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糖苷型大豆异黄酮酸水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炳文
宋永生
+1 位作者
郝征红
岳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78,共4页
通过正文实验确立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甲醇溶液的浓为2mol/L,水解温度为80℃水解时间为60min。水解前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13.86%、G:23.48%、De:0.22%、Ge:0.02%,水解后样品中大...
通过正文实验确立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甲醇溶液的浓为2mol/L,水解温度为80℃水解时间为60min。水解前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13.86%、G:23.48%、De:0.22%、Ge:0.02%,水解后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nd(未检出)、G:nd(未检出)、De:14.01%、Ge:23.45%,水解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苷型
大豆异黄酮
酸水解工艺
游离
型
大豆异黄酮
大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体酸催化水解糖苷型大豆异黄酮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珊珊
吴彩娟
+1 位作者
苏宝根
任其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8-30,共3页
以固体酸为催化剂 ,在固定床中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水解成大豆异黄酮苷元。研究了温度、进料配比以及接触时间对游离型异黄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溶剂与原料比例为 1∶11左右为宜 ,甲醇与水的比例以 1∶2为好 ,温度在 6 0~ 70℃。...
以固体酸为催化剂 ,在固定床中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水解成大豆异黄酮苷元。研究了温度、进料配比以及接触时间对游离型异黄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溶剂与原料比例为 1∶11左右为宜 ,甲醇与水的比例以 1∶2为好 ,温度在 6 0~ 70℃。通过固定床两次水解 ,糖苷型异黄酮转化率可达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糖苷型
水解
转化率
酸催化
固定床
溶剂
大豆异黄酮
游离
型
左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酸枣仁中一个新的角型呋喃黄酮苷(英文)
被引量:
16
3
作者
王少敏
毕志明
+2 位作者
李萍
叶文才
易玲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对鼠李科植物酸枣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角型呋喃黄酮苷类化合物。研究流程如下:药材的 7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部分再经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后得到一个黄酮苷类化合物。经酸水解和...
对鼠李科植物酸枣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角型呋喃黄酮苷类化合物。研究流程如下:药材的 7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部分再经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后得到一个黄酮苷类化合物。经酸水解和波谱分析,其结构确证为一个新的角型呋喃黄酮鼠李糖苷,命名为spinorhamno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角
型
呋喃黄酮苷
角
型
呋喃黄酮鼠李
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推出吸收型大豆异黄酮制品
4
作者
亦森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7期39-39,共1页
大豆异黄酮系为大豆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其具有能抑制女性过强雌激素或能增强补充闭经期女性雌激素不足之功能。除能预防乳癌、骨质疏松症、前立腺肥大等症外,大豆异黄酮还具有改善血液流动、促进脂肪细胞分解、抗氧化等作用。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吸收
型
制取
大豆
大豆胚芽
配基
糖苷型
曲菌发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异黄酮酸水解工艺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炳文
宋永生
+1 位作者
郝征红
岳晖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6,50,共4页
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 :盐酸甲醇溶液的浓度为 2mol/L ,水解温度为 80℃ ,水解时间为 60min。水解前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 :13.86%、G :2 3.4 8%、De :0 .2 2 %、Ge :0 ....
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 :盐酸甲醇溶液的浓度为 2mol/L ,水解温度为 80℃ ,水解时间为 60min。水解前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 :13.86%、G :2 3.4 8%、De :0 .2 2 %、Ge :0 .0 2 % ,水解后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 :nd(未检出 )、G :nd(未检出 )、De :14.0 1%、Ge :2 3.4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酸水解工艺
糖苷型
转化
游离
型
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异黄酮对油脂氧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宋永生
张炳文
+1 位作者
郝征红
迟玉森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18-220,224,共4页
研究了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 ,通过对猪油油脂的POV值、TBA值的测定 ,发现大豆异黄酮对猪油油脂的自动氧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同浓度的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抑制作用比糖苷型强 。
关键词
氧化抑制作用
大豆异黄酮
抗氧化活性
油脂
糖苷型
游离
型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解大豆中异黄酮方法研究
被引量:
15
7
作者
张晓波
吴岩
林红
《粮食与油脂》
2006年第4期19-21,共3页
该研究建立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立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浓度为2.0 mol/L,水解温度为80℃, 水解时间为1.5 h;采用ZorbaX 80A Extend-C18 4.6×1...
