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在梗阻性肾病肾小球中的表达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彬 王全胜 +4 位作者 朱锐 汪永辉 张丽哓 徐敏 刘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45-248,I0001,共5页
目的:探索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性肾病变进程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右侧输尿管接扎术诱导大鼠UUO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3组,每组1... 目的:探索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性肾病变进程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右侧输尿管接扎术诱导大鼠UUO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3组,每组18只。术后第3、7及14 d分别随机处死各组中的6只大鼠,检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中SGK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中的SGK1蛋白的表达第3 d开始上调,第7 d和14 d继续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BUN、SCr的改变不明显,但肾小球中的SGK1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结论:随UUO肾病变发展,肾小球中SGK1持续高表达,进一步提示SGK1在梗阻性肾病的肾小球纤维化病变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姜黄素能抑制肾小球中SGK1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球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 单侧输尿管梗阻性肾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介导外膜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杜雅楠 许建忠 +3 位作者 张宝丽 韩卫青 高平进 唐晓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是否参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表型转化。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组织切块法培养胸主动脉AF,将未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AF分别作为空白组、对照1和2组,用2.5、5.0、10.0和15.0n...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是否参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表型转化。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组织切块法培养胸主动脉AF,将未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AF分别作为空白组、对照1和2组,用2.5、5.0、10.0和15.0ng/ml TGF-β1诱导AF依次为A、B、C和D组;分别用50μmol/L的EMD638683和SB203580预处理细胞为抑制剂1和2组;用5ng/ml TGF-β1刺激细胞分别为刺激1和2组。Western blot检测SGK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B和C组SGK1表达显著增加(P<0.05),B组SGK1表达量最高;B、C和D组α-SMA表达显著增加(P<0.05),C组α-SMA表达量最高(P<0.05)。与对照1组比较,刺激1组细胞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刺激1组比较,抑制剂1组细胞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2组比较,刺激2组细胞SGK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刺激2组比较,抑制剂2组细胞SGK1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SGK1通过p38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参与TGF-β1诱导的血管AF表型转化,参与血管的病理性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蛋白激酶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胶原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基因对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
3
作者 郑涛 王凡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3-423,42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SGK1)对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糖皮质激素对体外培养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分化的影响;原位杂交检测SGK1在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SGK1真核表达载体和鸡胚... 目的:探讨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SGK1)对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糖皮质激素对体外培养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分化的影响;原位杂交检测SGK1在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SGK1真核表达载体和鸡胚神经管电穿孔转化,研究SGK1过表达对少突胶质细胞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在体外,SGK1的激活物氢化可的松能促进OPCs分化;抑制物GSK650394则会阻断OPCs分化,鸡胚神经管过表达SGK1会促进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和Sox10的提前表达.结论:SGK1能促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发生及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 Sox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3例汉族哮喘患者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多态性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 被引量:9
4
作者 邱玉明 李剑雄 李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9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诱导转录因子1(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的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治疗反应。方法选择中国汉族哮喘患者153例,给予吸入布地奈德200μg、2次/d,治疗12周。治疗前采集静脉血...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诱导转录因子1(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的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治疗反应。方法选择中国汉族哮喘患者153例,给予吸入布地奈德200μg、2次/d,治疗12周。治疗前采集静脉血,采用PCR法观察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多态性。对所有患者进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进行肺功能检测,记录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计算FEV1改善率与ΔFEV1/预计值%。结果纳入患者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存在多态性现象,包括AA基因型36例(23.5%)、AG基因型91例(59.5%)、GG基因型26例(17.0%)。三种基因型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ACT评分、FEV1、FEV1/Pred%、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AA、AG、GG型患者ICS治疗后FEV1改善率、ΔFEV1/预计值%逐渐降低,三组两两相比,P均<0.05。