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数扰动的线性系统的振动控制稳定性(英文)
1
作者 徐德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0-84,共5页
振动控制是在线性或非线性系统的参数中引入快速的、零均值的小幅振动来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研究利用振动控制方法来稳定系数扰动的非稳定线性系统问题,并给出计算实例。
关键词 线性系统 系数扰动 振动控制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槽气体轴承窄槽理论方程的扰动系数修正及润滑特性分析
2
作者 唐杰 殷玉枫 +2 位作者 张鑫 王嘉誉 袁月茹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51,共11页
为了提高螺旋槽径向气体轴承理论性能预测的准确性,推导并建立关于轴承的窄槽理论润滑方程,在利用扰动法分析轴承润滑特性时,对原有窄槽理论方程中槽型相关系数的扰动系数进行修正,建立窄槽理论-扰动模型,数值求解得到轴承的静动态特性... 为了提高螺旋槽径向气体轴承理论性能预测的准确性,推导并建立关于轴承的窄槽理论润滑方程,在利用扰动法分析轴承润滑特性时,对原有窄槽理论方程中槽型相关系数的扰动系数进行修正,建立窄槽理论-扰动模型,数值求解得到轴承的静动态特性参数,并将扰动系数修正前后得到的轴承特性参数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扰动法与窄槽理论相结合分析螺旋槽气体轴承的润滑特性时,模型修正前后对于承载力影响较小,对于动态特性参数的影响较大;涡动偏心率对轴承静态承载力影响很小,对动态特性参数有显著影响,因而在利用修正模型进行轴承特性参数计算时,涡动偏心率取值建议小于0.1。模型修正后,动态特性参数计算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测量值,提高了窄槽理论-扰动模型求解轴承润滑特性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槽径向气体轴承 润滑特性 窄槽理论 扰动模型 扰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混合侧边界扰动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婧卓 李红祺 +2 位作者 陈静 徐致真 姚梦颖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29-1045,共17页
受限于有限区域,侧边界扰动是区域集合预报的主要扰动方法之一。然而,如何为中国气象局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构建侧边界扰动以提高预报技巧仍不明确。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扰动场及区域确定性模式的侧边界场,开发了... 受限于有限区域,侧边界扰动是区域集合预报的主要扰动方法之一。然而,如何为中国气象局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构建侧边界扰动以提高预报技巧仍不明确。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扰动场及区域确定性模式的侧边界场,开发了一种混合侧边界扰动方法,并通过动态扰动系数调整扰动振幅。结果表明,无侧边界扰动会抑制预报后期扰动能量的增长,导致集合离散度不足。混合侧边界扰动方案可提高α中尺度和大尺度的扰动能量谱,改进等压面要素和降水的离散度技巧和概率预报技巧。与混合侧边界扰动方案相比,动态混合侧边界扰动方案能增加波长100 km以上的波谱能量,提高离散度技巧关系及低层要素和24 h时效以后的降水概率预报技巧,显示出良好的业务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 混合侧边界扰动 动态扰动系数 离散度技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降雨径流扰动系数的解析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焦瑞锋 张鸿睿 卞新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8-903,共6页
为了解降雨径流过程中,降雨强度(RI)和叶面积指数(LAI)对稻田全氮(TN)、全磷(TP)浓度的影响,本研究使用移栽初期,分蘖期末期和孕穗期的水稻做LAI为2,4,6的覆盖材料,以及LAI为0的4个水平,在5.0,12.5,25.0,50.0 mm.h-14个RI下,做模拟降雨... 为了解降雨径流过程中,降雨强度(RI)和叶面积指数(LAI)对稻田全氮(TN)、全磷(TP)浓度的影响,本研究使用移栽初期,分蘖期末期和孕穗期的水稻做LAI为2,4,6的覆盖材料,以及LAI为0的4个水平,在5.0,12.5,25.0,50.0 mm.h-14个RI下,做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中用径流扰动系数来表示LAI和RI对径流氮磷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AI和RI对径流扰动系数均有显著影响;通过对降雨扰动系数做解析分析可以发现,TN和TP径流扰动系数的解析方程分别可以表达为:Y^=0.070×ln(RI)-0.035×LAI+0.618(R2=0.905)和Y^=0.002×RI-0.048×LAI+0.867(R2=0.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径流 扰动系数 叶面积指数 降雨强度 解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岩扰动系数D的量化取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崔明 李淼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3-127,共5页
本文根据Hoek-Diederichs公式,直观给出巷道围岩变形模量估计图表,计算出不同扰动参数D对岩体变形模量的影响。岩体开挖扰动系数D与扰动程度和扰动范围有关,提出了基于岩芯弹性模量分布的D值计算方法,以积分和距离均一化的形式给出D的... 本文根据Hoek-Diederichs公式,直观给出巷道围岩变形模量估计图表,计算出不同扰动参数D对岩体变形模量的影响。岩体开挖扰动系数D与扰动程度和扰动范围有关,提出了基于岩芯弹性模量分布的D值计算方法,以积分和距离均一化的形式给出D的量化公式。基于地质强度指数GSI、扰动系数D和Hoke-brown准则,估算深埋巷道岩体力学参数。数值计算出钻爆法施工巷道围岩的塑性区范围和位移值大小,并与现场实测值对比,塑性区相对误差低于11%,位移相对误差低于15%,该D值的估算方法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系数 变形模量 强度准则 岩体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球重力场扰动位系数计算网格剩余垂线偏差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瑞华 《海洋测绘》 2003年第5期6-8,共3页