该研究建立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立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浓度为2.0 mol/L,水解温度为80℃, 水解时间为1.5 h;采用ZorbaX 80A Extend-C18 4.6×150 mm 4 μm色谱柱,MeOH-1.8%冰乙酸水溶液(35:65,V/V)为流动相,MeOH 35%-5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等色谱条件下测定甙元含量,并通过换算因子计算大豆异黄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糖苷型
大豆异黄酮
酸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子修饰后儿茶素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
6
8
作者
丁玲
屠幼英
陈晓敏
《茶叶科学技术》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酯型修饰和糖苷型修饰是目前将儿茶素由水溶性改性为脂溶性的两种主要分子修饰方式,分子修饰后的儿茶素在非水溶性体系中的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增强,从而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
儿茶素
生物活性
研究现状
脂溶性
分子修饰
抗氧化
增强
糖苷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异黄酮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
31
9
作者
谢明杰
陆敏
+3 位作者
邹翠霞
刘长江
卢明春
金凤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以从脱脂豆粕中提取的总大豆异黄酮为实验材料研究其抑菌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大豆异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腊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单增李氏菌、白色念珠菌、梨头霉菌和米曲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
以从脱脂豆粕中提取的总大豆异黄酮为实验材料研究其抑菌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大豆异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腊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单增李氏菌、白色念珠菌、梨头霉菌和米曲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低抑细菌浓度 (MIC)分别为 0 .0 3%、0 .0 9%、0 .0 2 %、0 .0 3%、0 .0 3%、0 .0 5 %、0 .0 5 %、0 .0 5 %和 0 .0 5 % ,但对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无抑制作用。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大豆异黄酮糖苷酶将提取的总大豆异黄酮进行酶解 ,并将酶解后的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得到游离型的苷元。游离型苷元和结合型糖苷的抑菌结果显示 ,大豆异黄酮中具有抑菌活性的成分是其游离型的苷元。其热稳定性好 ,经 1 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
抑菌作用
游离
型
苷元
结合
型
糖苷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海蒿子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赵宇
张立新
+1 位作者
李志富
任少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7-250,共4页
中药海蒿子干粉经氯仿脱脂、热水抽提、乙醇沉淀和DEAE-SephadexA-25柱层析分离,得到多糖SPⅠ、SPⅡ和SPⅢ,总糖含量分别为52.40%、51.60%、38.80%。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鉴定SPⅢ级分含有两种组分,SPⅠ和SPⅡ级分均为单一组分。紫外光谱...
中药海蒿子干粉经氯仿脱脂、热水抽提、乙醇沉淀和DEAE-SephadexA-25柱层析分离,得到多糖SPⅠ、SPⅡ和SPⅢ,总糖含量分别为52.40%、51.60%、38.80%。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鉴定SPⅢ级分含有两种组分,SPⅠ和SPⅡ级分均为单一组分。紫外光谱对三种级分多糖溶液在220~400nm范围扫描,显示在260nm、290nm处SPⅠ、SPⅡ级分无核酸和蛋白吸收峰。红外吸收光谱表明三种级分多糖结构中均含β构型吡喃糖苷键。经酸降解、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证明其单糖组成均为木糖、岩藻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其中岩藻糖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海蒿子
多糖
分离
纯化
结构坚定
β构
型
吡喃
糖苷
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质对茶叶香气代谢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1
作者
岳翠男
王治会
+3 位作者
石旭平
江新凤
李延升
杨普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9-305,共7页
茶叶香气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茶树在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反应而形成的生化生理特征。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已被广泛研究,光质对茶树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也逐渐被关注。研究茶叶加工过程中不同光源对茶叶制品挥发性香气物质...
茶叶香气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茶树在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反应而形成的生化生理特征。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已被广泛研究,光质对茶树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也逐渐被关注。研究茶叶加工过程中不同光源对茶叶制品挥发性香气物质调控的机理,将有助于改善或提高茶叶品质。本文详细介绍了茶树响应光信号的色素以及光对茶叶香气物质的影响,重点综述了不同光质条件下,不同种类香气物质的代谢特征,并对光质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茶叶香气物质
萜类
苯丙烷类/苯环
型
化合物
脂肪酸衍生物
糖苷
结合
型
香气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汉果皂苷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2
作者
曹建平
汤杰
+1 位作者
刘合生
戚向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84-388,395,共6页
罗汉果皂苷是罗汉果中一类葫芦烷型三萜糖苷化合物,是罗汉果的主要活性成分。罗汉果皂苷不仅可作为一种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还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抗糖尿病、护肝、抗疲劳、抗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罗汉果皂苷主要生物活...
