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相关型股骨头坏死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章春生 刘锌 +4 位作者 杜斌 孙光权 何兵 彭晨健 吕排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29-34,共6页
目的使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分析治疗糖皮质激素相关型股骨头坏死(glucocorticoid-associ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GA-ONFH)的中医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20年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 目的使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分析治疗糖皮质激素相关型股骨头坏死(glucocorticoid-associ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GA-ONFH)的中医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20年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维普中中医药治疗GA-ONFH的方剂,利用Excel软件分析GA-ONFH的证型、证候要素、方剂及用药频数、性味归经,挖掘药物的核心组成;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所提供的Apriori模板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用SPSS软件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结果从筛选出的53篇文章,共收集糖皮质激素相关型股骨头坏死证型16个,其中肾阳虚、肾虚血瘀、气滞血瘀为主要证型;证候要素8个,以肾虚、血瘀、痰浊为主要证候要素;方剂30余首,以右归饮、桃红四物汤、补肾活血汤为主;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9条,3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60条;聚类分析得到药组9个,因子分析适应型检验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出7个公因子。关联规则体现出补肾活血的治法特点,在治疗GA-ONFH上以右归饮为基础进行配伍,佐以活血化瘀;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共同体现出补肾助阳、活血化瘀的治法特点,此外因子分析尚可反应健脾益气、化痰除湿的特点。结论糖皮质激素相关型股骨头坏死的中药治疗的主要药物配伍是补肾助阳和活血通络,并以甘味,归肝、肾和脾、胃经的药物居多,这一结果将对中医临床治疗GA-ONFH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相关型股骨头坏死 中医药 数据挖掘 方药关联规则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糖皮质激素及脂代谢变化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昌林 余占洪 +2 位作者 陈旭 朱履刚 黄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皮质激素(GC)及脂代谢变化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ANF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24)每周2次肌注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8.0mg/kg造模,对照组(n=8)每周2次肌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处理的0、2... 目的探讨血清糖皮质激素(GC)及脂代谢变化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ANF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24)每周2次肌注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8.0mg/kg造模,对照组(n=8)每周2次肌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处理的0、2、4、6、8周抽血测定空腹血清GC血药浓度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并于第2、4、6、8周分批处死动物,将同批处死的实验组动物依据血清GC浓度分为A(低浓度组)、B(高浓度组)两组,观察股骨头的空骨陷窝率及髋周软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血清TC浓度自第6周起、TG及GC浓度自第2周起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处理后各时间点GC浓度与股骨头空骨陷窝率及TG浓度均呈明显正相关,且A组空骨陷窝率及TG浓度均明显低于B组。光镜观察见实验组部分动物股骨头髓腔内脂肪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骨小梁变细,骨陷窝空虚增多。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髋周软组织中GR积分光密度(IO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4周和第8周结果均显示空骨陷窝率与髋周软组织内GR的IOD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90、0.6050,P<0.05)。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与GC在体内代谢缓慢及脂代谢紊乱有关,其中GR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受体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坏死 脂代谢 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诱导兔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周强 李起鸿 +2 位作者 杨柳 柳凤轩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 :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诱导实验性股骨头坏死 ,观察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和停药后股骨头的变化。方法 :给家兔注射 2 5mg·kg-1·d-1的地塞米松 ,光镜、透射电镜和X线摄片观察股骨头的病理变化过程。结果 :① 4周光镜下股... 目的 :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诱导实验性股骨头坏死 ,观察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和停药后股骨头的变化。方法 :给家兔注射 2 5mg·kg-1·d-1的地塞米松 ,光镜、透射电镜和X线摄片观察股骨头的病理变化过程。结果 :① 4周光镜下股骨头国软下区出现典型骨坏死灶 ,且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8周软骨下区平均骨陷窝空虚率达 ( 5 1 8± 11 7) %,骨髓坏死广泛。停药后骨坏死程度加重 ,6周骨陷窝空虚率为 ( 72 9±11 4) %;负重区新骨形成少。②电镜下见骨细胞经历了变性、坏死、溶解的病理过程。③ 6~ 8周X线片示股骨头出现不规则透亮区 ,停药 6周仍存在且伴周围骨质硬化。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直接导致股骨头坏死 ,停药后骨坏死病程仍继续发展 ;负重区骨修复能力差可能是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 ;地塞米松诱导的兔股骨头坏死反映了该病的基本病变特征和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 疾病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治疗糖皮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骏 张二洋 +3 位作者 班文瑞 张晨 党晓谦 王坤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糖皮质激素(Glc)诱导的股骨头内微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从人股骨头标本分离、培养以及鉴定HUVECs,构建Glc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MIF组、高剂量MIF组,...