介绍一种根据重力场扰动位系数计算网格剩余垂线偏差的方法,导出了一组完全正规化连带勒让德函数积分的实用公式,经卫星测高数据处理的实际应用,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卫星测高 数据处理 重力场扰动系数 连带勒让德函数 垂线偏差 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扰动系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开通术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栗艳茹 韩冰莎 +5 位作者 赵敬河 李娇 冯光 岳新灿 张万宏 朱金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0,25,共6页
目的探讨电磁扰动系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85例)及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43例)、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38例)、河南省... 目的探讨电磁扰动系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85例)及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43例)、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38例)、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30例)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行机械开通术患者196例,经全脑血管DSA证实为颅底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根据机械开通术后是否出现出血转化,将196例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40例)和无出血转化组(15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发病至治疗时间、电磁扰动系数,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机械开通术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机械开通术后行电磁扰动系数动态监测,采用24 h持续动态监测1~3 d,此后3次/d,15 min/次,共监测7 d。该研究以术后首次监测值为目标值。电磁扰动系数正常范围为125~145。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血转化组心房颤动比例大于无出血转化组[27.5%(11/40)比12.8%(20/156)],入院时NIHSS评分[(15.2±2.6)分比(12.4±2.4)分]、电磁扰动系数水平高于无出血转化组[(153±23)比(128±19)],术前ASPECTS水平低于无出血转化组[(6.4±2.3)分比(7.4±1.5)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以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为因变量,将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由低到高)、术前ASPECTS(由低到高)、电磁扰动系数(由小到大)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OR=5.070,95%CI:1.800~14.277,P=0.002)、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OR=1.198,95%CI:1.034~1.388,P=0.016)、电磁扰动系数增大(OR=1.061,95%CI:1.038~1.085,P<0.01)是发生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术前ASPECTS升高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OR=0.671,95%CI:0.509~0.883,P=0.016)。(3)ROC曲线下面积以0.5作为参考界值,电磁扰动系数曲线下面积为0.797(P<0.01),电磁扰动系数的最佳预测值为143,其敏感度为67.5%,特异度为78.8%。结论电磁扰动系数升高可尝试用于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风险,应结合头部CT检查结果进行明确,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开通 出血转化 电磁扰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AMLSS方法构建1~16岁儿童青少年扰动系数参考值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幸奠伟 周硕彦 +8 位作者 王宸浩 蒋文良 金萍 石艳 赵安玲 王道聪 方芳 符跃强 许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7-271,共5页
背景扰动系数(DC)是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仪的主要技术参数,国内外尚无儿童青少年正常参考值。目的 建立1~16岁儿童青少年DC的参考值区间。设计多中心前瞻性横断面调查。方法 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于重庆市、四川省和深圳市6家医院、2所... 背景扰动系数(DC)是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仪的主要技术参数,国内外尚无儿童青少年正常参考值。目的 建立1~16岁儿童青少年DC的参考值区间。设计多中心前瞻性横断面调查。方法 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于重庆市、四川省和深圳市6家医院、2所幼儿园和小学招募1~16岁无颅脑损伤的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连续监测15 min,取监测均值为受试者的最终DC值。基于位置、尺度、形状广义的可加模型(GAMLSS)绘制不同年龄DC的P1、P5、P10、P25、P50、P75、P90、P95、P99百分位数及百分位数曲线。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DC均值的差异,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各年龄组DC均值及差异,通过绘制散点图及Loess局部加权非参数回归曲线探索DC随年龄、体重、头围增加的变化特点。主要结局指标DC。结果 研究期间1 247名无颅脑损伤儿童青少年纳入本文分析,男787名(63.1%),女460名。拟合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DC百分位数曲线,D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在5岁后增长放缓并逐渐停止增长。