罗汉果皂苷是罗汉果中一类葫芦烷型三萜糖苷化合物,是罗汉果的主要活性成分。罗汉果皂苷不仅可作为一种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还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抗糖尿病、护肝、抗疲劳、抗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罗汉果皂苷主要生物活性,为罗汉果皂苷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葫芦
型
三萜
糖苷
生物活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酶法辅助固态发酵麦麸释放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13
作者
孙晓明
辛嘉英
林雪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67,共5页
探究了阿魏酸酯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辅助好食脉孢菌发酵麦麸释放阿魏酸的最佳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先接菌发酵3 d后加入木聚糖酶反应8 h,此时阿魏酸含量最高为4.27 mg/g。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获得高含量阿魏酸最优条件...
探究了阿魏酸酯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辅助好食脉孢菌发酵麦麸释放阿魏酸的最佳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先接菌发酵3 d后加入木聚糖酶反应8 h,此时阿魏酸含量最高为4.27 mg/g。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获得高含量阿魏酸最优条件为温度35℃、pH值5、料水比1:1、酶浓度80 U、接种量10%时阿魏酸含量最高为6.34 mg/g。最后初步测定了在不同温度、酶浓度、料液比、接种量条件下的游离型阿魏酸、糖苷结合性阿魏酸、酯苷结合型阿魏酸占总阿魏酸含量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辅助
游离
型
阿魏酸
糖苷
结合
型
阿魏酸
酯苷结合
型
阿魏酸
木聚糖酶
阿魏酸酯酶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糖苷型大豆异黄酮酸水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炳文
宋永生
郝征红
岳晖
机构
济南大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78,共4页
文摘
通过正文实验确立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甲醇溶液的浓为2mol/L,水解温度为80℃水解时间为60min。水解前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13.86%、G:23.48%、De:0.22%、Ge:0.02%,水解后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nd(未检出)、G:nd(未检出)、De:14.01%、Ge:23.45%,水解充分。
关键词
糖苷型
大豆异黄酮
酸水解工艺
游离
型
大豆异黄酮
大豆
生物活性
Keywords
Soybean isoflavones glycoside Acid hydrolyzeSoybean isoflavones
分类号
TS214.2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体酸催化水解糖苷型大豆异黄酮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珊珊
吴彩娟
苏宝根
任其龙
机构
浙江大学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8-30,共3页
文摘
以固体酸为催化剂 ,在固定床中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水解成大豆异黄酮苷元。研究了温度、进料配比以及接触时间对游离型异黄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溶剂与原料比例为 1∶11左右为宜 ,甲醇与水的比例以 1∶2为好 ,温度在 6 0~ 70℃。通过固定床两次水解 ,糖苷型异黄酮转化率可达 90 %。
关键词
固体酸
糖苷型
水解
转化率
酸催化
固定床
溶剂
大豆异黄酮
游离
型
左右
Keywords
soybean isoflavone
solid acid catalyst
hydrolyzation
conversion rate
分类号
O629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酸枣仁中一个新的角型呋喃黄酮苷(英文)
被引量:
16
3
作者
王少敏
毕志明
李萍
叶文才
易玲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教研室
现代中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建)
出处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30325046)
文摘
对鼠李科植物酸枣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角型呋喃黄酮苷类化合物。研究流程如下:药材的 7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部分再经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后得到一个黄酮苷类化合物。经酸水解和波谱分析,其结构确证为一个新的角型呋喃黄酮鼠李糖苷,命名为spinorhamnoside。
关键词
酸枣
角
型
呋喃黄酮苷
角
型
呋喃黄酮鼠李
糖苷
Keywords
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Bunge) Hu
angular furanoflavonol rhamnoside
spinorhamnoside
分类号
TQ9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推出吸收型大豆异黄酮制品
4
作者
亦森
出处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7期39-39,共1页
文摘
大豆异黄酮系为大豆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其具有能抑制女性过强雌激素或能增强补充闭经期女性雌激素不足之功能。除能预防乳癌、骨质疏松症、前立腺肥大等症外,大豆异黄酮还具有改善血液流动、促进脂肪细胞分解、抗氧化等作用。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吸收
型
制取
大豆
大豆胚芽
配基
糖苷型
曲菌发酵技术
分类号
TS214.2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异黄酮酸水解工艺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炳文
宋永生
郝征红
岳晖
机构
济南大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6,50,共4页
文摘
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 :盐酸甲醇溶液的浓度为 2mol/L ,水解温度为 80℃ ,水解时间为 60min。水解前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 :13.86%、G :2 3.4 8%、De :0 .2 2 %、Ge :0 .0 2 % ,水解后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D :nd(未检出 )、G :nd(未检出 )、De :14.0 1%、Ge :2 3.4 5 % 。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酸水解工艺