结论汉族哮喘患者存在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多态性现象,其中AA基因型哮喘患者ICS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AG、GG基因型哮喘患者。GLCCI1基因rs37973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哮喘患者ICS治疗反应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糖皮质激素诱导转录因子1基因 基因多态性 吸入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及糖皮质激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贾晓妍 许冬梅 张成银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1079-1081,I001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CAAN大鼠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观察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对其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分3组:(1)模型组(n=24),给予关木通水煎剂连续灌胃12周;(2)治疗组(n=12),在模型组的基础上从第9周开始给予泼尼松连续灌胃。(3... 目的:初步探讨CAAN大鼠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观察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对其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分3组:(1)模型组(n=24),给予关木通水煎剂连续灌胃12周;(2)治疗组(n=12),在模型组的基础上从第9周开始给予泼尼松连续灌胃。(3)对照组(n=12),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在4、8、12、16周末分别处死模型组6只、对照组3只,12、16周末分别处死治疗组6只,留取肾组织。常规HE、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TGF-β1表达先增多,后又呈下降趋势;CTGF、HIF-1α、FN表达逐渐增多,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正相关。治疗组CTGF、HIF-1α、FN表达范围和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结论:在CAAN大鼠,HIF-1α通过与CTGF的相互作用促使纤维化的进行性发展。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能减少CTGF、HIF-1α和FN在CAAN大鼠肾小管间质的表达并能延缓CAAN大鼠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可能与抑制HIF-1α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肾间质纤维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1Α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事乐胶囊对皮质酮暴露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营养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华 凌佳 +3 位作者 赵洪庆 蔺晓源 王宇红 孟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48-53,共6页
目的观察百事乐胶囊药物血清对皮质酮暴露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神经营养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抑郁症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受孕18 d的SD大鼠胎鼠进行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将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血清组、皮质酮暴露组、氟西... 目的观察百事乐胶囊药物血清对皮质酮暴露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神经营养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抑郁症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受孕18 d的SD大鼠胎鼠进行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将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血清组、皮质酮暴露组、氟西汀药物血清组、百事乐胶囊药物血清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相应干预的同时进行高浓度皮质酮暴露。干预18 h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生长情况,MT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高内涵分析技术检测神经营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皮质酮暴露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树突断裂或明显减少,神经网络连接减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SGK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皮质酮暴露组比较,氟西汀药物血清组和百事乐胶囊药物血清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胞间网络更丰富,BDNF、NT-3及N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SGK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百事乐胶囊可提高皮质酮暴露下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促进神经细胞可塑性,并可通过SGK1信号增强神经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事乐胶囊 抑郁症 海马神经元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 神经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配伍贯叶金丝桃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GR、SGK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雷昌 凌成利 +7 位作者 黄丹 邹蔓姝 赵洪庆 张秀丽 刘建军 苏捷 王宇红 向韵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73-78,共6页
目的筛选人参-贯叶金丝桃发挥抗抑郁功效的最佳配伍比例,并探讨其抗抑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将8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人参组、贯叶金丝桃组及人参-贯叶金丝桃不同配比组,共10组,每组8只。除... 目的筛选人参-贯叶金丝桃发挥抗抑郁功效的最佳配伍比例,并探讨其抗抑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将8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人参组、贯叶金丝桃组及人参-贯叶金丝桃不同配比组,共10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9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法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采用旷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含量,优选人参-贯叶金丝桃最佳配比;Western blot检测最佳配比组大鼠海马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SGK1)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穿格次数和垂直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1),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血清IL-6、TNF-α、ACTH、CORT含量明显增加(P<0.01),海马组织G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SGK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贯叶金丝桃不同配比能增加大鼠旷场实验水平穿格次数和垂直活动次数,缩短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减少血清IL-6、TNF-α、ACTH、CORT含量,其中以人参-贯叶金丝桃1∶1配比效果最佳(P<0.05,P<0.01),且最佳配比能明显升高大鼠海马组织GR蛋白表达(P<0.01),降低SGK1蛋白表达(P<0.01)。