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6篇文章
< 1 2 1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模拟与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用岗 余利容 杨成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为实现对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的预判与诊断,精准把握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的力度与方向,文章以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为系统变量,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系统动力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1)基准情景下的校... 为实现对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的预判与诊断,精准把握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的力度与方向,文章以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为系统变量,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系统动力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1)基准情景下的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增长速率较为缓慢,预计到2030年,执行力较2009年仅能提升178.8%;(2)政策共识、执行文化、执行协同、执行成效4个维度所包含的47个变量均能对政策执行力产生正向增强作用,但单一变量的提升效果较小且有限;(3)在政策执行初期提升执行协同的效果最为显著,到后期政策共识成为制约政策执行力上限的关键变量。基于此模型,可通过不同策略组合设计出政策共识与执行机构联动并行发展,执行文化与执行控制约束并行发展,达成共识、培育文化、完善机制、反馈成效全面发展等3条执行力提升路径,模拟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的仿真效果,为校园足球政策执行者提高政策执行力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足球 政策执行力 系统动力学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进度分析与系统实现
2
作者 李昊翔 侯公羽 +3 位作者 陈钦煌 王丹丹 邵耀华 陶志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5-1276,1292,共13页
为了便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进度分析与管理,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进度分析方法.根据装配式建造的特点,改进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并引入基于结构矩阵求解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改进算法(SM-A1).通过确定系统变量、构建因果关系回路... 为了便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进度分析与管理,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进度分析方法.根据装配式建造的特点,改进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并引入基于结构矩阵求解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改进算法(SM-A1).通过确定系统变量、构建因果关系回路图和混合图、确定变量间的数学关系等过程,建立适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单项作业进度模拟系统动力学模型(S-SD),并验证S-SD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将SM-A1与S-SD相结合,构建装配式建筑项目进度分析系统(PCPSAS)框架,设计系统的数据格式、核心模块及界面,生成可执行程序,并通过实例验证PCPSAS的有效性.结果表明,PCPSAS可快速准确地计算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和识别关键工作,且能有效地分析不同纠偏策略对项目进度和成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项目 结构矩阵 双代号网络 系统动力学 纠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动力学100年进步
3
作者 李建平 陈文 +17 位作者 周天军 刘屹岷 黄刚 刘晓东 侯兆禄 丁瑞强 胡鹏 陈尚锋 谭本馗 付遵涛 封国林 罗德海 段晚锁 陈晓龙 姜继兰 唐颢苏 胡开明 屈侠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2-636,共55页
回顾了中国气象学界在过去100年,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动力学领域的深刻理解和显著进步,综述了大气环流遥相关、季风环流、气候系统动力学、青藏高原动力学、古气候及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尽管力求详尽,但受限于主题范围... 回顾了中国气象学界在过去100年,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动力学领域的深刻理解和显著进步,综述了大气环流遥相关、季风环流、气候系统动力学、青藏高原动力学、古气候及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尽管力求详尽,但受限于主题范围、篇幅和能力,可能仍有遗漏,敬请谅解。在大气环流遥相关方面,中国学者对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包括东亚-太平洋型、丝绸之路型等多种遥相关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这些研究成果构成了北半球夏季环流异常的核心理论框架,不仅深化了对大气环流遥相关现象的理解,也为国际气候预测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显著提升了对大气环流变化的预测能力。季风环流研究方面,中国学者系统揭示了东亚季风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热带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相互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季风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海-气相互作用机理,显著提升了对季风系统变化规律的理解,中国主导的全球季风模式对比计划被纳入CMIP6框架,其成果为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提供了关键支撑。同时,对东亚季风指数的定义、历史变化检测归因以及未来预估进行了全面回顾。该指数为季风气候的预测和应对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促进了全球季风研究的深入发展。