在总体人群中,男、女性D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各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D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当年龄<5岁、体重<18.0 kg和头围<51.0 cm时,DC与年龄、体重和头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63、0.454和0.474);反之,当年龄≥5岁、体重≥18.0 kg和头围≥51.0 cm时,DC变化不明显,逐渐稳定于107。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1~16岁儿童青少年DC的百分位数曲线图,当年龄<5岁时,DC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当年龄≥5岁时,DC逐渐稳定于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扰动系数 参考值 百分位数曲线 GAML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ek-Brown扰动系数D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占绍祥 黄华杰 +2 位作者 舒峥 郑会会 沈佳轶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7-152,共6页
Hoek-Brown(HB)强度准则中的扰动系数D可反映爆破开挖对岩体扰动的程度。然而,在常规的数值模拟中,往往单一的D值被赋予到整个岩体工程中,这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因为岩体在未扰动区与爆破开挖扰动区的力学参数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 Hoek-Brown(HB)强度准则中的扰动系数D可反映爆破开挖对岩体扰动的程度。然而,在常规的数值模拟中,往往单一的D值被赋予到整个岩体工程中,这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因为岩体在未扰动区与爆破开挖扰动区的力学参数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本研究采用多平行坡面的分层建模方法来模拟D值随距爆破开挖面的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的情况,分析了扰动系数D值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分析了爆破开挖扰动区厚度T对边坡安全系数FOS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在爆破开挖扰动区内D值按3种变化规律(上凸、线性、下凹)衰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T的增加,边坡安全系数都呈下降的趋势,D值选用上凸曲线衰减得到的边坡安全系数相对其他2种衰减方式更加保守。该研究结果对HB准则在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计算中的广泛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稳定性分析 扰动系数 HOEK-BROWN 扰动区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ek-Brown强度准则中扰动系数确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彭国诚 侯克鹏 +1 位作者 许汉华 肖经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288-293,共6页
阐述了Hoek-Brown强度准则中扰动系数确定研究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岩体扰动系数确定的方法,但各方法缺乏验证和对比分析研究。以两个露天矿边坡为工程背景,通过声波测试,结合扰动系数确定方法,系统地确定了岩体扰动系数。对比分析... 阐述了Hoek-Brown强度准则中扰动系数确定研究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岩体扰动系数确定的方法,但各方法缺乏验证和对比分析研究。以两个露天矿边坡为工程背景,通过声波测试,结合扰动系数确定方法,系统地确定了岩体扰动系数。对比分析扰动系数确定成果,发现孙金山法确定的扰动系数更符合工程实际。根据扰动系数确定结果,对岩体力学参数进行折减,并用岩体直剪试验进行验证,进一步说明孙金山确定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扰动系数 声波测试 HOEK-BROWN强度准则 岩体力学参数折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重力扰动位系数探讨异常源质量分布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克文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文根据Rapp81地球重力场模型的2到36阶扰动位系数,利用8/N法和振幅谱法两种球谐滤波方法,具体对中国及邻区重力异常源的质量分布作了较细致研究.揭示了重力扰动位系数与异常源质量分布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为人们探讨... 本文根据Rapp81地球重力场模型的2到36阶扰动位系数,利用8/N法和振幅谱法两种球谐滤波方法,具体对中国及邻区重力异常源的质量分布作了较细致研究.揭示了重力扰动位系数与异常源质量分布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为人们探讨深部地质构造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 扰动系数 球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扰动对不同含水率砂岩应力松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帅 朱万成 +1 位作者 于永军 赵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0-1334,共5页
