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 被引量:4
1
作者 袁雄伟 郑跃杰 +2 位作者 周雅燕 刘灿霞 林书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381-2382,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既能控制哮喘病情又能尽最大可能避免全身副作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的效果。53例年龄4~14岁中重度哮喘患儿中,16例接受丙酸倍氯松(BDP)、丁地去炎松(BUD... 目的:为了探讨既能控制哮喘病情又能尽最大可能避免全身副作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的效果。53例年龄4~14岁中重度哮喘患儿中,16例接受丙酸倍氯松(BDP)、丁地去炎松(BUD)每日500~600μg或氟替卡松(FP)每日250μg(中等剂量)吸入;37例接受BDP、BUD每日400μg或FP每日200μg(低剂量)吸入治疗。所有患儿均未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茶碱类药物。随访3个月,观察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程度,40例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及12周检查肺功能或使用峰流速仪检测峰流速值(PEF),记录PEF与平均预计值的比率(PEFR%)。结果:除1例重度患儿使用BDP600μg有一次轻度发作外,其余52例患儿使用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2周内均无哮喘发作。40例患儿吸入治疗后2~4周绝大部分患儿PEFR%恢复正常,治疗后12周PEFR%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组与中等剂量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儿童中重度哮喘给予“安全剂量”(每日400μgBDP或BUD,200μgFP)吸入糖皮质激素能够控制哮喘发作,恢复肺功能。安全剂量能最大程度避免吸入糖皮质激素潜在的全身副作用,消除医务人员及患者对其副作用的担心,提高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比率及病人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糖皮质激素 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治疗 中重度哮喘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PEFR 病人的依从性 控制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德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0-52,共3页
血管瘤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其中约50%在出生时即存在,其余多在生后2~4周出现,1岁内婴儿血管瘤的发病率可高达10%~12%。婴儿期血管瘤在生后数月至数年内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因此,等待血管瘤自行消退曾... 血管瘤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其中约50%在出生时即存在,其余多在生后2~4周出现,1岁内婴儿血管瘤的发病率可高达10%~12%。婴儿期血管瘤在生后数月至数年内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因此,等待血管瘤自行消退曾一度作为临床医生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血管瘤自行消退的速度与生长速度相比是一缓慢的过程,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血管瘤生长在头面部,尤其是累及眼、耳、鼻、口咽等器官以及身体其它部位面积大、生长快的病例,影响美容和器官功能以及其它一系列并发症。应给予积极干预,以控制肿瘤生长、促进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糖皮质激素治疗 自行消退 生长速度 器官功能 儿科临床 治疗方法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3
作者 刘冰 吴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591-1593,共3页
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治疗鼻息肉的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明确,鼻息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有着共同的特征,例如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局部产生IgE。最近的研究发现,应用GC治疗后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数量减少... 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治疗鼻息肉的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明确,鼻息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有着共同的特征,例如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局部产生IgE。最近的研究发现,应用GC治疗后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数量减少有几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治疗 鼻息肉组织 病理生理学机制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性鼻炎 白细胞数量 肥大细胞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并发糖尿病时胰岛素分泌的改善 被引量:2
4
作者 NOGUCHI K NAKAI Y +2 位作者 MIZUNO S 王珊珊 高润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3-353,共1页
【据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9年8月报道】题: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并发糖尿病时胰岛素分泌的改善(作者Noguchi K等)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为43%~83%。尽管糖耐量异常是激素治疗的一个众... 【据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9年8月报道】题: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并发糖尿病时胰岛素分泌的改善(作者Noguchi K等)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为43%~83%。尽管糖耐量异常是激素治疗的一个众所周知的不良反应,但据报道,AIP患者的糖尿病经激素治疗后有所改善,特别是糖尿病与AIP同时被诊断时。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Noguchi等根据AIP和糖尿病诊断的时间顺序探讨AIP患者糖耐量异常及其在激素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同时还探讨了激素治疗期间糖耐量异常与胰腺形态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岛素分泌 糖耐量异常 日本东京大学 常见并发症 并发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尿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期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成年身高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Kelly HW Sternberg AL Lescher R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262-4262,共1页