气候系统动力学领域的研究涵盖了全球变暖动力学、大气层结变化、快速气候调整以及气候变率调整等多个方面。中国学者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降水变化机制、大气环流调整以及气候反馈作用等关键问题。中国研发的气候系统模式在CMIP6中表现突出,相关结论被IPCC AR6直接引用,标志着中国模式在国际评估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特别是针对东亚季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关键气候系统的研究,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气候预测和应对提供了有力支持。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地形单元,其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学者通过大量观测和数值模拟试验,揭示了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动力和热力强迫作用。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不仅改变了周边地区的大气环流结构,还对亚洲季风、区域气候乃至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关理论被国际气象学界认为是解释亚洲气候变率的核心机制之一。在古气候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和自然档案,重建了历史时期和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序列,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周期性、突变性和区域性特征。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中国古气候研究的空白,也为国际古气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数据支持,推动了全球古气候研究的深入发展。在非线性大气动力学方面,中国学者在大气非线性波动方程、阻塞非线性动力学、可预报性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和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成为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可预报性分析工具。这些创新性的理论和方法不仅丰富了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国际大气和海洋系统的可预报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推动了该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过去100年,中国气象学界在认识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动力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理解气候变化、提高气候预测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中国气象学者将继续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开拓创新,为全球气象事业的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遥相关 非线性大气动力学 季风环流 青藏高原动力学 气候系统动力学 古气候 大气动力学 全球变暖 动力学 历史气候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气候风险模拟与调控策略研究:碳减排政策视角
4
作者 王磊 徐涛 +1 位作者 侯月娟 陈庭强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60,共24页
从碳减排政策视角,构建反映气候风险关键因素间作用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碳交易和碳税—碳交易协同背景下不同调控情景的气候风险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探究不同气候风险调控措施在不同碳减排政策背景下碳减排和经济效益及... 从碳减排政策视角,构建反映气候风险关键因素间作用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碳交易和碳税—碳交易协同背景下不同调控情景的气候风险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探究不同气候风险调控措施在不同碳减排政策背景下碳减排和经济效益及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以下三点。(1)在碳交易背景下,气候风险总水平随时间呈现先边际效用递减的上升趋势,而后呈现边际效用递增的下降趋势;二氧化碳变化量随时间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且波动幅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减缓;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随时间呈现上升趋势;GDP总量随时间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的上升趋势。(2)在碳税—碳交易协同下,气候风险总水平随时间呈现边际递减的上升趋势;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二氧化碳变化量和GDP总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碳交易策略下的趋势相同。(3)对于气候风险调控效果和经济效益,碳交易策略优于碳税—碳交易协同策略;对于碳减排效益,碳税—碳交易协同策略优于碳交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碳税—碳交易协同 气候风险 调控策略组合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系统动力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庆阳市为例
5
作者 汪倩 袁波 +2 位作者 吴剑 刘文士 吴雁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59,共9页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相关研究缺失,亟待填补以支撑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油气资源城市庆阳市为例,其油气开发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庆阳市实际,融合动静评价法构建油气开发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估体系,...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相关研究缺失,亟待填补以支撑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油气资源城市庆阳市为例,其油气开发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庆阳市实际,融合动静评价法构建油气开发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估体系,在静态评估中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追溯历史变化并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动态评估则是采用系统动力学提出了4种优化方案,并对庆阳市2022—2035年水资源承载力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2—2022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庆阳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幅度为18.78%;考虑节水、治污、经济调节等方面形成综合发展方案,认为可通过采取供需双向调整策略缓解水资源压力。研究成果可为庆阳市水资源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估体系 动静评价法 主成分分析 系统动力学 水资源调控 庆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供应链节能减排路径分析