采用课题组自制的岩石松弛-扰动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含水率砂岩的松弛过程动态扰动的影响,测试轴向应力、轴向应变的变化,观察到了砂岩试样在动态扰动后应变增加、应力降低的现象.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松弛稳定后水对砂岩试样应力松弛量... 采用课题组自制的岩石松弛-扰动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含水率砂岩的松弛过程动态扰动的影响,测试轴向应力、轴向应变的变化,观察到了砂岩试样在动态扰动后应变增加、应力降低的现象.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松弛稳定后水对砂岩试样应力松弛量和应力松弛度的影响,基于岩石松弛扰动效应的本构方程,得到不同含水率扰动系数在2~6之间.结果表明:(1)由于水的影响作用,松弛稳定后砂岩试样的应力松弛量增加、应力松弛度增大,水对砂岩试样应力松弛衰减的影响作用增强;(2)在相同的冲击扰动能量作用下,含水率高的砂岩试样在动态扰动后应变增加和应力降低的现象更明显,扰动系数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变形 应力松弛 动态扰动 含水率 扰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体裂隙迹线方程和土体扰动模型的气爆松土参数优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奚小波 张瑞宏 +4 位作者 单翔 叶伟伟 史扬杰 马国梁 陶德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4,共10页
为明晰气爆技术对土壤的深松效果,采用剖面法观测土体裂隙及扰动情况,设计正交试验分析气爆参数对土体裂隙扩展的影响,建立了气爆土体裂隙迹线方程及土体扰动模型,讨论了土体破坏形式对松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爆深度小于25 cm时,土... 为明晰气爆技术对土壤的深松效果,采用剖面法观测土体裂隙及扰动情况,设计正交试验分析气爆参数对土体裂隙扩展的影响,建立了气爆土体裂隙迹线方程及土体扰动模型,讨论了土体破坏形式对松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爆深度小于25 cm时,土体以张拉破坏为主,气爆起劈力为0.17 MPa,土面易抬升,裂隙中心为气爆中心,裂隙扩展随气压增大而增大,土体扰动系数为50%;气爆深度大于25 cm时,土体以剪切破坏为主,气爆起劈力为0.39 MPa,土面抬升不明显,土体裂隙中心下移,且下移量随气压增大而增大,土体扰动系数大于50%,松土效果优于张拉破坏;气爆深度为30 cm、气爆压力为1 MPa左右较适宜。该研究可为气爆松土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模型 孔隙度 气爆松土 气压劈裂 土体裂隙 土体扰动系数 土体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开采对环境的扰动行为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25
14
作者 田会 王忠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416-2421,共6页
阐述了露天开采产生环境扰动的概念,基于扰动对象和矿田开发阶段确定了扰动行为的分类方法,提出了扰动行为具有自恢复性、过程性和可控性等特征。创建了扰动行为的管理控制理论,其基本原理是将露天矿区的环境背景值作为基准值,以露天矿... 阐述了露天开采产生环境扰动的概念,基于扰动对象和矿田开发阶段确定了扰动行为的分类方法,提出了扰动行为具有自恢复性、过程性和可控性等特征。创建了扰动行为的管理控制理论,其基本原理是将露天矿区的环境背景值作为基准值,以露天矿开采后恢复原始环境为最低控制目标,对扰动行为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确保露天矿开采后的周边环境恢复到原始状态,力争实现对周边环境的重构和改善。提出了"扰动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用于量化露天开采对环境的综合扰动程度,建立了露天开采对水、大气、土地和生态环境扰动的分类控制指标,共4大类7个指标。研究了中国典型露天煤矿的扰动系数,构建了扰动控制关键技术体系。提出的综合扰动程度评价指标主要适用于露天开采,对于矿井开采也可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扰动系数 绿色开采 矿山环境 生态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优化调度扰动遗传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国华 耿建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0,共3页
针对水库优化调度动态规划法及二进制遗传算法在求解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扰动遗传算法,并建立了年发电量最大为目标的水库优化调度模型。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不增加二进制编码长度的前提下更逼近最优解,提高了算法精度。
关键词 扰动遗传算法 长期优化调度 二进制编码 扰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滴击溅对薄层漫流的扰动能力与输沙特征
16
作者 李光录 庞小明 姚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7,31,共5页
采用人工模拟实验,对黄土雨滴击溅下坡面薄层漫流的流态、扰动能力和输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雨滴击溅作用下坡面薄层漫流的流态既不是层流也不是紊流,属于雨滴垂向作用下的高度混掺"扰动流";泥沙剥蚀量较无雨滴击溅薄... 采用人工模拟实验,对黄土雨滴击溅下坡面薄层漫流的流态、扰动能力和输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雨滴击溅作用下坡面薄层漫流的流态既不是层流也不是紊流,属于雨滴垂向作用下的高度混掺"扰动流";泥沙剥蚀量较无雨滴击溅薄层流剥蚀量显著增大,击溅雨滴直径越大,泥沙剥蚀量也越大,呈指数规律变化,表明雨滴击溅作用是薄层漫流泥沙剥蚀的主要动力。雨滴击溅对薄层漫流的扰动能力随着水流深度和雨滴直径比值的增大呈幂指数关系减小,当雨滴直径大于薄层漫流水深的2.5~3.0倍时,雨滴击溅对薄层漫流基本无扰动作用。基于雨滴击溅的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缓坡坡面扰动系数预测方程,对研究薄层漫流泥沙流失预报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击溅 薄层漫流 扰动系数 泥沙输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应力路径下深部煤体扰动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依宝 周宏伟 +4 位作者 荣腾龙 王路军 钟江城 任伟光 陈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072-3079,共8页