背景在青春期前儿童中,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性哮喘可引起生长速度暂时减慢。目前认为开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4年所致的身高降低不会降低成年后所达到的身高。方法在儿童哮喘管理计划(试验)的1 041名受试者中,我们测量了... 背景在青春期前儿童中,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性哮喘可引起生长速度暂时减慢。目前认为开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4年所致的身高降低不会降低成年后所达到的身高。方法在儿童哮喘管理计划(试验)的1 041名受试者中,我们测量了943名(90.6%)受试者的成年身高,测量成年身高时的平均年龄为(24.9±2.7)岁。从5~13岁时开始,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每日布地奈德400μg、奈多罗米16 mg或者安慰剂治疗4~6年。我们采用对(受试者在)试验入选时人口学特性、哮喘特点以及身高进行校正的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每个治疗组的成年身高(分别)与安慰剂组相比的差异。结果布地奈德组成年平均身高较安慰剂组低1.2 cm〔95%CI(-1.9,-0.5)〕,奈多罗米组成年平均身高较安慰剂组低0.2cm〔95%CI(-0.9,0.5),P=0.61〕。最初2年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日剂量较大,与成年身高较低相关(剂量每增大1 mg/kg体质量,身高就降低0.1 cm,P=0.007)。布地奈德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成年身高降低与治疗了2年后的身高降低情况相似〔-1.3 cm,95%CI(-1.7,-0.9)〕。在最初的2年内,布地奈德组的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前的受试者中。结论青春期前儿童中最初出现的、与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相关的身高降低在成年时仍持续存在,不过身高的降低不是进行性的,也不具有累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成年身高 儿童期 应用 持续性哮喘 受试者 青春期前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患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影像变化
6
作者 华树成 李晓荣 +2 位作者 谭岩 方艳秋 宋薇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1-622,共2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SARS)患者激素治疗前后胸部 X线影像的变化。方法 :分析7例 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胸部 X线影像的变化。结果 :7例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3~ 5 d后临床症状消失 ,停用激素后 5例患者临床症状并...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SARS)患者激素治疗前后胸部 X线影像的变化。方法 :分析7例 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胸部 X线影像的变化。结果 :7例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3~ 5 d后临床症状消失 ,停用激素后 5例患者临床症状并未恶化 ,但 4~ 7d后肺部阴影有所进展 ,未再加用激素 ,继续观察 7~ 14 d肺部阴影逐渐吸收。 2例患者因开始应用的激素量较小 ,停用激素后体温有所反复 ,肺部阴影有所进展 ,增加激素剂量后体温逐渐正常 ,肺部阴影逐渐吸收。结论 :对于非重症 SARS患者 ,如果停用激素后临床症状消失 ,尽管肺部影像有进展 ,此时仍可以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不需要再给予激素治疗 ,肺部阴影会逐渐吸收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应用 肺炎 病毒性/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骨矿研究协会指定的糖皮质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指南(2004) 被引量:2
7
作者 魏丽 赵春梅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04-306,共3页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治疗 骨质疏松症 治疗指南 骨矿研究 协会 日本 激素依赖性 副作用 并发症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白芍总苷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冯静 徐星铭 +1 位作者 周登余 戴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白芍总苷(TGP)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胃肠道综合免疫方法建立大鼠MsPGN模型,以强的松为对照,观察激素和TGP联合应用对大鼠蛋白尿、血生化指标以及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蛋白...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白芍总苷(TGP)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胃肠道综合免疫方法建立大鼠MsPGN模型,以强的松为对照,观察激素和TGP联合应用对大鼠蛋白尿、血生化指标以及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蛋白尿采用双缩脲法测定,血生化指标由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肾组织形态学为普通光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大量蛋白尿,血肌酐(Cre)、尿素氮(Bun)、转氨酶(ALT)和甘油三酯(TG)升高,血浆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下降,模型组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中至重度增生,系膜基质聚积。灌胃给予强的松和TGP(1mg/kg+100mg/kg)联合治疗4周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聚积明显减少,大鼠的蛋白尿减轻,Cre、Bun、ALT和TG下降,TP和Alb上升,与单独使用TGP(100mg/kg)、强的松(5mg/kg)有类似作用。结论TGP与强的松联用,可降低强的松的用量,对于MsPGN大鼠的肝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部分逆转受损肾小球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增生性/药物疗法 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应用 白芍/治疗应用 白芍总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在膀胱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封盛 陈继军 郑一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5-660,共6页
糖皮质激素受体(GR)是核受体家族中的一员,结合配体后的受体会从细胞质中转位进入细胞核,通过对相关基因转录信号的调控发挥生物学作用。临床上,使用糖皮质激素产生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几乎都是通过GR信号通路实现的。越来越多的... 糖皮质激素受体(GR)是核受体家族中的一员,结合配体后的受体会从细胞质中转位进入细胞核,通过对相关基因转录信号的调控发挥生物学作用。临床上,使用糖皮质激素产生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几乎都是通过GR信号通路实现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GR信号通路与膀胱癌的增殖、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而新一代GR选择性激动剂在提升糖皮质激素抗肿瘤作用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有望成为膀胱癌治疗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药物疗法 受体 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用 信号传导 转录 遗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索口腔扁平苔藓局部激素治疗敏感性相关分子特征
10