结论人参配伍贯叶金丝桃能改善抑郁症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且配比为1∶1时作用最显著,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控海马GR/SGK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人参 贯叶金丝桃 基线等比增减设计 海马 糖皮质激素受体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大鼠SGK1的表达与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关系及坎地沙坦对SGK1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舒静 师水生 +1 位作者 田慧 张佑蕊 《临床医药实践》 2011年第7期518-520,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SGK 1)的表达与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关系,并探讨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 l拮抗剂坎地沙坦对SGK 1的影响。方法:将36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坎地沙坦治... 目的:观察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SGK 1)的表达与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关系,并探讨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 l拮抗剂坎地沙坦对SGK 1的影响。方法:将36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坎地沙坦治疗组。采用复合法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坎地沙坦治疗组于第7周初时用大鼠灌胃针灌注药物,实验于10周末全部结束。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法)和马松三色染色法(M asson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 A)和SGK 1在肝内的表达及定位,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各模型组-αSM A,SGK 1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坎地沙坦治疗组-αSM A和SGK 1的表达量较同期纤维化模型组明显减少(P<0.0 5)。统计结果表明二者呈正相关(r=0.899,P<0.001)。结论:SGK 1参与了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坎地沙坦可以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HSC活化受抑、SGK 1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 坎地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K1基因沉默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彭艳 高雷 +2 位作者 田春琴 刘晓明 崔立春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9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究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 1, SGK1)基因沉默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方法 选取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将RNAi重组质粒(PSGK1-RNAi)通过脂质体转染至PC-3细胞,再用G418筛选稳... 目的 探究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 1, SGK1)基因沉默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方法 选取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将RNAi重组质粒(PSGK1-RNAi)通过脂质体转染至PC-3细胞,再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SGK1基因沉默的PC-3细胞作为SGK1基因沉默组,并将正常培育的PC-3细胞和空质粒稳定转染的PC-3细胞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检测培育48 h、72 h、96 h的细胞增殖能力,计算培育48 h的不同细胞周期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培育48 h、72 h及96 h,三组PC-3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SGK1基因沉默组比较,培育48 h、72 h及96 h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C-3细胞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G1期和S期细胞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与SGK1基因沉默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G1期细胞所占比例下降,S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三组PC-3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与SGK1基因沉默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结论 SGK1基因沉默能抑制PC-3细胞增殖,诱发PC-3细胞凋亡,可作为基因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 基因沉默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事乐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孟盼 杜青 +4 位作者 张秀丽 柳卓 向韵 刘林 王宇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8期41-45,共5页
目的观察百事乐胶囊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海马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百事乐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C... 目的观察百事乐胶囊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海马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百事乐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CUMS加孤养的方式建立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连续21 d。采用新奇摄食实验和Open-field实验评价行为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单胺神经递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PI3K、蛋白激酶B(AKT)、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SGK1)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摄食潜伏期显著延长,水平和垂直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1),血清单胺神经递质含量下降(P<0.01),海马PI3K、AKT表达显著降低且SGK1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百事乐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摄食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水平和垂直活动次数显著增加(P<0.01),血清单胺神经递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海马PI3K、AKT显著增加且SGK1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百事乐胶囊可通过缓解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调控海马PI3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发挥其抗抑郁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事乐胶囊 抑郁症 海马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 单胺神经递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SGK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1
