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屠宰后几个重要糖酵解代谢控制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泽辉 朱康平 +6 位作者 张顺华 唐国庆 帅素容 李明洲 白林 朱砺 李学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82,共8页
本研究旨在从糖酵解的角度分析影响肉质性状形成的遗传和生理生化因素。追踪检测了2种肌肉熟化过程中5个时间点的pH和光反射值,以及主要糖代谢物(乳酸、糖原、游离葡萄糖)含量,并采用qRT-PCR检测8种糖酵解代谢控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本研究旨在从糖酵解的角度分析影响肉质性状形成的遗传和生理生化因素。追踪检测了2种肌肉熟化过程中5个时间点的pH和光反射值,以及主要糖代谢物(乳酸、糖原、游离葡萄糖)含量,并采用qRT-PCR检测8种糖酵解代谢控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熟化过程中,2种肌肉组织中乳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pH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屠宰初期pH快速下降,乳酸含量迅速上升,持续到48h时,逐渐趋于稳定。故建议以屠宰后48h作为终端pH的测定时间更符合生物学实际。所检测的糖酵解代谢控制基因以一种协同作用的方式参与了代谢调控,其mRNA表达量与乳酸含量以及pH等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糖酵解代谢是影响肉质形成的重要过程,尤其以己糖激酶同工酶2(HK-2)和丙酮酸激酶(PKM),以及ATP柠檬酸裂解酶(ACL)和ATP合成酶(ATP5B)基因对肉质性状形成起关键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酵解代谢 肉质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糖酵解代谢的重要因子——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建红 周志宏 黄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0-602,共3页
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arbohydrate response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hREBP)是一种能与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carbohydrate response element,ChRE)结合的蛋白质,其组织分布、结构特性及DNA结合的活性与葡萄糖敏感转录... 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arbohydrate response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hREBP)是一种能与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carbohydrate response element,ChRE)结合的蛋白质,其组织分布、结构特性及DNA结合的活性与葡萄糖敏感转录因子的特征一致,能调节葡萄糖的敏感性,从而调节机体内糖和脂肪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碳水化合物 糖酵解代谢 转录因子 PROTEIN 调控 DNA结合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酵解代谢信号对类风湿关节炎中Th17细胞的影响
3
作者 陈雪 葛玉 周玲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5年第9期2106-2116,共11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其特征为滑膜组织炎症。Th17细胞的异常分化可影响RA进程,并且Th17细胞的生长过程和功能执行依赖于糖酵解。本文探讨了糖酵解介导的Th17细胞分化与RA发生发展之间的联系,继而从两个方面介绍目前...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其特征为滑膜组织炎症。Th17细胞的异常分化可影响RA进程,并且Th17细胞的生长过程和功能执行依赖于糖酵解。本文探讨了糖酵解介导的Th17细胞分化与RA发生发展之间的联系,继而从两个方面介绍目前研究较多的糖酵解代谢信号,包括:Glut1、HK-Ⅱ、PFK-1、PFKFB3、PKM2、LDHA等糖酵解相关酶(蛋白)以及mTOR、HIF-1α、AMPK、NRs等糖酵解传感器,并在RA等自身免疫病中发挥作用的相关研究,为RA的临床干预提供有效的代谢靶点。最后,介绍了中药活性成分通过抑制糖酵解改善RA的研究进展,揭示了中药(TCM)靶向糖酵解代谢信号治疗自身免疫病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酵解 糖酵解代谢信号 Th17细胞 中药活性成分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免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1对口腔鳞癌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生长代谢的调控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利伟 余宇 +6 位作者 陈娇 冯云 崔博淼 李小英 王京楠 陈红利 张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7-582,共6页
目的探讨在酸性缺氧微环境中,蛋白激酶D1(PKD1)对口腔鳞癌HSC-4细胞生长、代谢的调控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口腔鳞癌HSC-4细胞稳定转染PKD1,将未转染组、对照组和转染组细胞分别置于酸性或缺氧环境下进行培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 目的探讨在酸性缺氧微环境中,蛋白激酶D1(PKD1)对口腔鳞癌HSC-4细胞生长、代谢的调控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口腔鳞癌HSC-4细胞稳定转染PKD1,将未转染组、对照组和转染组细胞分别置于酸性或缺氧环境下进行培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KD1敲除率及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和糖酵解相关蛋白表达情况,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结果实验成功建立了PKD1基因沉默的稳定细胞株;酸性环境下,PKD1沉默后细胞自噬活性升高;缺氧环境下,相对于对照组,PKD1基因沉默后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糖酵解中丙酮酸激酶(PKM2)的表达均显著降低;酸性和缺氧环境下,相对于对照组,PKD1基因沉默后细胞的生长速度显著降低。