6
作者 吴悦 门敏刚 何龙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09,共8页
“双碳”背景下,如何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工业发展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寻求煤炭供应链的节能减排最优路径及利润最大化路径,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及原理,通过实践研究建立了煤炭供应链碳排放与供应链总利润的系统... “双碳”背景下,如何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工业发展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寻求煤炭供应链的节能减排最优路径及利润最大化路径,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及原理,通过实践研究建立了煤炭供应链碳排放与供应链总利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态仿真实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利用煤层气、煤矸石发电以及增加环保投资三种减排路径,且利用模型进行了效果检验与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路径都可以减少碳排放量,煤矸石发电占比对碳排放量影响最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煤层气利用率可以增加总利润,煤矸石发电占比和环保投资比例的提升都会使总利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供应链 节能减排 系统动力学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储能金属产业系统动态演化模型与模拟仿真——以锂、钒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媚 陈其慎 +7 位作者 张艳飞 邢佳韵 龙涛 王琨 任鑫 赵红坤 张晔 张宇民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33,共15页
储能产业是新能源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锂和钒是储能产业两大关键原材料,储能产业与储能金属产业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相互作用系统,构建储能金属产业系统模型,有助于科学研判其发展态势,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确保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所需金... 储能产业是新能源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锂和钒是储能产业两大关键原材料,储能产业与储能金属产业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相互作用系统,构建储能金属产业系统模型,有助于科学研判其发展态势,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确保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所需金属供给。本文以锂和钒产业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和情景分析方法,梳理储能产业、锂产业以及钒产业的关键指标、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建立了涵盖储能产业系统、锂产业链系统、钒产业链系统的我国储能金属产业系统动态演化模型,分析了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和因果回路,并根据储能产业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特点,设计了5种不同情景,运用该模型对我国锂、钒产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模拟仿真,并针对不同情景给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金属 系统动力学 产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马露露 赵昌文 蒋金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57,共15页
在中国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电力供应安全、深度脱碳及电力经济性三重目标约束下,基于电力行业复杂性、非线性和深度不确定性等特征,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路径。模拟结果表明,中国应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 在中国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电力供应安全、深度脱碳及电力经济性三重目标约束下,基于电力行业复杂性、非线性和深度不确定性等特征,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路径。模拟结果表明,中国应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通过电力市场、碳交易市场的价格约束合理控制火电发展速度,有序部署储能设施保障系统稳定性并促进可再生能源合理发展,加快碳捕集封存应用有效降低电力碳排放,并通过碳排放配额拍卖收入分配激励碳捕集技术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低碳发展 系统动力学 可再生能源 电力安全 电力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对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优化分析
9
作者 何曾文 马金锐 +5 位作者 张浩浩 王子坚 梁斌 曹青 薛慧文 苟惠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127,共7页