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糖皮质激素(Glc)诱导的股骨头内微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从人股骨头标本分离、培养以及鉴定HUVECs,构建Glc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MIF组、高剂量MIF组,予以对应干预。AlamarBlue检测评估细胞活性,Live/Dead细胞染色检测活细胞数目,细胞骨架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划痕实验对比各组细胞的迁徙能力,ELISA方法检测细胞分泌VEGF的水平。结果细胞模型构建成功。高剂量MIF组细胞活性百分比为(178.3±15.2)%,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00±8.4)%及低剂量MIF组(149.1±13.8)%(P<0.05)。高剂量MIF组相对活细胞数量(139.5±14.3)%高于低剂量MIF组(121.3±12.9)%,两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100±8.4)%(P<0.05)。空白对照组细胞骨架形态异常,MIF干预组细胞骨架形态正常。划痕实验结果提示,高剂量MIF组细胞迁移能力最强,划线后24h划痕消失。干预24h空白对照组VEGF表达量为(170±15.7)pg/mL,低剂量MIF组VEGF表达量为(328±25.3)pg/mL,高剂量MIF组VEGF表达量为(405±31.2)pg/mL。低剂量组的VEGF表达水平低于高剂量组(P<0.05),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MIF具有促进HUVECs增殖、迁徙作用,具有剂量依赖关系,同时可以上调VEGF的表达,可以改善Glc诱导的受损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血管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机制系统综述
5
作者 马天成 马剑雄 +5 位作者 马信龙 王岩 董本超 杨培川 李奕扬 孙亚迪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30-630,共1页
目的对微血管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 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ANFH)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ONFH发生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股骨头内微血管对ONFH发生作用相关研... 目的对微血管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 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ANFH)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ONFH发生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股骨头内微血管对ONFH发生作用相关研究进展。结果血运受损被认为是SANFH发生的关键。股骨头内存在大量微血管,其中H型血管在“血管生成-成骨耦合”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而在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会使得股骨头内的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型(PDGF-BB)、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表达减少,骨微血管内皮细胞(BMCS)活性降低等导致血管生成受损和抑制,尤其是H型血管的生成受抑制;股骨头微血管血运受损,成骨减少,成骨破骨平衡破坏,SANFH发生。结论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凝血功能障碍、内皮功能障碍和血管生成受损引起股骨头血运损伤,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降低HIF-1α、PDGF-BB、VGEF等因子的表达,抑制H型血管的生成,从而对股骨头“血管生成-成骨耦合”造成损害,降低股骨头坏死重建和修复能力,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股骨头坏死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内皮功能障碍 糖皮质激素 凝血功能障碍 股骨头血运 血管生成 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骨组织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建忠 王坤正 +1 位作者 时志斌 张明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ligand,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ligand,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另一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激素组动物分别给予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7、12.5、25mg/kg体重,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肌注。4周后取左侧股骨头骨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鉴定股骨头坏死情况;取右侧股骨头骨组织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OPG和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并计算OPG/RANKL比值。结果①低、中、高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动物初期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30%(3/10)、66.67%(6/9)、83.33%(5/6)、0(0/10);②低、中、高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动物股骨头骨组织OPG mRNA表达的相对量分别为1.12±0.17、0.96±0.16、0.83±0.18和1.60±0.49;RANKL mRNA表达的相对量分别为2.48±0.81、3.33±1.04、4.51±1.33和1.58±0.42。与对照组比较,3个激素组OPG mRNA表达降低,且与激素用量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KL mRNA表达增高,与激素用量呈正相关,其中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的效应可能与其调控OPG和RANKL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 坏死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28
7
作者 董玉雷 周磊 +2 位作者 李玉龙 肖刻 翁习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并进行影像学和病理评价。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两次脂多糖(20μg/kg),每次间隔24 h,24 h后肌肉注射大剂量甲强龙(40 mg/kg),连续注射3次,每次间隔24 h,对照... 目的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并进行影像学和病理评价。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两次脂多糖(20μg/kg),每次间隔24 h,24 h后肌肉注射大剂量甲强龙(40 mg/kg),连续注射3次,每次间隔24 h,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两组各随机处死5只大鼠。8周后处死剩余全部大鼠。大鼠双侧股骨标本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观察骨小梁微观结构变化,计算骨小梁参数。股骨头脱钙处理后行HE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病理切片结果,实验组有12只出现骨坏死表现,建模成功率80%。4周时实验组病理切片出现空骨陷窝,8周时HE染色可观察到空骨陷窝、骨小梁断裂、纤维结构增生。