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力模型与系统动力学的地铁多股人流疏散模型
1
作者 刘莉娜 张世勇 刘茜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2-368,共7页
城市地铁内存在多股人流汇聚情况,紧急情况下多股人流汇聚会导致疏散困难。本文基于水力模型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地铁多股人流疏散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揭示了考虑商业区人员通过站厅疏散的极端不利情况下,多股人流汇聚处出口瓶颈的... 城市地铁内存在多股人流汇聚情况,紧急情况下多股人流汇聚会导致疏散困难。本文基于水力模型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地铁多股人流疏散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揭示了考虑商业区人员通过站厅疏散的极端不利情况下,多股人流汇聚处出口瓶颈的人员疏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多股人流交汇于出口瓶颈时,疏散效率呈现“由快到慢再加快”的变化趋势;随着人数增加,安全出口的充分利用时间占比从74.02%下降至64.78%,即安全出口充分利用时间随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当站厅安全出口的比流量受某区域人员汇入影响时,该区域疏散完成后,出口比流量会短暂下降,反之,比流量维持稳定;较Pathfinder仿真模拟,系统动力学模型更贴近实际疏散场景,且具有更高的模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疏散 多股人流 水力模型 系统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系统方法的自主移动机器人行为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惠娣 刘士荣 俞金寿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3-849,共7页
提出了动态障碍物环境下基于动力学系统方法的移动机器人行为设计。在行为动力学模型中考虑障碍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使得移动机器人具有根据移动障碍物的运动而调整自身线速度和角速度的能力,实现自主避障。用碰撞时间和碰撞角度描述... 提出了动态障碍物环境下基于动力学系统方法的移动机器人行为设计。在行为动力学模型中考虑障碍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使得移动机器人具有根据移动障碍物的运动而调整自身线速度和角速度的能力,实现自主避障。用碰撞时间和碰撞角度描述的碰撞区域作为对移动机器人运动的约束,这样可消除无谓的避障运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动态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能力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动力学系统方法 行为设计 动态避障 自主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矿石需求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惠丽 郭进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25,共4页
钢铁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原材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铁矿石是钢铁生产最主要的原料,铁矿石资源供给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瓶颈”。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中国铁矿石需求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在... 钢铁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原材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铁矿石是钢铁生产最主要的原料,铁矿石资源供给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瓶颈”。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中国铁矿石需求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下未来数年我国的铁矿石需求量,到2010年,我国将大约需要铁矿石72 533.5万t。最后,分析了影响铁矿石需求的相关因素,得出结论:最近几年里我国铁矿石需求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铁矿石的需求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 系统动力学 需求预测 系统动力学模型 中国 系统动力学方法 国民经济 钢铁工业 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洪玉 张淑云 卜汉臣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8年第1期157-159,共3页
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在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上进行了总结,认为水资源支持持续发展能力论的观点容易理解,便于接受和操作。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概念 评价 经验估算法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系统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方法的集团公司投资决策
5
作者 夏鑫 梁美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61,共3页
笔者根据集团公司投资决策方法的发展趋势,对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投资决策的可行性作了论证,阐明了运用这种投资决策过程的八个步骤,并将这种决策系统与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作了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投资决策方法 集团公司 系统动力学方法 比较分析 发展趋势 决策系统 步骤 结论 过程 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振伟 杨路华 +2 位作者 高慧嫣 刘宏权 杜新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3,共4页
在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SDMWRCCB,简称SD模型)对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计算和动态模拟。使用Vensim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过程中,有效模拟各种政府、非政府机构及人类的行为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在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SDMWRCCB,简称SD模型)对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计算和动态模拟。使用Vensim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过程中,有效模拟各种政府、非政府机构及人类的行为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规划年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情况,比较得出一个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方案,为制定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水资源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方法 SD模型 计算机模拟 Vensim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理论研究——以青海共和盆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为例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薇 雷学东 +1 位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3期11-15,共5页
从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的研究现状入手,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SDMW RCCB,简称SD模型)进行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计算。在对该方法建模思路以及对共和盆地水资源环境系统构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共和盆地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 从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的研究现状入手,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SDMW RCCB,简称SD模型)进行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计算。在对该方法建模思路以及对共和盆地水资源环境系统构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共和盆地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进行共和盆地水资源承载力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方法 SD模型 共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用水结构与国民经济协同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贾程程 张礼兵 +3 位作者 徐勇俊 熊珊珊 金菊良 吴成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1,共5页
为实现山东省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复合系统的全面协调发展,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基本要求,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区域用水结构与国民经济协同演变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和分析了山东省用水结构与国... 为实现山东省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复合系统的全面协调发展,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基本要求,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区域用水结构与国民经济协同演变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和分析了山东省用水结构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协同演变路径及演变规律,即山东省农业用水比重下降的同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也在下降,第二产业的用水比重和产值比重均趋于稳定,而第三产业的用水比重和产值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结构 国民经济 系统动力学方法 模拟模型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煤炭工业与环境污染相关性及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喜莲 张金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0-64,共5页
本文依据陕西省1996-2007年环境污染指标和煤炭工业总产值增长状况的统计数据,建立了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计量模型,得出陕西煤炭工业总产值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出"倒U型"左半部分,或"倒U+U型"的波浪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采用系... 本文依据陕西省1996-2007年环境污染指标和煤炭工业总产值增长状况的统计数据,建立了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计量模型,得出陕西煤炭工业总产值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出"倒U型"左半部分,或"倒U+U型"的波浪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对陕西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仿真模拟,并结合实际对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改善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工业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系统动力学(S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irect Feedback Control Based on Fuzzy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10
作者 李明 马小平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2年第2期215-218,共4页
A direct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uzzy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and a method of training weights of fuzzy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was designed by applying modified contract mapping genetic algor... A direct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uzzy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and a method of training weights of fuzzy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was designed by applying modified contract mapping genetic algorithm.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fuzzy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has perfect dynamic and static performance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neural network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