建立布鲁氏菌病防控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羊布鲁氏菌病系统的主要因素及反馈机制,以期对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该模型主要由传播主体、感染子结构、检测子结构和环境子结构组成,引入了免疫接种、检测扑杀和消毒3种措... 建立布鲁氏菌病防控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羊布鲁氏菌病系统的主要因素及反馈机制,以期对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该模型主要由传播主体、感染子结构、检测子结构和环境子结构组成,引入了免疫接种、检测扑杀和消毒3种措施,评价不同措施对疾病防控的影响。敏感性分析中感染率和接触系数对布鲁氏菌病防控效果的反馈影响明显;疫苗接种、检测扑杀、消毒虽是有效的防控措施,但单一措施不能根除布鲁氏菌病,3种措施并举效果较好;分析得出检测净化的情况下,免疫措施的引入虽然降低了感染的峰值,但可能会导致布鲁氏菌感染周期的延长,使布鲁氏菌病防控系统变得更为复杂。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效果,有助于评估布鲁氏菌病控制规划的决策适用性,并定量传染病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布鲁氏菌病 SIR仓室结构 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东省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策略分析
10
作者 李佳航 马爱兴 +3 位作者 曹民雄 邓涯 胡颖 郑景琦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3,150,共9页
航运绿色发展是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广东经济、航运、能源和环境间的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广东内河绿色航运系统模型并进行情景仿真,分析不同绿色情景对广东内河航运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至2... 航运绿色发展是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广东经济、航运、能源和环境间的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广东内河绿色航运系统模型并进行情景仿真,分析不同绿色情景对广东内河航运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至2030年,降低运输工具单位能耗对航运业绿色效果优于能源结构;组合情景绿色效果优于单一情景,内河航运系统组合情景两种方案的节能效果分别为18.25%和36.39%;减排效果分别22.42%和50.93%;内河航运系统船舶转用低硫油情景平均降低大气污染物SO_(2)和NO_(x)的排放量约4.93万吨和6.05万吨。长期来看,广东内河航运绿色发展可基于优化产业结构,从改变能源结构、技术手段等多种策略综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航运 内河航运 系统动力学 情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统计与系统动力学的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模拟研究
11
作者 俞阳 闵雪峰 +2 位作者 赵锐 孟祥连 李传松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0,共11页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冻土退化问题日趋严峻,潜在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和寒区基础设施安全。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ALT)精准模拟有助于制定缓解气候变化对冰冻圈的影响方案。通过耦合地统计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冻土退化问题日趋严峻,潜在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和寒区基础设施安全。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ALT)精准模拟有助于制定缓解气候变化对冰冻圈的影响方案。通过耦合地统计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ALT计算模型,突破了SD与GIS在广域范围内的数据桥接问题,同时实现了ALT计算精度的提高和时空可视化。以青藏铁路可可西里-安多站沿线为研究区,模拟结果表明ALT模拟精度达95%以上,该区域ALT的年增幅为0.005 m·a^(–1),同时指出气候变化和人为扰动均是引起冻土活动层退化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活动层厚度 系统动力学 动态数据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省碳排放预测与减排路径研究
12
作者 李伊涵 王火根 肖小玮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51-1360,共10页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框架。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好“双碳”工作,对江西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立足江西省实际,构建了与经济、工业、交通、生活、农业、能源、碳汇相关联...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框架。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好“双碳”工作,对江西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立足江西省实际,构建了与经济、工业、交通、生活、农业、能源、碳汇相关联的碳减排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碳循环过程中的多维度反馈,揭示排放驱动机制的演化规律和时滞效应。通过设置经济发展、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及综合调控等5种政策情景动态模拟江西省到2060年的碳排放情况,并据此归纳总结“双碳”目标导向下的行动路径。结果表明,1)现有模式下2024-2033年江西省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从2.75×10^(8)t增长到3.07×10^(8)t而达到峰值,年均增长率为1.22%;预计到2060年降为1.80×10^(8)t。2)单一情景下优化能源结构对碳减排的贡献最大,能源结构调整2情景净碳排放量于2025年达峰,接近完成碳中和目标;调整产业结构次之,产业结构调整2情景可实现84%的减排目标;相对于单一情景,综合性碳减排政策效果更显著,有望于2054年实现碳中和。3)对碳减排贡献较大的行业为金属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到2060年能耗减少量超过0.3×10^(8)t。优化政策体系设计、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加强重点行业监管等措施有助于江西省实现“双碳”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江西省 系统动力学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系统动力学对寒地灌区水循环过程仿真与高效灌溉调控
13