8周时实验组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骨小梁结构紊乱、断裂、囊变,骨小梁定量分析显示骨小梁相对体积(实验组:0.55±0.13,对照组:0.68±0.12;P<0.05)、相对面积(实验组:20.45±5.13,对照组:24.00±5.20;P<0.05)、骨小梁数量(实验组:5.67±0.50,对照组:6.24±0.96;P<0.05)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脂多糖联合大剂量甲强龙可成功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使用高分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可进行骨小梁形态和结构的定性定量分析,与HE染色病理切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坏死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骨组织MMPs/TIMPs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建忠 王坤正 +5 位作者 时志斌 周荣兴 李晓东 杨铁翼 郭军 吕慧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4-757,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系统的影响,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激素组和...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系统的影响,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组动物分别给予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7、12.5、25mg/kg体重,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肌注。4周后取左侧股骨头骨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鉴定股骨头坏死情况;取右侧股骨头骨组织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MMP-2、MMP-9、TIMP-1、TIMP-2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中、低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动物初期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83.33%(5/6)、66.67%(6/9)、30%(3/10)、0(0/10);各激素组与对照组比较,MMP-2、MMP-9mRNA表达增高,与激素用量呈正相关,其中,中、高剂量激素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TIMP-2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与激素用量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的效应可能与其调控MMPs/TIMPs系统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 坏死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致糖尿病并股骨头坏死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振华 尚秀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822-822,共1页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糖尿病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周软组织早期病理变化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黄涛 黄昌林 +3 位作者 朱履刚 侯文根 余占洪 陈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中髋周软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结合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24)每周2次臀部... 目的通过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中髋周软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结合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24)每周2次臀部肌内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8.0mg/kg造模,对照组(n=8)每周2次臀部肌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处理的第2、4、6、8周分批处死动物,取出双侧股骨头及髋周软组织,行股骨头常规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分析髋周软组织中GR及ICAM-1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髋周软组织GR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而ICAM-1表达从第4周开始显著增高(P<0.01),股骨头空骨陷窝率从第2周开始即显著增高(P<0.05)。实验组第4、8周GR表达与股骨头空骨陷窝率呈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为0.699 0、0.605 0,P<0.05)。发生股骨头坏死动物的未坏死侧髋周软组织ICAM-1积分光密度值(206.5±9.1)与坏死侧(208.2±14.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髋周软组织病理改变是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危险信号,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 受体 糖皮质激素 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卢非凡 王卫国 +2 位作者 郭万首 程立明 张启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1-636,669,共7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取第3代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氢化可的松处理24 h,浓度分别为0.1 mg/mL(低剂量)、0.2 mg/mL(中剂量)和0.3 mg/mL(...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取第3代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氢化可的松处理24 h,浓度分别为0.1 mg/mL(低剂量)、0.2 mg/mL(中剂量)和0.3 mg/mL(高剂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磷酸化形式的表达,AnnexinV/PI染色的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结果Western blot电泳条带灰度值分析提示高浓度氢化可的松可以使该通路关键蛋白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0.1 mg/mL、0.2 mg/mL和0.3 mg/mL三组的p-Akt表达分别下降60.72%、61.91%、100.00%(P<0.01)。p-PI3K表达分别下降12.95%、36.26%、100.00%(P<0.01)。p-mTOR表达分别下降22.95%、41.28%、57.11%(P<0.01)。流式细胞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的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坏死以及活细胞比例分别为16.08%、30.86%和52.52%;激素损伤组这一比例分别为21.67%、37.2%、39.85%。激素损伤+PI3K抑制剂组这一比例分别为19.05%、37.9%和41.26%。统计学分析显示细胞比例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以显著抑制人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内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股骨头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坏死 骨微血管内皮细胞 信号通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组织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王建忠 高鸿雁 +4 位作者 王坤正 周荣兴 李晓东 郭军 吕慧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mRNA表达的影响及淫羊藿的拮抗作用,探讨淫羊藿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激素...