结论在酸性和缺氧环境下,PKD1基因沉默可促使口腔鳞癌细胞凋亡性自噬活性升高,且下调PKD1基因表达可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糖酵解,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揭示PKD1在口腔鳞癌代谢和生长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口腔鳞癌治疗的可能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1 口腔鳞癌 肿瘤微环境 糖酵解代谢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抑制胃癌AGS细胞YAP1、FOXD1基因表达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天 刘春宏 +4 位作者 张飞 钱薇 朱艳秋 褚明亮 刘杰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4,71,共7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癌基因YAP1、FOXD1基因表达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胃正常上皮细胞GES-1与胃癌细胞AGS,使用不同浓度大黄素进行干预。通过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验证大黄素处理后AGS细... 目的探讨大黄素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癌基因YAP1、FOXD1基因表达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胃正常上皮细胞GES-1与胃癌细胞AGS,使用不同浓度大黄素进行干预。通过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验证大黄素处理后AGS细胞的生物学表型变化。使用在线软件分析TCGA数据库中糖酵解代谢关键酶HK2和癌基因YAP1、FOXD1在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印迹法验证大黄素对AGS中糖酵解代谢关键酶HK2和癌基因YAP1、FOXD1蛋白的影响变化。添加外源性糖酵解代谢产物丙酮酸,增强糖酵解代谢活性,验证癌基因YAP1和FOXD1的相应变化。结果胃正常上皮细胞GES-1与胃癌细胞AGS在不同浓度大黄素干预后,发现GES-1的大黄素半数致死量浓度明显高于AGS(P<0.05)。进一步的CCK8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均发现大黄素可以明显抑制AGS的增殖、迁移、侵袭等肿瘤生物学能力(P<0.05)。TCGA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发现糖酵解途径关键酶HK2和癌基因YAP1、FOX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组织的表达(P<0.05)。大黄素可以明显抑制糖酵解关键酶HK2和癌基因YAP1、FOXD1的蛋白表达(P<0.05)。补充外源性糖酵解代谢产物丙酮酸后,癌基因YAP1、FOXD1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对胃癌AGS细胞有显著的药理抑制作用,可以明显抑制其肿瘤生物学表型。大黄素在显著抑制糖酵解代谢关键酶HK2的同时,也显著抑制癌基因YAP1、FOXD1的蛋白表达。当添加外源性丙酮酸增强糖酵解代谢通路后,癌基因YAP1、FOXD1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以上提示YAP1、FOXD1和糖酵解代谢的密切相关性,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胃癌AGS细胞糖酵解代谢,抑制癌基因YAP1和FOX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胃癌 HK2 YAP1 FOXD1 糖酵解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阈强度下探讨无氧阈机制的人体与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凤阳 高家平 +3 位作者 冉晓站 张宏磊 张立立 梁月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分别通过人体和动物实验探讨乳酸阈强度下代谢转变的机制。方法:选取24名体育专业学生作为人体组,进行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选取30只SD大鼠作为大鼠组,进行递增负荷游泳运动。首先确定两组受试各自的乳酸阈强度,后在不吸氧与补... 目的:分别通过人体和动物实验探讨乳酸阈强度下代谢转变的机制。方法:选取24名体育专业学生作为人体组,进行递增负荷功率自行车运动;选取30只SD大鼠作为大鼠组,进行递增负荷游泳运动。首先确定两组受试各自的乳酸阈强度,后在不吸氧与补充吸氧条件下按相同运动方案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乳酸阈强度,分别于运动前和乳酸阈强度下测定人体组及大鼠组静脉血氧分压、丙酮酸和乳酸含量。结果:(1)人体组和大鼠组在乳酸阈强度下,氧分压平均值分别是33.55±6.49mmHg(不吸氧)、31.86±6.23mmHg(补充吸氧)和58.64±2.01mmHg(不吸氧)、54.82±7.27mmHg(补充吸氧);血乳酸平均值分别是3.61±0.56mmol/L(不吸氧)、3.72±0.58mmol/L(补充吸氧)和5.43±0.55mmol/L(不吸氧)、5.35±0.50mmol/L(补充吸氧)。人体组和大鼠组运动前及乳酸阈强度下,丙酮酸平均值分别是0.97±0.17mmol/L、1.04±0.16mmol/L和0.93±0.25mmol/L、0.91±0.37mmol/L。(2)在乳酸阈强度下,不论是否吸氧,人体组和大鼠组血乳酸含量与氧分压之间均不相关,整个测试过程中人体组血氧饱和度均不低于98%;而二者血乳酸与血丙酮酸含量之间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二者运动前与乳酸阈强度时的血丙酮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运动中由有氧向无氧代谢转变时体内不缺氧,本实验结果在整体水平上支持了糖酵解时丙酮酸转变成乳酸入血,以防止其堆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氧阈 糖酵解代谢 丙酮酸 血乳酸 运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式摔跤高原训练和强度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铁 李建喜 +4 位作者 胡柏平 杨长岭 李俊杰 熊正英 郭晓燕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3-15,共3页
专项性质的糖酵解供能在古典式摔跤中占有很大比重。该项目对有氧耐力也有较高的要求。高原训练对速度耐力项目的糖酵解代谢和一般有氧代谢有重要影响 ,因此 ,古典式摔跤的高原训练是可以接受、可以尝试的。通过对高原训练的一般认识和... 专项性质的糖酵解供能在古典式摔跤中占有很大比重。该项目对有氧耐力也有较高的要求。高原训练对速度耐力项目的糖酵解代谢和一般有氧代谢有重要影响 ,因此 ,古典式摔跤的高原训练是可以接受、可以尝试的。通过对高原训练的一般认识和训练实践 ,认为 :在海拔 15 0 0米至 16 0 0米的高度进行摔跤项目的高原训练 ,效果可能较好。一个标准的古典式摔跤项目高原训练时间应在 12周或以上 ,其中上高原前 4~ 6周 ,高原 4周左右 ,下高原至比赛时间约需 2 .5~ 3.5周。为摔跤项目在高原训练及其前后不同时期对训练强度的控制与调整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古典式摔跤 比赛时间 训练强度 有氧代谢 速度耐力 有氧耐力 不同时期 糖酵解代谢 专项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