糖苷型
转化
游离
型
药用
Keywords
soybean isoflavones glycoside,acid hydrolyzation,soybean isoflavones aglycon
分类号
TQ464.9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异黄酮对油脂氧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宋永生
张炳文
郝征红
迟玉森
机构
济南大学旅游系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
出处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18-220,224,共4页
文摘
研究了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 ,通过对猪油油脂的POV值、TBA值的测定 ,发现大豆异黄酮对猪油油脂的自动氧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同浓度的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抑制作用比糖苷型强 。
关键词
氧化抑制作用
大豆异黄酮
抗氧化活性
油脂
糖苷型
游离
型
化学结构
Keywords
soybean isoflavones
antioxidative activity
lipid
分类号
Q946.8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解大豆中异黄酮方法研究
被引量:
15
7
作者
张晓波
吴岩
林红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粮食与油脂》
2006年第4期19-21,共3页
文摘
该研究建立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立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盐酸浓度为2.0 mol/L,水解温度为80℃, 水解时间为1.5 h;采用ZorbaX 80A Extend-C18 4.6×150 mm 4 μm色谱柱,MeOH-1.8%冰乙酸水溶液(35:65,V/V)为流动相,MeOH 35%-5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等色谱条件下测定甙元含量,并通过换算因子计算大豆异黄酮含量。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糖苷型
大豆异黄酮
酸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
Keywords
soybean isoflavone
soybean isoflavone glycoside
acid hydrolyzation
HPLC
分类号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子修饰后儿茶素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
6
8
作者
丁玲
屠幼英
陈晓敏
机构
浙江大学茶学系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基金
浙江大学第7期SRTP资助项目
文摘
酯型修饰和糖苷型修饰是目前将儿茶素由水溶性改性为脂溶性的两种主要分子修饰方式,分子修饰后的儿茶素在非水溶性体系中的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增强,从而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
儿茶素
生物活性
研究现状
脂溶性
分子修饰
抗氧化
增强
糖苷型
分类号
O629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异黄酮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
31
9
作者
谢明杰
陆敏
邹翠霞
刘长江
卢明春
金凤燮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生物系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2 0 0 760 0 7)
文摘
以从脱脂豆粕中提取的总大豆异黄酮为实验材料研究其抑菌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大豆异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腊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单增李氏菌、白色念珠菌、梨头霉菌和米曲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低抑细菌浓度 (MIC)分别为 0 .0 3%、0 .0 9%、0 .0 2 %、0 .0 3%、0 .0 3%、0 .0 5 %、0 .0 5 %、0 .0 5 %和 0 .0 5 % ,但对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无抑制作用。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大豆异黄酮糖苷酶将提取的总大豆异黄酮进行酶解 ,并将酶解后的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得到游离型的苷元。游离型苷元和结合型糖苷的抑菌结果显示 ,大豆异黄酮中具有抑菌活性的成分是其游离型的苷元。其热稳定性好 ,经 1 2 1℃。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
抑菌作用
游离
型
苷元
结合
型
糖苷
最低抑菌浓度
Keywords
Isoflavones
Aglycons
Glucosides
Anti-microoganism test
MIC
分类号
R151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海蒿子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
5
10
作者
赵宇
张立新
李志富
任少红
机构
泰山医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青岛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7-250,共4页
基金
青岛市科委项目(No.02-1-kchhh-42-2P)
文摘
中药海蒿子干粉经氯仿脱脂、热水抽提、乙醇沉淀和DEAE-SephadexA-25柱层析分离,得到多糖SPⅠ、SPⅡ和SPⅢ,总糖含量分别为52.40%、51.60%、38.80%。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鉴定SPⅢ级分含有两种组分,SPⅠ和SPⅡ级分均为单一组分。紫外光谱对三种级分多糖溶液在220~400nm范围扫描,显示在260nm、290nm处SPⅠ、SPⅡ级分无核酸和蛋白吸收峰。红外吸收光谱表明三种级分多糖结构中均含β构型吡喃糖苷键。经酸降解、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证明其单糖组成均为木糖、岩藻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其中岩藻糖含量最高。
关键词
中草药
海蒿子
多糖
分离
纯化
结构坚定
β构
型
吡喃
糖苷
键
Keywords
sargassum pallidium, polysaccharide, isolation, purification, structure
分类号
Q949.28 [生物学—植物学]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质对茶叶香气代谢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1
作者
岳翠男
王治会
石旭平
江新凤
李延升
杨普香