作者 巴隆 张丽娜 孟峻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49-854,共6页
目的构建含有小鼠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3(serum and glucocorticoid-induced protein kinase 3,SGK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SGK3-mCherry,并观察和验证其在转染细胞HEK293中的表达。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将实验室... 目的构建含有小鼠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3(serum and glucocorticoid-induced protein kinase 3,SGK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SGK3-mCherry,并观察和验证其在转染细胞HEK293中的表达。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将实验室保存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SGK3中目的基因SGK3与mCherry融合并扩增出来,然后定向克隆至pcDNA3.1-MYC质粒中,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测序证实后,通过脂质体法转染HEK293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测序结果与之前预期结果相符,证实pcDNA3.1-MYC-SGK3-mCherry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pcDNA3.1-MYC-SGK3-mCherry的HEK293细胞出现清晰的阳性反应条带,说明目的片段成功表达。结论pcDNA3.1-MYC-SGK3-mCherry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3 真核表达载体 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 HEK293细胞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9c和miRNA-30b及其预测靶基因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煜 王丽岩 +1 位作者 李光鹏 陈秀娟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和蜕膜组织中miRNA-29c和miRNA-30b及其预测靶基因的表达,探讨mi RNA-29c和mi RNA-30b在子宫内膜蜕膜化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14例(分泌期组),正常妊娠早期蜕膜组织16例(早孕组)和自然流产蜕膜组织18...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和蜕膜组织中miRNA-29c和miRNA-30b及其预测靶基因的表达,探讨mi RNA-29c和mi RNA-30b在子宫内膜蜕膜化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14例(分泌期组),正常妊娠早期蜕膜组织16例(早孕组)和自然流产蜕膜组织18例(流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PCR)技术检测3组中mi RNA-29c和mi RNA-30b的表达量,以及候选靶基因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 1,SGK1)和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的m RNA表达量,分析mi RNA-29c和mi RNA-30b表达与SGK1和LEPR的关系。结果:流产组中mi RNA-29c的表达量高于分泌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mi RNA-30b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K1和LEPR在早孕组表达最高,流产组中表达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 RNA-29c的表达变化可能通过靶向SGK1参与子宫内膜蜕膜化。SGK1和LEPR在蜕膜中的差异表达对维持早期妊娠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 受体 瘦素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竭素高氯酸盐防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丽晓 刘建国 +2 位作者 王全胜 汪永辉 张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00-8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糖尿病肾病(DN)所致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DN小鼠模型。设血竭素高氯酸盐20、10和5 mg/(kg.d)3个剂量治疗组,将血竭素高氯酸盐溶于等渗盐水中灌胃,以胰岛素治疗为... 目的:探讨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糖尿病肾病(DN)所致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DN小鼠模型。设血竭素高氯酸盐20、10和5 mg/(kg.d)3个剂量治疗组,将血竭素高氯酸盐溶于等渗盐水中灌胃,以胰岛素治疗为对照组,同时设DN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4周后检测小鼠肾质量指数、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清除率。用RT-PCR法检测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纤连蛋白(FN)的mRNA表达。结果:不同剂量血竭素高氯酸盐治疗组对SGK1、TGF-β1及FN的mRNA表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表达水平低于糖尿病(DM)模型组,其中血竭素高氯酸盐20和10 mg/kg组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血竭素高氯酸盐治疗组的肾质量指数、血清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及ECM均较DN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血竭素高氯酸盐能防治小鼠DN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皮质TGF-β1、SGK1及FN的mRN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糖尿病肾病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刺激嗜碱性粒细胞产生促炎因子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菁华 王中亮 +2 位作者 武涌 高金燕 陈红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26,共7页
本研究以食物过敏重要的效应细胞嗜碱性粒细胞(KU812)为对象,探究高盐条件对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首先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 本研究以食物过敏重要的效应细胞嗜碱性粒细胞(KU812)为对象,探究高盐条件对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首先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分析高盐条件下KU812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并用q PCR分析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regulated kinase 1,SGK1)抑制剂和P38抑制剂对高盐条件下KU812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条件并不能促进KU812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组胺和β-氨基己糖苷酶,但能促进其产生促炎因子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高盐条件也可以促进KU812细胞产生IL-4,同时伴随着SGK1基因的高表达,并且使用SGK1抑制剂和P38抑制剂都可以显著抑制高盐条件下KU812细胞表达SGK1和IL-4。综上,高盐条件会通过P38-SGK1信号通路促进KU812细胞产生IL-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812细胞 白细胞介素4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抑制剂 P38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