作者 胡坤 王丽红 +2 位作者 杨爱峥 张平安 李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寒区特有的冻融水循环增加了农业灌溉管理的复杂性,揭示这一过程并制定科学灌溉策略对于实现高效、可持续灌溉至关重要。研究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SD)的稳产节水提效协同的寒地灌区灌溉用水调控模型,通过SD模型细化寒区稻田融化期和水稻... 寒区特有的冻融水循环增加了农业灌溉管理的复杂性,揭示这一过程并制定科学灌溉策略对于实现高效、可持续灌溉至关重要。研究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SD)的稳产节水提效协同的寒地灌区灌溉用水调控模型,通过SD模型细化寒区稻田融化期和水稻生育期水循环过程,建立融化期与生育期的水力连接关系,为精准灌排提供理论依据。模型在SD框架下耦合环境环策综合气候(EPIC)模型和冠层光能利用率(RUE)模型,采用NSGA-Ⅲ多目标优化方法,以最大化产量和冠层光能利用率为优化目标,动态调配水资源。在黑龙江省的长岗灌区实地应用,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模拟融雪水对土壤含水量的补给作用,泡田期灌溉定额从2 250 m^(3)·hm^(-2)降至1 512 m^(3)·hm^(-2),节水32.8%;水稻生育期灌溉净定额为3 781.9 m^(3)·hm^(-2),节水21.2%,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提升冠层光能利用率13.1%。模型通过制定随气象和土壤水分变化的动态稻田灌溉配水方案,显著减少灌区用水量,保证水稻产量和冠层光能利用率,实现节水、稳产、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调控 灌区水循环 多目标优化 节水增产提效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混合战争建模方法
14
作者 吕学志 程双平 +2 位作者 许长朋 王锴 刘长江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6,共9页
针对现代战争愈加呈现出混合战争的趋势,以及交战双方愈加重视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等手段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混合战争建模方法。介绍混合战争的定义、起源和影响。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混合战争建模框架,分别介绍混... 针对现代战争愈加呈现出混合战争的趋势,以及交战双方愈加重视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等手段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混合战争建模方法。介绍混合战争的定义、起源和影响。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混合战争建模框架,分别介绍混合战争中军事、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建模的基本思路。最后,针对一场虚构的混合战争,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仿真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红蓝双方是否动员进行了博弈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用来分析混合战争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战争 系统动力学 兰彻斯特方程 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典型区域生态安全变化特征及情景模拟——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
15
作者 杨恒 陶军 刘世梁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4-566,共13页
以贵州省铜仁市为研究对象,建立生态安全评价“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铜仁市生态安全系统仿真模型,开展2005—2020年铜仁市生态安全评估,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阐明铜仁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设定自然增... 以贵州省铜仁市为研究对象,建立生态安全评价“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铜仁市生态安全系统仿真模型,开展2005—2020年铜仁市生态安全评估,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阐明铜仁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设定自然增长型、可持续发展型和资源衰竭型三类情景,模拟铜仁市2020—2035年的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5年,铜仁市平均生态安全指数增加14.34%,其中80%的区县生态安全指数呈上升趋势;2015—2020年,除万山区和江口县外,其它8个区县生态安全指数降低,铜仁市生态安全平均指数降低7.18%。(2)林业增加值和环保资金投入是铜仁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城镇化水平、废水排放量是造成铜仁市生态安全指数下降的主要影响原因。(3)可持续发展情景下铜仁市生态安全上升,资源衰竭型情景下生态安全下降。该地区实施旅游城镇化策略、平衡资源开发与保护、开展生态环境修复等措施能够有针对性地应对未来不同发展情景下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生态安全 情景模拟 “压力-状态-响应”(P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政策成效与预见仿真方法探析——以人口生育政策为例
16
作者 沈钰 李英群 +4 位作者 刘嘉龙 刘江峰 宋宁远 裴雷 张晶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7,32,共14页
[目的/意义]系统动力学的仿真模拟能够全面捕捉政策影响下的复杂社会系统动态性,准确模拟政策干预随时间推移的累积影响,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对于推动政策工具科学高效地制定和使用,以及提高政策效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方法/过程]... [目的/意义]系统动力学的仿真模拟能够全面捕捉政策影响下的复杂社会系统动态性,准确模拟政策干预随时间推移的累积影响,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对于推动政策工具科学高效地制定和使用,以及提高政策效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方法/过程]以人口生育政策实施为样例,基于生育率等关键性影响因素与教育经济等环境影响参数,借助Vensim PLE构建一套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动态演示人口—政策—经济子系统间的交互,设计执行3项差异化政策干预情景,深入模拟预测不同政策导向下的人口变迁路径与演化趋势。[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生育政策的放宽在促进人口增长的同时,有效缓解老龄化趋势。但政策影响日渐式微,亟需结构化变革与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仿真 政策成效 人口生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以宁波舟山港为例