机构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江西省茶叶质量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9-305,共7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
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JXARS-02)
+1 种基金
江西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鉴定与创新利用(20143ACF60006)
江西省茶叶质量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茶叶加工课题(20192BCD40007)。
文摘
茶叶香气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茶树在进化过程中对环境反应而形成的生化生理特征。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已被广泛研究,光质对茶树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也逐渐被关注。研究茶叶加工过程中不同光源对茶叶制品挥发性香气物质调控的机理,将有助于改善或提高茶叶品质。本文详细介绍了茶树响应光信号的色素以及光对茶叶香气物质的影响,重点综述了不同光质条件下,不同种类香气物质的代谢特征,并对光质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光质
茶叶香气物质
萜类
苯丙烷类/苯环
型
化合物
脂肪酸衍生物
糖苷
结合
型
香气化合物
Keywords
light quality
aroma metabolites in tea
terpenes
phenylpropanoids/benzenoids
volatile fatty acid derivatives
glycosidically bound volatile compounds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汉果皂苷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2
作者
曹建平
汤杰
刘合生
戚向阳
机构
宁波市鄞州区检测中心
宁波市鄞州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84-388,39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1780)
文摘
罗汉果皂苷是罗汉果中一类葫芦烷型三萜糖苷化合物,是罗汉果的主要活性成分。罗汉果皂苷不仅可作为一种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还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抗糖尿病、护肝、抗疲劳、抗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罗汉果皂苷主要生物活性,为罗汉果皂苷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罗汉果
葫芦
型
三萜
糖苷
生物活性
综述
Keywords
Siraitia grosvenorii
cucurbitane-type triterpene glycosides
biological activities
review
分类号
TS20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酶法辅助固态发酵麦麸释放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13
作者
孙晓明
辛嘉英
林雪
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67,共5页
基金
山西省优秀人才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705D211029)
哈尔滨商业大学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016TD006)
文摘
探究了阿魏酸酯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辅助好食脉孢菌发酵麦麸释放阿魏酸的最佳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先接菌发酵3 d后加入木聚糖酶反应8 h,此时阿魏酸含量最高为4.27 mg/g。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获得高含量阿魏酸最优条件为温度35℃、pH值5、料水比1:1、酶浓度80 U、接种量10%时阿魏酸含量最高为6.34 mg/g。最后初步测定了在不同温度、酶浓度、料液比、接种量条件下的游离型阿魏酸、糖苷结合性阿魏酸、酯苷结合型阿魏酸占总阿魏酸含量的比例。
关键词
酶法辅助
游离
型
阿魏酸
糖苷
结合
型
阿魏酸
酯苷结合
型
阿魏酸
木聚糖酶
阿魏酸酯酶
纤维素酶
Keywords
enzymatic assist
free ferulic acid
glycoside-binding ferulic acid
ester-glycosylated ferulic acid
xylanase
ferulic acid esterase
cellulase
分类号
Q93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糖苷型大豆异黄酮酸水解工艺的研究
张炳文
宋永生
郝征红
岳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固体酸催化水解糖苷型大豆异黄酮
李珊珊
吴彩娟
苏宝根
任其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酸枣仁中一个新的角型呋喃黄酮苷(英文)
王少敏
毕志明
李萍
叶文才
易玲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日本推出吸收型大豆异黄酮制品
亦森
《粮食与油脂》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豆异黄酮酸水解工艺的研究探讨
张炳文
宋永生
郝征红
岳晖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豆异黄酮对油脂氧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宋永生
张炳文
郝征红
迟玉森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解大豆中异黄酮方法研究
张晓波
吴岩
林红
《粮食与油脂》
200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分子修饰后儿茶素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丁玲
屠幼英
陈晓敏
《茶叶科学技术》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大豆异黄酮的抑菌作用
谢明杰
陆敏
邹翠霞
刘长江
卢明春
金凤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药海蒿子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赵宇
张立新
李志富
任少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光质对茶叶香气代谢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岳翠男
王治会
石旭平
江新凤
李延升
杨普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罗汉果皂苷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曹建平
汤杰
刘合生
戚向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酶法辅助固态发酵麦麸释放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孙晓明
辛嘉英
林雪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