为研究采动条件下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变化规律与扰动破坏特征,以平煤十二矿己15-3103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原位实验与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扰动强度判别指标,以煤体主应力为中间量,将采动应力与工作面前方煤... 为研究采动条件下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变化规律与扰动破坏特征,以平煤十二矿己15-3103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原位实验与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扰动强度判别指标,以煤体主应力为中间量,将采动应力与工作面前方煤体破坏特征联系起来,得到了采动应力演化规律及采动应力路径下煤体变形特征。原位单轴实验表明工作面前方煤体采动应力不是单纯的增加,而是经历了原岩应力、缓慢上升、急剧升高、突然卸荷4个状态,而三维数值实验得出侧压力系数大小与扰动状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已有的应力路径,数值再现了单向、三向采动应力状态下煤样的变形规律和塑性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实验 采动应力 扰动系数 应力状态 变形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波 周健康 +3 位作者 赵玉清 张悦 彭浩 赵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287-14297,共11页
随着智能机器人导航技术的发展,路径规划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用于解决路径规划中机器人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首先,创建了一个二维空间模型,模仿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过程... 随着智能机器人导航技术的发展,路径规划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用于解决路径规划中机器人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首先,创建了一个二维空间模型,模仿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过程。为了加强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在全局搜索阶段的位置更新公式中引入了动态扰动系数,并将位置更新公式中的控制参数由线性递减改进为非线性递减。其次,在局部搜索阶段引入了反向学习选择策略,以平衡灰狼种群的多样性和算法的局部挖掘能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精度。选择8种常见测试函数进行检验,数据结果表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将改进后的灰狼优化算法与原始灰狼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数据显示在简单、一般、复杂环境下,改进后的平均路径距离较改进前分别缩短了11.99%、7.79%、5.78%,平均迭代次数分别降低了75.63%、59.78%、43.67%,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最优距离和避障效果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狼优化算法 路径规划 动态扰动系数 非线性控制参数 反向学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输移与坡面降雨和径流能量的关系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光录 吴发启 +1 位作者 庞小明 赵小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8-874,共7页
从导致土壤侵蚀的降雨和径流能量出发,提出了基于物理学原理的降雨能和径流能的概念,并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分析了泥沙输移与降雨和径流能的关系,结果显示:坡面薄层径流泥沙剥蚀量随着地表坡度、降雨能和径流能的增加而增加,雨滴击溅... 从导致土壤侵蚀的降雨和径流能量出发,提出了基于物理学原理的降雨能和径流能的概念,并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分析了泥沙输移与降雨和径流能的关系,结果显示:坡面薄层径流泥沙剥蚀量随着地表坡度、降雨能和径流能的增加而增加,雨滴击溅作用下泥沙剥蚀量远远大于无雨滴击溅作用时泥沙剥蚀量;薄层水流泥沙浓度随着坡度和降雨能的增加而增加,当坡度和降雨能一定时,泥沙浓度随着径流能的增加而减小;降雨扰动系数与降雨和径流能的比值按照对数关系增长,在相同坡度下,当降雨能一定时,降雨扰动系数随着径流能的增加而减小,当径流能一定时,降雨扰动系数随着降雨能的增加而增加。降雨能是导致泥沙剥离的本质,径流能是泥沙搬运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径流 降雨能 径流能 泥沙剥蚀量 泥沙浓度 降雨扰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分部开挖的围岩松动区演变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章慧健 龚伦 +1 位作者 仇文革 赵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23-2329,共7页
以乌蒙山二号四线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比研究分部开挖与一次成洞的松动区形态和大小差异,再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分析隧道分部开挖的松动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一次成洞松动区范围要普遍大于多部开挖的最终松动区范围,... 以乌蒙山二号四线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比研究分部开挖与一次成洞的松动区形态和大小差异,再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分析隧道分部开挖的松动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一次成洞松动区范围要普遍大于多部开挖的最终松动区范围,最大径向松动深度高出12.6%,最小径向松动深度高出41.2%;在松动区分布形态上,一次成洞表现为左右基本对称,多部开挖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且多部开挖基本是从拱顶到边墙部位依次减小,而一次成洞则呈"拱顶>拱脚>拱肩>边墙"的分布形式。多部开挖时,先挖部分的松动区随着后续开挖部的推进有所增加,后挖部对先挖部的影响表现为:"上下关系"强于"左右关系";另一方面,左右对称位置后挖侧松动区略大于先挖侧,说明先挖部对后挖部亦有劣化作用;其最终松动区是各开挖部相互影响和发展的结果,体现过程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动区 切向应力扰动系数 数值模拟 地质雷达 过程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