作者 任晓萌 李凯一 李春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探索影响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相关分子。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28例有症状的OLP患者,采用0.1 g/L(mg/mL)地塞米松局部涂... 目的:探索影响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相关分子。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28例有症状的OLP患者,采用0.1 g/L(mg/mL)地塞米松局部涂擦,每日3次,每次1 min,治疗4周后根据其临床效果(体征记分、疼痛症状记分、口腔健康程度量表)将OLP分为激素有效组和激素无效组。治疗前收集受试者口腔黏膜组织,提取组织总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获得的基因表达数据,使用R软件中的DESeq2包进行差异分析,基于超几何分布算法对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从而筛选可能影响局部地塞米松治疗敏感性的相关分子。结果:28例OLP患者经过局部地塞米松治疗4周后,13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客观体征记分分别为7.0(4.5,9.0)和5.0(3.0,6.3),疼痛症状记分分别为5.0(2.0,5.5)和2.0(0.0,3.5),口腔健康影响程度分别为5.0(3.5,9.0)和1.0(0.0,5.0),均显著降低(P<0.01)(有效组),15例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效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转录组学测序共鉴定出499个DEGs,其中有效组中274个基因上调,225个基因下调。KEGG富集分析显示有效组上调基因显著富集于白细胞穿血管内皮迁移通路(CLDN8、CTNNA3、MYL2、MYLPF),而下调基因显著富集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及皮质醇合成和分泌信号通路。结论:CLDN8、CTNNA3、MYL2、MYLPF高表达的OLP患者对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而对TNF、IL-17、NF-κB等炎症通路相关基因及皮质醇合成分泌相关基因高表达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转录组分析 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 前瞻性研究 敏感性相关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437例治疗及遗传分析
11
作者 甘思仪 叶亦致 +1 位作者 廖红梅 吴丽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最佳时期,以及分析失去行走能力(loss of ambulation,LoA)和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DMD)突变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假肥大型肌...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最佳时期,以及分析失去行走能力(loss of ambulation,LoA)和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DMD)突变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数据。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分析服用激素起始年龄、康复训练时间以及基因型对患者独立行走时间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37例患者,年龄集中在3~6岁,主要就诊原因为肌无力。遗传学检测依次发现的类型为DMD基因缺失(289例,61.1%)、点突变(148例,31.3%)、基因重复(36例,7.6%),其中点突变以无义突变(72例,64.3%)最常见。在3~5岁服用激素的患者[P<0.1,HR=0.47,中位数年龄13(13-NA)]丧失行走年龄显著比未用激素的患者晚。外显子43(Exon43)缺失突变[P<0.1,HR=3.04,中位数年龄10(10-NA)]的患者失去行走能力年龄显著早于“其他基因型”缺失。康复训练时间大于1年的患者丧失行走能力时间显著晚于未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结论患者在3~5岁服用激素效果最佳;进行1年以上的康复训练,有助于维持患者的独立行走时间;Exon43缺失突变的DMD患者具有较早的LoA,这将对临床试验设计方面带来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失去行走能力 抗肌萎缩蛋白基因 基因型 糖皮质激素治疗 康复训练 COX比例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效果的评价作用
12
作者 李晓霞 张捷 +2 位作者 李晓艳 智玥 苏振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4期2036-2038,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与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37例IPF进展期患者分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前组(IPF1组)、治疗3个月组(IPF2组)和治疗6个月组(IPF3组)和35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与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37例IPF进展期患者分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前组(IPF1组)、治疗3个月组(IPF2组)和治疗6个月组(IPF3组)和35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以酶原形式表达的明胶酶A(ProMMP-2)和B(ProMMP-9)及以活性形式表达的明胶酶A(MMP-2)和B(MMP-9)的水平。结果IPF1组血清ProMMP-9、MMP-9、ProMMP-2和MMP-2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F2和IPF3组患者血清ProMMP-9、MMP-9、ProMMP-2和MMP-2水平与IPF1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s参与了肺损伤、修复及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过程,其表达水平与进展期肺纤维化的程度及激素治疗效果相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应用 肺纤维化/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对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易著文 何庆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5-198,共4页
关键词 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 临床研究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治疗 儿童 治疗药物 临床医师 后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黑色素瘤相关不良反应及其管理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玥 斯璐 郭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71-977,共7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黑色素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T细胞功能的活化也引起了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不同于传统化疗的不良反应,irAE有着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处理要求。虽然irAE的发生和管理逐渐得到临床医生的重...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黑色素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T细胞功能的活化也引起了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不同于传统化疗的不良反应,irAE有着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处理要求。虽然irAE的发生和管理逐渐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一些常见irAE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及其综合监测管理仍需进一步总结和归纳,以便提高临床医生工作水平和临床试验设计质量。