯量与否的情景下中国整体与各区域的变化趋势,可为规划各区域新能源发展,确定低惯量区域惯量补偿措施,保障频率安全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惯量 惯量响应 系统动力模型 装机容量预测 时空演变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隐性知识传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秀红 韩琼 韩光平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60,共4页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在深入分析隐性知识传播系统各组成部分特征的基础上,比较隐性知识传播过程和传染病传播过程的相似性,阐述了用传染病模型研究隐性知识传播机制的可行性,建立了员工隐性知识传播的传染病模型...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在深入分析隐性知识传播系统各组成部分特征的基础上,比较隐性知识传播过程和传染病传播过程的相似性,阐述了用传染病模型研究隐性知识传播机制的可行性,建立了员工隐性知识传播的传染病模型,编制相应的DYNAMO程序,并模拟华安公司知识传播过程,分析了知识传播过程中各因素的关系及各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提高该公司隐性知识传播效率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 传染病模型 系统动力模型 知识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轴承松动-内圈缺陷耦合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10
作者 霍忠堂 陈建奇 +1 位作者 郝玲娟 高建松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1-1439,共9页
当轴承松动与内圈缺陷同时出现时,将对转子系统动态特性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对转子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轴承松动-内圈缺陷耦合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含内圈缺陷-松动耦合故障轴承的转子系... 当轴承松动与内圈缺陷同时出现时,将对转子系统动态特性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对转子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轴承松动-内圈缺陷耦合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含内圈缺陷-松动耦合故障轴承的转子系统振动动态特性。首先,根据赫兹理论与轴承运动学理论分析了轴承受力;然后,根据胡克定律与转子系统集中质量法建立了松动-内圈缺陷耦合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采用数值仿真方式获取了转子系统的振动响应,探讨了转速和载荷对松动-内圈缺陷耦合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对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松动-内圈缺陷同时存在的轴承频谱上出现了典型的干摩擦特征频率,即1/2倍旋转频率及其倍频,且其幅值与转速、载荷呈正比;此外,1/2倍旋转频率及其倍频、旋转频率及其倍频与内圈缺陷频率的组合频率的出现,表明了松动和内圈缺陷同时发生,该现象在转子系统另一个轴承上也有所体现。该研究结果为轴承转子系统的耦合故障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振动动态特性 转子系统耦合故障特征 轴承动力模型 转子系统动力模型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算法分析 被引量:42
11
作者 桂寿平 朱强 +2 位作者 陆丽芳 吕英俊 桂程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6-40,共5页
根据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将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与现代物流有机结合 ,探讨了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的全新理念与建模方法 ,并根据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特点 ,推导出了其数学解析式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系统的分析 ,论证了该... 根据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将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与现代物流有机结合 ,探讨了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的全新理念与建模方法 ,并根据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特点 ,推导出了其数学解析式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系统的分析 ,论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与理论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系统动力模型 物流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荣 梁保松 +1 位作者 刘斌 张慧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9-234,共6页
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郑州市为例探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模拟和调控等有关问题,并对郑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系统动力模型 模拟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市系统动力学需水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银平 谭海鸥 +3 位作者 陈奇 任晨曦 李玲 林洪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4,共4页
系统动力学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处理高阶次、非线性、多重反馈、复杂时变的系统问题,广泛应用于水资源、城市水环境规划中。科学合理的需水预测是规划社会经济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的重要依据。针对济宁市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要... 系统动力学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处理高阶次、非线性、多重反馈、复杂时变的系统问题,广泛应用于水资源、城市水环境规划中。科学合理的需水预测是规划社会经济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的重要依据。针对济宁市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要求,以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为目标,建立需水量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变量调控、方案设计及节水效果评估,为节水管理提供决策信息。研究表明,建立的模型是有效的,可以全面客观地使济宁市社会经济发展获得良好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模型 需水预测 节水 方案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情事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仿真 被引量:43
14
作者 狄国强 曾华艺 +1 位作者 勒中坚 丁菊玲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20,共9页
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热度,研究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机制,构建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仿真,验证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网络舆情事件中热度的形成过程。分析事... 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热度,研究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机制,构建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仿真,验证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网络舆情事件中热度的形成过程。分析事件作用、网民作用、媒体作用和政府作用等四方面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给出了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策略与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事件 网络舆情危机舆情热度危机预警 系统动力模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孙新新 沈冰 +2 位作者 于俊丽 刘兴建 莫淑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7,共6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综合发展和规划非常重要.针对宝鸡市水资源系统所具有的复杂系统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在对其进行结构和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将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综合发展和规划非常重要.针对宝鸡市水资源系统所具有的复杂系统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在对其进行结构和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划分为人口、农业、工业、水污染、水资源5个子系统,通过各层次的反馈关系,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策略模拟试验了政策变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对模型模拟结果的比较,提出了适合的经济发展方案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市 水资源承载力 系统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产业结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郁钟铭 刘俊 况礼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6-331,共6页