17
作者 平凡 刘桂云 胡俊林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8,共11页
为推动港口在“双碳”战略背景下采取更有效的减碳对策,对影响港口碳排放的因素进行研究。在测算港口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通过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主要影响因素。以宁波舟山港为例,设立4种不同... 为推动港口在“双碳”战略背景下采取更有效的减碳对策,对影响港口碳排放的因素进行研究。在测算港口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通过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主要影响因素。以宁波舟山港为例,设立4种不同情景模拟宁波舟山港碳排放变化趋势,分析变量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按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能源强度和营业收入;增加创新投入、降低能源强度更有利于减少碳排放量。研究结果可为政府管理部门和港口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对促进港口绿色低碳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影响因素 STIRPAT模型 系统动力学 宁波舟山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广西典型森林固碳能力多情景模拟
18
作者 徐占勇 蔡会德 +6 位作者 易静 唐秋月 柳雄辉 卢峰 罗蔚生 唐涛 李成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5,共15页
【目的】科学评估和预测区域森林固碳能力,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通过模拟未来不同经营策略情景下广西典型森林的固碳动态,为探索森林固碳增汇能力提升路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理论建立了... 【目的】科学评估和预测区域森林固碳能力,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通过模拟未来不同经营策略情景下广西典型森林的固碳动态,为探索森林固碳增汇能力提升路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理论建立了广西典型森林固碳能力的系统仿真模型,预测2020—2060年森林的碳储量构成、固碳量及固碳能力。通过调整消耗率、主伐年龄、生长率等关键指标,设定3种森林经营情景模式(保护优先、结构调整、综合调控),分析各情景下森林固碳能力变化。【结果】1)2020—2060年广西典型森林蓄积量显著增长,单位面积蓄积量提升50.57%,林分质量显著提升;2)森林固碳能力进一步提高,预测期末碳储量和固碳量较基准年分别提高59.31%和62.23%,商品林的固碳量及固碳速率比公益林更具优势;3)不同情景下的森林固碳能力均呈增长态势,其中情景3(综合调控)的森林固碳能力提升速率最高,预测期内的平均固碳量分别比情景1(保护优先)和情景2(结构调整)高0.67和5.32 TgC/a。【结论】SD模型可有效模拟预测不同情景下广西典型森林固碳能力及演变过程,预测结果表明2020—2060年广西典型森林固碳能力持续提升且潜力巨大,通过科学经营措施提升中幼林生长率可有效促进森林固碳增汇。本研究可为制定差异化森林经营策略与区域“碳中和”路径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森林 碳中和 固碳能力 系统动力学 多情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异质性人才政策与区域竞争力研究
19
作者 王倩 薛楚江 谢富纪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9-130,共12页
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人才政策效果与区域竞争力的动态关系备受关注。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异质性人才政策与区域竞争力的多重反馈模型。将人才政策划分为引进政策、培养政策和管理政策3类,将区域竞争力解... 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人才政策效果与区域竞争力的动态关系备受关注。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异质性人才政策与区域竞争力的多重反馈模型。将人才政策划分为引进政策、培养政策和管理政策3类,将区域竞争力解构为经济竞争力、社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3个维度。系统揭示不同类型人才政策对各维度区域竞争力的差异化影响及其机制,并以北京和重庆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培养政策是扩大区域人才储备的有效途径,尤其在人口资源丰富地区;管理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方面效果显著;引进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方面的效果弱于培养和管理政策。因此,政策制定需结合区域发展阶段与禀赋特征,优化政策组合,通过提升区域竞争力增强人才吸引力。研究构建了人才政策与区域竞争力关系理论框架,为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的应用提供思路,为地方政府制定差异化人才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政策 区域竞争力 系统动力学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跨界合作效益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以支持双创服务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健 韩雯倩 李永丽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5,共15页
探明图书馆跨界合作效益的演化规律能够为提升图书馆跨界合作效益提供参考。本文以高校图书馆支持双创服务为例,深入调研跨界合作实践情况,引入系统动力学建立高校图书馆跨界合作效益系统,分析效益系统的关键要素,通过Vensim PLE软件进... 探明图书馆跨界合作效益的演化规律能够为提升图书馆跨界合作效益提供参考。本文以高校图书馆支持双创服务为例,深入调研跨界合作实践情况,引入系统动力学建立高校图书馆跨界合作效益系统,分析效益系统的关键要素,通过Vensim PLE软件进行演化仿真,探究跨界合作效益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主要支持双创服务开展校内、校际、校企和校社四类跨界合作,在仿真周期内,各类合作效益均呈S型增长。其中校企合作效益最高,校内合作效益最低,校社合作效益前期高于校际合作效益,后期相反。服务利用率、满意度、信息资源增长、硬件设备引进等九个关键要素的变化,使四类合作效益呈现不同的演化规律。据此,提出提升图书馆跨界合作效益的建议。图16。参考文献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跨界合作效益 系统动力学 双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