而且不同irAE的发生机制、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影响、原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治疗风险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阐述ICI治疗黑色素瘤引起的irAE相关临床表现特点和诊疗管理措施,旨在对irAE管理策略和研究方向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白细胞介素-6受体抗体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丽霞 卢美萍 +3 位作者 郭莉 滕丽萍 徐益萍 郑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人源化IL-6受体抗体(托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应用托珠单抗治疗的13例sJIA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常规、C反... 目的:探讨人源化IL-6受体抗体(托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应用托珠单抗治疗的13例sJIA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IL-6、血清铁蛋白、美国风湿病学儿科(ACR Pedi)30/50/70/90评分、激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3天患儿的CRP和ESR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第2周血红蛋白增加和血小板减少(均P<0.05);第4周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P<0.05);白细胞在治疗后第8周时减少(P<0.05)。IL-6水平在治疗后先上升,第4周时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4周ACR Pedi 30或以上达100%;第20周时,61.5%的患儿达到ACR Pedi 90和停用糖皮质激素。随访至20周,所有患儿共发生不良反应22例次,其中感染发生率占54.5%(12/22),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托珠单抗能快速控制sJIA炎症,改善疾病活动度,有助于糖皮质激素的顺利减量及停药,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药物疗法 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应用 白细胞 介素6 抗体 单克J坠/治疗应用 治疗结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血管瘤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盛辉 曹东升 +3 位作者 张林 丁浩 王邦河 汪春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9-710,共2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及手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对26例年龄〈3个月婴儿血管瘤采用盐酸曲安奈德瘤体内注射(1mg/cm^2,总量不超过2mg/kg),每2~4周1次,共3~5次。对50例年龄〉3个月婴幼儿血管瘤(其中10例术前1个月内曾接...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及手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对26例年龄〈3个月婴儿血管瘤采用盐酸曲安奈德瘤体内注射(1mg/cm^2,总量不超过2mg/kg),每2~4周1次,共3~5次。对50例年龄〉3个月婴幼儿血管瘤(其中10例术前1个月内曾接受过1~2次的瘤体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予以手术切除,缺损较大者以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结果26例草霉状血管瘤经激素注射后1~2次充血减轻,4~5次后所有瘤体均变平,边缘萎缩。50例中38例创口直缝合,3例植皮,9例以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术后皮瓣均成活,形态良好。结论激素注射是控制年龄〈3个月患儿血管瘤的安全、可靠、简便的方法;对年龄〉3个月患儿因可耐受手术及麻醉则以手术切除效果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药物疗法 血管瘤/外科学 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疾病临床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682-683,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治疗 肾脏疾病 糖皮质激素治疗 肾内科疾病 抗生素治疗 肾病综合征 临床医生 基层医院 肾性贫血 ACEI 肾病患者 EPO 意事项 A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诱发剥脱性皮炎1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颖 娄世峰 +1 位作者 陈林 罗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86-886,共1页
报道l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诱发剥脱性皮炎的病例。患者70岁,3年多前经骨髓检查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长期予羟基脲及干扰素治疗,白细胞控制在(4-15)×10^9/L之间。此次人院诊断为慢粒急变,给予伊马替尼200mg... 报道l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诱发剥脱性皮炎的病例。患者70岁,3年多前经骨髓检查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长期予羟基脲及干扰素治疗,白细胞控制在(4-15)×10^9/L之间。此次人院诊断为慢粒急变,给予伊马替尼200mg,bid治疗。服药后即出现皮肤骚痒,服用H1受体阻断剂后好转。服药后第8天出现红皮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服药后第16天出现麻疹样药疹,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无好转,第18天出现面部及手足皮肤大面积剥脱,被迫停止伊马替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伊马替尼 剥脱性皮炎 诱发 糖皮质激素治疗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干扰素治疗 H1受体阻断剂 检查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日亮 袁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40-542,共3页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poradic inclusion body myositis,sIBM)为一组老年慢性、进行性骨骼肌炎性疾病。1971年由Yunis等首先提出,1978年Carpenter等正式确立该病为一独立疾病实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以屈指、屈腕及伸膝...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poradic inclusion body myositis,sIBM)为一组老年慢性、进行性骨骼肌炎性疾病。1971年由Yunis等首先提出,1978年Carpenter等正式确立该病为一独立疾病实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以屈指、屈腕及伸膝力弱最为显著。病理改变以骨骼肌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内镶边空泡(RV)和淀粉样物质沉积,以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管丝样包涵体为特点。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是该病的特点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国外文献报道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进行性骨骼肌疾病,但目前国内对这一疾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现仅结合文献及临床体会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 进行性四肢无力 糖皮质激素治疗 骨骼肌疾病 淀粉样物质沉积 炎性疾病 炎性细胞浸润 显微镜下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雪哲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5期451-454,共4页
关键词 骨坏死 影像学表现 糖皮质激素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缺血性坏死 镰状细胞贫血 流行病学调查 骨髓坏死 软骨下骨 乙醇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