从大系统的角度出发,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矿区煤炭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矿区煤炭产业结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进行了实例的模拟研究工作.研究表明,按此方法对矿区煤炭产业结构进行分析评价和决策是可行的,应用... 从大系统的角度出发,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矿区煤炭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矿区煤炭产业结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进行了实例的模拟研究工作.研究表明,按此方法对矿区煤炭产业结构进行分析评价和决策是可行的,应用本模型可得到矿区优化的煤炭产业结构(各产业优化的各年的投资比重、矿区煤炭产业的协调度即各产业的产值比重、矿区煤炭产业结构方案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模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煤炭 产业结构 系统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性增长的产品保修期优化设计系统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卫东 滕沙沙 +1 位作者 揭丽琳 孙政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30-2639,共10页
为分析保修期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使企业更科学合理地制定保修期,从技术和营销两个维度,对保修策略与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因素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考虑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可靠性增长的保修期优... 为分析保修期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使企业更科学合理地制定保修期,从技术和营销两个维度,对保修策略与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因素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考虑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可靠性增长的保修期优化设计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空调企业的仿真分析。应用分析结果揭示:在产品可靠性增长的情况下,企业每年的预提保修成本先增加后减少;当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增长达到某一阈值时,应采用适当延长保修期的策略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增长 因素分析 保修期 系统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资源与木材供给系统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刁钢 程宝栋 宋维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4-67,76,共5页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系统动力学和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中国森林资源与木材供给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2012--2015年的中国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和木材供给情况。模型预测...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系统动力学和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中国森林资源与木材供给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2012--2015年的中国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和木材供给情况。模型预测结果说明中国的木材供给能力随着森林资源的增加将不断提升。人工林管理水平低、现有的采伐制度将影响木材的长期供给能力。所以,提升人工林的管理水平、逐步放开采伐限制将有利于保障木材供给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木材供给 系统动力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动力学模型在青白江区需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晶晶 李俊 +1 位作者 黄晓荣 奚圆圆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0-205,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不平衡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科学的需水预测是规划区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需水预测将复杂的社会用水系统分解成多个子系统,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各用水子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不平衡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科学的需水预测是规划区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需水预测将复杂的社会用水系统分解成多个子系统,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各用水子系统的需水动态过程,得到较精确的需水预测结果。以成都青白江区为例,结合区域用水结构和产业结构,介绍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作需水预测时的建模流程。通过青白江区的用水现状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设计出现状发展方案、农业节水方案、工业改良方案和综合发展方案4种需水方案。通过对4种方案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并考虑"三条红线"指标,选择综合发展方案作为青白江区未来需水预测的最佳方案。模拟结果为:青白江区2020年、2025年的总需水量分别为3.95亿m^3、3.99亿m^3。通过合理性分析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并提出了保障方案实施的建议措施,以期为青白江区未来的水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模型 需水预测 敏感性分析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CI框架的企业知识生成系统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锡荣 杨娜 万倩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15,共8页
基于SECI知识螺旋,构建了企业知识生成"风暴眼"模型,并将模型作了系统动力学表达、训练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良好的环境下,企业可以有效吸收外部知识并在内部进行知识转化循环,从而产生巨型的知识生成风暴。但当环境恶化... 基于SECI知识螺旋,构建了企业知识生成"风暴眼"模型,并将模型作了系统动力学表达、训练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良好的环境下,企业可以有效吸收外部知识并在内部进行知识转化循环,从而产生巨型的知识生成风暴。但当环境恶化或者企业知识存量以及知识转化能力下降时,知识生成风暴就会减弱甚至消亡。结果显示,创造知识的企业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并防止已有知识的流失,才会走向并保持卓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SECI 知识生成 知识风暴 系统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