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低能离子对甜菊糖苷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邵寒娟 张向红 +2 位作者 沈明山 陈睦传 蒋先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3-416,共4页
经能量为 75Ke V,剂量为 10 14 ions/ cm2的氮、碳离子处理的甜菊种子及未处理的甜菊种子 ,栽培成苗后取叶片 ,提取糖苷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毛细管电泳定量检测 ,研究氮、碳离子处理后主要糖苷成分 Stevioside和 Rebaudioside含量的变... 经能量为 75Ke V,剂量为 10 14 ions/ cm2的氮、碳离子处理的甜菊种子及未处理的甜菊种子 ,栽培成苗后取叶片 ,提取糖苷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毛细管电泳定量检测 ,研究氮、碳离子处理后主要糖苷成分 Stevioside和 Rebaudioside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C+ 处理组 Stevioside和 Rebaudioside含量明显地高于对照组 ,N+ 处理组 Stevioside含量也明显地高于对照组 ,而 C+ 处理效果强于 N+ .实验结果还表明 ,用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低能离子处理后糖苷变化的尝试是完全可行的 ,从而建立一种快速、简便而准确的用毛细管电泳筛选甜菊糖苷突变株的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处理 毛细管电泳法 甜菊 糖苷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肉桂加工中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和香气品质形成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宗杰 欧晓西 +5 位作者 林宏政 余欣茹 程守悦 吴晴阳 李鑫磊 孙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100,共17页
肉桂是武夷岩茶主栽品种,具有馥郁的花果香和辛锐的桂皮味特征。为明确武夷肉桂关键呈香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GBVs)对香气的贡献,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系统(UHPLC-Q-Exactive/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 肉桂是武夷岩茶主栽品种,具有馥郁的花果香和辛锐的桂皮味特征。为明确武夷肉桂关键呈香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GBVs)对香气的贡献,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系统(UHPLC-Q-Exactive/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武夷肉桂加工过程GBVs和香气物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检测到武夷肉桂11个不同加工阶段的276种香气物质,这些香气物质包括酯类、醇类、杂环化合物类、酮类、醛类、萜类等多种组分,其中杂环化合物类、酯类、萜类和醇类香气组分含量较高。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发现,武夷肉桂中30种特征香气物质变量重投影要性值和香气活度值均大于1,其中具有青味的(Z)-3-己烯醇和(E)-2-己烯醛含量在加工过程中下降,呈花香或果香的芳樟醇、苯甲醇、苯乙醛、香叶醇和β-罗勒烯含量在加工过程中上升,脱氢芳樟醇和α-石竹烯具有辛香的特征,可能是肉桂品种特征香气桂皮辛香的主要贡献物。在武夷肉桂毛茶中芳樟醇、苯乙醛、苯甲醇、2-乙氧基-3-甲基吡嗪和(E,E)-3,5-辛二烯-2-酮等物质香气特征影响值大于1,说明这些物质是武夷肉桂加工过程中关键呈香物质。在武夷肉桂中鉴定到10种GBVs,在加工过程中,葡萄糖苷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樱草糖苷的含量呈下降趋势,GBVs总含量上保持相对稳定。在做青后期,葡萄糖苷和樱草糖苷的含量都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苯甲基樱草糖苷、2-苯乙基樱草糖苷、香叶基樱草糖苷、芳樟基樱草糖苷和香叶基葡萄糖苷显著下降,结果表明GBVs参与了武夷肉桂花果香和甜香的形成。研究结果阐明武夷肉桂特征香气成分以及GBVs在武夷肉桂香气形成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提升武夷肉桂香气品质,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肉桂 代谢组学 加工过程 香气 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