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mRNA表达的影响及淫羊藿的拮抗作用,探讨淫羊藿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激素组、淫羊藿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激素组和淫羊藿组每只给予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12.5mg/kg,2次/周,淫羊藿组同时给予淫羊藿提取液1 ml/100 g(相当于0.1 g/ml生药)灌胃,而激素组用生理盐水代替淫羊藿灌胃,1次/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激素和淫羊藿以同样方式肌注和灌胃。4周后取左侧股骨头骨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鉴定股骨头坏死情况;取右侧股骨头骨组织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OPG和RANKLmRNA表达水平,计算出OPG/RANKL比值。结果激素组、淫羊藿组、对照组大鼠出现股骨头坏死表现比例分别为71.43%(10/14)、26.67%(4/15)、0(0/16);激素组、淫羊藿组、对照组OPG mRNA表达分别为1.13±0.32、1.47±0.42和1.51±0.43;RANKL mRNA表达分别为2.70±1.24、1.82±0.46和1.55±0.42。激素组OPG和OPG/RANKL比值低于淫羊藿和对照组,而RANKL表达高于淫羊藿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淫羊藿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可能与其拮抗皮质激素导致的OPG/RANKL mRNA表达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 坏死 骨保护素 核因子kappa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卫东 廖文胜 王义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3-475,共3页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预防糖皮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行性和机制。方法 :将 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A组 ) ,模型组 (B组 )、激素加辛伐他汀组 (C组 ) ,每组 1 2只。 8周后检测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一氧化氮 (NO)含量 ...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预防糖皮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行性和机制。方法 :将 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A组 ) ,模型组 (B组 )、激素加辛伐他汀组 (C组 ) ,每组 1 2只。 8周后检测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一氧化氮 (NO)含量 ,并对股骨头组织行HE及脂肪染色。结果 :①B组的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 2组 ,而NO含量显著低于其他 2组 (P <0 .0 5 )。②B组股骨头骨小梁空骨陷窝百分比显著高于另外 2组 ,骨小梁面积分数均显著低于另外 2组 (P <0 .0 5 )。③B组骨髓腔中脂肪组织增多 ,脂肪细胞直径和面积显著大于A、C组。④A、C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辛伐他汀可减轻激素所致的脂肪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 ,提高血清中NO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坏死 辛伐他汀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长根 陈君长 +2 位作者 贺西京 王坤正 刘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5-598,共4页
目的 探讨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外周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和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G)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以日本白兔为实验动物每周一次皮下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 8mg·kg-1,测定全血和血浆黏度比、红细胞电泳... 目的 探讨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外周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和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G)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以日本白兔为实验动物每周一次皮下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 8mg·kg-1,测定全血和血浆黏度比、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脆性、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股骨头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实验组全血黏度在 8周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血浆黏度比在用药 4周后开始升高 ,至 12周已显著升高(P <0 .0 1)。红细胞电泳时间 (EET) 8周时显著延长。实验组红细胞渗透脆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增加 (P <0 .0 1) ,外周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实验组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骨细胞早期均有脂肪变性发生 ,晚期则可见坏死表现。结论 全血黏度升高可以使股骨头血液灌注量减少。FHNG同时存在有全身血液流变学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股骨头坏死 血液流变学 血液黏度 糖皮质激素 超微结构 FH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和肾移植患者大剂量应用激素后发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海云 杨波 +3 位作者 曲星珂 徐涛 黄晓波 王晓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88-989,共2页
目的对SARS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下称肾移植)两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差异原因,探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因素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67例SARS和5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资料进... 目的对SARS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下称肾移植)两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差异原因,探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因素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67例SARS和59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双侧髋关节MRI、激素用药情况(累积剂量、单次最大剂量和用药时间)、体重、负重指数、最低动脉血氧分压和辅助通气情况。结果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率SARS组为23.9%(16/67),肾移植组为6.8%(4/5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累积剂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移植组口服泼尼松累积剂量、甲泼尼龙单次最大剂量、激素用药时间及最低动脉血氧分压均大于SARS组(P<0.01)。结论静脉大剂量使用激素是SARS和肾移植术后发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基础因素之一,急性期缺氧、病毒侵犯和免疫反应等其他因素可能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肾移植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早期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相关抑制剂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红星 黄媛霞 +2 位作者 徐海斌 吴大鹏 王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的表达变化,探索股骨头坏死形成与应用糖皮质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分为2组(n=10)。激素模型组肌注醋酸氢化可的松,2次/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的表达变化,探索股骨头坏死形成与应用糖皮质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分为2组(n=10)。激素模型组肌注醋酸氢化可的松,2次/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取各组大鼠左侧股骨头的骨组织进行HE染色确定股骨头坏死病变情况;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股骨头组织中MMP-1、MMP-2、MMPs组织抑制剂-1(TIMP-1)、TI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激素模型组MMP-1、MMP-2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TIMP-1、TI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均为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早期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MMPs表达升高,其相关抑制剂表达降低,推测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可能与其对体内MMPs及其相关抑制剂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 股骨头 坏死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骨质疏松学说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华峰 马信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关键词 激素股骨头坏死 骨质疏松学说 非典性肺炎 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 免疫性疾病 激素使用 移植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雪峰 李洪涛 +1 位作者 李登宇 孙晓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107-2108,共2页
目的:探讨骨蚀灵胶囊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马血清与甲基强的松龙复制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骨蚀灵组、川芎嗪组,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骨内压、TXB2、6-keto-PGF1α的动态变化。结果:模... 目的:探讨骨蚀灵胶囊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马血清与甲基强的松龙复制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骨蚀灵组、川芎嗪组,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骨内压、TXB2、6-keto-PGF1α的动态变化。结果:模型组骨内压与空白组比较在6、8、10、12周时均出现显著增高,而骨蚀灵组与空白组自8周后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血浆TXB2及T/P(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高于空白组及骨蚀灵组(P<0.05),而6-keto-PGF1α则显著低于空白组及骨蚀灵组(P<0.05),且骨蚀灵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蚀灵胶囊可调节骨内压及血浆中TXB2、T/P(TXB2/6-keto-PGF1α)的含量,从而防止骨坏死进一步恶化,有利于坏死的骨质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 骨蚀灵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培 苏兆亮 +1 位作者 王胜军 许化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获取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GITR)氨基酸序列,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及相关生物学软件对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与人等其他物种具有56%的同源性,... 目的获取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GITR)氨基酸序列,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及相关生物学软件对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与人等其他物种具有56%的同源性,具有信号肽、胞外区、跨膜区及胞内区等结构;小鼠GITR蛋白胞外区位于第22-153号氨基酸序列区间;可能含有4个N-糖基化位点、4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以及1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结论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表达该蛋白及其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 氨基酸 生物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骨组织细胞功能改变及外敷中药的治疗作用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昌林 杨卫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GANFH)过程中骨组织细胞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及中药"促骨塑膏"对GANFH的防治作用。方法6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激素造模组、中药治疗组、中药预防组(n=16),分别于处理的0、2、4、6...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GANFH)过程中骨组织细胞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及中药"促骨塑膏"对GANFH的防治作用。方法6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激素造模组、中药治疗组、中药预防组(n=16),分别于处理的0、2、4、6、8、12周测定血清中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的含量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的活性,并于第4、6、8、12周分批处死动物,取双侧股骨头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激素造模组BALP在第4周及第6周升高,TRACP从第2周开始升高,BGP从第4周开始降低(P<0.05);中药预防组BALP从第8周开始、TRACP从第2周开始升高(P<0.05),而BG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第12周时,与激素造模组及同组8周时比较,中药治疗组BALP、BGP水平升高,TRACP活性降低,成骨细胞增多,破骨细胞减少(P<0.05)。结论激素通过损伤骨组织细胞导致的骨塑形及骨重建破坏引起GANFH,骨组织细胞功能改变的特异性指标检测对于GANFH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外敷中药"促骨塑膏"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可有效预防兔激素性GANF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